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尺寸:长一二○厘米、宽二七厘米、高一九五厘米年代:唐贞观二十年(六四六年)撰写者、书丹者:李世民书体:行书简介:此碑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唐贞观二十年(六四六年)李世民东征高丽返回途中,路过晋阳,追忆三十年前于此起兵,建立大唐,遂书此碑文。文中歌颂唐叔虞的政治成就,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巩固李唐政权。碑刊于贞观二十一年(六四七年),碑额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书九字。碑文采用行书,首开行书入碑先河,全文一二○三字,分为二八行,每行四四至五〇字不等。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2.
高鑫 《神州》2013,(2):216+218-216,218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在方块中千变万化的线条艺术,它具有我国民族独特的气质和风格,它也蕴藏着我国历代书法家的心血、汗永和创作才能。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位爱好翰墨的书法家和书法评论家。作为初唐统治者,他以帝王之力对王羲之书圣地位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推广,以及他的书法成就和审美思想,对唐初书风起了导向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代书法之所以能达到峰巅极致,与李世民的喜好提倡是密不可分的。现存《晋祠之铭并序》代表了他的书法成就,从中可以窥见其书法审美趣味,揭示初唐崇王风尚与尚“法”成因。唐太宗李世民(599~649),陇西成纪人。他雅好书法,师虞世南,尤喜王羲之的书法,曾收集天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真迹,以充内府。宋朱长文《继书断》卷上列太宗书为妙品。其传世书迹有《晋祠之铭并序》、《温泉铭》、《屏风碑》等。《晋祠之铭并序》是一通石刻碑,碑在山西晋祠博物馆。唐贞观二十年(646)正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巡幸晋祠时亲自撰文书写而成,同年上石立碑于唐叔虞祠前,乾隆时移基东侧南向。碑高3.55米,宽1.22米,厚0.26米,碑额“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为太宗飞白书,碑文为行书,28行,行40字至50字不等,碑题、铭序共1203字。碑阴有长孙无忌等七大臣的衔名。因至明朝中叶李世民亲书的唐碑下部已剥蚀漫漶,有的字已不可见,清乾隆三十七年,依照旧拓...  相似文献   

4.
《沧桑》1995,(5)
贞观十五年(641)五月壬申日,京城长安金碧辉煌的皇宫武成殿内,摆满了美味佳酿,群臣环坐,歌舞升平,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大摆宴席,招待“并州僧道及老人”,答谢他们上表请求李世民“以太原王业所因,明年登封已后,愿时临幸”。席间,面对这宏大热烈的场面,李世民感慨万端,他对身边的侍臣说:“朕少时在太原,喜群聚博戏,暑往寒逝,将三十年矣。”参加宴会的“并州僧道及老人” 中,有与李世民旧日曾相识者,他们纷纷上前与李世民“道旧以为笑乐”。君臣之间,畅所欲言。李世民说:“他人之言或有面谀。公等朕之故人,实以告朕,即日政教,于百姓如何?人间得无疾苦耶?”众人奏道:“即日四海太平,百姓欢乐,陛下之力也。臣等余年,日惜一日,但眷恋圣化,不知疾苦。”同时,又“固请”李世民重返并州。李世民下令赐物给这些故人,同时作出许诺:“飞鸟过故乡,犹踯躅徘徊;况朕于太原起义,遂定天下,复少小游观,诚所不忘。岱礼若毕,或冀与公等相见。”(《旧唐书·太宗》)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撰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正月二十六日,同年上石立碑于晋祠唐叔虞祠前左西向,清乾隆时移基东侧南向。《晋祠铭》  相似文献   

6.
李世民(599-649),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为人聪明英武,胸怀大志。隋大业十三年(617)李渊“为太原留守时,群贼蜂起,江都阻绝,太宗劝举义兵,高祖乃命太宗募兵。旬日问且一万”。建唐后,受封秦王,任尚书令。以后统兵南征北战,完成统一大业。武德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取得皇位,是为唐太宗。他是我国封建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史料类比研究的方法,考订出两唐书记载的孟就与《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的作者及敦煌本《食疗本草》作者为同一人。又从武周时期的崇佛、孟就之孙孟简的佞佛等方面证明了孟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通过对《石函铭》作者孟就生平事迹及有关情况的介绍,有利于我们加深对《石函铭》内容的理解,及对武周时期泾川佛教历史状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徐续 《岭南文史》2011,(3):66-66
我国作琴从伏羲始,蔡邕《琴操》曰:“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其后,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  相似文献   

9.
1920年洛阳出土的《唐东都安国寺故临坛大德塔下铭并序》提供了释澄空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庭信息,记载了撰者梁宁的籍贯、交游和思想倾向,可补佛教史和唐史之阙,具有重要的文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瑶  高辉 《文物春秋》2013,(5):65-68,72
嵌于辽阳市东郊清云山永宁寺圆公塔上的《辽阳僧纲司致事副都纲兼前广佑禅寺住持圆公塔铭并序》,记述了明代女真高僧道圆的生平事迹及死后葬身之地,还涉及到明代广佑寺、白塔、永宁寺的修建情况,反映了明代辽东地区的宗教概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元林 《文史月刊》2005,(10):55-55
位于山西太原南郊50里处悬瓮山麓的晋祠,是全国著名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这里是周成王的胞弟唐叔虞的祠庙,初建于北魏。主要景观有圣母殿、唐叔祠、水母楼、鱼沼飞梁等建筑,以及周柏、唐槐和难老泉。圣母殿内有42尊泥塑彩绘侍女像,至今保存完好,个个形象生动,神采自然,性格鲜  相似文献   

12.
從柳宗元《武岡銘并序》一文中可窺見子厚特有"生人爲先"等政治思想,並可據以彌補史書記載唐代地理以及元和間政情缺失,又知今集本有所脫漏。本文擬校正《武岡銘并序》,兼論柳宗元之仁政及其與韓愈之異,闡明其"仁"近乎大乘佛教思想及其"慈悲"觀念。  相似文献   

13.
从柳宗元《武冈铭并序》一文中可窥见子厚特有“生人为先”等政治思想,并可据以弥补史书记载唐代地理以及元和间政情缺失,又知今集本有所脱漏。本文拟校正《武冈铭并序》,兼论柳宗元之仁政及其与韩愈之异,阐明其“仁”近乎大乘佛教思想及其“慈悲”观念。  相似文献   

14.
《白雀歌》是历史上西汉金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王重民先生在发表于1935年12月出版的《北平图书馆馆刊》九卷六期上的《金山国坠事零拾》一文中,据本为一卷而被撕裂为二的P·2594和P·2864卷背,首次校录了这篇名作。王重民先生的这篇文章,在他含冤去世之后,又被收入他的由中华书局于1984年4月出版的《敦煌遗书论文集》。然而,王重民先生的录文,一方面,刊于《北平图书馆馆刊》者与收于《敦煌遗书论文集》者,互有出入;另一方面,前后两次刊发的录文,与所据原卷相较,校勘均有未妥之处。特别突出的是,所据原卷上《白雀歌》尾部的“乙丑年二月”等几行杂写。如同李正宇《谈<白雀歌>尾部杂写与金山国建国年月》(《敦煌研究》1987年第3  相似文献   

15.
杨远辉  才云 《中华遗产》2007,(5):112-115
在中国书法史上,“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的说法由来已久。大字之祖《瘗鹤铭》就保存在素有“东南第一碑林”之称的镇江焦山碑林。素素有“东南第一碑林”之称的焦山碑林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如果说西安碑林是雄浑的黄河文化的象征,那么焦山碑林则是清奇的长江文化的凝结。  相似文献   

16.
晋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杨二酉撰文的《晋祠全景》诗题,融晋祠及周边村庄的景物于一体,概括了晋祠文物精华,其内容丰富,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真挚的感情以及对晋祠秀美山川,人文景观的赞叹。  相似文献   

17.
(一)名震中外,彪炳书史,与《石门铭》一南一北,称为双绝的《瘗鹤铭》摩崖,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的岩壁上,因遭雷击,山石崩裂,坠落江中,不为人知.北宋初年,冬季水落石露,才被世人发现,因书体古拙奇峭,雄俊飞逸,引起书家重视.从此以后,前来瞻仰者、研究者、陆续再题碑铭而刻石者,代代不绝、终成碑林而洋洋大观.《瘗鹤铭》落水前,无史料记载,落水后,石碎字残,由于水下椎拓困难,有人索性凿石取字而去.今之残存五石共 93字,其中笔划不全者 11字.因铭文但载甲子,不列朝代,只书别号,不著姓名.千余年来对《瘗鹤铭》进行补佚的文本,刻本不下十余种,对撰书人的考证也众说纷纭,或曰东晋王羲之;或曰南朝陶弘景;或曰六朝隐居子;或曰唐代皮日休、顾况等,诸种说法,至今仍莫衷一是.但绝大部分专家学者从书体形势和内在精神看,认为是东晋或南朝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日本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收藏的唐代《大唐故陆妃墓志之铭》,其志主与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大唐遂安王墓志之铭》的志主遂安王李世寿系夫妻关系。该墓志的发现,不仅为研究遂安王的生平事迹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研究北朝时期鲜卑豪族陆氏的世系增添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郭志蕊 《沧桑》2013,(5):218-220
《晋祠志》由乡人刘大鹏(1857—1942)编撰,全书四十二卷,共十五个门类,记载了晋祠一带土地、人民、政事等内容,是一部丰富完整之晋祠史料集。《晋祠志》对于研究晋祠及周围地区民俗、历史地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和各地自然灾害及各地教育史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晋祠志》全书概况、研究价值和研究展望三个方面展开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晋祠唐叔虞祠碑廊东壁嵌有一块81×52厘米的残碣,上面用楷书镌刻着在晋祠碑碣与文献中唯一的一首回文诗,题目为《游晋祠》,并在诗后附有跋文。其字秀雅可爱,其诗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耐人寻味。现将其诗、文录于下,以便共赏。 游 晋 祠 (回文) 诗    停骖喜径度香风, 叠叠云山四望同。  亭列殿严分小大, 路开桥驾各西东。  灵祠古柏苍岩耸, 异境清泉碧海通。  形胜览碑高拂袖, 冥冥润物显奇功。                文晋阳之西南四十里许有晋祠焉。其祠据岩立殿,殿之下有泉混混而出,故殿之左右设二圆亭以接其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