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中国战略旨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提升医疗水平、实现人民健康幸福,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繁荣。本文对海南健康岛建设进行SWOT分析后发现: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战略地位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海南健康岛建设的基础;人口基数和产业规模小,康养品牌知名度和服务质量低,医疗康复专业人才缺乏是健康岛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笔者将根据社会发展对康养服务的需求,借助政策红利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便利条件,从资源、环境、人才、产品、服务等多方面提出海南健康岛发展策略,以期为海南健康岛建设提供建议,助力海南健康岛建设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疫病防控是中国卫生健康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奋斗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不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从同疫病做斗争的卫生防疫发展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为了满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卓越的思想家和设计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为国家实现现代化而艰苦奋斗的进程中,邓小平坚持将中国实际与现代化一般规律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全民族整体动员、奋起直追的现代化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千秋大业的观点,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他确定中国式的百年发展战略,设计了从温饱、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他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重视知识和人才,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回答了怎么样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整套思想理论、发展战略和步骤方法,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加快现代化步伐、实现民族复兴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蔡克文 《攀登》2023,(2):26-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提升国民素质的问题给予了持续高度关注,进行了全面深入思考,发表了大量深刻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极大促进了我国国民素质的快速提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对“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高度重视提升国民素质,其深刻的逻辑动因主要在于,提升国民素质是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胜利,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人民群众创造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的初心与使命,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是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工作方针几经调整变化,由"四大方针"到以农村为重点,由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到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究其根本,为人民健康服务、防患于未然、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积极有效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经验总结。以此为指导,中国的卫生事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全民健康为核心,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等内容为重点的健康中国战略,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到"弱有所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实践遵循。当前,我国已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期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如何发挥好社会救助兜底在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与紧迫。因此,本文结合地方实践探索阐述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在脱贫攻坚战略中的政策体系与运行成效,分析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在脱贫攻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重新审视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的发展,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提出推进社会救助兜底在脱贫攻坚战略中的实践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以后,党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党的“八大”成为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艰辛曲折的。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自始至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报告把牢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作为重要主题,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各项部署中,全面贯彻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思想。矢志不忘初心,时刻牢记使命,自觉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对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方志事业关乎历史延续、文化传承,关乎当前建设、未来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地方志是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赋予地方志工作者新的使命,要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打牢自身业务基础,积极主动地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无产阶级政党本质属性的理论,主要内容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从苏区群众切实利益出发,把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疾病作为"苏区的一大仇敌",把解决群众的"害病生疮"问题提到苏维埃政府议事日程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真切关心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真心服务群众的人民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促进了中央苏区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温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实践及其体现的人民性,对于进一步践行初心使命,牢记为民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谋划,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适应了我国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潮流,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肇以识的深化,体现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党领导人民不断开拓创新,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坚持以解放思想为主要法宝;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价值取向;坚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大战略课题;坚持以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重要奋斗目标,取得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潘成忠 《丝绸之路》2010,(14):102-1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前提下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任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目的,以居民自治为基本方向,以维护社区稳定为基础,以环境建设和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和社会协同建设为关键,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郑必坚 《世界》2006,(11):4-9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谋划,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适应了我国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潮流,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6.
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毛泽东、周恩来等曾为此提出了战略发展设想。但由于实践和历史的原因,他们没有来得及对其作出进一步的科学定位。继毛泽东之后,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通过认真的国际对比,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战略发展进程作出了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号召,进一步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资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强调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自治区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也提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必须依靠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激发热情。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是一致的,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区)。  相似文献   

18.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和平解放以来,西藏体育事业紧跟时代脚步,与西藏在祖国大家庭中得解放、谋发展的轨迹深度契合、同频共振。70多年来,几代西藏体育人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宗旨,脚踏实地,锐意进取,走过充满激情的峥嵘岁月,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收获了累累硕果,努力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着西藏体育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和平解放以来,西藏体育事业紧跟时代脚步,与西藏在祖国大家庭中得解放、谋发展的轨迹深度契合、同频共振。70多年来,几代西藏体育人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宗旨,脚踏实地,锐意进取,走过充满激情的峥嵘岁月,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收获了累累硕果,努力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着西藏体育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许顺富 《攀登》2012,(3):47-51
中国共产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为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群众动员方式,即以政治动员,统一群众参与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以组织动员,落实群众参加国家建设的行动;以利益引导,激发群众参加国家建设的热情。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创造精神,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