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女娲城民间祭歌田野考察,民间女神信仰首先以女娲为代表,起于远古图腾早期的原始宗教,发展为众多的自然神及地方俗神;其次,以西王母为代表,起于远古至青铜时代的氏族图腾中后期信仰,并为后世道教推崇,形成庞大的道教神系;其三,以观音为代表,起于中古异域的中国化的佛教神谱;各宗各教万善归一汇入儒家“宗亲”“仁礼”学说,形成中国民间信仰的多元建构。  相似文献   

2.
正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起源于我国古老的民间原始的鬼神信仰和巫术观念,含有较多巫术行为和浓厚的多神崇拜色彩,神祗系统庞大而复杂。坐落于山西汾阳市城区东北17公里处的杏花镇上庙村北的道教道场太符观所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庞杂的系统。"太符"之名不见他处,道教文献中也无此提法,揣之约为宋徽宗为玉皇大帝上圣号"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吴天玉皇上帝"中"太上开天执  相似文献   

3.
清水祖师又名蓬莱祖师、普庵祖师等,俗称祖师公,原是宋代的一名憎人,死后成为闽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俗神。而对于清水祖师是佛教神灵还是道教神灵,或者纯粹是民间俗神,从古至今所见不同,未有定论。本文认为,清水祖师信仰既非佛教也非道教,它是由佛教与道教融合而形成的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北朝道教造像碑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期,在此基础上,对北朝道教造像碑主尊造像与魏晋壁画墓墓主形象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道教造像样式应来源于传统文化因素的观点。最后,通过实物与同时期道经中有关尊神名号、衣冠制度等文献的对比,认为早期道教造像系统具有较强的民间性。  相似文献   

5.
《福建旅游》2005,(8):102-102
本公司系国内大型宗教艺术造像专业生产厂家,具有上百年民间传统制作工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间脱胎漆器造像、泥塑、木雕、漆线雕等传统艺术.及古建筑装饰、神佛龛雕刻。  相似文献   

6.
丽水巾山塔始建于明正统三年之前,在清道光年间重修。塔内供奉有众多的佛教造像和道教尊神,反映了民间多教共奉的独特宗教信仰观。  相似文献   

7.
一、二仙信仰流行考 晋东南地区的二仙属于地域性民间崇拜之神,仙传典籍未曾记载。该神起源于晋东南地区,主要发展于晋东南、晋南两地。通过考察现存的碑刻及县志,可以大致了解二仙崇拜的发展概况。二仙即为“乐氏二女”,晋东南地区民众于晚唐时期开始信仰;北宋时期,统治者大力扶植信仰道教,历代皇帝都对道教有着特殊的嗜好与追求,这种嗜好与追求在北宋末期宋徽宗时发展到了十分奢靡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马丽君 《沧桑》2014,(2):211-212
阎罗是中国文学中神秘色彩浓郁的一个冥间官吏形象。阎罗形象的产生和发展既是中国古代冥界信仰在民间普及的过程,也是中国民间信仰神谱化和日渐丰富的历程。《子不语》中载录了多篇有关阎罗王的故事,表现了古代民众的生死观、鬼神观、佛教的生死轮回等诸多观念,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王震 《民俗研究》2017,(4):71-78
先秦自春秋以降,民间信仰中的"鬼神",相对于日渐觉醒的人性精神,开始退居次要地位,但军事巫术却空前兴盛。民间信仰与民神易位在兵学领域呈现出反向衍进的态势。民神易位思潮肯定了人的价值,而基于民间信仰的军事巫术的兴盛,标志着兵民的心理诉求被纳入指挥决策的博弈,反映了对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灵归宿的观照与反思,二者是在不同向度上诠释了先秦人性意识的觉醒,为后世确立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信仰长期共存的二元对立结构,乃至构建多元语境交融下的文化生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姵瑄 《民俗研究》2022,(1):131-141
神灵"三茅"同时属于道教与民间信仰系统。各系统为了将三茅信仰传播至民间,均通过《三茅宝卷》讲述神灵修道事迹。由于精神追求不同,道教与民间信仰会利用不同的叙事对宝卷内容进行不同层面的民间化调整,从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系统、三茅形象,并影响后续的神灵信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剑阁自古是川北门户,而位于城东的鹤鸣山唐代道教造像更是四川道教造像中之精品,它有两大特点:一是题材独特,二是被用作为修炼的场所,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祈福功效。“长生保命天尊”造像系全国道教造像中的孤例;早期的道教修炼图也堪称罕见。从艺术上看它又与位居蜀中腹地的安岳玄妙观唐代道教造像一样,继承了北齐北周以来石窟造像形态向大型化发展的总趋势,具备圆润、丰满、华丽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1984年《四川文物》第2期吴觉非先生在其《试谈四川的道教石刻》一文中,介绍大足南山“三清古洞”的石刻造像之后,有几位学者都曾谈及“三清古洞”的道教造像,但造像究竟塑造着道教中的那些神与仙,却各说不一。本文拟提供一些道书方面的资料,试释这些造像。  相似文献   

13.
段建宏 《沧桑》2010,(4):32-33
"神道设教"的主旨在于利用鬼神之道对人们进行教化,以维护现行统治秩序和传统伦理道德。明清山西民间的多神信仰既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亦内涵着山西历史与文化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4.
1965年,温州市白象塔清理出一尊编号为24号的宋代彩塑造像,原清理报告、《白象慧光》图录及馆藏陈列均将其定名为"天王像"。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及考古图像资料,可基本认定,白象塔24号彩塑造像并非佛教中的天王像,而是具有道教文化因素的真武神像。温州白象佛塔出土的这尊道教真武神像,不仅为探讨宋代"三教合流"社会背景影响下的民间宗教信仰状况提供了典型案例,也为研究真武神像的发展演变情况及其信仰传播问题增添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四川出土的三尊南朝弥勒造像的图像渊源,研究了南朝时期蜀地与西凉、荆州的佛教交流,揭示出造像所反映的"弥勒—无量寿"信仰和"弥勒—观音"信仰,并讨论了这两种信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博》2007,(4)
我国壁画产生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反映的内容涉及佛教、道教、民间民俗文化等不同文化领域,其中道教壁画以它所特有的神的形象展现于人们面前,使人感受到富有人格意义的威严,把深奥的教义通过图画形式演化为便于领会的故事,依靠形象的力量深化人们对神仙的崇敬和信仰。所以道教形成之后,壁画很快成为敬奉天神的表现形  相似文献   

17.
真武大帝,又称北帝真武帝君、荡魔天尊(又名黑帝、玄武),是道教大神之一,全国各地皆有真武庙,但以北京永乐十三年所敕建的帽儿胡同真武庙、湖北均县武当山和广东佛山祖庙的真武大帝庙较为闻名。我国民间信仰真武神年代已非常久远,特别明朝以后,民俗信仰尤甚,近代以来,南方民间信仰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8.
1964年7月在河南新郑市小乔乡同时出土了《刘子瑞造像碑》《刘绍安造像碑》《刘绍安造菩萨像》《刘陆虎造像》等四件北齐石造像。作者近年对其进行考察研究的同时,发现这是一组家族式造像,从中反映出北齐时期河南民间佛教信仰的概貌。本文将从造像内容、造像形式和造像记探讨其时盛行的民间造像之风,以及佛教在乡村社会所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在我国沿海渔民有供奉巡海大臣(神)之习惯。往往又以供奉天妃妈祖相组合,这种不属于佛教,又不属于道教的信仰,是民间信仰的一种,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加以神化。明初,七次下西洋的郑和逐渐被民间供奉为巡海主神冲击明宣宗以后的明清封建统治者实行“禁海”镇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南郊神位变革与玉皇祀典的构建,曾对北宋国家祀典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黑杀将军临降为宋太宗继位提供了君权神授的道教依据。景德二年南郊神位变革试图通过神位秩序的变动,将儒教的南郊祀典改造为道教神系。昭应宫玉皇祀典一方面如唐朝的太清宫被纳入儒教的宗庙系统中,另一方面也保存着独立的道教性质并与郊祀礼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徽宗朝和阳宫的玉皇祀典,则是将郊祀神位体系纳入到道教的三清之下,由道教统领整个国家祀典。北宋道教挑战儒教国家祀典正统地位的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北宋国家祀典中的道教现象,既非唐宋以来某种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反映,也不是国家祭祀体系向民间信仰开放的结果,而是宋朝重建政治文化过程中多元化取向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