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舒 《大众考古》2020,(2):55-59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年来的城市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六朝文化遗存非常多,其中青瓷又占据很大比例,这与六朝青瓷烧造技艺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因为南京是都城,集各路优质资源于此。南京城内出土的六朝青瓷,窑口众多,东吴、西晋瓷器中,以当时久负盛名的越窑青瓷产品为大宗;东晋以后,长江中游地区的瓷器逐步输入,以江西洪州窑瓷器极具代表。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湖北鄂城县境发现了较多的六朝墓葬,丰富的随葬遗物,为研究六朝历史和鄂城地方史提供了可贵的考古资料。在鄂城六朝墓的遗物中,青瓷器是主要的随葬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青瓷发展的一般情况。随着青瓷制作的进步和发展,青瓷工艺技术不断提高,特别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在青瓷的装饰花纹上有着明显的反映。汉末以来,外来的佛教  相似文献   

3.
方忆  张必萱 《收藏家》2013,(8):23-31
六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期,政权的交替分裂在南方愈演愈烈,但瓷器生产却在偏安江左的小国中渐渐发展起来,留下了著名的六朝青瓷。由南京市博物馆与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共同策划的“青莹之韵——南京地区出土六朝青瓷展”于2013年5月起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展。  相似文献   

4.
东汉末年兴起于我国南方(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青瓷制造业,六朝时期又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建国以来,湖北境内发掘的数以千计的六朝墓中,青瓷器是最主要的随葬品。这些青瓷器不仅数量多,器类繁,而且窑口来源也较多,说明了青瓷器已是当时人们普遍使用的生活器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南方青瓷制造业生产的普及与发展情况。六朝时期,最大的青瓷生产基地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上虞  相似文献   

5.
罗劲松 《南方文物》2005,(4):76-79,F0002,F0003
六朝时期的江西陶瓷业有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进步,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江西是我国原始瓷重要产地之一,有着较好的制瓷基础。至六朝时,青瓷器已普遍烧造使用,陶器在日常生活中已退居次要的地位。自20世纪50至90年代,江西考古工作者在全省各地先后发掘了几百座六朝墓,出土了大批青瓷器。  相似文献   

6.
略论湖北地区六朝青瓷的造型和装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略论湖北地区六朝青瓷的造型和装饰黄义军六朝是江南制瓷业发展壮大的时期。湖北地区虽然尚未发现这一时期的重要青瓷窑口,但从东汉晚期到东吴初已经开始出现少量青瓷,到两晋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的青瓷器已成为各类墓葬中最为常见的随葬品.此前已有学者对长江中游...  相似文献   

7.
周玫 《东南文化》2003,(11):75-79
六朝青瓷所反映的厚葬风俗,包含了时人对天、地、人三关系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8.
周玫 《东南文化》2003,(1):75-79
六朝青瓷所反映的厚葬风俗,包含了时人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9.
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类能够通过运用自己的大脑思维和灵活的双手,创造出能满足自身各种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同时,在这些物品上烙下深刻的思想印记。本将通过对六朝青瓷造型和装饰题材的分析,揭示六朝青瓷所隐含的史前原始宗教巫术、道教和佛教信仰等思想内客。  相似文献   

10.
六朝青瓷辟邪的分类传世或出土六朝(泛指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辟邪,主要见于越窑与瓯窑,其半范制作,模制合范成型。基本形态为一昂首蹲伏状的辟邪(或狮子)形,器腹中空,张口露齿,颈披鬣毛。腹间两侧饰双翼或卷云纹,扇形尾,四足曲蹲,通体施青釉,器底露胎,长度一般在12-38厘米之间。  相似文献   

11.
高桅子遗址本次发掘共分5个地点,地层堆积多属明清时期,发现六朝、唐代墓葬各1座,清末房基2座。出土及采集遗物有石、陶、瓷、铜、铁器等。六朝墓为岩坑石椁券顶墓,墓内残存的青瓷钵、铜五铢钱、铁削刀等表明其年代当属晋代;唐墓以六朝墓室为墓圹,随葬的青瓷注壶采用模印贴花技法施釉下褐彩的装饰方法乃中唐时期长沙窑的特点;清末2座连间房基的选址、朝向、布局、结构及营造法式等,在峡江地区均有其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泉州南安丰州六朝墓群出土“阮”纹砖及其学术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12月考古人员对泉州南安丰州皇冠山的六朝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2007年4月对新暴露的3座墓室又进行了清理。前后发掘共揭露墓室28座,出土了金戒指、琥珀项链、青瓷壶、青瓷碗、青瓷盘、青瓷盅、青瓷罐、青瓷炉、青瓷托杯、青瓷洗等一大批随葬器物;发现纪年墓4座,出土纪年墓砖3种,其中“太元三年”1座、“天监十一年”2座和“四年”残缺墓砖1座,更为重要的是在出土的墓砖中发现了古代乐器“阮”的印纹,“阮”的发现为探讨泉州乃至闽南戏曲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文 《南方文物》2003,(4):73-76
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国遥根据考古发现袁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瓷袁到东汉中期从原始瓷发展到瓷器遥六朝时期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方青瓷器烧造的中心地区袁青瓷器既是物质产品袁即以其物质实体满足使用需要袁它又是精神产品袁即以其造型尧装饰和釉色等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袁换言之袁这也是青瓷器所表现出的艺术性和社会功能遥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袁在南京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六朝时期的青瓷器袁从这些实物遗存看袁不乏高超的艺术品袁进一步佐证了在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形成的尧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六朝青瓷艺术已发展到了…  相似文献   

14.
德清原始青瓷窑址群的发现,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德清窑只存在于六朝时期的观点。从商末周初的黄梅山窑址,到西周末至春秋时期的火烧山窑址,再到器型丰富、制作精美、工艺高超的亭子桥和冯家山窑址,德清原始青瓷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是研究我国青瓷起源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汉六朝的青瓷狮形器并无太多关注,因而对其用途、名称,乃至于制作工艺等问题都不甚明了,莫衷一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窑工制作狮形器所运用的成型工艺,最初以拉坯为其主要成型技法,尔后大量运用范制,最终又回归于拉坯技法的钟摆现象。上述现象与汉六朝时期其他青瓷工艺演变的情况有所不同,故而本文先探讨狮形器不同成型工艺之优缺点,再借此解释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6.
六朝广西“二轴三区”开发格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广西民族地区内部开发极不平衡的事实,长期困扰着学术界对其开发成就的评价,或则言之泛泛,或则以偏概全,有失允当。本文试图以新的思路,对六朝广西开发进行区域的细分研究,以期对其开发成就作出更臻精确的评价,首次提出了六朝广西开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局部地区已步入当时我国先进开发区行列的观点。同时,这种研究还有助于对六朝广西内部社会发展程度的认识和对今天广西人口的民族分布的理解,对今天广西民族地区开发战略的选择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六朝广西政区城市的迅速发展与区域综合开发的关系,得出了政区城市发展格局即区域开发格局的结论。然后,运用现代区域开发理论,详细阐释了“二轴三区”开发格局的内涵。最后集中探讨了这种研究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徽当涂青山六朝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生  李军  罗海明  邓坚  王峰  李化  程京安 《文物》2011,(4):20-30,1
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徽省当涂县青山西麓的太白镇太白村发掘了一批六朝墓,其中M20、M23、M24的位置相邻且有打破关系。这3座墓出土的器物较精美,有青瓷盘口壶、青瓷双系罐、青瓷盏、青瓷承盘三足炉、玉璜、玉珩、玉带钩、玉猪、滑石猪、玛瑙珠等。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打破关系判断,M23的年代为东晋中期,M20、M24的年代为南朝中期。  相似文献   

18.
汤苏婴 《收藏家》2004,(5):18-22
唐代诗人韦庄的《台城》诗云:“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在诗中作者用鸟的空啼来渲染一种景色依旧,物事人非的苍凉气氛。而在六朝时期的青瓷装饰艺术中,鸟作为一种装饰题材也确实曾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9.
刘宁 《文物世界》2001,(6):57-5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青瓷制作进入了成熟阶段。江苏的南京附近、镇江一带及太湖周围的六朝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青瓷器,依器形、装饰纹样、釉质色泽等特点,分为东吴、西晋、东晋、南朝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的六朝青瓷器中,有很多带羽翼纹的动物形象,举凡羊、虎、蛙、犀牛、鹰、猛兽、辟邪等不一而足。羽翼纹的形状及  相似文献   

20.
1988年1月,泰州市博物馆在泰州电焊条厂基建工地征集到1件六朝时期的青瓷大瓮。就此向厂有关同志及当事人行了调查和实地察看。 1987年11月中旬,泰州电焊条厂过磅工程基建工地挖基础时,在距地表二米以下的黄褐色土层中,发现1件青瓷盖瓮。由于当时施工人员的疏漏,盖被打破抛弃,观其瓮内存有残骸,展开其四周附近土层,再未发现其它遗物,后被施工人员取起,将其弃置一旁。因事隔数月,瓮盖残片以及器内残骸均已不见。唯存四系青瓷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