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der  Bohm  Pascal  Maitre 《世界》2007,(10):174-186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长7000公里、宽3500公里的西伯利亚是对“无边无际”一词的最好阐述,即使是极为勇敢的哥萨克人也直到16世纪才敢踏足此地,多数人只在书中和电影里领略过她的真容……直到今天,她依然是一个谜。在极其神秘和冷峻面孔的覆盖下,西伯利亚,难道真的“生人勿近”?  相似文献   

2.
吉喆 《史学月刊》2022,(5):126-136
圈地运动曾经是国内学界世界史研究的典型话题之一。在近三十年沉寂后,侯建新教授《圈地运动与土地确权——英国16世纪农业变革的实证考察》的发表,格外引人注目,是英国土地产权研究的标志性创新成果。传统观念认为圈地是为了改变土地经营方式,而在这篇近八万字的长文中,作者跳出传统研究的窠臼,将圈地运动与土地私人产权明确化联系在一起。侯建新教授在文中明确提出了判断圈地是否合法的依据,证明圈地运动基本上是在法制框架下进行的,并非完全以牺牲农民为代价。对于长期以来学界所忽视的农民圈地以及饱受诟病的领主圈地,作者运用数据分析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做了实证性考察,并重新估算了广受关注的16世纪英国圈地规模和社会影响,直接对话外国同行,发出了中国学者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公元1480年,莫斯科公国在伊凡三世时脱离蒙古人的统治而独立。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1533年为莫斯科和俄罗斯大公。1547年加冕亲政,自称“沙皇”。1552年征服鞑靼人的喀山汗国,从而打开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的道路。赚钱的毛皮贸易诱使俄罗斯人越来越深入西伯利亚内地。1581年,沙俄占领西伯利亚汗国首都西伯尔。1649年到达太平洋沿岸,沙俄掌握了整个北亚。  相似文献   

4.
雪珥 《湖南文史》2012,(1):5-10
一提起北洋政府,人们脑海里闪现的一般是“黑暗”“腐朽”“反动”等这些贬义词。然而,1918年,在血雨腥风的俄国内战中,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当百万中国侨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到空前威胁的时候,深陷内忧外患窘境的北洋政府,却能顶住各方压力,毅然出兵西伯利亚武装护侨。此举,令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5.
6.
《华夏地理》2008,(6):148-173
舞池中的人们正成双结对地随着悠扬乐曲轻摇慢舞。“Zanas,zanefr一为我们干杯,为石油干杯,”歌手低吟浅唱,  相似文献   

7.
岳阳的《毛氏族谱》中,载有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亲笔签写的《付约》:“今将先父文正公遗业,坐落在土名湖南岳州临湘县楚冲里太平桥之庙湾庄田一所,请凭亲族人等到场,付与子婿毛长发名下管业、收租、耕种,以此为据。”  相似文献   

8.
照晴 《风景名胜》2016,(11):61-67
“多少年以后,往事随云走 那纷飞的冰雪容不下那温柔 这一生一世这时间太少 不够证明融化冰雪的深情 多想某一天往日又重现 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 一首歌的时间,聆听来自贝加尔湖畔的呼唤. 贝加尔湖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这个冬天,我们乘飞机北上,前往寒流的故乡西伯利亚.在这苍凉封冻的土地上,有一片深蓝色的诱惑在等待着我们,那就是西伯利亚的明眸——贝加尔湖. 想象中的冬季贝加尔湖,该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千里冰封,寒风凛冽.孰料此时只是贝加尔湖漫长结冰期的开端,又恰逢暖冬,这片清澈神秘的陆心之海,给我们的竟是出乎意料的温柔.湖水轻轻拍岸,亲吻着蓬松的雪,绿松石般的冰.夕阳肆意地在天空水面上泼色,晕染开千变万化的色泽,渐渐沉落于地平线上.不需要春风沉醉,绿草如茵,耳畔便已响起那最应景的歌词——“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  相似文献   

9.
KK 《中国国家旅游》2012,(10):96-101
开车驰骋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用车轮追赶日月的御风之感,令人大呼过瘾,从晨光追到落日,两侧的车窗外,群山、白桦林、旧式木屋……一股脑地全力后退,前方山坡上,不知名的紫色野花施展浑身解数,恣意地盛开着。如果嗜好平原,这里有至阔至远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张艺 《风景名胜》2016,(8):90-98
初夏,我带着对俄罗斯的迷恋登上了从乌鲁木齐到新西伯利亚的航班.情迷俄罗斯完全是从小时候痴迷俄罗斯文学开始,那些经典的作品,或哀婉、或悲凉、或怪诞,题材有别,风格各异,却都堪称是深邃思想与精湛艺术的完美结合,那些百年的经典之作,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张公堤修建后,汉口市区面积成倍地增长,20年代末期,大部分租界也相继收回,在留学归来的社会精英积极参与下,市政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的发展,道路的延伸,工商业的繁荣,土地价值的攀升.加之汉口土地情形复杂,契据种类繁多。使得土地纠纷日益增多。如不对土地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2.
田丁 《风景名胜》2014,(1):34-39
正冬季的西伯利亚,不需要绚丽的色彩,只要简单的光线与线条,就能很好地诠释出美的真谛:上冻的河面上,曲曲弯弯的线条仿若大地的足迹,漫无边际;古老的铁桥之上,耳畔响起了悠扬的俄罗斯乐曲,撩动心弦。零下25摄氏度,丝毫不觉得冷。漫步在寂静的街头,漫天的飞雪、黑色的夜、银白色的世界,忽然之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疑惑这一切是不是真的,最怕冷的我竟然在冬季的西伯利亚土地上流连忘返,被这里独有的那股"暖流"所收服。2013年2月,两个常年生活在温带的北京娃,耳畔还萦绕着"来自西伯利亚寒流"的播报,身体却早已直奔寒流的家乡而去。  相似文献   

13.
黄圆 《贵阳文史》2011,(4):18-20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在贵州留下或多或少的人文痕迹。其中,以70多年前红军长征留下的一笔最为浓墨重彩。那份耀目的红色文化,让贵州的山水有了厚重,有了更为悠远的韵味。  相似文献   

14.
郭宁 《民国档案》2016,(2):58-73
1918年中国出兵西伯利亚可以说是北京政府在困境中的积极作为。其主动出兵,其实是以攻为守,虽然属于对外作战,但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和恢复自身权益。在出兵西伯利亚的行动中,北京政府名义上是为了护侨和防备德奥,表面上是应对俄国,实际上是针对日本,阻止其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并充分利用日本同其他协约国的矛盾,尤其是日本与美国的矛盾,挫败其侵占中东铁路的图谋。  相似文献   

15.
时潇 《世界遗产》2013,(5):102-107
遥远,寒冷,神秘,难以接近……西伯利亚更像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这是一段环绕萨彦岭的旅程,包括西伯利亚的三个地区:哈卡斯共和国,图瓦共和国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无论是一望无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国家博物馆,每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旅人,  相似文献   

16.
至1979年3月,香港已被租借80余年后,在大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正在艰难地进行中,在中央,香港回归的话题还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此时,有一件事突然提醒了全世界的人们: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正在临近。  相似文献   

17.
张红菊 《安徽史学》2022,(6):116-124
20世纪,我国兴起了两次“太平洋问题热”或曰“太平洋热”。一次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次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太平洋热”是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兴起的,有显著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某些关联和延续性。两次“太平洋热”都是由现实需要引发的社会关注和学界探讨,都成立了民间组织,并出版了一系列著述。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国际格局和时代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次“太平洋热”有着本质不同,最突出变化是中国身份和地位的变化。梳理两次“太平洋热”的成果,对深刻认识国际形势演变和我国的战略定位、太平洋于我国发展的意义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陶丽 《神州》2012,(21):239
俄罗斯北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土著少数民族(以下简称北部少数民族)是指在俄罗斯北部地区、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居住的人口少于50000人的民族,他们在其祖先传统迁移区域内,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主副业,并自认为具有独立的民族一致性[1]。1.北部少数民族清单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所批准的清单,俄罗斯北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土著少数民族是指[2]:2.传统居住地和传统经济活动类型俄罗斯北部少数民族传统居住地和传统经济活动清单以及传统经济活动类型清单,获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3]。从泰梅尔半岛上的多尔甘族到恩加纳桑族,到俄罗斯南部的乌德盖  相似文献   

19.
凤冈的绿色     
晓瑞 《贵阳文史》2007,(1):36-36
风冈是绿色的,绿色是凤冈的特色。 初夏时节,笔者在凤冈采风三天,眼睛看见的,耳朵听到的,在资料中读到的,全是绿色,仿佛全县那幅员1833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变成了巨大的调色板。是人与自然的合力,调配出了精彩纷呈的生命之色——绿色: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中亚史研究领域中,伊斯兰时期的中亚史是个薄弱环节,而16世纪~19世纪的中亚史更是薄弱中的薄弱,这主要是因为有关这一时期历史的文献几乎都是用当地穆斯林的语言文字写成的、而我们大多数学者对此却很陌生。本文概述了16世纪~19世纪中亚的历史,介绍了约50部有关的穆斯林文献。这里所说的穆斯林文献,包括用波斯文和察合台突厥文写成的著作,文献的内容包括历史、地理、传记及文书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