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俊峰 《近代史研究》2023,(1):31-48+160
引洪灌溉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域一种独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自北宋王安石变法以来广为流传。洪水的不确定性给这一完全依赖洪水为生的区域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在长期争水过程中晋南三村民众形成小争大讼的习性,诉讼成为他们应对生存困境的一种行为惯习,官方裁决动辄为民众公然违背,反复受理和裁决三村间的水利诉讼已成常态。洪水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社会的不确定性,而社会的不确定性又加剧了洪水的不确定性,有限的洪水究竟由谁使用也充斥着不确定性。彻底解决人对洪水的依赖,改变单一的谋生方式,才能摆脱不确定性的束缚。就此而言,不确定性是理解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2.
清至民国时期山西水利社会中的水权交易行为相当普遍且类型多样,这不仅是水资源紧缺状态下山西民众智慧的结晶,也是调解水资源时空配置不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特有方式。现存水利契约和碑刻资料显示,以水的使用权归公还是归私作为划分公私水的评判标准,可将清至民国山西水利社会中的水权交易行为划分为公水交易与私水交易两大类型,并将公水交易区分为公水私卖与公水公卖两个亚类,将私水交易区分为地水结合与地水分离两个亚类。这一时段内,在保证国家赋税征收的前提下,山西水利社会存在着从"以土地为中心"到"以水为中心"转变的可能与趋势。  相似文献   

3.
雕龙碑遗址第三期遗存是该遗址发现的最丰富的遗存,其特征与前两期遗存明显不同。本文根据目前所发表的雕龙碑遗址第三期遗存及相关材料,就这类遗存的年代、性质、渊源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这类遗存是屈家岭文化早期流行于汉水中游和汉东地区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即"雕龙碑三期文化"。它是在"油子岭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了仰韶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后被屈家岭文化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康熙年间打牲乌拉总管穆克登的长白山查边活动,是东北边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学界的研究多注重查边定界活动,忽视了穆克登此行的另一项使命--为<皇舆全览图>的编绘进行实地勘测.而完成<皇舆全览图>东北舆图测绘工作,则是康熙帝两次派遣穆克登前往长白山区的重要原因.穆克登的查边过程是定界、绘图同时进行,所以此次划定边界的勘界成果便保留在<皇舆全览图>中.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穆克登查边与编绘<皇舆全览图>的关系,结合舆图资料和中朝双方文献记载,对穆克登"审视碑"初立位置做重新探研.  相似文献   

5.
水利图碑是一种特殊的水利文献形态,虽然总体数量不多,但空间分布却比较广泛。水利图碑可被视为某一地域社会整体开发历史进程的缩影。尤其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它既是水权意识的集中表现,又反映了人们对待水资源的态度,是人们在水紧张条件下协商、谈判、冲突的结果。以水利图碑为线索,进一步挖掘与之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可以在既有的水利社会史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拓展,更有助于深入地认识水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丹 《民俗研究》2014,(3):91-97
打花鼓子与跳撒叶尔嗬是清江流域土家族诞生仪礼与丧葬仪礼的重要习俗,清江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花鼓子和撒叶尔嗬,它们在流传区域上高度重合,并通过仪式秩序和歌舞艺术表达土家人的生命观念和社会关系,体现出土家人对于自我、人、生命与社会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杨天宏 《近代史研究》2005,22(3):83-116
法权会议是北洋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撤废治外法权的一次尝试。在改变由不平等条约建构和规范的近代中外关系问题上,北洋政府并不像许多研究者一再批评的那样,仅仅扮演了消极被动的角色。在会议的全过程中,北洋政府外交家均付出了艰辛努力,以图撤废治外法权这一严重伤害中国主权的外人特权。法权会议折射出的北洋外交是一种带有改良色彩的“修约”外交。在中国尚不具备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实力的历史条件下,立足“修约”应为务实的选择。虽然囿于内外条件,北洋政府未能实现撤废治外法权的初哀,但会议确立的一些中外关系原则,也为后来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奠定了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神话"进入中国学界后始终与"历史"相形相生。顾颉刚受民俗学的启发提出"疑古"口号,倡导多角度审视"神话"的独特性质,然"古史辨"极端派却将"神话"与"历史"完全剥离;钱穆、徐旭生等历史学家驳斥其"妄肆疑辨",认为神话传说中自有历史真实的因子;陈梦家、张光直等考古学家将神话学理论用于古史研究并取得新的进展。随着"神话历史"理论的提出,"神话"与"历史"经历了对立、交集、融合的百年发展,最终走向同一。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界对模糊产权的形成原因的分析,集中于乡镇企业的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变对制度形成的影响。文章从乡镇企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对“模糊产权”的成因进行了另一角度的分析:认为乡镇企业“模糊产权”的成因主要是在政府经济改革背景下,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导致的一种产权要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林向 《四川文物》2010,(1):82-84,95
盐津豆沙关的"僰人悬棺",科学上应正名为"崖洞式崖葬"。它与川南珙县麻塘坝及贵州的同类遗存最为接近,故其年代也应相近,即相当于明代中期以前,早不过宋代。  相似文献   

11.
咸丰五年的铜瓦厢决口和黄河大改道引发了晚清黄河河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河道总督的权力逐渐削弱,山东巡抚开始在山东河患治理中起到主导作用,晚清国内外政局和地域官僚集团利益的纠葛延误了黄河河患的治理进度.中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收藏有几幅黄河改道图,分别描绘了晚清黄河改道穿运的情形,是了解晚清黄河改道和河政运作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赞比亚的政教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开始复杂化,教会力量日渐上升,政府愈显局促。欲明了赞比亚的这种态势,需透视其政教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白衣神父会为赞比亚主要教会力量之一,在殖民地时期获得长足发展。借助在群众基础和思想观念影响方面的特殊优势,白衣神父会一方面服从殖民当局管理并配合当局工作,另一方面也与当局明争暗斗。这种当局与教会间的关系模式一直伴随赞比亚的发展,当赞比亚政府缺陷日益凸显时,教会的影响逐渐增加,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全球多国政府和知识精英参与的"新安全观"(亦称"非传统安全观"和"综合安全观"等)探讨中,尤以西方国家提出的"人的安全观"呼声最为强烈。在西方"人的安全观"理念中,传统的国家-社会模式被打破,社会不再被各类国界线划定为一些封闭的空间,人的安全问题也不再仅是国家内部问题,而同时成为全球市民社会的重要议题。尽管西方"人的安全观"暴露出很多不足与缺陷,但其跨国关系—国内政治分析模式促使我们去反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近现代理解模式,打破那种在一个封闭的国家内谈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或者仅以单一国家为单位谈论世界政治问题的局面,从而能更多地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待我国对外关系的变化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社会化进程,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对外关系的变化如何影响到我国国内社会改革和政治议程。  相似文献   

14.
1880年的一个晴日,安特卫普港,停泊着一艘画有白底五角红星的蒸汽大船。  相似文献   

15.
绘画艺术作为一个常见却又意义复杂的术语,在历史变革中历久弥新,其内涵从最初的含糊混杂发展到如今,说法虽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其独立于艺术的“人文自觉”在文人化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得以觉醒和发展,其间蕴含的文明演化和个体意识的觉醒是与历史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魏晋南北朝绘画的代表作品《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及其作者陆探微为例进行分析,追根溯源并考察其发展流变的特点,以论述绘画艺术和人文历史的人文自觉。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富民阶层迅速崛起,并成为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核心。由于富民阶层崛起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宋代富民逐渐取代国家成为乡村借贷的主导力量。虽然富民的借贷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加剧贫富分化的作用,但从宋代乡村的历史看,民间借贷的缺乏比富民借贷所带来的剥削更容易激化贫富矛盾。不但不是贫富矛盾产生的罪魁祸首,反而与租佃关系一起,成为这一时期"贫富相资"的重要维系力量。  相似文献   

17.
路云亭 《民俗研究》2017,(4):127-136
中国体育人源于中国古代的武人、流民和"闲人",这些人自古以来就有自然的合群性,同时也有其自成群落的闭锁性,且以其相对特别的信仰和禁忌体系为心理支点。中国体育人有一种游离于儒家文明的潜在动能,一度群体性地出现过逃离体育圈的现象。体育时常成为体育人的一种身份转换的工具,它沟通了远古非儒学群体的巫者的惯常社会职能。脱离了儒学教化的意义体系后,中国体育人和西方人在行为学上体现出更多的共性,而当代中国体育人所承受的社会偏见却是西方人无法感受到的。体育人的原罪感来自儒教的教化性歧视,而绝非因为缺乏所谓的文史类知识。随着普泛价值观在全球的风行,中国体育人逃离体育圈的现象理应减少,体育人已然承担起改进中国人价值观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黄敬斌 《史学月刊》2013,(10):107-116
有关铺户当官问题的研究,以往多集中在明代的南北二京。在晚明至晚清时期的江南,利用"官价"、"借办"等名目盘剥商人的手段一直存在。与明代南北二京的状况相比,江南的铺户当官体现出鲜明的"非正式经费体系"的特点,对此官方的处理态度始终以"严禁"为词,但在地方财政短缺的基本结构之下,这一目标无法真正达成。围绕铺户当官问题的官商博弈,往往形成事实上的妥协,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商人社会地位提升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三线"建设在六盘水地区大规模兴起,使偏僻落后的六盘水从区位边缘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地区,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六盘水单一的以农业为主体的、落后的经济结构,极大地促进境内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斯里兰卡是佛足迹图流传甚广的一个区域,也是佛足迹图传播路线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其图像具有独特的纹饰与风格。以往见诸著录的佛足迹图像资料不多,且往往缺乏考古出土背景,本文结合斯里兰卡古都阿努罗陀补罗(Anuradhapura)4-8世纪佛寺遗址考古发现的佛足迹图,可以更为清楚地观察到斯里兰卡佛教文化中此类图像的流行情况,并有助于了解我国唐代佛足迹图的来源及其传入路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