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讯     
  相似文献   

2.
短讯一组     
《巴蜀史志》2000,(4):63-64
乐山市领导重视修志、热心用志;甘孜州完成首届修志任务《康定县志续编》交付出版;《资阳地区年鉴》编纂工作启动  相似文献   

3.
1989年4月,清镇县被列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新西兰政府与中国合作的“贵州草地农业系统项目”试验示范县。项目预定在1990年至1994年5年间,通过引进以新西兰为主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在清镇红枫湖区建立科研、培训、生产三结合的草地奶牛系统。  相似文献   

4.
刘忠华 《神州》2012,(24):89
舞蹈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形体和心灵高度结合的艺术,所以在舞蹈教育中,舞蹈技术技巧训练很重要,同时,心理教育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一、案例描述曼曼(化名)是新来的插班生,她身材矮小、走路摇摇摆摆,有时还会莫名跌倒。她做手工动作笨拙,对数学游戏缺乏兴趣。日常,她喜欢斜躺在椅子上,与别人交流,目光游离,反应较迟钝。在语言发展方面,他能说出三四个字的词语以及短句。曼曼做事或活动时专注力很短,但喜欢看电视、玩手机,对动画等图文视听影像相对感兴趣,表现出一定的持久性。她还喜欢独自一人在活动室角落里玩耍。  相似文献   

6.
袁琳 《黑龙江史志》2008,(20):100-100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态度、情绪、情感等,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全面发展。生物教育中通过实施情感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认识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发掘,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从华文教育到华语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8月,笔者赴广州参加海外华文教育交流会时,向大会提交了名为《关于海外华文教育的转型问题》的学术论文。①文中详细论述了海外华文教育转型的几个特征,并且表示今后华语(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汉语)的实用价值,是海外华文教育兴衰的外在条件,而是警走与非华人的华语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则是海外华文教育兴衰的内部因素。至于华人的华文教育与非华人的华语教育相结合的过程,我称之为从华文教育到华语教育的过程。本文拟就此点做进一步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大多陆续地加入了当地的国籍,转变成为…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的教育事业与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于编者一再催促而写成的.为了说明问题、多摆事实和还陶行知的教育学说思想本来面目,而多引用一些原文,有两个用意:(一)防止有人摘引片言只字来有意地眨低陶行知教育学说的价值,以抬高自己;(二)是更要严防右派分子借重新估价陶行知教育学说的机会,想趁机替杜威的"实验主义"借尸在中国还魂.其实陶行知的教育学说早于30年以前,已从杜威的教育学说分离出来,向着进步方向奔流.更重要的是陶行知愈到晚年,愈加靠近共产党,投身于人民解放事业和保卫和平事业的斗争洪流里.杜威愈到晚年,愈加成为将要灭亡的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和走卒.这是他们两人不同的分水岭.本文材料多和分析不够,有待于教育工作者同志们的进一步指教.  相似文献   

9.
该教育行政报告书从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体育及文化事项等五个方面,较为详尽地报告了华北沦陷区自1938年前伪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至1943年初之前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主管期间文化教育情况,反映了伪临时政府及华北政务委员套等傀儡政权在华北推行奴化教育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臣民,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前者具有人格独立、政治参与、社会责任等特征,乃现代社会的标志;后者具有人格依附、政治陪衬、不负责任等特色,是专制时代的产物。五四运动以后,培养公民还是造就臣民,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公民教育或党化教育来实现的。因此,了解一下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与党化教育,对于当前的社会转型或有补益。  相似文献   

11.
邹昌松 《神州》2012,(13):23-23
人本主义教育早于14世纪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已初见端倪,它是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延伸,是与之相适应的资产阶级人才教育观,它充分体现了14~16世纪正在兴起成长中的西欧资产阶级注重以人为核心,肯定人,尊重人的创造性,摆脱中世纪神学束缚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2.
教育记     
  相似文献   

13.
教育成本     
初中同窗办喜事,一众老同学赶来,大家在一片祝贺声中,拉着主人翁,轮流灌酒。不知是否酒后吐真言,半醉的新岳父竟然连声叹气。在我们的追问下,他把酒杯放下,慢慢道出心里话。  相似文献   

14.
15.
加拿大的祖语教育与华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的祖语教育与华文教育王燕燕(一)加拿大是一个以移民建国、由50多个种族组成的社会,在其建国初期,由于英、法语民族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使得加拿大自建国以来就成为一个英、法语并行的双国语国家。近几十年来,加拿大的外来移民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大城市,大...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重要的价值体现。坚持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合理融合起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创新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大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充满着情感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组织教学活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一种新思潮——全纳教育。全纳教育的核心内容其实首先是承认个性的差异,使得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从而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全纳教育的核心词是教育公平,本文将试从全纳教育的视角来讨论现代教育公平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我国博物馆的主要职能,现在看来已无大的异议.博物馆要为青少年服务,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已成为博物馆界公认的职责.早在18世纪90年代,纽约的库柏协会博物馆就以其具有与学生需要和习惯相一致的特征而著称.19世纪,美国人古特也提出博物馆“必须向为教育服务的方面发展”,国人张謇几乎在同时多次阐述他的观点,即博物馆是学校的补充,是社会教育机构,他并说:“然以少数之学校,授学有秩序,毕业有程限,其所养成之人材,它能蔚为通儒,尊其绝学?益有图书馆、博物苑,以为学校之后盾,使承之彦,有所参考,有所实验,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之”.他的看法是博物馆教育更高于学校教育,能培养出纵观古今的通才大儒.由于旧中国教育事业的极端落后,博物馆如凤毛麟角,无从发挥它们的教育作用.纵览我国的博物馆史,又是先从“私办”进而“公办”,从特权阶层享有的殿堂,逐步转向对广大观众开放的“学堂”,这种历史原因,致使保守观念的转变,必然有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所以,先人们的明识,几乎经过整个世纪的历程才为今人所接  相似文献   

20.
正现实中太多那种半途而废的人了,我常感叹"即使给这些人三百年的寿命,也难跻身于一流人物的队伍中"。何以如此呢?这多是由于小时候家长在这方面没有严格要求,从而养成做事不认真,一遇困难便绕道而行的习惯与定势。这些孩子长大后不断地选择新领域,不断地改换门庭,只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便难以再上台阶,因此总是表现出普通的能力。其实做任何事情,其原理都是相通的,最困难的地方正是最有价值的地方,突破了这个极点便是一种新境界。遗憾的是,我们养成了这种半途而废的习惯,再想学到那种殚精竭虑的苦斗就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