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就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对古代青铜镜铸造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佐以实验论证,指出古人在铸造青铜镜的过程中,在烧制好陶范以后采用了“热出冷浇”工艺。  相似文献   

2.
王趁意 《收藏家》2004,(10):33-38
一、早期铜镜纹饰之谜中国古代青铜镜的起源,是中国青铜镜研究的重大课题。自20世纪30-40年代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课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近一时期,这一课题已愈来愈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有分量、有深度的文章不断推出。但与中国青铜镜起源有着相关联系的中国早期青铜镜纹饰的研究.仍然没有大的突破,基本停留在简单几何纹饰这一层面的描述解释上。这种笼统的描述,既不符合早期青铜镜纹饰深邃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无法推动早期青  相似文献   

3.
花原 《文物春秋》2001,(1):64-66
信阳出土的青铜镜种类丰富,纹饰精美,现将馆藏青铜镜作一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4.
青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朵奇葩,它萌芽于夏商,兴于战国,盛于汉唐,而衰于宋元。镜背的图案纹饰,内容非常丰富,种类繁多,包罗万象。汉唐铜镜,其在型制、工艺、纹饰上都达到了青铜镜发展的又一高峰。  相似文献   

5.
程露 《文物世界》2014,(3):67-70
<正>铜镜是人们照面饰容的工具,我国考古发掘发现最早的铜镜在距今四千年左右的甘肃齐家文化。战国以后,青铜器及其铸造工艺开始衰落,青铜镜因其在民间生活中的实用性而日趋繁荣。安徽博物院藏铜镜总数达1500余件,其中不乏保存完整、制作精美的铜镜,向人们娓娓述说着安徽青铜镜发展的历史。一、纤薄灵秀的战国楚镜楚国从春秋中期以后就开始将势力扩张到江淮地区,战国中期以后,江淮地区全部纳入楚国的势力范围。公元前241年楚迁都于寿春,皖  相似文献   

6.
青铜镜是古代用红铜和锡、铅合金铸制的镜子,是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备用具,其发展历史相当悠久。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铜镜出现,而后经过商、西周、春秋,在战国得以发展,至汉唐臻于辉煌,又延续至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才逐步被玻璃镜所取代。  相似文献   

7.
孝感地区博物馆馆藏铜镜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孝感地区博物馆馆藏青铜镜计二十九面,均系一九八○年征调本区各县市的精品。现以时代为序分叙如下:一、战国镜本馆藏战国时期的青铜镜三面,均作圆形,小三弦钮,有圆钮座和方钮座之分,窄素缘上卷,镜面平直,质地乌黑,薄而轻巧。按主题花纹的不同分三型:  相似文献   

8.
铜镜是中国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品,制作水平更代表了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历程,辽金铜镜是一批富有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铜镜、过去不为人所识。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辽金时期的铜镜在中国古代青铜镜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我们认识和研究辽金时期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因此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9.
邓秋玲 《收藏家》2000,(9):40-45
我国铸造和使用青铜镜有长久和灿烂的历史。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贵南县尕马台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铜镜,距令已约有四千年历史,虽然更早的铜镜尚待发现,但从齐家文化墓葬中所出铜镜看,其型制已基本规范,一面镜面有光泽,另面镜面锈蚀,背面铸有纹饰,这表明当时铜镜在梳妆照容实用的基础上已具备了艺术化和审美化的倾向。商晚期和西周的铜镜陆续有所发现,但为数甚少,这说明铜镜的使用在当时还并不普遍,不过此时似  相似文献   

10.
青铜古镜表面层富硅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微量分析、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和红外反射光谱等分析手段对16块古青铜镜残片的合金基体及表面层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表面层内Cu含量低于基体,而Sn.O的含量则明显增高;表面层内有Si元素的富集,并且是以SiO_2非晶形态存在;对于不同种类的青铜镜,表面层深度不同,含Si量有差异,其表面光亮度和釉质感亦有区别。对古铜镜颜色的变化,SiO_2的保护作用及铜镜表面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湖南出土了上百面宋元时期的青铜镜,其中内容包括缠枝花朵、鸾凤鸳鸯、纪年铭文和人物故事等多种题材。本文主要介绍两面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奇故事柳毅传书和神话传说八仙漂海图形的铜镜。这两面铜镜均于1956年从长沙废旧商店中收购而来的。  相似文献   

12.
<正>青铜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藏家的目光。一位藏家藏有一件汉代四神青铜镜,因保管不善,摔成大小5块(见图1),需要进行修复。在修复前,我们对其进行了查看了解。该镜为圆形,直径16.3厘米,边厚0.4厘米。圆钮,重圈纹钮座,钮座外有回凹四方形纹,回凹四方形纹内四角各铸一篆体阳文,分别为"富、贵、大、乐"。镜内区四乳丁之间以浅浮雕的手法,雕饰朱雀、白虎、玄武、青龙四神主纹  相似文献   

13.
董亚巍 《收藏家》2004,(2):62-66
中国古代铜镜的铸制技术与青铜器一样走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史。由于社会政治集团重视青铜礼器,所以青铜礼器的铸制技术在商代早期,甚至在更早一段历史时期就已十分成熟。青铜镜从其几何形状看,比铸制青铜礼器相对简单。其铸制过程虽简单,但由于不是当时社会政治集团的社会活动必须品,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因此,其铸制技术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内没有得到技术进步。从齐家文化期至西周的这一历史时期内,铜镜的铸制技术基本处于一个摸索阶段。从出土资料可知,齐家文化期的铜镜合金中的  相似文献   

14.
从新出考古材料论我国西南的带柄铜镜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笔者在对西藏出土的带柄铜镜进行考古研究的过程中,曾注意到我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文化中,发现过与之类似的一类带柄青铜镜,并先后撰文加以过论述。最近,承蒙日本友人成家彻郎氏之好意,为笔者提供了有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面带柄铜镜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二年十月,荆州地区畜科所的民工在雨台山砂场挖土取砂时发现一面青铜镜。铜镜呈青灰色,镜面有少量的绿色斑  相似文献   

16.
正8月9日(七夕),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的《海岳镜如画——中华铜镜传拓技艺精品展》,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精品馆开幕。近百面具有代表性的铜镜及拓片精品将为公众呈现。展览结合有着悠久传承历史的"活态"传拓技艺,以中国青铜镜史上发展较繁荣的代表时期为参照,分为四个单元:春秋战国的蹈厉铺张、神秘诡异;汉代的神仙世界、天人合一;唐代的雍容华贵、尽奢其美;宋元的世俗百景、人间万象。使铜镜的图  相似文献   

17.
在出土汉代众多的青铜镜品种中,四神规矩镜或称四神博局镜大概是文博界、考古界以及铜镜收藏界最熟悉的镜种。在数十年前,四神博局镜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四神规矩镜。对于四神规矩镜名称的命名,是古代文献中流传下来的,并非现代学界所定。而对于四神规矩镜名称的延用,笔者认为前人有足够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长江中游湖北鄂城(今鄂州市)城郊集中发掘了数百座六朝墓葬,墓中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在两种文物上出现了佛像图纹装饰,一种是青铜镜,一种是青瓷器。这里所谓的佛像图纹,是泛指佛像在内的一切与佛教有关的造像和图纹,如菩萨、弟子、飞天等等。这类佛教造像和图纹资料,对于研究佛教在南方的传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对12件山东古代青铜镜进行了金相分析,其中6件为铸态,6件为热处理态,热处理的基本特征是:观察面上可看到许多明晃的交叉状物和不太明显的晶界状、环链状物。这与我国古镜的特征组织是一种“两端尖锐的长条状及针状”物之说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20.
从新疆历史文物看汉代在西域的政治措施和经济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早在两汉以前的远古时代,我国新疆地区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即已同我国其他部分发生密切的联系。新疆普遍发现的细石器文化同甘肃、内蒙、东北各地广泛存在的细石器文化基本一致。昆仑山北麓所产的玉石从古代即源源不断地输入内地。阿尔泰地区公元前五世纪的墓中已经发现从内地输去的绣花丝织品和青铜镜。在先秦的许多文献中都提到了新疆地区的山川、部落和物产。原来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