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费丹旭的人物画几乎影响了嘉、道人物画坛。嘉兴博物馆藏有丹旭遗意的项凤书、王竹人、潘振镛、潘振节、费以耕、费以群等共20件(组)仕女画作品。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活跃在江南的徽州书画商人,其经营活动旨在获取商业利润,其间自有"浮慕"者,但决非能以"附庸风雅"概而言之。徽州著名书画商人吴其贞、王越石,以及方樵逸、胡雅竹的经营都相当成功,不但积累起雄厚的家资,而且搜罗收藏了大量书画珍品瑰宝,还培养了其家族或邻近地域的不少书画经营人才。明末清初李日华、张丑等人的收藏鉴赏事业,有赖于广大徽州书画商人的商业经营。  相似文献   

3.
以郭照为代表的郭氏家族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活跃在嘉兴画坛的一支书画世家,其绘画传统历经四代共17人,其中包括8位女性画家。本文通过对嘉兴博物馆馆藏郭氏家族成员绘画作品以及郭家"一门合绘"之风的介绍,进一步探讨郭氏家族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7,(10)
正对于顾从义书画鉴藏的研究,已有资料大多集中在对顾氏家族的研究和对顾从义具体藏品的讨论上。从家族研究角度而言,朱丽霞的《明代江南家族与文学—以上海顾、陆家族为个案》将整个明代上海顾氏家族世系和文化成就进行了罗列,也对顾从义本人的艺术鉴藏进行简要梳理,彰显其艺术鉴藏的丰富。~(1)从顾从义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17,(5)
<正>北京有一个颇为传奇的贾氏家族,家族三代都是文物修复的高手,涵盖青铜器、书画、纺织品等领域,被誉为"贾氏文物修复之家",启功先生在世时曾专门为其题写了匾额。2016年底,凝聚了贾氏家族三代心血的旷世之作《吉金萃影—贾氏珍藏青铜器老照片》在京发布,震动文物界。书中,700余件青铜重器"显影"见证民国时期的考古史,  相似文献   

6.
韩萱 《收藏家》2003,(8):68-68
7月10、11日,翰海“四海集珍书画”和“古董珍玩”两场中拍开槌,各路藏家咸集京广,高争低夺,出手如潮,席卷了93%的拍品。总成交额达3700余万元。“四海集珍书画专场”由海外藏家联袂捧场,奉出633件名家墨宝。翰海以画家、藏家为题,整合为“黄琦藏画”、“爱新觉罗、溥氏家族书画”、“云章藏画”、“加赖包男收藏书画”、“亚明、王雪涛、陆俨少书画”等五大专辑。由于拍品出身名门、流传有绪,且精隽之作中不乏鸿篇巨制,投合了各路藏家的品味,以93%的成交率,创下国内非季度性拍卖成交率的最高记录;总成额2700万元,超出  相似文献   

7.
赵晓华 《收藏家》2011,(11):65-68
书画及鉴赏家倪禹功(1911—1964年)(图1),原名昌濬,禹功乃其字,浙江嘉兴澄溪(今油车港镇)人。他深受家族的熏陶,自幼好画,师蒋世长,善山水、人物,笔墨工致,劲峻古朴,自成一家。1937年后寓居上海,专致书画考证、鉴定及修复,独具慧眼,与当时寓居上海的徐森玉、沙孟海、朱其石、吴湖帆和钱境塘等书画名家多交往切磋,收集、整理了大量历代书画名家资料,  相似文献   

8.
温玉鹏 《收藏家》2020,(1):4-10
2019年11月,《海上流韵:大运河(浙江)海派书画家作品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以运河为主线,以海派书画为主题,嵬集大运河沿岸城市数十位海派大师(浙江籍)的精品之作,全景式展现了海派书画从肇始、发展并走向巅峰之路,至今余韵犹存。展出的作品,相当多出自萧山任氏家族,以任熊、任颐、任薰、任预(海上四任)为代表的早期海派画家,以其破格创新、兼容中西、寓雅于俗的人物画,而开海派人物画之滥觞。  相似文献   

9.
天津文物     
《收藏家》2004,(6):62-62
由天津市文物公司等单位举办的2004天津春季文物展销会竞买争场,6月19-21日在天津远洋宾馆举行预展,并定於6月22-24日开槌拍卖。本届拍卖会推出了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1600馀件、古董珍玩近1000件,在瓷器,玉器、书画和工艺品杂项四大争场中,又开辟了海派、津派、爱新觉罗家族书画、海翰楼藏扇、唐卡铜佛、文房清供以及顺光阁家具等若干个小专场,相信一定会引起海内外收藏家的浓厚兴趣。天津文物春拍在继上届推出《陈少梅二十四孝图》巷  相似文献   

10.
正北宋书画鉴藏探究赵娟著北宋的文化、科技、艺术都有辉煌表现,社会对书画的热忱,使书画鉴藏蔚然成风。该著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关照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结合书画鉴藏史以及书画自身的特性,系统论述北宋书画鉴藏的特点及影响。具体内容包括北宋书画鉴藏发展概况、宫廷书画鉴藏、士大夫书画鉴藏、书画鉴藏特点以  相似文献   

11.
正北宋书画鉴藏探究赵娟著北宋的文化、科技、艺术都有辉煌表现,社会对书画的热忱,使书画鉴藏蔚然成风。该著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关I照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结合书画鉴藏史以及书画自身的特性,系统论述北宋书画鉴藏的特点及影响。具体内容包括北宋书画鉴藏发展概况、宫廷书画鉴藏、士大夫书画鉴藏、书画鉴藏特点以及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
范金民  黄泳 《安徽史学》2022,(1):112-124
江南自明后期兴盛起来的书画鼎彝收藏赏鉴之风,至清代并未衰歇,作为收藏主力军的徽州籍人士,仍然相当活跃。清初杭州"湖山主人"汪汝谦,清前期桐乡汪文桂三兄弟、鲍廷博知不足斋,钱塘汪氏振绮堂,杭州汪启淑开万卷楼,镇洋毕沅兄弟,海宁吴骞拜经楼,苏州大阜潘氏、吴绍浣家族等,或者收藏书画鼎彝,或者搜罗校勘、整理刊刻群籍,在护持、传承历代名迹珍品甚至国家重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发现,清代徽州籍人士的收藏活动较之明代,无论收藏者的居住地、在地身份、专业水准,还是活动地域、收藏动机、表现方式,以至藏品存储地点等均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北京嘉信昌     
《收藏家》2005,(10):77-77
北京嘉信昌拍卖有限公司定于11月6日,在北京首都大酒店举办首届大型书画拍卖会。此次拍卖分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扇子扇页书画以及韩国日本书画5个专场。古代书画部分将推出文征明《唐子西诗意图》。已故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苏庚春题跋曰:“文衡山先生写唐子西诗意图,真迹精品。”王石谷  相似文献   

14.
简论古书画文物的保护管理与收藏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喜 《丝绸之路》2013,(4):134-135
在博物馆藏品中,古书画文物的保管与利用极其重要。古书画文物储藏环境对古书画寿命的影响很大,主要因素是温、湿度改变,光照和有害气体的侵蚀。文博工作者应通过控制环境保护古代书画,进一步重视古书画文物的科学保养,合理利用馆藏书画开展陈列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博物馆的种类藏品中,书画类文物是最为娇嫩的,因为他们大多是纸制品或纤维制品,他的质地不像瓷品、玉器的质地那样坚固,因此,书画类文物对其所处的环境也要求甚高。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一文中提出:"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炷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餐饮、唾涕,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可见,古人对书画文物的重视,同时,对书画持有的要求也相当严格的。  相似文献   

16.
<正>吴湖帆(1894-1968年),原名翼燕,更名万,字遹骏,又名东庄,号倩庵,别号丑一簃,做作书画署名湖帆。吴湖帆生于江苏吴县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祖父是晚清大吏,又是著名古文学家、书画收藏家,外祖父也是川沙著名收藏家沈韵初先生,两位老人家藏均极为丰富,受他们的影响,湖帆先生从13岁起学画,20岁时专门学画。1915年,湖帆先生娶吴县大姓潘氏之女树春为妻,潘树春字静淑,工词善画,与先生情趣宪法头相投,而潘氏家族所藏文物称雄东南,更使先生的艺术借鉴又多依傍。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先生沉浸于中国古代书画,初学戴熙、"四王"、吴恽、董其昌,31岁改学宋元,41岁时专画宋元,打下了  相似文献   

17.
李理  杨洋 《收藏家》2011,(7):29-36
印章,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书画中,诗、书、画、印这四种元素既可各自独立,又能互补共存,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传统书画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书画上的印章,主要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在书画创作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书画装潢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博物馆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书画修复的清除污渍,特别是去掉有害霉菌,阻止其对书画载体纸绢的继续侵害是书画保护修复的关键,也是古旧书画修复中淋洗、揭裱、修补、全色四道基本工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华辰拍卖     
《收藏家》2005,(7)
北京华辰2005春拍将于6月4-5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开拍,5月25-26日在上海静安希尔顿饭店预展,2005年6月1日至3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预展。在“精品”战略的指导之下,入选华辰2005年春季拍卖的书画作品仅700余件,其中大量源自名家收藏或经正式出版。书画拍卖会分作三个专场,“知鱼堂藏画暨郭味蕖家族作品”专场、中国书画专场、当代中国画名家专场。  相似文献   

20.
书画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书画文物“出圈”、传统文化“入圈”,核心在于加强书画文物保护,这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民族自信心、提高国家软实力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书画文物“出圈”旨在让书画文物“火起来”、走进人们的生活圈,让传统文化“入圈”旨在挖掘书画文物优秀传统文化、让其与公众建立共生共长的关系,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公众感受到书画文物的魅力,以促进书画文物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真正促进书画文物传统文化传承与薪火绵延。因此,文章将深入研究促进书画文物“出圈”、传统文化“入圈”的路径,认为要加强书画文物基础研究,强化书画文物价值认同,做好书画文物科技赋能,讲好书画文物故事,以更好地挖掘书画文物的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书画文物文化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