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赵城金藏》不同凡响的流传经过的综述,不但揭示了其本身所蕴含的重大的历史价值,更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赵城金藏》被发现、被保护的历程所折射出来的中华民族为法忘躯、爱国护教的精神追求,体现着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一世纪是古典文明较为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阿莱西亚之战,体现了古罗马在围城战中所奉行的的军事思想。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古罗马的围城战特点与军事思想体现在稳扎稳打、重视技术、联合盟邦与就地取材等几个特征。古罗马在围城战方面表现的特点,决定了其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陈茂华 《史学月刊》2004,57(5):92-96
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和谐论"史学,是美国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和谐的笔调赞美美国社会内部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体现了二战后美国民众的普遍心态以及历史学这门学科的衍化.以"和谐论"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政治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为个案,便于说明"和谐论"史学的旨趣.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农书、方志、专门异物志、博物志及物产志、笔记、正史、本草和小学类典籍中的农史物产史料,并重点介绍了陆费执先生和万国鼎先生集辑的物产史料。  相似文献   

5.
所谓中商文化就是商代中期文化。将商代的考古学文化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在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已开始,但那个时候的早商文化,指的是洛达庙期(即二里头期) 文化,中商文化指的是二里冈期文化,晚商文化指的是殷墟期文化。当时还将成汤居亳到盘庚迁  相似文献   

6.
“文革史学”是指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史学”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它既是中国史学史、也是“文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革史学”是动乱年代政治运动的特殊产物,是中国史学史上极为黑暗的一页,给中国史学蒙上了极大耻辱。它截断了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并离群索居,与不断前进的世界史学背道而驰;中国史学成了政治史学、影射史学的代名词,失去了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性与尊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山西地方志为例,从8个方面分析了"八景"资料的史料价值:包含丰富的乡土地理信息,含有宝贵的民俗资料,为城市建设与规划提供历史依据,能部分重构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能反映地方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变迁过程,诗词能为考求某些问题提供佐证,为研究中国地图学史提供图像资料和有益话题,为地方志的编纂提供借鉴。对传统地方志中的八景资料动辄批评、甚至完全否定的做法欠妥,应从历史和辩证的角度评判其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代日本文学家的"东方学"--以芥川龙之介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爱德华·W·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提出了在西方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与"先进的西方"相对的"落后的东方",也就是所谓的"东方学"式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它在西方国家以东方国家为对象大力推进殖民政策的过程中,已成为一种霸权话语.日本是一个东方国家,但是它在比西方国家落后几十年的状态下学习西方,并发展到以中国大陆为主要对象推进殖民政策.从日本近代文学家当时关于中国的言论当中也可以看出有类似于萨义德提出的"东方学"的思维方式.因篇幅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借鉴萨义德在<东方学>里所提出的观点,重点围绕芥川龙之介这位作家,深入探讨他对中国的一些言论.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不仅实现了政治的大一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而且还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史料资源。这些史料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均非前代所能比拟。因此,本文拟以《王氏之死》为例,来浅要分析在历史研究中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明清时期的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0.
黎俊祥 《沧桑》2015,(2):92-96,103
史料笔记对民俗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晚清史料笔记对民俗的记载而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传统民俗的记载,二是保留了近代以来民俗变迁的资料。笔记史料对民俗的记载虽有零散、芜杂等固有的缺陷,但其记载更为丰富多彩、细致生动,同时也更为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11.
张廷银 《文献》2003,(4):36-47
"八景"是中国地方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构成.然而,历史学家们对它的评价却一直非常苛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本文拟在大量文本调查的基础上,从八景的文化意义与史料价值的角度,提出初步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2.
旅游景区的旅游活动"导引"设计探讨--以都江堰为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王昕 《人文地理》2002,17(3):44-46
本提出了景区旅游活动“导引”概念,并对旅游活动“导引”特征、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景区旅游活动“导引”应该包括解说系统、路径系统、标识系统和服务系统。章最后对都江堰的景区特征和资源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作原理提出了都江堰旅游景区旅游“导引”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居民参与下的"城中村"改造刍议--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西安市“城中村”常住居民问卷调查的资料对城中村常住居民的基本情况及改建意识作一了解,在居民意识参与的基础上得出了“城中村”的改造阻力,继而本指出“城中村”改造的实质,最后提出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陶伟  黄荣庆 《人文地理》2006,21(3):10-13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是和社会、政治、经济、城市本身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游憩商业区系统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合系统,它的空间位置、外在表现形态、功能与组织形式都在动态地演变着。通过对广州历史上游憩商业区的形成、空间结构的变迁以及影响其空间结构变迁的相关因素的研究,探讨城市游憩商业区发展的历史轨迹与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日益深入,先秦时期的车马坑也不断被发现,且规模越来越大,形式多种多样,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虢国车马坑是两周之际的一个典型案例,它不仅是古代贵族的一种丧葬习俗,体现了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见证了虢国先进的手工业技术,也反映了虢国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6.
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研究向来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史学潮流的变化,人物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取向。以傅斯年研究为例,主要表现在:以各种形式的新材料揭示了新的问题;重回历史现场,揭示了其史学口号的本旨,并梳理了"史料学派"对后世的影响。其中,似无意形成了这样一种学术追求:走进人物的心灵,去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按此,不是不需要史料,而是需要更多的史料甚至穷尽史料,去以实证虚,即探求人物的无意识心理、言之真意、言外之意、未言之思、行中所寄、未行所系。这显然超越于各种单纯的史料而形成"史料之外的历史"。如此所为,或许能变作今后人物研究的有意识指向,以使史学研究跃进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18.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规划理念或方式,是对现有旅游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与阐释,提出“竞争力导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然后重点探讨了区域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的方法,最后进行了甘肃省旅游发展规则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清代引见履历档案的史料价值——以雍正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里收藏着五万多份官员引见履历文书,本文拟对它的形成及其独具的史料价值作简单的说明。 一、引见制度与履历文书的形成 清代的引见制度在顺治朝创立,康、雍、乾三朝屡加充实,雍正帝尤其重视引见官员,发布的有关诏令较多,形成的引见履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新蔡葛陵楚墓>一书刊布的竹简文字,多为卜筮祭祷简,较多地涉及到古代民间的祭祀礼仪,对于了解战国时期楚地的社会风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