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倩 《沧桑》2011,(2):30-31,33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研究是整个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文学发生的场域之一,延安《解放日报》副刊见证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转型,具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整体上来看,对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附属于解放区文学研究到成为一个独立考察对象的过程。本文从延安《解放日报》副刊同解放区文学的关系研究、延安《解放日报》同知识分子研究、延安《解放日报》同现代文学史书写研究三个角度梳理近些年的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前,创办的报纸,影响力最大的恐怕要算《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两种了。《解放日报》在延安,自然好办;但《新华日报》办在重庆,其困难就可想而知了。一份在国民党中央政府眼皮下办的共产党报纸,既要坚持说真话,又要对付国民党新闻检查官们,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华日报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就是当年参与办报的老报人的回忆录,  相似文献   

3.
正1941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困难的阶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的《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为《解放日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发刊词。发刊词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报之使命如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也是《解放日报》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办报的宗旨。1942年年初,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根据毛  相似文献   

4.
张羽  刘妮 《人文地理》2009,24(1):119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事业所形成的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在红色旅游中具有重要地位。清凉山承载着中国革命战争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厚重历史,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发展清凉山红色旅游,须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市场运作"机制,保持其核心竞争力;要以新闻传播行业及其高校为依托,开拓客源市场;活化清凉山红色旅游资源,强化游客精神体验等。  相似文献   

5.
黎辛 《纵横》1997,(11)
曾在延安《解放日报》工作多年的黎辛,回忆起当年毛泽东对党报的关怀,便会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在《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中,他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下了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字、写稿、改稿、校对清样等等的历历往事。  相似文献   

6.
1949年5月26日。解放上海的枪炮声尚未停息,一支由范长江、恽逸群率领的新闻大队便来到了汉口路《申报》馆的五层大厦前,他们代表“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前来接管《申报》与《新闻报》。两日后,上海《解放日报》便在这里正式创刊。当时,中共中央特别将原延安党中央机关报报名《解放日报》授予上海这家新创办的华东局与上海市委机关报。报社成立之初,范长江、。恽逸群分任正副社长,十个月后,范长江调任新成立的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浑逸群遂接任社长兼总编。 《解放日报》作为中共喉舌在上海率先亮相,无疑产生很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是王稼祥同志为纪念我党诞生二十二周年和抗战六周年而撰写的一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章,发表于1943年7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上。胡耀邦同志在《深切地纪念王稼祥同志》一文中指出:“在这篇文章中,他初步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他是我们党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我在延安《解放日报》经历的审干与“抢救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辛 《纵横》2001,(10)
半个多世纪前,延安整风中那一不和谐的插曲——审干与“抢救运动”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鉴戒。黎辛先生的回忆专文中,记下了他在延安《解放日报》的亲见亲历,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9.
翻阅延安文艺史料,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延安整风和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到1947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所有在延安发表的文艺类文章、作品,包括文艺理论、小说、诗歌、散文(含报告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和有关译著,都刊登在《解放日报》这一张报纸上,未见有其他报纸和刊物登  相似文献   

10.
黎辛 《炎黄春秋》2003,(3):74-78
张谔是我久闻大名的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可是,到1942年初我调到延安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作副刊编辑时,才认识他。  相似文献   

11.
忆社长博古     
博古(1907年5月14日—1946年4月8日),原名秦邦宪,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遵义会议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代理主任、主任,1941年在延安主持创办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并任社长,同时兼任新华社社长、中央出版局局长。1946年4月8日,他以中共代表身份参加国民参政会,从重庆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年仅39岁。  相似文献   

12.
王慧 《安徽史学》2012,(4):99-104
陈独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国现代文化的开拓者,而且是一位成效卓著的报刊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事业的创立者。他主持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报刊和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他在报刊性质、功能、特征,传播特点及报人品格诸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对当代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消息像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向街上奔走,向广场奔走……。这是60年前在延安的诗人艾青,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写下的诗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的形式宣布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事实上承认了战败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赢得了最后胜利。这一天,人类历史注视中国,中国历史聚焦延安。这一天,民族沸腾,延安狂欢!抗战胜利的迅速到来,比毛泽东预期的要快……1945年1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争取胜利早日实现》的新年献辞。在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下,八路军、新四军各部为…  相似文献   

14.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时,黎辛任延安《解放日报》的文艺编辑,后又经手发表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第二天,周恩来在北平中南海接见准备去南京开拓中国文化事业的人士,宣布中共中央决定在南京出版《新华日报》。为此,中共中央从各地区、各部门集中了一批在宣传、新闻战线上久经锻炼的同志,组成了一支南下队伍。在武汉和重庆时期曾任《新华日报》编辑部和采访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新华通讯社和《解放日报》副总编的石西民,4月24日奉命乘专列火车南下。到了淮北,因淮河大桥被国民党炸毁,火车不通,在第三野战军驻蚌埠后勤机关的协助下,换乘大卡车,日夜兼程赶来南京,筹备出版南京《新华日报》。重庆《新华日报》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和香港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理论刊物,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诠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历史事件的回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展示,担负起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重任。《群众》周刊为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采取了灵活多样、贴近实际的传播方法,如借助纪念活动刊发纪念文章、理论推介与理论交锋并举、通过刊载广告推介进步书刊、通过开辟读者信箱解疑释惑。《群众》周刊不仅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范围、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有效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塑造了中共领袖群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正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有兴起、低潮、发展和辉煌。在长征胜利抵达延安后,由于国民政府的封锁,中国共产党对外界保持着一层神秘感,而向外界介绍中共的外国记者除了《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还有撰写《红色中国的挑战》的冈瑟·斯坦因。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最近征集到一套完整的《红色中国的挑战》,翻开此书,历史的画面再次展开。  相似文献   

18.
王霜 《炎黄春秋》2023,(9):59-62
林伯渠,“延安五老”之一,原是中国同盟会会员,国共两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内少数几个20世纪初就投身革命事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从最初追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终身坚守共产主义信仰,林伯渠政治信仰的确立,既有马列主义理论影响的缘故,更主要的是他在早年一系列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种信仰一经确定,便终生不渝。  相似文献   

19.
冯森龄同志已离开我们近二十个年头了。他虽然是陕西人,但除了在上世纪40年代他曾在延安的《解放日报》工作之外,一直到1978年才回到陕西,担任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  相似文献   

20.
正(三)《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是胡绳为阐述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著作胡绳三本"大书",前两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历史书,《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则是理论书。前两本在众多史书中脱颖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