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50年的岁月,仿佛还没来得及去想,时光就不见了。记忆中那些熟悉稚嫩的脸蛋,恐怕早已如我这般青丝转白发,添了许多沧桑。尽管这样,那些陈年旧影却依旧在回忆里清晰地闪现着。万里之外,突然接到郑桂森的微信。他说,我们城南小学二班的同学要出一本书,都设计好了,书名也有了,希望我也写一篇加在里面。随即,他把封面用微信传给了我。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城南小学的大  相似文献   

2.
我原籍河北饶阳县,1938年生于天津。我的父亲17岁时就离开家乡到北京大栅栏学做生意。他在家乡念过4年私塾,有些古文底子,又能写一笔好毛笔字,因此受到老板的赏识,当了账房先生。后来积攒了一些钱在天津买了房子安了家,做布匹生意,又开了一个小织布工厂,所以我上学、工作后每次填表"家庭成分"一项总是填"资产阶级"(实际现在看来顶多算得上是一个"个体户")。  相似文献   

3.
访美杂忆     
我离开贵州家乡快半个世纪了,在北京外交学院执教多年,对国外的情形了解的比家乡的情形似乎还多一些。当我知道《贵州文史天地》创刊,要我写一点在美国讲学的片断生活,这正好是我藉此向家乡汇报的一个机会。根据一项校际交流计划,我1988年秋天去美国威斯康辛州沃克夏城的卡罗尔学院教《中国历史与文化》,在那里居留了两年。我曾写过两首旧体诗,咏赴美之行。(一)机上坐地何从骋目观,凌空顿喜眼前宽。苍穹碧海穿银翼,脚底云生卷巨澜。(二)赋归浮槎万里物华新,两度东风岁月频。不恋客乡花似锦,家山已报柳枝春。这两首诗,或许可…  相似文献   

4.
《南方人物周刊》2009,(51):78-79
我能直接感受到母亲那种痛了人物周刊:谈谈创作《好儿女花》的初衷?虹影:母亲过世之后,奔丧的过程中就想写这本书,回到北京就开始创作。《饥饿的女儿》是35岁写的,《好儿女花》是45岁写的。两本书相隔10年,这10年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5.
许晨 《南京史志》2014,(12):22-22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手绘书,书中记录着一个小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但是却只画到了女孩开始上小学,后面就都是一些空白页,这本书……没有结尾? 我对此很是疑惑,不解的我曾拿着书去问过妈妈,妈妈只是笑着抚摸着那些空白页,对我说:“会有的,以后就有了。”我总觉得妈妈的话也许有着什么意思,但年幼的我真的体会不出。渐渐地,那本书被埋没在了生活的种种喧嚣里。  相似文献   

6.
我和何雨珈约在前门大栅栏见断,她在电话里说,约个折中的地方吧,正好想进城看看。我住在通州,她住在丰台,前门大街就是折中的地方。北京很大,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约人在折中的地方见面是常态。  相似文献   

7.
王宝璋 《纵横》2014,(9):54-5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北京。如今北京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可我还是会常常回忆起儿时的老胡同、老商业街区,前门大栅栏就是我最喜爱也是最熟悉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常对北京的朋友说,批评中国容易,你让我批评中国,我可以一个星期写一本书。但是不能否认,中国过去28年的改革,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奇迹。你怎么说中国不好都行,但你能说清楚现在中国好在哪里吗?  相似文献   

9.
重印《中国交通史》题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交通史》,在我所写的著作中,是最早完成的一部。一九三六年初,我住在北京(那时叫作北平)西四牌楼粉子胡同的一个公寓里,以写文章换取稿费维持生计。在快到春节的前几天,顾颉刚先生来了。他打开皮包,取出一份《中国文化史丛书》的目录。他说,商务印书馆托他请人写书,问我能不能帮他写一部。我看看目录上的书名,没有一部书是我熟悉的。顾先生看我很为难,就说:“这个目录中有好些书根本没有人写过,写起来很不容易,但你还是试着写一部吧。”我想来想去,觉得《中国交通史》还可能好写一些,就答应了写这部书。顾先生又跟商务印书馆商量,同意我陆续交稿。我写完一篇就寄到商务印书馆在上海的编辑所。编辑所看过后,发到北京的京华印书馆排印,由我自己校阅,再由北京商务印馆送给我稿费,每千字五元,是当时稿费中最高的。大约经过七、八个月,全书完成。一九三七年一月在上海出版。一九三八年,日本中岛俊作译成日文。一九三九年三月,由东京生活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2017年3月7日,我所敬仰的革命老前辈丁公量同志去世了。回想起第一次见到丁公量同志,是在十年前吧,我退休后去看望他的夫人——我所在单位的老领导苏菲同志。丁老陪着苏菲与我聊天,就像原本认识的朋友,还送给我两本书。一本书是反映皖南事变的电视剧本《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以及剧评汇编,丁老写的前言。  相似文献   

11.
走进黄沙渡     
李星 《贵阳文史》2015,(1):68-69
我一直把背包旅行作为生命中最动人心魄的篇章。这几年,去过很多地方,也拍了无数照片,一直想把去过的这些地方用游记的形式记述出来,分享给朋友们。最想写的还是息烽。息烽毕竟是家乡,最熟悉,也是心底最温暖的部分。息烽县境内大大小小、有点名气的地方我都走过。有些地方去过了很多次还想去,比如黄沙渡。1996年师范毕业,我分配在息烽堰坪小学任教。学校学生来自堰坪、黄沙两个村,黄沙渡自  相似文献   

12.
九月 《世界》2008,(1):160-163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这么写马可·波罗:“他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他的故乡威尼斯;他开口描述任何城市,都是与威尼斯有关。”已经在北京生活了一年的荷兰籍建筑设计师Hendrik也是一样。他开口描述的城市,都与阿姆斯特丹有关:“我一直觉得家乡是世界上最美丽、最自信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1988年2月,我到北京开会,于光远送我一本极好的书:《百家争鸣──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书名的副题是:“1956年8月青岛遗传学座谈会纪实”。此书是商务印书馆1985年11月出版,1986年7月再版。当时,因事繁,回湘后,只随便翻翻,未及细看。1989年离开工作岗位后,闲下来才认真把它读了一遍。对遗传学,过去粗浅地学了一些生物学知识,所以,这本书大体上还是可以读懂,读后颇受启发,当时就想写一点读后感之类的小文章,但囿于环境,没能写成。早两个月,在《炎黄春秋》1996年第10期上,读到于光远、李佩珊、黄青禾、黄舜娥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在路上     
山珍海味,我也吃过一些。但没什么 记忆.也就是说。不会去想它.想 起的都是简简单单的食品。甚至还很刻骨.如果说“刻骨”这词太夸张。就说“画皮”.某个清晨。某个午夜.半梦半醒之间。会在头脑里突然上演起灯火烟花的皮影戏。这样,我就在路上了.简简单单的食品都是在路上吃到的。吃。也是一种旅行. 八十年代初期。我在长江中下游跑了个把月,随着运油船。船到益阳时,带我上船的朋友被公司急招回去,因为两条油船在重庆的江面上相撞。烈火熊熊。出了英雄.我朋友是这家公司里的诗人.就招他回去可歌可泣.我想与他同归,他说:来…  相似文献   

15.
桥啊桥     
我是走黄土路长大的. 后来,告别乡村,来到城市,开始在柏油马路上混生活了.这是1996年考上大学的事,从家乡杨家岘来到省城兰州,负笈求学,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大的转折.后来,回天水工作,家乡杨家岘渐渐成了我偶尔探亲、扫墓、踏访土塬民俗的地方.世事流转,谁也不知道你明天会去哪里,就像我当年穿行在天水的街巷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迁居南方,走过一座又一座桥. 前几年在萧山,走得最多的桥,是城河上的六座桥.无事可干的时候,心情郁闷的时候,就会一座座地去走,顺着城河看两岸的市井生活,还特意写过一篇《城河;六座桥》的散文,收录到《客居萧山》的集子里.2015年初夏,我迁居吴中,我的生活还是离不开桥.  相似文献   

16.
2001年7月我从北京出发到贵州黔南州都匀市 ,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城市经济社会问题研讨会”。会上 ,中共都匀市委市政府 ,向到会各位市长和其他嘉宾提出 ,准备编辑《百城嘉宾话都匀》一书的设想 ,并向全体莅会代表征稿。我正好有一些话想说 ,打算应征写一篇《为都匀市祝福》。会后 ,我去黔南州的荔波。我去荔波 ,是因为早就知道“荔波风景天下奇” ,作为“旅游学人”的我不会错过看看这一旅游胜地的机会。到了荔波听了王永波副县长介绍这个县的情况之后 ,我又想写一篇《初访荔波》。在我已经决定写这两篇文章 ,正想动笔的时候 ,邮差…  相似文献   

17.
战功卓著的李达上将如何与国内外友人的交往,二则轶事,会使你更了解将军坦荡的胸怀 两次陪同蒙哥马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获得北非阿拉曼战役胜利的名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写过一本《三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旅行记》、在这本书中,蒙哥马利谈到了李达: “1961年9月9日我们从北京飞往内蒙。我们一行人包括北京外交部的一些中国官员,还有礼宾司的一些人员。职位最高的是国防体育协会主席李达将军,他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人,在我1960年5月的访问中,他就曾陪同我。”  相似文献   

18.
老婆周四应某报之邀,扮作美女记者,约了一位韩国朋友做访谈,想写一些“大地上的异乡客”式的外国人在华生活点滴。我责无旁贷地去做捧哏,负责插科打诨,以免采访冷场。韩国朋友新开的餐厅二楼,我们三人盘膝而坐,聊完学习聊工作,聊完工作聊感情。一听说他是因为10年前和女友闹分手,才毅然离开了令他伤心的祖国流落到中国来,周四就很专业地八卦道:“那你打算将来娶个韩国姑娘,还是讨个中国老婆?”  相似文献   

19.
<正>关注、探寻家乡的古迹是在2003年开始的,5月份提前离岗的我,有了大把的时间在家乡的土地上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走去探索去寻觅,也写了几篇关于家乡古迹的文章。10月份被聘到区地方志办公室编撰《富拉尔基飞志》(1986——2005年),这又给我开辟了一条觅踪的新路,打开了家乡的历史之门。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史学家戴逸(原名秉衡)先生是常熟人。他自1944年秋读大学后就与家乡渐行渐远,先去上海,两年后去了北京,从此就在北京学习、生活、工作了70多年。在漫长的70年里,虽然也曾回乡探亲或公干,但毕竟行色匆匆,席不暇暖。"近乡情更怯"与"感时花溅泪"的缕缕情思交替缠绕在他心头,虽然没有"白发三千丈"的夸张,但乡情乡思乡愁与日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