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一大源头,其褒贬书法通过一定的义例蕴含大义,开后世史书褒贬先河.宋代史书褒贬深受<春秋>书法影响.一方面,宋代史书在褒贬形式上多效仿<春秋>义例,主要包括纪年"冠王于正"、一字寓褒贬、常事不书、讳书和书义理之实等;另一方面,宋代史书在褒贬思想上也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大义,主要包括"正名"、"尊王"、"攘夷"和"正统"等.  相似文献   

2.
长沙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诚然与<左传>存在关联,但本文对相关文献重新研究后认为,帛书<春秋事语>很可能既非简化<左传>而成的<左传>系统古书,也非<左传>成书所参考的底本,而应是一种颇受<左传>影响的"语"类古佚书.虽然帛书<春秋事语>形式特征与<国语>接近,但帛书<春秋事语>是<国语>选本的有关推测尚缺乏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尚英 《史学集刊》2008,(1):103-109
刘敞是中唐啖助、赵匡、陆淳开创的"新<春秋>学"及宋学兴起初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春秋>学具有疑古惑经、以义理解经、经世致用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其进行揭示,有利于加深对宋学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十三经注疏版刻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三经与十三经注疏的形成 西汉只有<易>、<诗>、<书>、<礼>、<春秋>五经立于学官.东汉蔡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郋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郋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1]这就是所谓的<熹平石经>.<熹平石经>共刻四十六石,收录<易>、<书>、<鲁诗>、<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相当于后来十三经中的七经.  相似文献   

5.
藏书家徐维则事迹钩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学家郑伟章先生曾著文,阐发蔡元培与徐友兰及铸学斋的关系,纠正了长期以来误以为蔡元培在徐友兰长兄徐树兰古越藏书楼校书一说[1].但在提及徐友兰之子徐维则时,郑说:"民国间采写的<绍兴县志资料>无传,其生平事迹无由知之."[2]到1999年出版<文献家通考>,仍对徐维则语焉不详.徐树兰、徐显败与徐友兰、徐维则两对藏书家父子,是蔡元培早年在绍兴交往最多的几位友人,其中以徐维则与蔡元培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就其生平事迹及其与蔡元培的交往经历等作一述略.  相似文献   

6.
卢弘 《百年潮》2004,(7):66-67
<百年潮>2004年第四期上,发表了两篇文章,都是关于徐梦秋的.徐曾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是当年红军中的一个著名人物,我曾在红军和长征史料中,见过一些他的文章和照片.只是在全国解放以后,各种革命历史著作中,几乎都不提他了,原因是他后来在新疆叛变了革命.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一件事却使此人一度又"浮现"出来.这是当年的一件轶事.  相似文献   

7.
徐熥(1561-1599),字惟和,别字调侯,闽县(今福州)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父查<木昂>、弟<火勃>皆喜藏书.与弟于福州鳌峰坊建红雨楼、绿玉斋等藏书楼.家虽不富,却好周济,人称"穷孟尝".著有诗文集<幔亭集>二十卷,文言小说<金凤外传>.辑有明代闽人诗作<晋安风雅> ①.  相似文献   

8.
袁枚集外手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拙编<袁枚全集>[1]出版后,陆续有袁枚集外诗文发现,如吴艳红<星湖诗集序>[2],陈少松<袁枚佚文两篇>[3];王进驹<介绍一篇袁枚集外文>[4],陈玉兰<袁枚佚文异文两篇>[5];包志文<从袁枚佚札佚文看(随园诗话)版本及刻书时间>[6],徐国华<新发现的袁枚一首集外诗>[7],等等.这对于不断丰富、完善清代乾嘉诗坛盟主袁枚之著作无疑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江苏丹阳葛城吴文化遗址,经勘探试掘,确认其为一座吴国城址.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遗址中出土有较丰富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吴文化遗物.通过对出土陶器分析,可将该文化遗存分为三期:早期为西周中晚期,中期为春秋前期,晚期为春秋后期,三者之间连续无缺环.经与江、浙、皖地区同类吴文化遗存对比,可推知丹阳葛城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延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吴国城址.  相似文献   

10.
赵德明 《文献》1998,(1):58
清代毕沅的<释名疏证>第四卷<释采帛第十四>:"绢,(糸臣)也.其丝(糸臣)厚而疏也."<疏证>:"今本(糸臣)皆作(糸臣),讹.段云:'(糸臣),古坚字,当从纟,臣声.'<玉篇>引成公四年郑伯(糸臣)卒,今<春秋>作郑伯坚,(糸臣)亦(糸臣)之讹.<玉篇>音古千、古两二切.<初学记>一音古费切,费乃贤之讹也."  相似文献   

11.
陈家宁 《中原文物》2008,(3):105-108
<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刊载<有关(三年大将吏弩机考)的灋丘问题>一文,对吴镇烽、师小群先生<三年大将吏弩机考>文中所持"灋丘"即"废丘"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并认为法丘是人名,可能是齐人法章的后裔.我们从音韵学、文献学、先秦工官制度等几个角度分析,认为其提出的理由是不充分的,不足以推翻吴、师两位先生的推测.  相似文献   

12.
曹志敏 《史学月刊》2006,(3):118-120
魏源是晚清著名的今文经学家,梁启超称其为"今文学之健者".魏源治经,"承常州学派之余绪,著<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董子春秋发微>等,力申今文,以张公羊之说".(王家俭<魏源年谱·谱前小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81年)<诗古微>是魏源重要的今文经学著作,旨在阐发三家诗的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13.
王观泉 《安徽史学》2005,6(5):121-122
<炎黄春秋>2005年第4期发表了龚育之<关于〈陈独秀往事〉的一封信>(以下简称"龚序"),据该刊编者按语,"龚序"是即将出版的靳树鹏<陈独秀往事>的"代序".  相似文献   

14.
韩奕,字公望,元末明初平江(今苏州)人,少目眚,绝意仕进,隐于医,与王宾、王履并称"吴中三高士".关于韩奕的生卒年,各书或失载,或语焉不详.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云:"奕,字公望,吴人,生于元文宗时."<四库全书>、唐圭璋<全金元词>、马兴荣、吴熊和、曹济平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亦持此说.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称韩奕"生于元,卒于明".今据<四库存目丛书>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韩山人诗集>九卷<续集>八卷以及所附录资料,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15.
啸之新考     
彭印川 《文献》1998,(1):221-226
"啸",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诗经·召南·江有汜>即有"江有汜,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的记载;<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楚辞>中也有关于啸的记载,如<招魂>:"秦篝齐缕,郑帛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说吴王"登台向南风而啸,有顷而叹,群臣莫有晓王意者,子胥深知王之不定,乃荐孙子于王."  相似文献   

16.
马泰来 《文献》2005,(3):29-38
徐(火勃)(1570-1642)红雨楼题跋,辑录者四家.康熙五十八年(1719)林佶手抄一百四十余条,惜未刊行,仅有传抄本.嘉庆三年(1798)郑杰据所藏徐(火勃)手稿,刊印<红雨楼题跋>,收入<注韩居丛书>①.及至清季,缪荃孙(1844-1919)并合林、郑二家辑本,改题<重编红雨楼题跋>,宣统二年(1910)赵诒琛(1869-1948)收入<峭帆楼丛书>②.  相似文献   

17.
董馥荣 《文献》2007,(2):127-133
一、骆驼书屋的主人及其藏书概况 有关藏书家徐祖正的资料,仅<文献家通考>中有这样的叙述:"徐祖正,江苏昆山人,字号、生卒年及仕履未详.  相似文献   

18.
龚育之 《百年潮》2002,(11):52-57
推荐给<理论动态>的是哪篇材料? 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三日<致胡耀邦>,是推荐一个材料给胡耀邦,请他领导的<理论动态>刊登的.编者注释,指为韩树英<"一分为二"是普遍现象>,刊登在<理论动态>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五日那一期上.但是,韩在<炎黄春秋>去年第三期上发表过一篇回忆,说,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意图是胡耀邦在党校的秘书转达给韩的,写出后经胡耀邦亲自修改,七月十二日还批示了意见.这都不可能是七月十三日乔木推荐以后的事.而乔木也没有必要向胡耀邦推荐一篇胡耀邦自己组织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裴松之在<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郋"前,注引<吴书>称: 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1]  相似文献   

20.
一、先秦两汉时吴地"用剑轻死"的流风及士子尚武的文化属性 先秦时期,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吴地民风尚武,吴地文化被中原文化视为"蛮夷"文化.<汉书·地理志>记载说:"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①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引"<郡国志>云:‘吴俗好用剑轻死……',按诸说吴俗,盖古如此."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