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战后,国际法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北京政府敏锐注意到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尝试运用国际法中关于条约有效性的诸学说,探索废除《民四条约》的可行性。巴黎和会期间,顾维钧等外交官首次利用情势变迁原则,以中国被迫缔约、该约不利于世界和平等理由,主张《民四条约》应该失效。巴黎和会后,北京政府利用国际法的意识更加明显,如王正廷利用霍尔的学说,主张《民四条约》无效。和约研究会主张《民四条约》违反《国际联盟盟约》,强调取消《民四条约》是中国的权利,更是中国的义务。华盛顿会议后,外交部根据法籍法律顾问宝道阐述的国际法主流观点,未直接以国会决议宣告《民四条约》无效,而是从国际法情势变迁原则与条约目的须合法两点立论,宣告废约,以谋求与日本进行废约交涉。这是北京政府在和平状态下,利用国际法宣布废约的第一例,为后续中国向列强提出修约、废约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废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中国传统法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排华法案》出台的原因及影响以及华人由加拿大、墨西哥越境美国现象的分析,阐述了华人越境入美的主观因素。认为美国《排华法案》时期的华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稳定的守候者,中国传统法文化也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面对《排华法案》这一仅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法律时,在"理、情、法"权衡之后,很多华人冒着生命风险,付出更大代价做出越境行为,既是被逼无奈之举,也是追求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正义"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姜云珂 《文史月刊》2012,(Z3):100-102
美国国会于1882年签署通过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意义上以种族为限制依据的移民法案。二战期间,中美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在战争进入全面转折阶段之后,1943年《麦诺森法案》出台,《排华法案》终结。这一进程的背后是各方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与妥协。本文通过解读美国《纽约时报》1943年所载有关存废之争的报道,试图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排华法案》为何在二战期间被终结。  相似文献   

4.
论文探讨了1875年《佩奇法》出台背景及其影响。在种族偏见、文化差异以及政治机会主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国会议员绕开中美之间自由移民的法律,将限制华人女性入境的立法解释成为一场维护美国传统家庭和婚姻道德的保卫之战。以加州联邦众议员佩奇名字命名的《佩奇法》,在美国国会开创了针对特定群体立法进行移民限制的先例。从法律出台到1882年《排华法案》之间的七年间,移民美国的华人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个以七年划分的时间段,《佩奇法》虽没有达到阻止苦力华工赴美目的,但在阻止华人女性移民美国方面相当成功,基本切断了华人女性赴美的渠道,也为七年后的美国全面排华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以“实现关税自主”与“收回治外法权”为目标的日本修改条约交涉的经验,经由当时驻日的晚清第一任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介绍到中国及当时中国的藩属国朝鲜,成为剖析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及朝鲜开港并与西方各国订立条约的重要参照系。虽然何如璋最终没能促成清政府像日本一样着手进行改约交涉,但是,他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问题明确定位在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两大关键性条款,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同时,何如璋以日本改约交涉为模式的订约策略,对于当时朝鲜与日本的关税交涉以及《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订立,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1917年俄国革命后,两次发表对华宣言,自愿废除不平等旧约,平等对待中国。北京政府虽不愿立即承认苏联,但乘机清理旧俄在华条约特权。中苏谈判时,苏方坚持无条件建交后,再开会议订定新约取代旧约,北京政府则担心中俄会议不一定会有结果,坚持要立即废止旧约。最后双方妥协,在1924年《中俄协定》中,以《密件议定书》规定:新约未订定前,旧约概不施行。后来中俄会议虽经召开,但未获致具体成果,使得中俄旧约处于虽未废止,但不施行的含混状态。北京政府在移交俄国使馆及其他有关交涉中,均坚持中俄旧约已废,并持续推动其“修约外交”。  相似文献   

7.
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排华法案。1894年,美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歧视性条约,完全禁止华工入境。此后,美国国内的排华喧嚣相对地平静了一段时间。然而,至二十世纪初年,这一问题又趋激化。一方面,中美关于移民问题的条约将于1904年到期,清政府表示了不准备续约的态度,美国国内排华浪潮又起,鼓吹续约或采取其它严厉措施限制华人赴美。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方面不仅完全拒绝华工入境,而且对于受条约保护  相似文献   

8.
民初江苏地方官厅及农商部为保护江南丝织业发展,一方面出台了丝区、茧区分设的政策,另一方面严格限制茧行的开设.20世纪20年代日本驻苏领事为振兴苏州日租界,决定于租界内开设茧行.苏州地方丝织业团体联合苏州总商会进行了严重抗议,苏州地方官厅、交涉公署、苏省政府以及北京的农商部、外交部等多个相关部门就苏州日租界开设茧行一事与日方进行了一系列、多层级的交涉.但因租界经商并不违背中外已经签订之条约,因而交涉最终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只得到了日本领事嗣后如再有添设茧行事,一定慎重考虑的承诺.苏州日租界茧行交涉也成为近代通商口岸贸易及对外交涉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1943年美国废除排华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4 3年 12月 17日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正式签署了一个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废除排华法律、规定移民配额及其他事项的法案》 ,废除了自 1882年以来美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排华法律。本文拟就 194 3年美国废除排华法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评价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43年美国出台《麦诺森法案》,废除了1882年排华法,它是在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本文从三方面阐述《麦诺森法案》出台的原因:第一,中国对美国的利用价值发生改变。第二,中国对美国提出了废除排华法的要求。第三,美国华侨状况的变化和美国舆论对华态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论文利用认知隐喻理论,对美国排华运动期间排华话语中的主要隐喻以及隐喻话语的政策后果进行了分析。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只是一种修辞现象,其背后还有着深刻的心理认知动因。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明显有悖于其《独立宣言》精神和宪法原则。这种悖论的形成固然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文化动因,然而,围绕华人不可能真正归化为美国公民的排华话语——特别是其中用于构建华人负面形象的隐喻以及美国如何有效应对华人移民的相关隐喻,对于美国民众以及国会议员所产生的劝服效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论文分析阐述了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的内涵与法律依据以及目前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的法律依据之缺陷,并对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的法律依据之完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修正《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名称和序言并专辟"领事保护"一章;拟定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文本模式并点面结合地拓宽其覆盖面;将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提升至宪法层面并制定统一规范的单行法;从"界定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增强条文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及建立问责制度"等方面弥补《意见稿》之不足。  相似文献   

13.
钟龙彪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1):45-52,124,125
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保护中国境外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保护政策的理念、对象、机制、方法等等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保护对象以华侨为主;中外领事关系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中国驻外领事馆屈指可数;不愿签订双边领事条约以及参加领事国际公约,制约了领事保护工作的开展。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保护政策进行了必要调整:领事保护的对象重点从华侨扩大到海外中国公民;正式加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增设领事馆,加快发展对外领事关系的步伐;通过缔结双边领事条约及领事磋商加强领事保护。新世纪以来,面对日益增多的领事保护案件,中国政府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了保护政策:创新保护理念,强调"执政为民"是指导新时期领事工作的精髓;建立健全保护机制;不断丰富保护手段。  相似文献   

14.
美国唐人街     
<正>美国《考古》/2014年5-6月刊在1840年加州淘金潮之前,北美大陆可能只有50个中国人。几十年间,人数迅速增加到10万。他们留下的书面记录不多,但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丰富了我们对早期中国移民的认识。中美开通贸易和加州发现金矿催生了首批赴美移民。他们从事铁路、采矿、伐木、农业和其他体力工作。1882年,排华法案出台,新移民被禁止。  相似文献   

15.
正六、以"生产要素三元论"反驳美国排华论李鸿章一行于1896年8月28日抵达美国纽约,开始对美访问。在美国访问时,无论是与政要会谈还是接受媒体采访,他仍多次谈到华工问题,维护华工权益。除了1882年的"排华法案"外,美国在1892年又通过了歧视在美华人的《格力法》。《格力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政府一直被人们评价为执行媚外政策的政府,但是北京政府在以顾维钧为代表的近代职业外交官主持外交部的情况下,利用他们学到的国际法的有关知识,为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努力。北京政府的修约与废约与顾维钧、王正廷等的外交活动贯穿始终,北京政府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成为开启中国近代修约外交的第一个政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移民法案,1885》:加拿大白人社会对中国移民的反应张云秋ChineseImmigrationActin1885:theCanadianWhiteSocietyagainstChineselmmigrants¥ZhangYunqiuThisar...  相似文献   

18.
《近代史研究》2021,(2):45-6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京政府鉴于罗马教廷在国际调和中的角色,决定借助与教廷通使,在战后和会中占据有利位置,进而制衡日本。法国获悉通使事后,托辞此事有违中法《天津条约》保教权条款,且教廷存在亲德嫌疑,试图强行阻挡通使。英、美、日等协约国集团成员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积极附和法国,逼迫北京政府暂缓乃至取消通使。在法国的催逼和协约国成员的附和之下,北京政府为了避免开罪法国,顺利参加战后和平会议,在交涉过程中步步退让,导致通使尝试以失败而告终。此次通使的失败,昭示着北京政府联合教廷制衡日本外交策略的破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处境的预演。  相似文献   

19.
1872年5月至1884年6月中国就收复被沙皇俄国强占的伊犁地区与俄方进行了长达10余年的激烈谈判交涉,最终缔结了中俄伊犁《改订条约》(又称《中俄伊犁条约》或《圣彼得堡条约》)及其五个边界子约,同时还签订了《改订陆路通商章程》。史称这一过程为中俄伊犁交涉,并在中外史学界形成了中俄伊犁交涉专题研究。本文拟对此项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年参与葡萄牙外交部所藏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清末档案资料的整理编辑工作,注意到许多牵涉华人加入葡籍问题的交涉案。本文试以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清末档案为例,主要从中国官府、有关华民及外国领事各自不同的认知立场分析晚清中葡交涉中的国籍问题。近代西方国家中与中国交往最早也曾最频繁的当属葡萄牙。葡萄牙曾被称作"佛郎机"、"意大利亚"等,清代多以"大西洋国"名,有时直称"葡国"。葡萄牙人在1887年中葡签订《和好通商条约》后,获得"永居管理"澳门权利,实际上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