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冯祖贻同志所撰的《1913—1916年孙中山与黄兴关系的剖析》(载《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第12期)一文,在论证1913年3月“宋案”发生后,孙中山“主张以武力对付袁世凯”,其“革命坚定性”“是黄兴难以比拟的”时,主要引用了孙中山在此事过去两年后写给黄兴的信和10年多后的演说,以及陈其美于1915年春写给黄兴的信,作为依据;而在说黄兴“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主张法律解决”时,却主要引用了黄兴当时发出的《讨袁通电》等,作为自己评说的凭证。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的功臣很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术界的研究强化了孙中山,弱化了其他领袖人物。本文通过对孙中山贿志竞成》一文的再读,分析了其中原因之一;通过对孙中山、黄兴有关业绩的比较,再现了黄兴对革命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黄兴比较研究:意识形态两例驳难石彦陶有人在论及黄兴时,说他在民国初建后,"革命意志很快地减退下去",其表现之一是说他"俨然象一个封建卫道者了。自然,他所要求的主要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秩序,但这方面原有旧思想影响的抬头也使他更难分清敌我"①。照此说法...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和黄兴,都是深孚众望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躯者。他俩共同创造了同盟会,黄兴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孙中山。生前他亲自组织参加黄花岗等无数次的武装斗争,最终推动了辛亥武昌起义,为推翻中国封建帝制建立民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论述辛亥革命的诸多著述中,几乎一致认为,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案发生以后,孙中山主张武力倒袁,黄兴则主张法律解决,由于黄兴的掣肘以及其他原因,时机一纵即逝,导致了二次革命的失败。 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6.
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鲍罗廷,1884年7月9日出生在俄国维帖布斯克州雅诺维奇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在拉脱维亚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联顾问,  相似文献   

7.
这两件资料,选自国民党政府国史馆档案。原为抄件,未注明出处。系由旅美同盟会会员、《少年中国晨报》发起人之一龚显裔先生自美洲寄往重庆。文中说明孙中山先生对“宋案”亦曾主张法律解决,为史学界提出了孙中山如何由法律解决“宋案”之主张转变到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这一课题。现予公布于后。  相似文献   

8.
又太 《纵横》2001,(10)
孙中山作为一个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十分重视革命舆论和办报活动。他不是一个职业报人,但是是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和领导者。 孙中山最早与办报结缘是在澳门。当时,孙中山刚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先后在香港、澳门行医。在葡萄牙殖民者统治下的澳门,报刊都是外国人办的外文报纸。在澳门最早由中国人办的报纸,当数孙中山于1893年7月创办的中文《镜海丛  相似文献   

9.
翁李交谊与政见异同朱育礼据说李鸿章代曾国藩拟《参翁同书片》①,深得“辣”味,使朝廷无法为翁同书开脱②,导致翁同书被革职逮问论死,后成为充军新疆,卒于戍所。海外学者在练(苏同炳)先生说:“在翁同和而言,视为深仇大恨,不报不休。但曾国藩早已功成身死,而曾...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外务省所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13年第2册《事项三:二次革命与流亡政客渡日之件》文书档案中,对于从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暗杀到同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期间孙中山、黄兴等人的反袁活动、黄兴逃亡日本情形以及日本驻华使节对时局发展的观测、日本政府对华策略等都有连续的反映,其中有不少是过去国内中文史料中所未有见过的,或与中文史料的记载有出入,可供我们互相参照,作深入一步研究的参考。以下选译外交文书中的十五篇。原文是用日语文言文写成的,没有标点。翻译时以直译为主,力求保存原文的语气和格式。原书所编的顺序号码(由二六八号到三三六号),也一律保留,以利读者查对原文时便于检索。本件资料的日文本,是由日本神户学院大学中村哲夫教授搜集赠予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段云章副教授再向我提供的,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百年潮》2021,(6)
正黄兴(1874—1916)与周震鳞(1875—1964)家乡均在湖南,又在湖北两湖书院同窗六载,青少年时期即已相识,为总角之交。二人志同道合,"其患难最久"。他们受谭嗣同、唐才常影响,积极参加南社的活动,为自立军革命奔走联络,谭嗣同被害、自立军起义失败与唐才常牺牲,促使黄兴与周震鳞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1903年黄、周与其他同志共同组建国内第一个革命团体—华兴会,并以创办新学的身份,培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也是拙作《黄兴与中国革命》出版30年。这本书是于1961年10月,即辛亥革命50周年时,由史丹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1968年重印。在此后的1/4世纪中,我每年都收到点版税。当然,数目逐年递减,但我想,这对一部学术著作来说,也算不错了。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介石与孙中山训政思想之比较谢晓鹏孙中山先生在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划分为军政、训政和宪政三个时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革命程序论"。晚年,他又据此制定了著名的《建国大纲》。由于他的过早去世,这一设想并未能实施。19...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2月28日到1989年1月2日,由湖南省政协、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历史学会等单位发起,在长沙召开了黄兴研究学术讨论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首次召开的黄兴研究大型学术讨论会。国内及美国、日本等国的近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后,黄兴出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不久又兼任参谋总长及大本营兵站总监。及至1912年三四月间,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并将政府由南京迁至北京后,经袁氏任其为南京留守,仍统率南方军队。黄兴旋即组成南京留守府,就任南京留守职。黄兴在其任南京留守期间(1912年4-6月),为解决财政困难,及反对政府向帝国主义国家滥借外债,毅然倡导在全国各地募集国民捐,收到相当的成效。袁世凯登上临时大总统宝座后,为巩固其统治,积极向西方列强洽商借款。1912年2月28日,北京政府与日本银行团达成200万元借款协定。3月30日,熊希龄就任财…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启蒙维新思潮的兴起,中国思想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变革过渡时期。近代中国“祖宗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渐摧落失陷”。各种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尤其是频繁多变的政治斗争和内忧外患,使一群群的启蒙先驱者和  相似文献   

17.
1911年在中国历史上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国革命风起云涌,风雷激荡,武昌起义的枪声最终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作为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在1911年的行踪举足轻重,关系到中国革命的进退成败。海外宣传革命筹集活动经费1911年初对于孙中山来说,似乎和往年一样,他仍然需要为革命四处奔波,不懈奋斗。1月3日,孙中  相似文献   

18.
黄明 《广西地方志》2020,(4):38-47+80
1921年10月15日至11月21日之间孙中山北伐中发生的若干史实,诸如孙中山在广州天字码头对欢送群众的演说日期及演说名称、《在梧州群众欢迎会的训词》的日期、"南宁各界向总统请愿"的实质以及宋庆龄第一次到梧州时间等等,现有文献的介绍出入互见。本文进行了相关文献的对比研究,对之作出了必要的订正。  相似文献   

19.
二月一日晴寄华一函(乙丑第一函) 午前风涛稍减,勉起盥洗,舟渐向青岛口外行。十时后舟抵青岛。十一时乘交通部特备之专车行。十二时车抵济南换车头,一时顷启行,旋寝。二月二日晴晨九时顷起。十时顷抵天津。郭复初来谓孙公疾确系肝痈。西医已谓无治法,现仅恃孙公本身之抵抗力以维持其生命,情势极迫云云。乃促车速行。午后二时顷抵京站,嘱行具送至铁狮子胡同行辕,即至协和医院视孙公疾。当由孔庸之君报告病情。孙公嘱静江、哲生先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如同辛亥革命时期一样,孙中山仍然积极地投入到探索社会主义的热潮之中,不仅继续坚持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学说,而且主张“以俄为师”,“造成一最新式的共和国”,逐渐地从旧三民主义者向新三民主义者转变,不断地向科学社会主义者靠拢。在他的带动下,聚集在他周围的一批民主主义者也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作为孙中山的追随者之一,陈炯明自然也不例外。五四时期陈炯明的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仅对民主革命派领袖人物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忠实的阐述与宣传,而且在阐述与宣传的过程中还有所充实与发展。但是,关于这一课题,学术界至今仍然无人研究。本文拟就此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