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岩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青岩,在青岩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不久,抗日的烽火使得这个筑南小镇活跃起来,不少的学校内迁来到青岩办学,黄质夫等许多教育家先后来到青岩,进行着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事业,并为贵州培养了一批民族师资力量。黄质夫先生(1896—1963)系江苏镇江人,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前身)农科农艺系,毕业后从事乡村师范教育工作达20多年。他在抗战前先后创办了“界首乡村师范学校”、“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栖霞师范学校”,皆任校长。他积累了兴办乡村师…  相似文献   

2.
1929年6月8日,设在孔子家乡曲阜的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演出了独幕话剧《子见南子》,受到孔府封建势力的控告和攻击,酿成震动中外的一个大事件,即所谓“《子见南子》案”(简称“子案”),在中国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史上,留下了值得记载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1937年“七七”事变前,我曾就读于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学校(以下称栖师或学校)。忆及当年校内的不少情况,可能鲜为人知。栖师要求学生做多面手参加农业劳动是必修课栖师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坐落在南京东郊栖霞山西南麓。学校大门口分左右悬挂着一副大字对联,上联为:欢聚一堂,得天下英才而教。下联为:弦歌四野,树乡村文化之基。其校歌的开头两句是“栖霞山在旁边,扬子江在面前”。校徽是一张铜质精制的枫叶,在红色的叶面上,印着“栖霞乡师”4个方体金字,显示着学校所在地山明水秀、红叶遍野的特色风光。  相似文献   

4.
我在鄂西北的革命经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襄阳县东津湾人,青少年时期曾在二师(即当时的湖北省第二师范学校)求学,1925年在武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由武汉地委派回襄阳,次年2月,担任襄阳第二任特支书记。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作为一名经历无数艰险斗争而幸存下来的老人,深感有责任将自己所知道及亲历的相关事情回忆出来,以帮助后人对有关历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初,以“两通”为突破口的武汉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敞开城门,放开市场,十万外地建设大军涌人江城。实力超群的“中央军”、资金雄厚的“野战军”,如虎狼之师,挤压、蚕食武汉建设队伍昔日一家独霸的地盘。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后,“地方军”的传统优势消失殆尽。是怨天尤人、坐以待毙?还是冲出围城、开辟新天地?这是当时武汉产业界共同面临的生死考验。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本《武昌围城日记》,作者周介然记录了1926年9~10月间北伐军围困武昌城时他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周介然(1896~1962年),湖北松滋人,1926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先后在武汉商业专科学校、湖北省立四高、省立四师、省立巴东女子高中、松滋一中、松滋三中任教30余年,担任过松滋中学校长、松滋县政协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简称湖北省文  相似文献   

7.
(一)武汉的一贯道组织1942年农历七月中旬,我随孙素真等人从南京坐轮船来到了武汉,下船后孙素真等人被接住于汉口一元小路,我即往汉口大夹街262号大布公会楼上的“化南坛”,从此就和邢杰三、孟宪章及做饭的宋太婆(叶月英)4人同住该坛。武汉的一贯道组织始于1936年。听南京总坛负责人杜钟梁说,他在]936年曾由济宁来武汉“开荒”,因不久张光壁、齐铭周等5人被押于南京即被调回,以后未来。1940年农历六月,有天津“浩然坛”的点传师邢杰三、天才孟宪章、三才赵秉鉴和天津“道德坛”的坛主马鸣仁、范声森、天才张德惠等先后来到武汉…  相似文献   

8.
<正>“大武汉”一词的频繁运用,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其内涵体现的是城市地位,尤其是经济体量的重要性。从“武汉”到“大武汉”,其历史渊源可谓草蛇灰线,有迹可查。“武汉”源于江汉朝宗的“双城”现象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长江中游江汉朝宗之地,汉阳出现却月城、鲁山城,武昌出现夏口城,首现长江两岸对峙的“双城”现象。双城现象前后延绵千年,到唐宋时期的鄂州城(今武昌)和汉阳城臻于鼎盛。  相似文献   

9.
刘创 《名人传记》2022,(12):24-29
1919年8月16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史简称“女高师”)国文部学生李超因肺炎离世。三个月前,五四运动刚刚爆发,全中国的青年学生和新派媒体都热血沸腾沉浸其中,一个寂寂无名的年轻学生因病死亡这种事甚至连三流小报的记者都不屑一顾。但是时隔不久,李超之死突然成为举世瞩目的大新闻:李超百天祭的下午,北京学界在位于参政胡同的女高师为李超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贺培真《原名贺果》,曾于“文革”中为我叔叔贺绿汀等人的冤案进京告“御状”,引起毛泽东的关注,因为毛的直接干预,叔叔才得以从上海“四人帮”余党魔掌脱险回家与我父亲重逢。父亲于1913年由家乡湖南邵阳考入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四师”后并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直到1918年毕业,与毛泽东同班达五年之久,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之后数十年的革命风雨中,父亲与毛泽东虽不在一起,却是经常互相惦念、关心着对方的安危。全国解放后,父亲奉调贵阳任市教育局局长,与毛泽东恢复了通信,父亲一生珍藏着毛泽东于1951年12月5日…  相似文献   

11.
<正>今日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曾经称为"湖北实验师范学校"。1950年至1953年,我在湖北实验师范学校读书,时至今日,仍然深深地怀念着它。现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这篇回忆文字,以表达我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从入校之初说起1949年5月,武汉解放。次年,我在汉阳县中初中毕业,时年15岁。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如要升学,只能选择食宿免费的学校。于是,我报考了师范类的中等学校。当时,位于武昌三道街的湖北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简称  相似文献   

12.
管继平 《世纪》2023,(2):88-89
<正>上虞经亨颐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担任过好几所名校的校长,其中以浙江一师和春晖中学的影响最大,皆是因他而成名。春晖中学是经先生离开浙江一师后,回老家上虞所创办,在他的个人魅力感召下,该中学云集了众多学者名师,成为享有“北南开,南春晖”之称的全国名校。而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虽然历任校长十多位,在经亨颐之前有沈钧儒,之后有姜伯韩,  相似文献   

13.
“四人帮”对“七二○”事件的镇压早有预谋1967年四五月间,林彪、“四人帮”提出要挖“带枪”的修正主义路线,把斗争矛头指向解放军。随后,武汉到处出现了“打倒陈再道(解放军武汉军区司令员)”等标语,江青更明目张胆地说“要冲一冲武汉军区”。武汉一些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倒行逆施进行抵制的群  相似文献   

14.
谢台臣,原名丕阁,字苔岑、苔尘。1884年生于直隶省濮阳县(今属河南省)鹿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8岁应科举,中秀才。3年后,考入直隶省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大名、保定、天津等地任教。他广泛接触进步思想,提倡科学民主。1921年,当选为直隶省参议员,1923年7月受直隶省教育厅派遣,到大名县创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简称七师)。在大名,他广招人才,致力于教育改革,大力倡导科学民主,提出“以作为学”和“师生打成一片”等主张。  相似文献   

15.
姚岚 《风景名胜》2020,(2):0140-0140
为了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价值取向,体现以“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农业工程技术和农业工程管理人才”为根本任务的课程价值观,笔者进行了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同时也提出了探索之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施存统,金华人,原名施复亮。1919年他是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年制)二年级学生。该校的教导宗旨,—反当时封建式的严厉束缚学生思想的常规,主张重视学生的个性,只在思想上加以合理的辅导,不加硬性束缚。尤其在“五四”运动以后,思想上大大解放,制度上亦已实行“学生自治制”。学生会办校刊,作为大家发表作品的园地。一师的这种做法对当时教育界具有推动作用,因而也就被当时封建反动势力所忌恨。正在这时就发生了施存统在《浙江新潮》上发表《非孝》一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红十字会辛亥战时救护行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池子华 《民国档案》2004,30(1):40-45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红十字会遣派救护医队驰赴汉、宁等地,实施人道救援,救伤瘘亡,克尽天职,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发轫于俄日之战,而大彰于武汉之师”,中国红十字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设立分会65处,分会医院30余所,前所未有,而“善功所及,非特鄂省一役而已”。  相似文献   

18.
袁世凯接圣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清廷大为震惊,仓皇不知所措,摄政王载津立派陆军大臣荫昌为钦差大臣,从北洋军第二、四、六镇(相当于师)中各抽调一协(相当于旅)精锐组成战时混合军,由冯国璋任“军统”, 驰赴武汉镇压革命军。同时,又命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长江水师赶往武汉协助陆军作战。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史学界召开“世界历史进程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周世秀陈梅1996年10月26—27日,由湖北省世界史学会举办的“世界历史进程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师范学院(黄石市)召开。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学院、武汉教育学院、荆州师...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古代“火正”职官之来源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汉论坛》1983年第六期上刊出沈长云先生《“鬻熊为文王之师”解》一文,以为:《史记·楚世家》记楚武王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语中之“师”,系文献与金文中常见的“师氏”之“师”。该刊同年第九期刊出张正明先生《<“鬻熊为文王之师”解>辨误》一文,以为此“师”不是师氏而是“火师”。沈先生在1984年该刊第一期上又以《评鬻熊为火师说》为题驳张氏“火师”说不当,以“火师”之名出现较晚,火师与火正“是与五行说相附会的一种神道说教”,非西周实有之职官,故不见载于甲骨文与殷周金文中。张先生又以《读<评鬻熊为火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