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揪,死揪,往死里揪",不同的地方都无独有偶地出现这如出一辙的班主任管理模式。曾经的我也在这个误区里徘徊过。今年的班主任工作将是我工作以来第四次做班主任,我如何让我的工作,轻松、愉快而又不出成效呢?首先有个问题摆在我的面前:作为班主任,我到底是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生活中有很多的挫折,但是走出校门的学生抗挫折能力很差,原来我们教育忽视了孩子了耐挫能力。生活中有很多的与书本中"真、善、美"不一样的人和事,该叫学生怎么面对这些人呢?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其实,苦难和挫折本身并不能造就一个人,能够造就人的是他在挫折中找到的解决方法。一件事发生了,他能够承受得住,走了过来,他就进步了,就会感觉很好。就学生耐挫力  相似文献   

2.
如何保管好陶瓷器,笔者拟根据自己从事陶瓷器库房管理工作多年的经验和体会,淡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陶瓷器对库保管条件的要求 藏品库房管理条件好坏,直接关系到藏品的保护和管理,并影响到藏品的寿命。那么,陶瓷类库房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相似文献   

3.
最近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主办了一个"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会"在三千七百余件的展出品中,无论在那一方面,都提供了许多新的重要资料。就陶瓷说,占出土文物的极大多数,几乎在每一基本建设工程进行中,或多或少地都有些陶瓷器的发现;因此在陶瓷器的领域里,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对于整个中华陶瓷器的发展,获得了无数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陶瓷器修复是文物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经过摸索,找到了一种操作简易,实用方便,能够克服传统修复过程中缺点的方法,笔者称之为"气囊修复法",对于口径较小的陶瓷器尤其适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杨秀福 《神州》2012,(21):102-102
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缺少绿洲一样就枯燥单调,没有生机,爱美,是一回事,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能够善于发现美,却又是另一回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地走出家门,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在这一基础上,旅游专业随之产生。而如何才能够让职高旅游专业的学生拥有创造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激发学生旅游专业学习兴趣和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两个方面入手。至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专业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虽然专业从诞生到现在仅  相似文献   

7.
张馨予 《神州》2011,(20):157
美是什么呢?这是来自柏拉图的发问。正是这一问,开启了全部美学的历史,它作为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激励着历代美学家、哲学家们进行不懈的努力。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美的理解。也许有的人认为容貌上的美才是最重要的,最表象的美;有的人认为心灵上的美是最可爱的,最长久的美。可是你是否注意到还有另一种美呢?其实美的东西是无法用文字或者是用语言来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而且对美的理解与感受也根本是不可能够用文字来描绘得出来的,没有人能真正地把握美。因为,我们的认识程度、理解程度、观察问题的角度等等都影响对美的理解。但通俗的理解,美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可以给身体与心灵带来震撼的享受,就是一种可以冲击视觉、冲击感觉、冲击心灵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吕靖 《神州》2012,(13):224-224
中小学美术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全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此时,艺术教育逐渐显示出他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当中的美术教育更加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趣,将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绚丽多姿,五彩缤纷。那么如何上好美术课呢?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环境中,我们的知识在不断的积累,但是,我们积累知识的途径却是多样化的,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一直不变的知识积累方式就是图书,图书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学习工具,也是我们未来将会一直持续的学习工具。但是,在我们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出现了许多图书馆库存量的危机,这种危机使得我们的图书资源浪费的现象更加的严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浪费的滋生?我们应该如如何制止这种资源的危机呢?  相似文献   

10.
何倩 《旅游纵览》2013,(10):208-209
作为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物理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执著的探究精神。那么在平时的物理教育教学中渗透美学就显得至关重要。美是什么?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给美下的定义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能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物理的科学美在于它是建立在自然  相似文献   

11.
刘维昌 《神州》2011,(1X):124-124
美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对绚丽缤纷的现实美、百美齐汇的艺术美的感受和鉴赏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培养情趣,陶冶情操,使自己趋于完善。然而,美不仅存在于文学艺术、大自然及现实生活之中,而且也存在于实验性及逻辑性极强的自然科学——化学之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只是启迪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真谛作缜密、深邃、冷静的思考,显示事物的“美”,而且能揭示其“真”。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抒发出真实深厚的情思来。”青少年的生活忙忙碌碌,充满快乐与烦恼的瞬间。为什么拿起笔来,很多人却觉得无话可说呢?我想,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实而感人的瞬间是根本的原因。用罗丹的话来说:“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好中考作文的起点是养成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掌握生活的习惯。胸中有人,方能笔下有物。我们的生活从来不缺少真实的有意味的细节,只是我们很多时候粗心地将它忽略了,以至于临下笔方觉得腹中空空。如果在生活中时时关注人的命运,真切而勇敢地反映,并进而  相似文献   

13.
走出来,真好     
正身为学生难免会厌倦:从家到学校这种枯燥又无法摆脱的两点一线式的生活。那么在闲暇时,我们何不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呢?走出来,走到田野中来。大地的韵味无穷,乡村的田野更以独特的气息,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她的美。春天,肥沃的土地睡了一冬,蓄着满满的能量,勤劳的  相似文献   

14.
李宁  马培贞  刘会霞 《神州》2012,(22):49-49
选入教材的古诗,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如果能够把作文教学方法应用于古诗教学中,或者说以作文教学为载体来学习古诗,这不是达到学习运用语言的目的了吗?本文力图寻找出这样一条途径为小学高年级的语言教学提供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无意中看到黄海先生写的《走入“街角青年”———来自一个城市边缘群体的表达》(远方出版社,2004年8月版)一书,翻开扉页便让我不忍再放下。在其书中我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了“街角青年”———我们再熟悉不过,称之为“小混混”的一个群体。然而,我们又能真正了解他们多少呢?他们怎么生存,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神秘力量使得他们选择了一种越轨的亚文化社会生活模式,并屡屡和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相对抗?黄海先生的书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但是,此书吸引我的不仅仅如此,还得益于黄海…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提到加强思想性、政治性与科学性的问题,但是如何加强法呢?这里有没有什么妙法秘诀呢?几年来的历史教学经验,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还是个理论学习问题。此外,有没有什么妙法秘诀呢?没有的。什么是历史教学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科学性呢?换句话来说,就是历  相似文献   

17.
金姬 《神州》2013,(34):241-241
新闻美对于新闻作品有着重要的升华效果,新闻采编是新闻产生的过程,采编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新闻的质量,只有将美融合在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够突出新闻美学的价值,那么如何在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的美学价值呢?一、突出新闻的“真”;二、突出新闻的“善”;三、注重新闻“真、善、美”的融合;四、注重新闻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我们读得懂这些岩石丹霞色的语言吗?我们懂得"欺天负地"和"壁立千仞"吗?这些在历史的天空下诉说了千万年的语言,我们如何能读得懂呢? 这里的水是艺术家,它创造了岩石的美。水书写着上清溪的峡谷,也书写着我们,把此时的我们书写在这一派原始美丽中。  相似文献   

19.
周雅琨 《神州》2014,(17):144-145
我们应如何在要求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客户需要我们翻译的各种稿件呢?翻译中,在做语言转换的时候,有什么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呢?对于来自不同地方或不同领域的客户,我们完成的翻译稿件是否使用同一个词汇库,同一种文体结构呢?为使译者可以减少在翻译工作中因不必要的思考而产生的耗时,本文就如何整理翻译原材料,以及找出翻译原件的各种用语陋习、语言陷阱做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今天,一般的日用生活器具——水具、茶具、炊具、食器、酒器、盛贮器等往往在生产之前就进行了"美"的设计。"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就是说,这些日用生活器具除了具有实用功利价值之外,还具有审美的价值。如果回顾历史,我们就发现,无论是金镶蓝点的明清景泰蓝、各具异彩的宋窑名瓷,或者是朱墨间施的汉代漆器、神秘狰狞的殷周青铜,都表明在日用生活器具方面,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有一部相当漫长的审美活动史。那么,这部历史的源头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