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后《出师表》分别作于第一、第二次北伐之际,体现了以诸葛亮为统治核心的蜀汉政权对先帝创业精神内化的政治动力和"兴复汉室"政治目标的回归。同时,鉴于三国力量彼此消长、蜀汉政权自身实力以及《隆中对》理论规划与战争实践不相协调的矛盾,又体现了其对《隆中对》的修正。  相似文献   

2.
一场实实在在的战争,南方声称是北伐,北方声称是南征,中立的报纸称之为南北大战,知识界誉之为新旧决斗,国共两党则将其建构为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南方的革命被北方称作赤化,而北方的忠于职守被南方认作反革命。北方至少名义和形式上的司法独立和法官不党,被南方实实在在的司法党化、民众化和革命化所取代。本土的地缘、伦理与外来的法律、革命观念交相错突。过渡时期的多歧、多元和多变,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以审判陈嘉谟和刘玉春为契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反革命罪条例》出笼。从此以后,反革命既是一个相当随意的政治污名,又是一顶可以致人于死命的法律罪名。至高无上的法律威严性和虚实难辨的暧昧任意性合为一体,极具吊诡意味,其后续的影响尤为深远。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绅士批判不仅是政治问题,还是一种颇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刘一梦的短篇小说《斗》是1920年代末革命思潮的微观反映,其原型为山东省沂水县发生的牛头税之争,与清末民初沂水县形成的三角权力结构有关。它相当典型地反映了绅权急剧扩张所造成的"绅士圈套"困境,以及新旧士绅之间的分化和冲突。随着北伐后地方社会的重组,新旧士绅的地位最终更迭。士绅演变与地域权力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是这篇作品背后最具历史意味之处。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主办,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地域与南北交流"高层论坛于2018年4月14—15日在扬州大学召开。与会的40余位学者所提交的30余篇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地域与南北交流为主,兼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文化、制度与文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广陵为中心的江淮地域与南北交流是本次论坛的主题。胡阿祥《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从区域史角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江淮地域在南北对峙中的军  相似文献   

5.
梁士诒是北京政府老臣,是众人熟谙的北洋"财神"。在其亦官亦商的政商道路上,交通银行是最重要的驿站之一。在北伐前后的南北大变局中,梁士诒作为交行的灵魂人物,其在南北间的运筹,虽然难以排除政治投机的成分,但更多还是呈现了一位银行家在政权更迭中的现实顾虑及复杂应对。梁士诒和交通银行或为此一时期银行家、银行及政治间交缠纠葛的一个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6.
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性质如何?史学界普遍认为:“继续北伐”与1926年7月9日的誓师北伐,“性质完全不同”,是一场“新军阀取代旧军阀的战争”,是一场“新旧军阀之间的混战”,是“强盗打强盗”的战争。这种论断,实质上把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继续北伐”与以往的直奉、直皖战争以及以后的蒋、阎、冯、桂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同等看待,都认为是祸国殃民的反革命内战。  相似文献   

7.
公元409年,东晋刘裕北伐南燕,最终灭掉了南燕政权。这次北伐取得胜利,除了刘裕战略布署得当、指挥有方及慕容超狂妄自大、腐败无能以外,主要原因是此次北伐,负有收复中原、统一南北的使命,得到了中原汉族人士的响应和支持。刘裕北伐南燕,也是东晋历次北伐影响深远的一次。  相似文献   

8.
中央政府失控与南北分裂局面的复杂化、地方意识的增强、文武关系的诡论性演变,以及民族主义在政治中的有意识运用等问题较集中地体现了北伐战争这一民国政治大转折所处的时势语境,本文通过《申报》主笔杨荫杭在北伐前数年写的“时评”探索这些反映时人政治关注的问题,希望能藉此揭示当时的军政格局及时代要求。那时全国局势既然类似历史上的“五代”,也就出现了与五代相近的时代要求——向往统一。第二次直奉战争可视为北洋内部最后一次武力统一的尝试,而其后的“善后会议”则是南北双方各政治力量最后一次和平统一的努力。两次努力的失败促成北洋体系的崩散,后来北伐的渐得人心部分即因其提示了实现全国统一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 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广东革命政权和革命根据地由此得到 巩固的同时,控制着北京政权的吴佩孚、张作霖,在北方发动了 对南方革命势力的进攻。为了推翻直系、奉系军阀的统治,1926 年5月。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率先进入湖南。7月1日, 广州国民政府发布《北伐宣言》,9日,举行了北伐誓师大会,北 伐战争正式开始。 北伐军分三路向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进军, 不到10个月,就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中国共产党发动 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内战史的研究中,有一种传统观点,认为美国内战的性质属于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根据在于:(1)南北冲突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矛盾发展的产物,战争的结果是消灭了奴隶制度;(2)人民群众在内战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①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对南方种植园经济及南方政治制度缺乏全面的分析,因此有必要对一些关键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以期对这场战争的性质作出更全面和恰如其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