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巴蜀印章是古代巴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这类印章与中原华夏族的玺印不同,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印面所铸的并非汉字,而是一些人物、动植物以及几何形等图形。这些铸在印面上的各种图形也见于巴蜀青铜兵器、乐器或容器上。①目前学术界对见于巴蜀印章、青铜兵器等的这类图形仍无法释读,对其性质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文字,2.图语,3.符号,4.图腾或族徽。②根据目  相似文献   

2.
巴蜀铜印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符号,学术界争论较大,或称巴蜀图语,或称巴蜀文字,或谓巴蜀图腾,从说纷经,所以说巴蜀符号,是迄今仍未解开的巴蜀之谜。巴蜀符号,主要镌刻在巴蜀墓葬出土的铜兵器(如戈、剑、矛、铱)、铜乐器(如钟、5享于、怔)、铜工具和生活用具(如瓶、罐、壶、)器物以及铜印章上,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铜印上的这种符号。中国的古印,是指秦以前的官私势印。目前传世的古印,则大都是战国时期的遗物,它是当时政治关系的凭证和经济交往的信物,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和汉字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价值。中国过去研究古印的主要是中原地区,对一些边睡…  相似文献   

3.
蒲江船棺墓与新都木椁墓出土印章的研究吴怡在四川巴蜀文化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并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印章。从已经出土的情况来看,这些青铜印章大致可以分成汉字印和巴蜀符号印等几类。印章的印文也可以分为符号文和篆书字体等几种。在有的巴蜀青铜印章的印文中已经出现了汉...  相似文献   

4.
试析巴蜀青铜器上的虎图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四川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十分引人注目的巴蜀青铜器,特别突出的是在出土的青铜兵器等器物上,往往铸造或雕刻有一些内容丰富的纹饰符号,这些纹饰符号与单纯的图画或文字有一定的区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纹饰简单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动物、植物、人形三大类。较为常见的动物图形纹饰有虎纹、鸟纹、手心纹、兽面纹和蠕虫纹等,这之中又以虎纹最为常见,无论在川东巴国或川西蜀国都出土有虎纹饰的青铜器。据刘瑛同志的《巴蜀兵器及其纹饰符号》中统计,巴蜀兵器上的虎纹饰约三十种。从近年来大量新出土的巴蜀  相似文献   

5.
巴蜀青铜器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巴蜀青铜兵器除了有其独特的形制、巴蜀符号以外,在其表面还常见一些精美奇特的斑纹。这些斑纹呈现银色或黑色,俗称“虎斑纹”(图一、二)。对这种斑纹的成分、结构及其工艺原理目前尚缺乏研究。下面介绍作者近期对“虎斑纹”的一些研究成果,供研究者参考。一带斑纹兵器的考察在有关文物考古单位大力协助下,对巴蜀青铜兵器,尤其带斑纹兵器进行了调研。考察的单位有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什邡市文物管理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考古研究所、涪陵文物管理所、忠…  相似文献   

6.
巴蜀文化是四川地区殷周以来形成的一种地方文化。在巴蜀文化中,地方特色很浓厚的青铜兵器是很有代表性的,它在形态、纹饰、捆扎技术,使用方法等方面都与中原地区同一时代的青铜兵器截然不同。为了研究和探讨巴蜀式青铜兵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我曾对1976年在绵竹县清道乡出土的战国晚期的巴蜀式青铜剑,进行了合金成分的分析。分析的结果除了具有青铜器应有的主要合金成分——铜、锡、铅外,在微量成分中,还发现了磷元素。这是在中原地区出土的同时代的青铜兵器中,尚未见到的合金成  相似文献   

7.
试析巴蜀青铜器上的鸟、鱼、龟、虫(蚕)纹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于蜀的历史,在现存的史籍中已没有明确的记载,现在还能见到的不过是零星的传说和孑遗,且多附有神化色彩。巴蜀青铜器上的某些纹饰是否与蜀的历史有关?能否吻合?为了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必须对当时人们亲手制作的青铜器纹饰重视,因为这些纹饰都是那个时代的痕迹,比历史传说和后人的记述更加确切可靠。 有鸟形纹饰的巴蜀青铜器出土数量较多,单就兵器来说,据刘瑛时《巴蜀兵器及其纹饰符号》中统计,鸟纹约有七种。若将巴蜀青铜器上的鸟形纹饰大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凤鸟纹。如1977年在成都市郊凤  相似文献   

8.
《江汉考古》2021,(4):97-101
成都双元村M154大墓出土骨印背面并立两罍两钟或两罍的形象,是巴蜀文化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罍与钟的象形。罍与钟是是蜀人礼乐文化的最重要的象征。拥有钟、罍这二种蜀文化礼制核心器物并拥有祭祀权者,无疑是蜀文化社会中的上层权贵。印上的罍、钟的形象组合应该可以视作巴蜀印章上""与""符号组合的实物表现,双元村骨印可能处在巴蜀符号创制过程中由实物向符号过渡的阶段,在讨论巴蜀符号的生成与发展过程的课题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印章符号及墓葬器物组合等,本文认为双元村M154墓与马家大墓、成都商业街大墓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巴蜀青铜兵器上,主要在铜矛之(骨交)部,常可见到一种虫形图像符号。这种虫形图像符号往往被统称为蝉纹。其实,这是完全与蝉不同的另一种昆虫——螳螂的形像。 螳螂是一种大、中型昆虫,属昆虫纲、螳螂目。种类极多,达一千六百余种。是一种分布极广,凶猛的肉食性昆虫。在我国分布的主要有中华螳螂、班螳螂、薄翅螳螂与刀螂等种类,南北皆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巴蜀青铜器(尤其是巴蜀青铜兵器)是巴蜀化的重要组成,对其进行化与工艺的系统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为巴蜀青铜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资料。本就巴蜀青铜器尤其是兵器研究作了部分整理与归纳。  相似文献   

11.
中霍墓地出土青铜器是研究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青铜文化特征、制作技术以及探讨该时期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相互关系等学术问题的重要资料。为进一步揭示该墓地出土青铜器所包含的科学信息,对该墓地出土17件铜器的37个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以铸造为主,另外还有热锻、热锻后冷加工等;其合金成分有铜锡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两种,铜锡二元合金全部用于制作工具,铜锡铅三元合金用于制造容器。这显示中霍墓地铜器的合金成分和器物类型之间的关系明显,表明制作者已经能根据青铜器的用途而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研究结果对研究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冶金术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交流有较大的指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Tools for 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metal appear as symbols among grave goods in prehistoric and early medieval Europe and the Near East. Also, five boat burials excavated in eponymous Vendel contained touchston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chemical microanalyses of metal traces preserved on them and discusses the linear streaks of zinc in light of extraordinary ore deposits in central Sweden, exploited as early as the Early Middle Ages. In addition, forging tools found in four boat burials in Vendel are interpreted as symbols belonging to the funerary assemblages of ancient leaders. However, although both forging tools and tools for determining the value of metal wer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l, it would be misleading to search for their functional connection. They are linked in prehistoric and early medieval graves exclusively by their function as a symbol, one which they share with other objects, regardless whether exclusive or common.  相似文献   

13.
高句丽为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建都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经历七百余年。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高句丽时期的青铜容器、兵器、青铜铃等多种类型的器物。对于高句丽铜器、青铜器展开了一系列器物类型学的考证。而高句丽人是否拥有独立的铜冶炼以及加工的能力,一直是考古学家和冶金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科技手段揭示冶铸遗物及铜器、青铜器的内涵,对于探讨高句丽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及高句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中国古滇地区铜铁农具、兵器和工具的制作工艺,采用金相显微镜组织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的方法,对昆明呈贡天子庙和呈贡石碑村出土的战国至西汉时代11件铜器和2件铁器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器的材质有红铜和铜锡合金两种,相同的器物有较稳定的化学成分。铜器中农具、兵器和工具为铸造制作而成。2件铜柄铁刃剑的材质为亚共析钢,作为兵器,具有优良的性能。本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古滇地区铜铁器具的工艺技术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出土周代铜器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特点,对18件该地区出土周代铜器进行检测分析。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金相显微镜分析青铜样品的成分组成及金相显微组织并发现:样品中铅锡青铜器占绝大多数,器物含铅量普遍较高,且大多含少量砷;器物基本都是铸造成形,仅有少量实用工具、农具刃口进行过热锻等加工处理,以提高使用性能。结果反映了当时工匠对铸造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的认知和技术水平,也体现了吴越地区独特的青铜技术体系与文化,能够为南方史前及先秦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更多可供探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浙江绍兴西施山遗址出土了一大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据不完全统计,总数不下五六百件。绍兴市博物馆征集到的器物共有200余件,有青铜器、铁器、原始瓷器、陶器等。其中青铜器包括礼器、农具和兵器,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制作精良,为本遗址最重要的发现。铁器的出土则表明越国在战国中期前后已有了冶铁业,标志着手工业的发达和生产力的进步。同时,众多春秋战国器物的出土还证明了西施山是越国的重要遗址。  相似文献   

17.
铜桥形饰 ,实际上就是一种形状似桥的铜质饰物。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经科学发掘出土的铜桥形饰已达 1 0 0 0余件 ,采集品、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品以及各种钱币图录中收录的铜桥形饰资料也颇为丰富。从其形态变化和纹饰特点看 ,大约有五种类型。 (图一 )铜桥形饰的分布地域相当广泛 ,在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山东、陕西、山西、湖南、甘肃以及内蒙古十多个省、自治区都有出土 ,尤以河南、河北和四川三省最为集中。铜桥形饰被使用和流行的时间跨度较大 ,自春秋晚期至西汉初年 ,约 30 0年 ,是春秋战国及西汉初期较为重要的一类铜质饰物① 。一、…  相似文献   

18.
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出土铜器是研究东周时期铜器文化特征、制作技术以及与周边列国的相互关系等学术问题的重要资料.为进一步揭示甲乙墓出土铜器包涵的科学信息,本文对河南博物院馆藏部分甲乙墓出土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甲乙墓出土铜器的材质以铜铅锡三元合金为主,部分兵器、车马器为铜锡二元合金,两类材质的合金化程度均较高.铜器的合金成分与器物类型之间的关系明显,显示制作者已能根据青铜器的用途而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代表了较高的青铜冶铸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振林、马国权摹补的第四版《金文编》在字形摹写及注解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已有学者著书、撰文补正。笔者在使用此书时亦发现了一些诸家尚未言及的疏误之处,希望能对《金文编》的再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The drawing of eight auspicious symbols differs in names,such as eight emblems, eight auspicious treasures,and so forth.In Tibetan,it is called Tashitag Gya.As an extremely popular traditional cultural artwork and having been endowed with profound connotations,Tashitag Gya is the most auspicious and happily adorned painting; it is usually displayed at the portico or in the frescos of monasteries,on door or bed curtains.The motif of Tashitag Gya is composed of eight auspicious patterns symbolising per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