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高宗武则天长驻洛阳原因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唐代的洛阳和长安是东西两京。唐朝初建时即以长安为京师,终唐一代,迄未改变。但洛阳的地位也相当重要,甚至在高宗和武则天时超越于长安之上。高宗在位三十三年中,七幸洛阳,累计达十一年之久。高宗死后,武则天执政二十二年,除晚年一度回长安两年外,其余时间全在洛阳。可见,高宗、武则天时,洛阳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对于高、武长驻洛阳这一史实,旧史编纂者和近人都曾加以解释,大抵有三种说法。(一)皇后武则天和故后王氏、故妃萧氏争宠,王、萧失势被囚,高宗恻然伤之,对二  相似文献   

2.
关于武则天设置北都的时间,存在天授元年(690年)和长寿元年(692年)两种不同的记载,长期悬而未决。从两种记载详略、史书书写与史源、武周革命过程、"并州长史"称谓变化多方面考证,长寿元年的记载相对较为准确。武则天以太原为北都,其最初始原因并非武则天的家乡情节,或出于加强河东防御的目的,而是打破"关中本位",弱化长安之后的陪都替代,以之充当武周的陪都。北都恰恰在神都洛阳正北方向,地位在长安之上。太原与长安地位升降的根本动力,当源于以神都洛阳为中心展开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3.
中宗在武周回归李唐之后被奉为"中兴之君",其与夏少康、汉光武帝同列的政治光环十分耀眼。从武则天退位到去世之间,中宗于神龙元年二月下令天下诸州置大唐中兴寺观,并曾御制《大唐中兴三藏圣教序》;武则天去世之后,中宗朝廷从洛阳回到长安,其对中兴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神龙三年二月,张景源上疏引发中宗对"中兴"定义进行重新反思,最终决定改中兴寺观为龙兴寺观,且内外奏事禁言中兴,并得到了切实的执行。从盛言中兴到禁言中兴,中兴寺观仅仅存在了两年时间。但中宗对中兴盛誉的自我否定,暗含的历史语境却是当朝所谓的"中兴"与少康、光武"理异于兹",不能类同;而中宗也在禁言过程中完成了由肩负中兴使命的圣君到重拾亲情伦常的人子的角色转换。极具戏剧性的是,在随后的睿宗、玄宗朝,中宗的中兴形象又被重新塑造起来,这种复杂的轮替直接推动了后世(如元和中兴)中兴观念的变化与界定标准的分途。  相似文献   

4.
《史通》札记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刘知几不附武氏“儒法斗争论”流行的时候,刘知几所著的《史通》被说成“为武则天推行法家路线制造了舆论”。这真是一个笑话。《史通》成书于唐中宗景龙四年(七一○年),那时候武则天早已去世,怎么谈得上为她“制造舆论”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情况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5.
唐代洛阳宫城,太宗、高宗时期,在隋朝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中轴线上三朝建筑群(即应天门、乾元殿、贞观殿)的营造。武则天时期,因出临外朝之需要,宫城西侧的武成殿政治功能凸显;而天堂建筑的隳废,不仅消解了太宗、高宗时期对于“三朝”的建设成果,且最终促成武成殿正衙地位的确立。及至唐末迁都洛阳,以武成殿及其北侧崇勋殿为核心的政治运作轴线确立,宫城内部正式演化出中、西二轴,以含元、武成、崇勋三殿构成的三朝建筑呈“L”形布局。因旧都长安已遭隳废,洛阳宫室制度于唐祚之标志性意义渐显,故五代及北宋初年之洛阳宫城皆因袭唐末之模式。而北宋东京之开封宫城,因摹写西京洛阳宫城,三朝建筑也呈现“L”形布局。  相似文献   

6.
琼烟 《丝绸之路》2014,(16):46-47
华山雄踞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为东西交通之咽喉,古城长安、洛阳之中枢。华山是中国五岳中的“西岳”,是五岳之中最为高峻的一座,在它诞生之后,它就与华夏历史密不可分。清代学者章太炎考证说:“中华、华夏,皆藉华山而得名。”华山因此被誉为“华夏之根”。  相似文献   

7.
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中最为崎岖和重要的一段,兴盛于周、秦、汉、唐时期。作为我国古代“襟带两京”长安、洛阳的锁钥,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东西干道上的咽喉,崤函古道在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沟通中原与关中和西域等方面起过关键性的作用。有关崤函古道的发展和路线走向,已有学者作了梳理,但仍不乏有待细化和深入研究的地方。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考述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及其变迁。  相似文献   

8.
太原意为大平原,古称晋阳,创建于公元前479年,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由于隋唐两朝建都长安,偏居中国西北,在建国初期北有突厥侵扰,中后期又有边镇割据之忧,太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隋唐两朝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显赫。隋朝时,太原的地位仅次于长安和洛阳,成为全国第三大城市。至于唐王朝则不仅发祥于太原,且因晋阳有唐国之称,而把国号定为“唐”。唐代初期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隋朝末年,中国出现了大动荡的局势。在群雄并起、纷争天…  相似文献   

9.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唐纪二十四》景龙元年(707年)九月载:“银青光禄大夫、上庸公、圣善、中天、西明三寺主慧范于东都作圣善寺”。胡注:“圣善寺,盖为武后资福,取母氏圣善之义。《唐会要》;‘圣善寺,在长安城中章善坊,神龙二年中宗为武后追福。’”检《唐会要》卷四十八云:“圣善寺,章善坊,神龙元年二月立为中兴二年,中宗为武太后追福,改为圣善寺”。今按上揭胡三省注引《唐会要》妄自增加“在长安城中”字样,混淆长安与洛阳二圣善寺,误甚;而《唐会要》又置长安圣善寺于洛阳章善坊,亦误。诸误所出,缘于未曾深究东…  相似文献   

10.
余黎星  余扶危 《四川文物》2010,(1):77-81,90
武则天在洛阳执政数十年,最后登上女皇宝座,武则天在洛阳的数十年间是唐代洛阳最辉煌时期,武则天与洛阳的许多历史事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洛阳武周时期历史离不开武则天。通过含嘉仓与丝绸之路就可以深刻了解武则天对洛阳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崤山古道琐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崤山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邑的东西干道上最为崎岖的一段,其险厄素与函谷并称,而崤山之险实际上较函谷更甚。《淮南子·地形训》列当时天下九塞,函谷不预其间,但与崤山有关的却列有崤坂塞。崤山道为世所重,于此  相似文献   

12.
一、叙言唐朝玄奘法师于贞观初西行,到印度留学,前后历时十七年。贞观十九年(645)正月回到长安。二月,法师在洛阳见到太宗。太宗要玄奘法师写—部书,经述西游行踪。贞观二十年(646)秋书成进献,"称为大唐西域记,凡十二卷"。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著录了玄奘法师进西域记表。大唐西域记是玄奘法师奉太宗之命所撰,在唐代经录中本无异辞。今本西域记卷首结衔作: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大总持寺沙门辩机撰看来西域记似乎又是辩机所撰写的了。关于这一问题,贺昌群先生写的《大唐西域记之  相似文献   

13.
《华夏地理》2013,(3):34-36
当龙门山还笼罩在晨雾中,伴随着东方升起的第一缕阳光,洛阳上空霞光万丈,绵延伊水数十里。大唐帝国的皇后武则天亲临龙门,主持奉先寺石窟的竣工仪式,卢舍那大佛在武则天的注视下第一次向世人展现出他慈悲的微笑。从洛阳城向这里远眺,香山和龙门山对峙之处,仿佛一座天然城门,自古就有“伊阙”之称。它所拱卫的城,洛阳,这座九朝故都,曾是多少诗人的心中梦境,更是群雄胸中的纠葛,所谓“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千年兴废,大多都围绕这座历史的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澄清隋代清禅寺遗址的性质并非僧侣墓葬,而是佛塔地宫所在。考订隋代净觉寺的位置不在曲池坊,而应在晋昌坊;崇先寺不在长安,而在洛阳。另外,本文梳理了恒济寺以及武则天外家纪念性寺观的名称沿革。  相似文献   

15.
法门寺,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与宝鸡之间的扶风县法门寺文化园区,东邻乾陵,西接周公庙。唐代,这里属京畿道辖区,是唐都长安首都圈内的西部要冲。法门寺博物馆创建于1988年,它以法门寺遗址为依托,以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唐代佛塔地宫考古发现为建馆机缘,以世界仅存的真身佛指舍利及罕见的大唐王朝宫廷奉纳文物作为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基础,是国内首座以大唐宫廷珍宝和佛教艺术为馆藏特色的博物馆。现有“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荼罗文化陈列”四大陈列。  相似文献   

16.
西魏京兆郡未曾改称京兆尹东湖《元和郡县图志》卷1“京兆府”:“后魏大武破赫连昌,复于长安置雍州,孝武自洛阳迁长安,改京兆尹。”《太平寰字记》卷25“雍州”略同。今按《元和志》所云北魏孝武帝”改京兆尹”之说不确。元魏改郡为尹只有二例,一是孝文帝大和十九...  相似文献   

17.
于晖 《文物天地》2023,(S1):85-90
西安博物院推出的原创展览“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长安行”从馆藏唐代三彩腾空马入手,延伸虚构出一个西域少年远赴长安追梦的精彩故事,通过少年的视角,展现异乡来客对大唐的文化认同,再现长安都市的万千气象。展览意欲呈现“小人物”眼中的“大时代”,是其在叙事方面的独特之处。“长安有故里”带给我们的是对当下博物馆展览主题日渐宏观化趋势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唐代长安、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气候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气候角度探讨唐代以长安为都城、以洛阳为陪都的缘由。唐代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增大,水灾增多。洛阳因为经度地带性作用、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及洛阳河流的特殊情况。使得水灾情况比长安更严重:一是降水量大、水灾次数多,二是水势大、灾情重。尽管唐政府注意治水修堤坝,但中桥被冲毁、雨水断路乃至宫城被淹之事仍屡屡发生。长安虽然旱灾较洛阳严重,但水灾对都城的危害更直接、更严重,灭顶之灾的威胁使洛阳不宜作都城,所以建都长安。  相似文献   

19.
综观武周一朝政治风云,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可是,在武则天称帝之初,狄仁杰差一点死在了武则天重用的酷吏来俊臣的手里。武则天时期有太多的大臣都死于酷吏之手,为什么狄仁杰最后又从被称为死亡之门的"例竟门"(即置于洛阳丽景门的制狱)中走了出来?这还需要从狄仁杰的政治品格以及武则天与狄仁杰默契的君臣关系说起。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2009,(8):91-91
2009年3月24日,香港城市大学郑翼之楼四楼的会议厅内宾客济济一堂,当晚“城市文化沙龙”的演讲嘉宾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的荣新江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敦煌与丝绸之路”。荣教授的讲演分为六个部分,由敦煌开始,谈到吐鲁番、于阆佛教王国、粟特地区、长安与洛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