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达是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关于藏族哈达的文化内涵及用法等,笔者应西藏电视台同志之约,曾为一部藏族民俗专题片写过一篇短文,但未曾刊载于报刊。现根据记忆笔录成文。 根据有些学者分析,哈达这一名称开始出现于八思巴第一次返藏之时。众所周知,八思巴是藏族历史上,特别是中央同西藏地方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伟人。他于1244年随其叔父萨迦班智达·贡(口戈)坚赞前往西凉(亦称凉洲,今甘肃武威)会见元太宗窝阔台次子阔端。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八思巴被尊为国师、  相似文献   

2.
藏族哈达文化巴桑罗布哈达是我们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物,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而献哈达这一礼仪开始出现于1265年八思巴第一次返藏之时。八思巴是藏族历史上的著名伟人,特别是在元朝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于1253年随其伯父萨迦班...  相似文献   

3.
文明独特的民俗,它是蕴涵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载体,哈达民俗也是如此。藏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丧葬嫁娶,迎送庆贺,祈福禳灾,求助致谢等红白喜事均需使用哈达,不可或缺。以白色哈达来表示藏族人民的纯洁无瑕的诚意和美好的祝愿。 一、尚白心态及哈达的演变 据传,公元一世纪,赞普(藏王)布德贡杰摄政时期,笨波教祖师的后裔有个叫春辛白堆坚  相似文献   

4.
藏族与哈达     
藏族与哈达格桑曲批藏族的礼仪是多种多样的,敬献哈达是一种最普遍的礼节。哈达一词是藏语的译音,是一种人们见面时用的丝麻织成的长条礼帛,类似汉族古代的礼帛。藏区逢年过节、拜会尊长、致敬祝贺、朝圣拜佛、婚丧嫁娶、迎来送往、通信往来,以至新房竣工、认错请罪等...  相似文献   

5.
拉萨,西藏自治区首府,世界上最高的城市,是藏族汇集朝拜的中心,也是藏族文化的中心。它是藏族人民智慧和聪明的结晶,也是藏族文化与周边其他民族文化,如汉族、蒙古族、回族、印度、尼泊尔等等交流汇集的中心。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必然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之营养,并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存相依,藏族文化也是如此。下面提及的主要以建筑物为主的象征符号,即是拉萨为以藏族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中心之明证。  相似文献   

6.
侃本 《中国西藏》2002,(2):49-50
哈达是素重礼仪的藏民族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献哈达是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这种习俗几乎反映在藏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条洁白的哈达.不仅是藏民族内人与人之间友谊的象征.也是藏民族同其他民族间友好的信物。  相似文献   

7.
节日是人们互相表达良好祝愿,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的最佳契机,也是展示民族民间文化的大观园。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豪放开朗的民族,社会娱乐活动丰富多采。就拿节日来说,藏区各地几乎月月节日,有的节日延续几十天。自古以来,藏族节日文化就渗透到藏族人民群众的思想、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藏族的社会、历史、经济、宗教、道德、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密不可分,充分地显示出了藏族节日文化的民  相似文献   

8.
松林  胡小平 《丝绸之路》2008,(12):45-48
藏族人民热情豪放、能歌善舞,喜爱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加之特殊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藏族的民族节日文化丰富多彩。从隆冬至春回大地,从盛夏到秋实收获,藏历新年、酥油花会、转山会、赛马会、央勒节、金马节、望果节、迎秋节……藏族的民族节目真是数不胜数,而独具特色的理塘国际赛马会,以其恢弘的气势、众多的比赛项目、惊险刺激的场面堪称藏区之首。  相似文献   

9.
飘曳的经幡     
大凡到过藏族地区的人,留给他们最深印象的是房前屋后、山顶道旁在大风中猎猎飘扬的五彩缤纷的经幡。这些或竖立在高杆,或横挂在牛毛绳上的印有藏经、宗教图案的经幡,和那些堆磊在道旁山口的大石堆,山头的山神箭丛以及寺院周围的嘛呢经轮构成了藏族山寨特有的神秘感和藏族化特有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傲然挺立的地球最高峰虽然从未沦为殖民地,但是在殖民时代早已成为过去的今天,她的名字却依旧未能洗去殖民主义的烙印。对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名藏族学格勒说:“时至今日,西方社会早就应该承认世界最高峰的藏族名字‘珠穆朗玛峰’了,这是他们应该给予藏族人民的尊重。”格勒说,藏族事物使用藏族名称也是世界各国藏学家的一致主张。  相似文献   

11.
藏族的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都认为藏族文化跟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把藏族文化跟佛教文化等同起来,则是明显的谬误。 藏族的历史纪年跟汉族相同,都采用十二种动物来纪年。这些动物里唯有龙不是人世间实有的动物,而是人的观念的外化,或者说人用想象创造的,故可暂名之为“龙的文化”。 “龙的文化”似乎跟佛教没有亲缘关系,而跟原始苯教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苯教的龙 信仰万物有灵论的苯教,把宇宙间的高等动物分为三类。地上的人,山林  相似文献   

12.
嘉任 《中国西藏》2003,(1):73-74
这些年,西藏热从国外炒到国内,从国内又炒到国外,只要是西藏的,人人心向往这。这种西藏热一方面大在推动了西藏化的对外介绍,另一方面也让搞藏族化研究的人越做越系统,越做越深入。由北京出版社和西藏人民出版社共同推出的《中国藏族服饰》,正是这样一部系统,全面地介绍藏族服饰的图册,可以说,它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宏篇巨制将藏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化,按照不同省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进行分门别类的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凡是到川西北大小金川和岷江流域的人,一踏上这块高原的土地,就会感到自己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河水像一条条哈达在群山中蜿蜒,圣洁的雪山虚幻迷离,五彩经幡在风中摇曳飘动,雄伟的碉房静静地矗立在寨落或山间,墙上那醒目的各种图案令人浮想联翩。 图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嘉绒山寨碉房墙上的图案独具特色。 嘉绒人居群山间,为抗御冬日严寒、夏日  相似文献   

14.
藏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人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历史上她曾创造古老的阿里文化,藏南的雅砻文化,藏东贡布文化和东北部康巴文化,藏北草原羌塘文化,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文化和举世闻名的拉萨圣地文化等。如果说整个藏族文化就有如西藏雅鲁藏布江的滔滔江水,耶么这些文化就是它的支脉,最后都汇集流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海洋。藏族的传统绘画艺术——唐卡(喀),从某种意义上讲.真实地记录和弘扬了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史月刊》2013,(7):2-F0002
“果卓”的藏语本义是“圆圈舞”,汉语称“锅庄”。作为藏族传统的舞蹈文化,以其神奇瑰丽、魅力弥久,深受藏族人们的喜爱和外来各民族、各国家人们的青睐。是现存世界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中最为古老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6.
藏族人民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地区,这种自然环境煅造了藏族人民坚韧、顽强、豪迈、勇敢、自强的民族性格,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与高原环境相适应的民族传统体育。而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与藏族传统文化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鲁沙尔镇昂藏村毗邻佛教圣地——塔尔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要民族成分的村落。近年来,以塔尔寺为主打品牌的旅游业如火如荼地发展,各种外来异质文化冲击着这个僻远封闭的村落,促使着昂藏村藏民在社会文化产生剧烈的变迁。本文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昂藏村藏民文化为研究对象,采取将文献资料研究与田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对昂藏村藏族民俗文化的认知,描绘昂藏村藏族民族文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博弈主体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藏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与文化特征,文化思想内涵及保护传承的作用。结果表明,藏族传统体育源于民族的繁衍生息、生产劳动、宗教祭祀和节日庆典等活动,是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群众对自身生活轨迹的描述,在现代保护传承中如何把握好存在的矛盾,成为处理好各层主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索代,出生在闻名遐迩的拉卜楞镇的一个藏族家庭,50多岁的他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学毕业后,正值“革”开始,索代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潮流来到了牧区,在夏河县科才乡跟牧民生活了4年,在那极其艰难而复杂的岁月里,他当过牧民,任过民办教师,干过赤脚医生,其间吃了很多苦,但藏族人民的朴实、善良、勤劳、豪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也是在那几年里,他对牧民的风俗习惯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八瑞相——藏族的图案与标志(之四)□文群太喜绕嘉措八瑞相亦称八吉祥徽、藏八仙和藏八宝。八瑞相是藏族传统的吉祥图,在寺院、民居、法器、服装、餐具、图书、哈达、绘画作品、鞍具、地毯、笔盒等上都能见到,是一种最常见的图案。它由八种象征吉祥、圆满、幸福的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