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江苏阜宁人陈为轩,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联句、诗篇,在民间传为佳话,可惜因战乱大都散失。仅拾遗珠介绍如下: 1925年,陈为轩在南京被通知参加孙中山葬礼,在中山陵即席挥毫书联敬挽:  相似文献   

2.
陈衍(1856—1937年),字叔伊,号石遗,晚称石遗老人。福建福州人,近代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和爱国者。著有大量诗文经史作品,所揭橥的“同光体”诗论对中国近代诗坛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在历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但这并不是说,我国近代就没有出色的人才。有识志士为了使民族振兴,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表现了卓超才能,掌握了科技知识。只是由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这些人才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干,终被淹没。因而不少人名不见经传。我国近代最早留学法国的造船专家魏瀚,就是其中的一位。魏瀚(1850—1929年)字季诸,福建闽侯人。1867年2月,考进了左宗棠创办的福建船政局前学堂学习造船专业。最初学生只有12名。当时学校聘用法国人授课。“他学了  相似文献   

4.
张际亮,(1799-1843),字亨甫,福建建宁人。少孤,伯兄业贾,资助就学,弱冠补诸生,肄业于福州鳌峰书院,为山长陈寿祺所器重。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举乡试第一人,明年入京师,试礼部,朝野重其名。因书责曾燠,负狂名,为朝贵所忌,会试不售。好游历天下山川,穷探奇胜。一生穷困潦倒,壮志难伸,中怀郁结,发于诗歌。鸦片战争中,随浙东人民从前线流亡后方,一路所见,满目疮痍,更激发其忧国忧民的怀抱,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2017,(4)
正我的曾祖父朱履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孕育的一个旧知识分子。早年的他,抱着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救国梦想,在那黑暗社会的十字街头,苦苦寻找着兴国的真理,艰难摸索着前行的道路。认识中国共产党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引导是他人生历程中的重大转折,促使他从一名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举行中华民国开国阅兵式时的阅兵总指挥和由孙中山、袁世凯两次授予陆军  相似文献   

6.
作为武汉市的一名原工商业者,我是市工商联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即1952年召开的成立大会)代表,有幸结识我们丁商界的老前辈——陈经畲老先生,也见证了陈老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作的努力,为武汉市商会、工商联事业的开创呕心沥血,始终不渝地“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7.
作为武汉市的一名原工商业者,我是市工商联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即1952年召开的成立大会)代表,有幸结识我们工商界的老前辈——陈经畲老先生,也见证了陈老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作的努力,为武汉市商会、工商联事业的开创呕心沥血,始终不渝地“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建设不辞劳苦的一生.2011年是建党90周年纪念年,我仅以此简短的文字追忆陈老致力于民族工业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对中国近代志界爱国思想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初步探究。文章认为我国志界爱国思想源远流长,其中近代志界爱国思想最为浓烈和出色,甚至可以说,近代志界的爱国思想就是我国方志思想史上最为耀眼的一页。近代志界的爱国思想主要体现于三个领域,即综合志编修领域、乡土志编修领域和世界志编修领域。文章还认为,近代志界爱国思想是先辈留给后人的一份厚重文化遗产。对这样一份文化遗产,我们应进行科学扬弃,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朱履先是中国第一批留日学生,是辛亥革命英雄,是抗日战争功臣。他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中华民国和新中国四个朝代,见过日本仁治天皇、慈禧太后、孙中山、蒋介石、刘少奇……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朱履先,1884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其家开钱庄,有良田数百亩,是个远近闻名的殷实之家。黄桥镇上有个忠义祠,是黄桥人民纪念为国捐躯的王良父子、赵世勋、韩胤亦四位至死不渝的民族英雄的。朱履先十分崇敬这些英烈,少年时代他就立下壮志:将来我也要做个卫国为民的大将军。1902年,已经是满腹经纶的18岁的朱履先,认为国势衰弱,列强欺侮,只…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曾祖父朱履先,名朱先志,字履先,1884年6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朱履先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日趋沦陷的时候,外国列强入侵的民族危机,满清王朝的丧权辱国,给他稚嫩的心灵留下难抚的伤痕。他的私塾蒙师顾贡生是一位推崇范仲淹、陆放翁、顾炎武的秀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志士仁人的名篇警句在朱履先心头孕育。黄桥镇上有个纪念抗击倭寇而牺牲沙场的河南千户王良父子的忠义祠,朱履先常去瞻仰,立下从军学武、强国雪耻的志愿。  相似文献   

11.
<正>胡栋朝是广东近代著名工程师。他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毕业后,积极参与祖国的建设,是我国早期铁路、公路建设的杰出专业人才,也是中国高校早期工程专科教育的开拓者及优秀教师。无论是出国留学或是游学,他均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祖国的建设,一生始终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连连遭到帝国主义海上入侵,民族矛盾日趋加重,中国人民为此进行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形成了近代海防爱国思想——血洒海疆的斗争精神、革故鼎新的救亡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这些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朱韵 《钟山风雨》2011,(5):8-11
100年前的武昌起义,揭开了伟大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巨幕。在全国响应武昌起义的反清爱国风潮中,江苏革命派与清王朝的搏斗最为激烈。其中,朱履先所指挥的南洋新军第九镇南京秣陵关起义和他担任江浙联军前卫司令所参与的光复南京战役,悲壮轰烈,为辛亥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在辛亥革命史上功垂千古。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少数民族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尤其是他们大部分居住在祖国边疆地区,处于卫国前线,殊死搏战,业绩辉煌。如居于黑龙江流域的赫哲、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蒙、满各族人民,与沙俄侵略者进行了持久的斗争,以保卫我东北边疆。居于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族人民,为抗击英俄侵略势力,反对里通外国的叛乱分子,维护祖国统一,谱写了保卫中华的光辉篇章。居于西藏地区的藏、门巴、珞巴等族人民,亦曾英勇抵抗英俄侵略者。居于云南的傣、佤、景颇等族人民,奋战英法入侵者,共同捍卫了我中华西南边陲。台湾高山族人民则长期与日本帝国主义战斗不息,为使台湾回归祖国,作出了巨大牺牲。正是中华各族人民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一次又一次粉碎了外来势力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华国土,维护了祖国统一,表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致使帝国主义永远不能灭亡中国。我们还应提及,尚有不少民族气节尚存,爱国心肠未泯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和文官武将,亦在  相似文献   

15.
笑谈一鸿儒,书坛一名家,外貌如弥陀再世,内心却童真未泯。这是沈定庵先生十多年来定格在笔者脑海中的一幅大写意。沈定庵先生,方脸、宽额、肥耳、细眼,一个典型的老绍兴。冬天头上戴一顶暗红八角帽,脖上围一条丝质花巾,这一点缀,又使他很快从芸芸众生中跳脱出来,  相似文献   

16.
正两晋时期做过宰相的人很多,而在史籍上留下好名声的很少,官位很高又潇洒俊雅、才华横溢的那就少之又少了。东晋时期的谢安就是这样的少之又少的人,在当时简直成了一个时代的偶像。一谢安(320—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名门世家。谢安自幼就被一些名士赞赏。桓彝  相似文献   

17.
在东汉将近 2 0 0年的历史上 ,最具影响力的山西人物首推郭泰 ,被东汉朝野誉为“东国人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名士是—个独特的社会阶层。古代典籍中,这一称谓层见迭出,含义也纷纭不定,或特指德高望重而隐居不仕的人,或特指有才名而尚未出仕的人,或特指所有得名早于得官、得名并非由于得官的人,或特指那些具有名士风度的人。所谓名士风度,正式形成是在魏晋时期,其含义也大致相当于魏晋风流。这种风流的核心是深情,真率,是强烈的叛逆倾向;而外在表现则  相似文献   

19.
车辐,报人,作家,美食家,今年93岁。他在90岁的时候,出了一本书,谈吃; 91岁的时候,出版了一本小说,写旧时代的成都。他被尊为成都市的“文物级的人物”。但这并不是说他老,虽然他也很老了。说他是成都的文物,意指他活出了一种人生境界,他身上有一种被成都文化人追捧的人生品格。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昭平县位于桂江中部,山青水秀,自古人才辈出。谢圣荣,字学正,号华轩,举人,清朝钦命正七品文林郎,生于嘉庆已己年(1809)5月1日申时,终于光绪庚寅年(1890)10月13日申时,享年82岁,曾在顺德、阳江、昭平等地担任主薄、县丞、儒学正堂、知县等官职,是晚清岭南著名的教育家、诗人、医师,是一位文采飞扬、精通武艺、侠骨仁心、德高望重的名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