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楠楠 《神州》2011,(11):8-8
《史记》在我国的历史叙事文学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本文就对这部著作以文学的角度对其历史的叙事特点进行一番分析,主要从其故事性、抒情性、通俗性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对这部作品的文学性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史记》在我国的历史叙事文学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本文就对这部著作以文学的角度对其历史的叙事特点进行一番分析,主要从其故事性、抒情性、通俗性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对这部作品的文学性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写日记,人们往往会想起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他每天跋山涉水后,晚上还在“破壁枯树”下,点起如豆孤灯撰写日记。然而,在70多年前那场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一些红军指战员在万里转战、炮火连天、风餐露宿的艰辛跋涉中,仍坚持写日记,甚至有人在负伤仅存一臂的情况下坚持写,更是令人肃然起敬。他们从所在的不同部队,以不同的视角和感受,真实地记录了万里长征的艰苦历程。这些长征日记,篇幅虽长短不一,内容却丰富多彩,大至红军战略部署和战役战斗情况,党内军内的政治纷争,小至红军战士的生活琐节、思想情绪,无所不记,无所不录,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这些历经岁月沧桑幸得保存下来的日记,是我们学习、了解和研究红军长征历史的珍贵资料。今日我们辑录其中部分章节刊登,以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相似文献   

4.
爷爷叶圣陶从17岁(1911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延续到94岁去世(1988年)。爷爷的日记中包括了七十多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合作、抗日战争、全国解放、解放后的历次重大运动,只要是他知道的,他参与的,在日记中都有记载。从爷爷的经历中反映了当代历史的一个侧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记。  相似文献   

5.
《蜻蛉日记》序文中、《源氏物语》「萤」卷和「雨夜品评」中阐述了作者对真实与虚构、真实与浪漫理解与取舍的文学观,《源》所体现文学理念是对《日记》的批判、扬弃、继承与发扬,是赋予之前日记文学与叙事文学新的使命与艺术手段的必然结果。从历时的角度管窥筐举,《源》仅为《日记》单维单向的承继与发展,难言其互文性。从新历史主义视阈出发,考察文本与历史共时关系,的确两文本多处重叠可互觑对方影踪。由而得出日本古典女流文学是以不同表说形式记录着同构物理世界里女性恒定的各类情感体验。文学是历史与意识、意识与思想交相辉映的产物,透过文本跌宕起伏叙事背后,日本平安时期绚丽多姿的人文社会生活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6.
侯姝慧 《民俗研究》2014,(5):98-108
对通俗故事文体的研究,是在20世纪上半叶对文艺民族形式建构的问题中凸现出来的。通俗故事尝试创作与发展以"声音场"为中心的文学文体样式,目标是能够让大众读懂、听懂并起到社会启蒙的作用。该文体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作家、知识分子们为解救民族危亡,从书斋中的个人感悟式创作走出来,走进民众,从民众的生活、群体艺术中获得思想和灵感,又在艺术上得到升华和提高,探索文学发展的新路径。通俗故事主要包括"讲演文学"、"通俗故事"、"抗日英雄传奇"和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创的新故事等几种类型。文体在"语言-结构-主题"三个层面上具有"口头-书面"相结合的特征。通俗故事文体的创作试验是文学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线索,是文学资源现代转化过程中的有益尝试,它的发展切实地推动了文艺民族形式的建构,并为新中国群众性新故事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莉 《丝绸之路》2013,(6):127-129
《月上贺兰》是一部演绎回族历史的舞剧,表现出很强的文学性,其内容、取材、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显示出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蕴涵着浓厚的回族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本文以该剧的文学性为基准,从内容、取材、文化符号、文学价值等角度,阐释这部回族艺术史诗。  相似文献   

8.
王丹 《民俗研究》2023,(3):104-113+159
中国拥有系统的诗学理论和诗学实践。民间故事饱含诗性语言、诗性思维和诗性精神。在民间故事讲述中,诗学内容、形式及手法提升了民间故事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也是民间故事传承人反映生活、表达观点、建构社会关系的途径。刘德方故事诗学是自然生态、社会历史与地域传统交互作用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也是基于地方知识、社会系统和民众生活的文化实践。故事诗学作为民间故事研究的重要方向,既要重视故事的生活意涵,也要强调诗学的文学审美,不仅从故事文本分析入手,而且从故事讲述调查着眼,整体地、动态地理解民间故事的创作、传承和发展,进而发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情感和人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名家学者十分重视写日记,以光照历程,供后人学习借鉴。汉朝刘何的《新序·杂事一》记载:“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南宋伟大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有“黄鲁直(庭坚)有日记,为之家秉,至宜州犹不辍书”的记载,这说明日记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鲁迅先生也很重视写日记,他强调“写日记不要摆架子”,因而他写的日记也是我国文库中宝贵的遗产。我们虽然不是名家学者,但我们从事的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工作,而“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江泽民总书记语)可见,我们写的修志日记不仅是自己平凡工作的记录,而且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记录,因此我们应重视写修志日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根据乔志强教授摘录的山西乡绅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在山西省图书馆收藏的稿本《退想斋日记》将全部影印出版.该稿本原有200余册,既是刘大鹏效仿曾国藩的日记书写的"道德日记",也是他对身边生活世界的记述和其生活哲学的表达.自号"梦醒子"的清遗民刘大鹏将自己内心拒斥却不得不生活其中的新世界视为梦境,日记中对生活世界的记录也就不得不被同时视为对刘大鹏梦境的记录.当人们利用日记展示的多是历史上的官场、世风、制度兴废和事变的时候,不能忽略日记这一个体化文类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范莹 《神州》2011,(23):23-24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女性文学的园地里可说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派繁荣景象。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女性写作高潮的涌现,我们发现评论界在谈到女性文学时,就会与"身体写作""欲望叙事"这类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概念相关联,有关女性身体书写的文学、文化现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一点不可否认"身体写作"确是当代女性文学写作的一大特色,有的作家成为"女性文学"中"欲望叙事"的代表人物,并因此而走红。现在就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是否就囿于"身体欲望"写作中,在"身体写作"之外还有着怎样新的话题?本文将从王安忆、铁凝、张洁和迟子建等几位作家及作品入手,尝试着对女性与我们民族历史、女性与传统伦理、女性与社会底层等"身体写作"之外的话题进行思考和阐释,洞见在"身体写作"和"欲望叙事"之外,女性文学研究的广阔天地,寻求女性文学研究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2.
富育光同志搜集整理的《七彩神火》,是一本兼备科学性,民族性、文学性的满族民间传说故事集。——科学性《七彩神火》不只是一本“故事集”,而是整个的满族民间口碑历史、宗教、文化、民俗的广泛知识。《勇敢的阿浑德》以摇篮曲的形式开始,叙述了女真人的摇篮时期,给我们铺展了满族古朴雄阔的原始社会生活画面。它是文学的,更是历史的。故事说,女真人在原  相似文献   

13.
黄文丽 《史学月刊》2015,(3):132-136
<正>翦伯赞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作为一位在史学领域成就卓著的史学家,他在戏曲研究领域也留下了探索的足迹。他对于戏曲研究的涉猎,与他认为史部以外的历代文艺作品中包含有重要的史料学价值有关,但是又绝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史料学范畴,而是深刻地介入到戏曲尤其是历史剧创作的研究问题中。历史剧是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并经艺术加工而成的戏剧,是文学与历史学这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结合体。文学与历史学之间既相通又互补,这是二者能够在历史剧中以和谐交融的形式展示出独特艺术价值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14.
范莹 《神州》2011,(10):23-24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女性文学的园地里可说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派繁荣景象。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女性写作高潮的涌现,我们发现评论界在谈到女性文学时,就会与“身体写作”“欲望叙事”这类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概念相关联,有关女性身体书写的文学、文化现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一点不可否认“身体写作”确是当代女性文学写作的一大特色,有的作家成为“女性文学”中“欲望叙事”的代表人物,并因此而走红。现在就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是否就囿于“身体欲望”写作中,在“身体写作”之外还有着怎样新的话题?本文将从王安忆、铁凝、张洁和迟子建等几位作家及作品入手,尝试着对女性与我们民族历史、女性与传统伦理、女性与社会底层等“身体写作”之外的话题进行思考和阐释,洞见在“身体写作”和“欲望叙事”之外,女性文学研究的广阔天地,寻求女性文学研究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5.
美国女作家梅·萨藤晚年创作了大量的日记作品,这些日记在真实地再现她的生活的同时,也对她创作诗歌、小说、日记的过程和心境有细致的描写。这些作品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过程,也体现了梅·萨藤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6.
马鹤 《沧桑》2008,(6):254-255
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是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任何历史变迁、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历史人物的作为,本文就这一问题分两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研究历史人物的自身历史背景出发,主要包括家庭出身以及生活环境情况、自身的素质条件、历史人物在成长的历程中的一些特殊经历;第二部分,主要是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去研究,包括从历史人物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出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近代社会史学界,刘大鹏这个人物很有名气,这主要得益于他从三十四岁(1890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到临终前都笔耕不辍,连续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直至民国三十一年七月去世。其日记共有200册,并题为《退想斋日记》。在这部长达半个世纪的日记中,刘大鹏根据耳闻目睹的亲身阅历,记载了相当丰厚珍贵的社会史料。既有当时当地农村的气候、  相似文献   

18.
1980年代,张辛欣以"文革"时抄章乃器家的经历为原型创作了短篇小说《浮土》。这段抄家经历在她新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我ME》中得以再现。不久前,章乃器之子章立凡作为书中唯一非虚构人物的家属,和本书责任编辑章德宁以及书名审定者龚应恬等3人在北京就此书的文学、历史意义进行探讨,张辛欣因身处海外,以邮件的形式参与了对话。  相似文献   

19.
肖璐瑶 《神州》2011,(1):82-82
近几十年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断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它的文学性,在电影的创作中文学性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分析我国电影文学的内涵,以及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从我国电影文学创作的现状出发,深入的分析了我国电影文学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因为“历史“是记载,文学是“创作“,于是形成了一种“历史“比文学更具真实性的普遍观念.本文将历史记载的武则天和叶卡特琳娜二世与其文学形象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文学创作较之历史记载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更加广阔的外延,因此,具有更高层次的综合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