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毅君 《文物世界》2016,(4):14-19,37
本文根据考古发掘与传世品的现有资料,按照社会功能差异的分类标准,将蒙元时期世俗用玉中的陈设用玉分为饮食器、观赏陈设器、文房用器、宗教用器等类型,并对具体器型进行归类梳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的一些陆地遗址以及相关海域的沉船遗址中发现了数量颇多的龙泉青瓷,年代从南宋早期延续到明代中期。龙泉青瓷器在东南亚地区的发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上龙泉青瓷器对该地输出的情况。东南亚地区出土(水)龙泉青瓷器器形有碗、盘、洗、瓶、香炉、罐、梅瓶、高足杯、盆、盒、壶、匜等,其中以碗、盘、罐较为多见,在当地主要的用途为:生活用器、祭器、随葬用器、葬具和陈设器等。龙泉青瓷大量外销东南亚地区,对当地的制瓷手工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两宋金银器中,馔器一项是大宗,此外还有一大类是帝后、皇室以及重臣显宦出行时候的随行用器,即所谓"金银从物"。此大类中的各种用物又可大致别作两小类:一是茶汤熟水用器,一是盥洗清洁用器。茶汤熟水用器,可以政和六年宋徽宗诏赐蔡京出入金银从物为例,其中属于茶汤器具者有金镀银燎笼一副,汤茶合子二具,各匙子全,大汤瓶二只,中汤瓶二只,汤茶托子一十只,好茶汤瓶一只,熟水榼子一只,撮铫一只,汤茶盘各二十只1。燎笼,与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7,(3)
<正>二、齐家文化玉石璧的用途从《周礼》、《礼记》等古文献的记载来看,周代的玉璧承担着祭祀用器、丧葬用器、礼仪用器以及财富象征等重要的功能。那么,距今4200~3600年这一时段的齐家文化玉石璧在当时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用途?这里将通过对武威皇娘娘台墓地玉石璧出土情况的梳理,略作分析。(一)武威皇娘娘台墓地(第四次发掘)武威皇娘娘台遗址于1957年、1959年由甘肃省博物馆进行了三次发掘,清  相似文献   

5.
镇墓兽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晚期的楚墓中,是楚文化典型的丧葬用器。早期镇墓兽为简单祖型,目前已发现38件,是其发展的源头和雏形,揭示出制作这一器物最初的含义。早期镇墓兽器型高大,放置在棺椁头箱中的重要位置。春秋晚期淅川和尚岭M2的铜镇墓兽方座上有铭文"且(祖)聉",意为祭祀祖先时的陈设物,唐代还出土了"祖明"镇墓兽。丧礼中的"重"是悬挂鬲的木杆,与镇墓兽器型差别较大。早期镇墓兽可能源于周礼中的"主",放于棺椁之中是为了凭依逝者的灵魂,是祭祀祖先(逝者)的代表物。  相似文献   

6.
扬之水 《收藏家》2009,(6):59-66
明代金银器皿以筵席用器为主。皇室用器之一般,可见礼书所举“供用器皿”中的金银器。如金器一项中的“壶瓶一对,酒注一对,盂子一对”,“盘盏二副”,“托里胡桃木碗四个”、“托里胡桃木锺子一对”;“茶匙一双”、“匙一双”、“箸二双”。又银器一项中的“壶瓶二把,果合一对,汁瓶二把,茶瓶一对,汤鼓四个,按酒揲一十二个,果碟一十二个,菜碟一十二个”。  相似文献   

7.
陈春  林戈 《文物天地》2023,(9):48-57
曾侯乙墓漆器数量多、种类全,其用料考究,制作精良,纹饰精美,大气端庄,是战国漆器的光辉典范,代表了当时漆器制造的最高水平。通过对曾侯乙墓饮食器、乐器、生活用器、兵器、丧葬用具等各类代表性漆器的形制特征、纹饰风格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曾国音乐、天文成就的贡献,展示曾侯乙墓漆器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安徽西汉漆器收获颇丰,一批又一批保存较好的资料相继问世。品种涵盖生活用器、丧葬用器、乐器、车马兵器、杂器等,胎骨主要是木胎和夹纻胎,葫芦胎少量。成型工艺有镟制、夹纻、斫制、卷制、雕制、黏接等,漆色有朱、黑、银灰、黑褐、赭红、金黄、黑紫、红褐、灰绿、褐色。安徽出土的西汉漆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又相当耐用,是当时价值高昂的商品。它们的问世见证了我国古代漆器制造业的发达和漆艺的先进,为研究汉代漆器制造和漆器文化增添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考工记》“陶人为”条陈用之说:“茹毛饮血,非所以养生,圣人教之以火化,……炊米以为食,鬲甑之器用焉。”历史在发展,生活在演进,人们用器必将随之改善。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艺术的出现,渲染了生活的色彩和人们对美的憧憬和企望。在人类脱离了以青铜器、陶器、瓦器的使用时代以后,新的带有审美情趣的饮用器、盛装器、储藏器开始成为人们生活关注的重点。一、情采并茂、声色夺人的名窑瓷器萌芽时期的定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无疑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探索历程,拟或说这种探索贯穿于整个定窑生产史。一项物质…  相似文献   

10.
王照宇 《中原文物》2023,(4):138-145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批署“万历年德府造”款青花碗,为明万历时期德藩订烧瓷器的标准器。本文结合史料和出土及馆藏资料认为这批瓷器为明万历时期德藩向景德镇民窑订烧的高档器,部分纹样与御用器有一定相似性,其用途主要作为王府日常生活用器。  相似文献   

11.
康艳 《文物世界》2010,(2):19-20,35
<正>青铜高柄足小方壶[1]是春秋赵卿墓出土的晋国青铜器中的精品。赵卿墓高柄足方壶,口径4.4、腹径8.9、柄足高12.8、通高27.8厘米(图一、图二)。器表有一层黑褐色涂料,经研究这些涂料是石英、长石、褐铁矿、孔雀  相似文献   

12.
莒县博物馆自70年代以来,不断地田野调查、发掘和征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仅两周时期的青铜器就有200多件,主要器物种类有礼器、生活用器、乐器、兵器和车马器。这些造型特异、纹饰繁褥的青铜器,体现出了莒国历史文化之悠久、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而且还反映出莒之先民所创造的青铜文化丰富多彩。现仅从馆藏文物中,选出几件春秋时期青铜器以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13.
陈尽忠  李萍 《文物》2012,(3):59
20世纪50年代,在郑州出土了一批唐代文物,其中有一件白瓷执壶,其倒置注酒(水)的设计,在迄今发现的古代生活用器中十分罕见。此执壶现藏于郑州博物馆,高16.4、腹径10.2、底径6.8、内管高9厘米。圆纽伞状盖与壶  相似文献   

14.
江苏武进县淹城农业社在1958年4月下旬,因积肥运动,結合开辟魚塘,在內城河里的草苔(泥炭)下面挖出独木船和一批銅器及几何印紋陶罐等(参看本刊1958年11期80頁报导)。出土銅器有尊三(图4)、三足盘一(图5)、三輪銅盘一(图1)、牺(匚也)一(图2),出土时牺(匚也)叠置于三足盘中,三輪銅盘复在牺(匚也)的口上(图3)。此外还有句鑃一組七件(图6),器身毫无銹痕,如初出范的器物一样。除句鑃素无紋飾外,其它銅器上花紋則已較工整精細,正如郭沫若先生在"两周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六六年出土于湖北京山县苏家垅的曾国铜器群中,含有铭器十件,其中铭为"曾侯中(仲)子斿父……"或"曾中(仲)斿父……"者六器,铭为"黄朱□……"者二器;另簋(见图一)二件同铭,计六行三十八字:佳"(唯)正二月既死霸壬戌,趸乎乍(作)宝簋,用圣夙夜;用享孝皇祖文考;用匄眉寿永令(命)乎其趸(万年)永用."(见图二)铭辞虽属简短,却对辩明此器的族属(或国别)以及时代的推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兹试作浅议求正.一、释"?""?乎"之"?"作"?",此字甲骨文作"?"(《殷虚文字》甲编,一六一页)、"?"(林二、一七、二二、);类似之字,在金文中亦常见,如《秦公簋》:"?囿四方"之"?"作"?"(《三代》九、三三),  相似文献   

16.
金沙玉器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方 《中原文物》2004,(4):66-72
成都金沙遗址是一处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古蜀王国都邑,其分布面积约5平方公里.在遗址的大型祭祀活动区内现已出土玉器2000余件,器形丰富.这批玉器制作精美,器上少见使用的痕迹,从其类型及特点分析大都不是实用物品,而是与古蜀王国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礼仪性用器,它们既是当时的统治阶层财富、身份、地位的实物载体,也是巫师沟通神灵,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的媒介与法器.金沙玉器大多具有礼神、祀神、通神的功用,玉质礼器在祭祀活动中的大量使用体现出金沙社会以神权为主导的原始宗教社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17,(5)
<正>为配合北京市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近年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通州区潞城镇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展开了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图1)。目前共计发掘了1146座历代古墓(图2)、一座汉代古城,以及汉唐窑址68座、灰坑8座、水井10口、道路2条。出土各类陶器、瓷器、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料器、皮革器等文物10000余件(图  相似文献   

18.
青铜器     
轨簋秦代青铜器。1950年河南洛阳西宫秦墓中出土,同出的还有一鼎二壶。簋盖和器身有对铭小篆"轨"字,书法端正挺秀。小篆铭文在秦代青铜用器上很罕见。"轨"当即"簋",是此器的自名。器形如敦,盖上有三个卧兽形钮,腹部有对称的两铺首,器和盖都饰蟠  相似文献   

19.
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中,铭“司(兔丂)母”者二十六器,计有方壶、圆斝、圆尊各一对,觚十一件、爵九件,铭文均为正书(图一,1、2、7)。另外,有大方尊二件,器底亦铭“司(兔丂)母”,但在“(兔丂)”旁多一“癸”字,铭文为反书(图一,6)。此二件方尊与前面二十六器当是一人之物,故妇好墓共有“司(兔丂)母”之器二十八件。在妇好墓不同铭文的铜器组中,“司(兔丂)母”组仅次于“妇好”组,足见此组铜器之重要.  相似文献   

20.
卢世主  钟宇声 《南方文物》2022,(2):93-101+92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铜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与商周时期相比,其题材选择更加丰富多样。既有对神仙世界的想象性创作,也有对现实生物的模仿及历史事件的记载。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出现嬗变,立体的肖形附饰逐渐消失,肖形造型中的立体抽象纹饰也被飘逸浪漫的细刻线或器型本身的写实塑造代替。其审美思想也有所发展,审美范畴逐渐转变,且充满了人文精神和生活化倾向,还反映出汉人不同于前人的审美观照模式。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手工业的进步,铜礼器走向生活用器及宗教环境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