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书《孙膑兵法》《齐孙子》)中,《禽庞涓》一篇有云:"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禽庞涓。"事与《史记》所述不同。《史记》记齐魏桂陵之战未提及庞涓,记马陵之战则谓庞涓兵败自到,除时地不同外,"禽"与"自到"之差异颇为时人所注意。按禽字通作擒、捦,古  相似文献   

2.
孙膑是战国时代中期的一位法家名将,他的军事著作失传很早。《孙膑兵法》残简在临沂银雀山汉墓中被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儒法斗争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现把《擒庞涓》篇城邑问题研究的初步意见写出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3.
王鸿儒 《文史天地》2008,(11):49-52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名著,曾有过这样的说法: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哄死人。于是,“真《三国》”中的“七擒孟获”,就被相当一部分人当成了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本文作者依据其掌握的史料指出,所谓“七擒孟获”,不过是小说家的笔法,当不得真的。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4.
桂陵的地望在今山东菏泽而非河南长垣 ,孙膑擒庞涓在桂陵而非马陵。从列阵而战到机动运兵 ,从“攻城则力屈”到主动攻城 ,反映出桂陵之战具有重要的军事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七擒孟获”的故事家喻户晓。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说:“诸葛亮打败了南中一带少数民族部落,俘虏了他们的首领孟获。……诸葛亮七次生擒孟获,七次放他回去。最后孟获心悦诚服,表示归附蜀国政府”。其他史书也有七擒孟获的故事。如东晋人写的《汉晋春秋》、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明朝李贽的《史纲评要》等,再如今人写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国史稿》、《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6.
贵刊1987年第2期发表王保钰《“七擒孟获”真有其事吗?》一文(以下简称王文),颇感其立论值得商榷。我们认为,王文“‘七擒孟获’只是个传说,而决不是历史事实”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七擒孟获”不可置信,未免武断了些。作者先据陈寿《三国志》只字未提七擒孟获之事产生怀疑,这本无可非议,合情合理。但遗憾的是,作者由此即草率得出“七擒孟获”纯属子虚乌有。继而,作者又述陈立书态度,进一步得出“‘七擒孟获’之说,只是穿凿附会而成的无法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明代宫廷绘画名作《关羽擒将图》置于宣德初年的政治背景下,认为其题材以隐喻的方式反映了明宣宗平定叔父朱高煦叛乱的事件,很可能作于平叛之后至朱高煦死于囚所这段时间(宣德元年至四年间)。作品采用隐喻手法而非直接纪实,是为了避免唤起"靖难之役"的联想,但其作用是警示赵王朱高燧等其余藩王。图像突出了关羽对庞德的绝对控制,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而明代宫廷绘画中出现较晚的《雪夜访普图》与《关羽擒将图》具有同样的隐喻意味。  相似文献   

8.
影院     
《神州》2011,(10):111
《战国》剧情简介:电影《战国》由凭《网络时代的爱情》摘得金鸡百花影展新人王的导演金琛执导。孙红雷在片中扮演大将军孙膑,与吴镇宇扮演的庞涓斗智斗勇。此外,将军  相似文献   

9.
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孟获的生平事迹却淹没于历代正史,  相似文献   

10.
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膑兵法》释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5,(1)
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座汉武帝初年的墓葬里发现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大批竹简。竹简出土时已经散乱,残断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本刊1974年12月号发表了《孙子兵法》残简释文,现在把《孙膑兵法》残简释文发表于后。《孙膑兵法》残简释文现编为上下两编:上编内容记孙膑擒庞涓事迹,孙膑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以及篇首有"孙子曰"字样但与同墓出土的《孙武兵法》佚篇内容不相类者;下编所收,是据内容、文例、书写等推断编定的。上下编各十五篇,标出篇题。有的篇题是整理小组据内容补加的,外加方括号以示区别。简文文字相连的,由我们连缀成段。简文不能确定位置但可以断定或大体断定属于某篇,分别附于该篇之末。简文中的号码是竹简编排的顺序号。除个别特殊的字体外,释文排印时尽量改从今体。假借字下用圆括号注明本字。缺字以方框为记,缺字超过五个和原简残断无法计算缺字,以删节号为记。可以补出的缺字外加方括号。  相似文献   

11.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都吓了一跳,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孙膑是遭庞涓陷害,被挖去了膝盖骨的,现在说孙膑没有受到过“膑”刑,这不是与历史唱对台戏吗?  相似文献   

12.
刘裕七月灭后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英 《文献》1999,(1):267-270
中华书局标点本《晋书·安帝纪》义熙十三年云:"秋七月,刘裕克长安,执姚泓,收其彝器,归诸京师."而同书卷十三《天文志下》在列举了大量天文现象之后却写道:"义熙十二年七月,刘裕伐姚泓.十三年八月,擒姚泓,司、兖、秦、雍悉平."对于刘裕灭后秦这一件历史大事的确切时间,《晋书》的记载自相矛盾.那么,它究竟发生在七月,八月,还是九月?  相似文献   

13.
一份杂志品位的提高既在于办刊思想的正确,也在于设置栏目的高超.好的期刊不能说所设栏目都个个精彩,但只要有几个精彩栏目肯定是能提高期刊品位、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的.新近阅读一本期刊,我感到它所开设的《旧闻新编》专栏,就产生了这样的效应,发挥了这样的作用.《旧闻新编》其实是一个文史资料和党史资料专栏,所编发的内容都是2O世纪中国重要人物的片断故事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幕真相.仅就半年6期这一专栏所发表的23篇文章看,内容都相当吸引人.其中人物故事就有《毛泽东一着妙棋:留下金门作“绞索”》、《毛泽东坐飞机趣事》、《毛泽东与新中国的不眠之夜》、《周恩来智取九龙杯》、《许世友巧擒林彪死党》、《霍英东加盟澳门赌业记》、《蒋介石也说一个中国》;反映历史事件真相的就有《西征女兵的婚姻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幼儿启蒙读物是《三字经》,或者准确地说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和《弟子规》,简称为“三百千千弟子规”——读起来很押韵,朗朗上口。  相似文献   

15.
正在《韩非子》文献整理和相关研究中,晋阳力士"牛子耕"常被用作人名资料,据以推测春秋末叶至战国初期农业使用牛耕的情况。从学术研究到中学教材,殆已相沿成习。然而,新近发现的河南新郑等地一些汉墓模印画像空心砖残片上,擒牛人物的"牛子"榜题证明,学界对《韩非子》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句读有误。事实上,少室周在晋阳与这位正在耕田的不知名男子相遇,睹其徒手擒牛、膂力非凡,与其角力而不胜,姑称之"牛子",遂有"至晋阳,有力士牛子耕,与角力而不胜"的描述。以"牛子"擒牛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有《搜山图》一卷,绢本设色,纵44.3厘米,横606厘米。无款,亦无收藏印记、题跋,据专家们从画风方面鉴定,是一幅明代中期或稍晚的摹本。《搜山图》描写的是神兵神将搜山擒妖捉怪,全画可以分为左右两个大段,每段又可  相似文献   

17.
鬼谷子又称“鬼谷先生”、“鬼谷神生”、“鬼谷生”、“王禅老祖”等,是历史上声名显赫的纵横家之鼻祖。他具有军事、外交、天文、地理、数学等多种才能,所教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学生,因争霸政坛而名闻后世。  相似文献   

18.
唐初史学家研究历史、评论史事和人物是很善于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的。《隋书》史论以秦、隋二代历史相比的论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的总论,是就一个皇朝内部的历史进行比较;《南史》、《北史》各朝本纪后论,一般也采用这种比较的方法。本文讨论的《帝王略论》的历史比较方法,虽然比上述各书都早,但就作者的运用来看,已显示出这方面的自觉意识;而在历史比较的形式上,也比上述各书来得丰富,因而可以视为这一时期历史比较方法之运用上的代表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9.
也论戊戌政变前后的康有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有为在戊戌时期的影响和地位究竟如何,多年以来颇有争议。邝兆江在《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发表《戊戌政变前后的康有为》一文,质疑康有为在戊戌时期的作用和地位。本文作者则认为,康之变法思想水平,远迈时人;康氏虽然官位不高,但是得到光绪帝重视和信任,得以通过上书言事,影响光绪帝和新政的推行;康党曾经预谋“杀禄围园”、伺机擒杀慈禧太后,成为戊戌政变的导火索;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及政变,关系重大,应是不可抹杀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看到《经济—社会史评论》创刊号,十分高兴。我想谈几点感想。第一,我们很需要这种专业性较高的历史刊物。我们已有《历史研究》这种综合性的刊物,古今中外历史的各个方向的文章都登;《世界历史》也是综合性的刊物,从古至今各个方向(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文章都登。我们还有断代史方向的刊物,例如《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等等。专门登载某一类历史问题的刊物比较少,只有《史学理论研究》一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