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纪》是东汉末年荀悦奉汉献帝诏令,删简《汉书》而撰写的一部记载西汉历史的编年体史书。此书取材于《汉书》,但对《汉书》有没有补充和润改呢? 一种意见认为,荀《纪》的史实全部出于《汉书》,而没有记载过《汉书》以外的事。唐颜师古在《汉书叙例》中介绍《汉纪》时说:荀悦“撰《汉纪》三十卷,其事皆出《汉书》”。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考异·卷二·汉纪中》也认为“荀《纪》无《汉书》外事”。这种看法对不对呢?我认为荀《纪》虽然取材于《汉书》,但说它没有记载过《汉书》以外的事,是不符合《汉纪》的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荀悦的《汉纪》,历来有一种传统的看法,就是认为它是抄录删简班固的《汉书》而成,其取材不出《汉书》范围,只在个别地方对《汉书》有所润补。持这种看法的多是历代史学名家。如唐代颜师古在《汉书叙例》里介绍《汉纪》时说,荀悦“撰《汉纪》三十卷,其事皆出《汉书》”。宋代司马光认为:“荀《纪》无《汉书》外事。”(《资治通鉴考异》卷二)李焘也  相似文献   

3.
荀悦所著《汉纪》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部名著。充分运用史论对史学及所述历史进行评论是《汉纪》的一个显著特点。《汉纪》的史论由多种形式组成 :序、后序、篇后论赞和文中夹议构成丰富多样的史论系统。《汉纪》的序开篇讲 :“凡《汉纪》十二世 ,十一帝 ,通王莽二百四十二年。一祖三宗。高祖定天下 ,孝惠、高后值国家无事 ,百姓安集。太宗升平 ,世宗建功 ,中宗治平 ,昭、景称治。元、成、哀、平历世陵迟 ,莽遂篡国也。”用简明的语言把西汉一代兴衰大势、各时期为治特点及败亡关节交待清楚。让人感觉有一种笔挟风云的气势。接下来叙述本书撰…  相似文献   

4.
荀悦著《汉纪》,自称奉诏撰书的目的是:“作为帝纪,省约易习,无妨本书,有便于用,其旨云尔。”但荀悦著书的目的还不止于此,他对自己这部书是很自负的:“昔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皆古之令典,立之则成其法,弃之则坠于地,瞻之则存,忽焉则废,故君子重之。《汉纪》其义同矣”。他把《汉纪》与春秋时期记载晋国的史书《乘》、楚国的史书《祷杌》、鲁国的史书《春秋》相提并论,而且认为这部《汉  相似文献   

5.
《两汉纪》,系《汉纪》与《后汉纪》的合称.后人为了区别此二书,如同区别前后汉两个朝代一样,有时又称《汉纪》为《前汉纪》.《汉纪》,荀悦(148—209)撰.悦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东汉末政论家,史学家,《后汉书》卷六十二有传.悦年十二能说《春秋》.初被曹操征辟,后为献帝黄门侍郎,累迁秘书监、侍中.时献帝好典籍,常苦班固《汉书》文繁晦涩难读,“乃令悦依《左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后汉书·荀悦传》)将八十余万言的纪传体《汉书》改编为十八万余言编年体《汉纪》.文字省略五分之四,“然辞约事详,论辨多美”.(同上)袁宏因之称悦“才智经纶,足为佳史”.(《后汉纪》序)近人梁启超谓“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荀  相似文献   

6.
荀悦《汉纪》,在我国古代编年史(特别是断代编年史)的发展过程中,曾起过发凡起例的作用,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过去的史学家和史学评论家们对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知几把《汉纪》同《汉节》一起,作为断代编年史和纪传史的开山,将我国古代最主要的两大史体——纪传体和编年  相似文献   

7.
《周礼》、《仪礼》和《礼记》,今日合称“三礼”。“三礼”之名,起于东汉之末。郑玄注“三礼”后,特崇《周礼》,而后人又崇郑学,于是《周礼》就一跃而居“三礼”之首。十三经中,所以将《周礼》列于《仪礼》之前,殆以此也。《左传》中经常提及的《周礼》,可能是周公的旧典,不一定是今日的《周礼》。现在的《周礼》,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本名《周官》(《史记·封禅书》),也称《周官经》(《汉书·艺文志》),后称《周官礼》(《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又尊称《礼经》(荀悦《汉纪》卷二十  相似文献   

8.
荀悦在《汉纪》卷首,谈到该书的写作指导思想时,曾说:“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这里的“彰法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白寿彝先生释之曰:“宣扬封建统治的……法制”(见白寿彝先生著《司马迁与班固》,载《中国史学史论集》)  相似文献   

9.
今中华书局点校本《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有关荀悦论赞部分皆称"荀悦曰",此误,应作"论曰"。《汉纪》早期传本如国图藏明人抄宋本、明正德本(1521)及万历本(1598),其中"荀悦曰"皆作"论曰",此为版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班书问世,为之作注者众矣.唐代颜师古注,乃集大成者,号为班氏功臣.颜注以降,补注、考辨者亦不下数十家.然批览之间,复有可商者,今掇取十数例,勒成一篇,目为“《汉书》旧注辨正”.一管之见,容或失当,博学通识,有以垂教,是所望也.一、儿子《高五王传》:“酒酣,章进歌舞,已而曰:‘请为太后言耕田.’高后儿子畜之,笑曰:‘顾乃父知田耳,若生而为王子,安知田乎?’”  相似文献   

11.
<正>一《物理论》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部重要子书,吴末人杨泉撰。《隋志》著录此书"梁有十六卷,亡",两《唐志》、《通志》亦著录为十六卷。然在宋初,参与编纂《太平御览》的吴淑即有言:"凡谶纬之书及谢承《后汉书》、张璠《汉纪》、《续汉书》、《帝系谱》、徐整《长历》、《玄中记》、《物理  相似文献   

12.
《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冬十月“还,同黄帝于桥山”。注引应劭曰:“在上郡,周阳县有黄帝冢。”(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89页) “周阳县”,误。应为阳周县。《汉书·地理志》载:“上郡,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资治通鉴》卷二十“汉纪武帝元封元年”:“上乃还,祭黄帝冢桥山。”注引应劭曰:“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可知武帝所祠黄帝冢在上郡阳周县桥山。应注本为“阳周县”,不误。而点校本误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浩若烟海的历代史籍中,司马迁首创“记传表志”体例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一千年后,司马光“因丘明(《左传》作者)编年之体,仿荀悦(《汉纪》作者)简要之文”,消纳《十七史》于一编,修成了编年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凡二百九十四卷,始战国而终五代,包括时间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按照时代的顺序贯串起来叙述,弥补了《史记》后千年无通史的空白。这两部通史可称为我国史学著作中两颗光芒四射的巨星。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年荀悦的名著《汉纪》,在我国古代史学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是,自晋人袁宏《后汉纪》以来,历代学者,皆因袭陈说,认为荀悦撰《汉纪》,不过是将《汉书》删繁化简,易纪传为编年而已。所以他们谈到《汉纪》,大都只注意其在体例上的成就,而对其思想内容却很少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苟悦绝不是简单地照抄《汉书》,也绝不仅仅是将《汉书》删繁化简,易纪传为编年,而是根据当时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提出的问题,通过删、录、增、改和论议,在不少方面,都表达了不同于《汉书》的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从而使历史书籍更加紧密地同封建政治结合在一起,更有效地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唐太宗称道《汉纪》“极为治之体,尽君臣之义”,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一、荀悦为什么要写《汉纪》荀悦(公元148—209年),字仲豫,东汉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生于东汉末年有名的儒宗世家。祖父荀淑,史称其“博学高行”。荀淑有子八人,皆知名于世,时号“八龙”,尤以荀悦六叔荀爽最受时人推重。献帝初即位,爽被董卓强征为司空,他却与王允密谋,欲除董卓,事未成而病卒。荀爽一生著述很多,曾“集汉事成败可为鉴戒者,谓之《汉语》。”荀悦堂弟或和堂侄攸,是曹操最主要的谋士。这样的家世,对荀悦一生的政治态  相似文献   

16.
“温明”不是“秘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顷读《文物》1987年第7期载裘锡圭先生文,他认为汉墓所出漆面罩应称"秘器",亦即"温明秘器"。按以温明混同于秘器,始自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六"温明"条,系据《汉纪》立论。王氏好执《汉纪》以攻《汉书》,屡有所失。如改《汉书·淮南王安传》之"离骚传"为"离骚傅(赋)",即系缘《汉纪》而致误,杨树达先生辨之甚核(见《积微居小学述林》卷六)。且王氏于汉代棺具、敛具未曾寓目,情况容有所未察。近来连年发掘汉代大墓,棺具、敛具之定名问题确有实际意义。因略陈管见,请裘先生与读者正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史籍包藏着许多至今仍无人认识的地名。其中之一便是“乌弋”。《汉书·西域传》提及它,说:乌弋山离“东与(?)宾,北与扑挑,西与犁轩条支接”。荀悦的《汉纪》则单提乌弋而不提山离,谓“乌弋去长安万五千三百里,出狮子犀牛,其钱文如人头”。“自乌弋行可百余日,至条支国,临西海,出善幻人,有大鸟蛋如瓮”。后人如《辞海》作者认为乌弋山离为西域古城。当在今阿富汗西部之赫拉特。或即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之别译。笔者早知其非,但起初以为它可能是安息西部的一大片地方。及至我从新加坡移居加拿大后,终从我  相似文献   

18.
秦汉时期是指统一六国后的秦朝和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关于秦汉史的重要史籍,有《史记》、《汉书》、《后汉书》,即“二十四史”中的前三种,以及《东观汉记》、《汉纪》、《后汉纪》,还有整理出土简册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和《居延汉简甲乙编》等书。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古代,史研究·明初空印案新探李冰的神化与蜀王杜宇的冤案 《汉记》“彰法式”释义之商榷刘知几史学理论初探荀悦和他的《汉纪》司马迁没有为李陵的投降辩护孔子的为政之道刘孔伏(1。3)罗荣泉(1.24)刘隆有(2.15)张振佩(3。79)刘隆有(3.86)叮)t绍敏(3。133)钱远金容(4。69) ·近现代史研究·黄遵宪的维新思想及其悲剧性结局曾国藩政治思想述评武昌首义的领导成员王宪章国民党政!仔的禁政丁宝祯与李端菜伟大的旗手与先行者孙中山晚年伟大转变的背景孙中山与贵州青年湘西截械事件始末中华民国军务院成立述评国民党政府银元券的发行与崩溃对王…  相似文献   

20.
刘敏 《史学月刊》2005,(11):116-118
刘邦称帝后于汉高五年(前202)五月颁布了一道长篇诏令,即所谓“高帝五年诏”。此诏令涉及新王朝初建时奖励有功、安定天下的具体措施,直接影响到新的等级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建立,故长期为中外秦汉史专家所重视。虽然《史记》、《汉书》、《汉纪》、《资治通鉴》等书对它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