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随改革开放而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朝鲜族农村妇女的外流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认真分析朝鲜族农村妇女外流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积极探求解决朝鲜族农村妇女外流问题的对策,不仅关乎到朝鲜族农村妇女的自我实现价值问题,也关乎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论文基于多元身份认同的理论基础,通过16位在韩国工作生活的中国朝鲜族移民的结构式访谈,对影响其身份认同转变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析。研究显示,导致中国朝鲜族认同转变的主要因素包括:移居韩国前的高期望值导致的失落感,大量集中于体力劳动行业被边缘化,语言和文化障碍,韩国社会的歧视以及由此导致的自尊心伤害。韩国政府近期移民政策逐渐由优待中国朝鲜族转向对所有外国人群体的普适性对待,在此过程中,如果缺乏对中国朝鲜族这一特殊群体的考虑,将有可能影响韩国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金烨 《黑龙江史志》2010,(18):46-49
中国朝鲜族的认同问题对某些国际国内的政治问题都有借鉴作用,接触的结果往往违反初衷,那些去过韩国的朝鲜族并没有加强对韩国的认同,反而体验到更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5.
伴随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不断扩大,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社会中的体验和经历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在美中国留学生与美国本土社会及国内社会的互动,及互动对其塑造社会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美国社会的刻板印象一方面阻碍了该群体的深度融入,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自我规训”,使该群体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此外,在教育流动的过程中,留学生增强了其国家认同,中国人身份和留学生身份处于共生共荣的关系。然而,来自“群体内”的刻板印象增加了留学生群体社会认同建构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身份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在“人-人”和“人-地”的互动不断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进程下,跨国移民成为不同地域间文化交流、冲突和再协商的主要载体,其在地饮食适应问题尤为凸显。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跨国移民饮食适应的研究,发现由营养学等范式主导的早期研究偏重对饮食适应水平的直接观测,较少探究饮食适应的身体属性、地方关系以及文化意涵。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跨国移民饮食适应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身体尺度下的动态饮食适应过程、地方尺度下跨国饮食景观的生产与重构,以及身体与地方交互尺度下饮食适应与身份认同的复杂关系。本文最后针对当前研究的主要不足提出未来跨国移民饮食适应研究的可能议题。  相似文献   

7.
朝鲜族的祭祖礼仪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族的祭祖礼仪由来于朝鲜半岛,深受儒家"孝"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民族社会的礼仪规范。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代的发展朝鲜族的祭祖礼仪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去繁从简。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献分析法,对西方高端人才跨国流动研究进行述评,探讨其跨国流动的空间特征、动力机制和社会影响。跨国人才主要的流动方向为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人才交换,以及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回流,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世界城市。其流动机制包括全球政治经济与文化转型、跨国流动渠道、政府管制以及流动者个体决策。其为流出地带来人才流失的困扰以及人才回流的红利,为流入地带来社会分化、居住隔离和种族排斥等社会问题。最后,就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庆  冯兰 《人文地理》2014,29(5):25-30
运用武汉市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结构与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主要包含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三个因子。从身份认同程度来考察,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已经达到"半"认同水平,但身份认同内部差异较大。从具体影响因子来看,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程度依次降低。相对较高的地域认同程度反映的是迁入地"城市魅力"的效应,而相对较低的群体认同程度,反映流动儿童具有较强的"外地人"意识倾向的特点。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是社会建构与自我建构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论文梳理总结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跨国流动模式的变迁;提出“逐梦留根”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人跨国流动进程中形成的新常态;并分析了促成新常态形成的内外动因、内涵、意义和影响。同时认为,以“逐梦留根”为总体特征的新动向,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深入探讨。把握21世纪以来跨国流动新常态,对于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的丧葬礼仪习俗来源于朝鲜半岛,但在适应中国不同历史时期自然、社会环境过程中,特别是经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中韩建交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废弃了繁琐的、封建迷信的内容和形式,向着现实的、文明的、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静玮 《民俗研究》2016,(1):143-152
在中国文玩热的影响下,尼泊尔菩提的价格暴涨。对于手握菩提资源的塔芒人而言,这一机遇不仅为他们带来了金钱,也改变了其生活方式。凤眼菩提价格上涨背后,族群因素,全球化市场中并行的原始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族群与资本运转的关联扮演着重要角色。除却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菩提价格的上涨是塔芒人对外策略运作的结果,也与其以"自己人"概念为中心的互惠、再分配和家计经济有着诸多关联。在跨国贸易的过程中,通过钱物交易,地理位置偏僻的地方与另一个国家紧密相连,人的自利性、社会性和道德性都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3.
论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选择南非的中国新移民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非中国新移民群体的概况,阐释了中国新移民在南非遭遇的文化冲突以及他们的适应策略。研究发现,中国新移民在基本价值、家庭观念、消费观念等方面与南非人有明显的冲突,新移民群体对"南非文化"持一种"保持距离"的态度。具体体现在居住区域、社会交往和通婚等方面。同时,同质性强的中国新移民身处介于同质与异质之间的社会空间,对南非文化仍有明显的隔阂。  相似文献   

14.
郑婉卿 《人文地理》2019,34(1):63-71
“接触假说”认为,群体间的接触和交往越多、偏见越少。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使用香港社会动态跟踪调查2013年的数据,分析了受访者跨境流动频率对“中国人”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流动的频率与“中国人”身份认同有显著的关系。跨境流动刚开始确实可以提升香港居民的“中国人”认同;随着流动频繁,“中国人”认同转而趋弱。结果表明,跨境流动对香港居民“中国人”身份认同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流动频率超过某个节点,认同就不再增强甚至转而下降。研究结果揭示出身份认同是在寻求相似性和差异性两者的互动中形成的,并因应不同的社会情境而发生改变。香港与内地的差异体验越深,不同的身份认同越难合一。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中国大陆的专业技术新移民为个案,通过问卷形式,从双语能力、认同类型、文化保持与文化适应、跨国活动和跨国倾向等方面对受访的华人群体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梳理分析,得出三点结论:一是大部分受访者具有较强的中英双语能力,这既是其高度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基础,也是其较强文化适应程度的表现;二是在受访的华人群体中,规律性、经常性的跨国活动并不明显,但其跨国认同度较高;三是在受访的华人群体中,跨国认同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合体,它既包括以中国人的族裔认同为主、美国人的国家认同为次的双重认同,也包括混杂性的中美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6.
专业人才与企业家在跨国流动中创业,实现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经济全球化中的这一现象引人注目。2009年4月21日,清华大学举办的“跨国企业家行为与创新的国际比较”论坛就这一问题从不同学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东北朝鲜族居民跨境流动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历史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朝鲜族居民的生存本能、族群意识及其国籍认定。新中国政府在50年代初解决了中国朝鲜族居民的双重国籍问题,但是在入籍标准、出入境管理、人口迁移政策等方面过于顺从朝鲜方面的意愿,这在客观上助长了朝鲜族的族群意识和分离心态。5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政策失误造成的社会不满,成为60年代初东北朝鲜族居民大规模非法越境的诱因。朝鲜政府未执行中朝关于处理非法越境人员的协议,以及中国政府为了维持中朝关系而不愿有所作为,致使朝鲜族居民非法跨境流动现象愈发严重。历史考察提供了正确处理边民跨境流动问题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广西东兴市归侨侨眷参与中越跨境经济合作为例,探讨了民间力量在推动跨国区域合作中的作用。论文认为,民间力量也是跨国区域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归侨侨眷作为民间力量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政府力量的有效补充。在归侨侨眷形成的跨国关系网络中,蕴含的信任等无形资源以及嵌入在网络中的信息、资金、客户等有形资源是归侨侨眷得以在跨境经济合作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这种跨国网络中的资源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从而有利于推动跨境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整合对东亚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变迁所带来的影响也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不断扩大的东亚人口跨国迁移浪潮,不仅是东亚区域经济整合鲋显著表现与特征,而且也成为推动东亚区域整合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口跨国迁移成为东亚区域整合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文参考有关跨国主义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分析了移民个人、移民社会以及民族国家在国际移民进程和跨国活动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考察了在美国和新加坡的华人新移民及其社团组织与祖籍国之间互动模式的变化。结果显示,由于国际移民的迁移历史以及移居国(地)结构的多重差异,导致了海外华人社会在人口构成和族裔社区建设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个人、社团、祖籍国和移居国实际上并不是单方面地影响着海外华人的跨国活动及其与祖籍国的互动关系,他们的互动关系还受到国家关系和地缘政治等宏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国际移民参与跨国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更广阔的创业和就业机会,以便提高个人和族群在移居国的社会地位,但其结果因移居国社会的结构因素影响而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