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成虎 《攀登》2013,(2):35-40
公共政策领域是一个政治的世界,其间充满了妥协、交易和平衡,并服务于统治、权力、控制和利益,它不一定遵循技术的逻辑,因而政策方案能否最终转化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公共政策,不是政策分析者甚至不是委托人所能决定的,这客观上要求政策分析者认真审视政策方案的政治可行性。西方学者普遍采用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和风险,但它为政治可行性研究提供了一个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都非常强的工具,值得政策分析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下一星期,共和党2012年总统大选的候选人将举行第一次电视辩论。无论谁最终赢得共和党的提名,要战胜奥巴马都不是容易的事。民主党坚定地支持奥巴马,拉登之死提升了奥巴马的人气,这都是总统连任的重要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爆发后,迫于战争形势和现实局势的需求,中共开始利用具有深厚民众基础的春节娱乐开展政治宣教工作。为使其符合自身意识形态的要求,中共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技术运作,由改造到推广,再由推广到审查,终使以娱乐为主的春节娱乐呈现出政治教化的意义来。在这个过程中,中共建构政治话语的具体途径不是抛弃或打击乡村旧有的文化形态,而是借助或利用,最终确立在乡村文化中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4.
张杨 《世界历史》2012,(4):69-78,159,160
20世纪60年代,随着冷战扩展到整个第三世界,美国更加关注亚非拉国家第二、三代青年领袖的重要作用。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政府着手整合各部门各自推行的争取第三世界青年领袖的项目,并最终完成了"青年领袖项目"的政策规划和机构建制。同美国心理战的总体战略目标一致,"青年领袖项目"亦致力于赢得目标群体,使其选择亲美反共的道路,并影响其所在国家的政治走向。尽管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青年领袖项目"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并未见明显成效,但美国对第三世界青年进行的意识形态输出和文化灌输活动,最终对第三世界国家的道路选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党的产生,与西方议会政党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政党不是伴随着议会政治的确立而建立,而是适应中国政治环境需要而产生的。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政党承担了艰巨的任务,在政党形态方面,中国曾经进行过多种实验,最终发展演变为当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展望中国政党的发展趋势,必将从属于过渡阶段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党制度,逐步转换到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上来。  相似文献   

6.
北京昌平区白浮西周墓出土了带有"其祀"的铭文以及"■"和"■"的族徽,表明该墓地是商周时期"其"国首领或贵族墓葬。其族属既不是商人也不是周人,而是当地土著部落方国"其"族人。结合其他甲骨文和金文来分析,"其"国作为一个部落方国,在商周时期与中原王朝是一种由敌对、臣服到最终融合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7.
14世纪,英国和法国先后经过司法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绝对主义王权,都走上了君主议会制的道路,立法制度的确立引导封建王国朝现代国家的方向发展;在德意志,虽然罗马法的研究对帝国的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多头政治的传统导致政治上的分裂割据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大空位时期"的无政府状态。在"大空位时期",诸侯逐渐确定了自己领地的边界,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形成了封闭且自治的邦国制度,《金玺诏书》最终在法律上确立了邦国制的合法性。邦国制并不是封建领地制的延续,而具有主权、立法以及领地的区域化等早期现代国家的一些要素。邦国制为此后宗教改革时期确立的"教随国定"奠定了政治基础,同时也为今天德国的联邦制政体奠定了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8.
康春林 《史学集刊》2003,20(2):57-64
苏军过境援捷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向波兰、罗马尼亚施加政治压力的手段。苏联在30年代实行了既促进欧洲集体安全体制,又努力改善和恢复与德国合作的双向选择政策,最终在30年代末达成与德国合作的苏德条约。它在苏德条约后向东欧扩张领土的事实,证明苏军过境的大国霸权主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古至今关于地理因素对国家历史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的争论从未停止,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诸多西方学者都是地理决定论捍卫者,俄国历史学家Л.米洛夫就是其忠实追随者。他认为,俄国恶劣自然条件直接导致俄国农业生产落后、农奴制和村社出现,阻碍私人土地所有制发展,最终造成俄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局面。米洛夫的观点具有较大片面性。虽然地理环境对俄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地缘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杜华 《世界历史》2023,(1):58-75+161
美国历史上的废奴主义者身处福音派宗教复兴的时代,深受宗教思想影响,其观念和话语具有鲜明的道德特征。18世纪末以来,黑人废奴主义者的持续抗争,为废奴运动提供了政治话语和抗争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废奴主义者充分调用基督教思想和“自由、平等、权利”等美国政治的核心理念,构建出一套以“道德—权利”为核心的反奴隶制理念和话语。他们还尝试发动“人民”,通过塑造公众意见来切断美国政治体制对奴隶制的保护。在19世纪30年代,奴隶制已经成为一种无比强大的全国性政治权势。从这样的历史语境来看,废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抗争运动。废奴主义者不是单纯的道德改革家或政治行动者,而是试图联合道德和政治的力量,打破奴隶制政治权势对全国政治的控制,以最终消除奴隶制。这种兼具道德感召力和政治策略的理念和话语,是美国内战前反奴隶制政治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与梁启超最初是志同道合的师徒,而后,他们渐行渐远,最终甚至站到了相互敌对的阵营。二人的交恶不是偶然的。本文从学术门户的分立、政治信仰的乖异、国事参与的冲突和组织事务的龃龉等四个方面做了深入分析,认为康梁交恶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其政见的迥异是最根本原因。康梁交恶只是政治上的决裂,梁启超对康有为的师生情则从未泯灭。  相似文献   

12.
从熹平四年初为汉官到建安元年前后是曹操个人政治心理变化波动较大的时期,随着这一时期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其自身军事政治实力的增强以及割据统治区域的扩大,他的政治心理从最初的忠诚于汉室朝廷,逐渐动摇,最终在建安元年挟天子令诸侯,自此,他的政治心理最终稳定下来,借助于汉献帝天子的政治名义,实现自我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13.
李文玉 《史学集刊》2023,(4):113-124
明清之际有关宦官话题的讨论,既是对明朝灭亡原因的反思,也构成了对明代宦官政治,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集中检讨。在明朝灭亡后,人们虽然指出宦官参政的种种弊病,但“宦官亡国论”并不是当时的唯一声音,甚至难以构成主流观点,更多人并没有将明末宦官视为亡国的全部责任者。将视角扩展至有明一代,时人思考宦官政治的落脚点也不只在于其对国祚久暂之影响,而是更多关注宦官合法、长期、广泛的参政所带来的对于明代士大夫精神意气的摧折,从而使得有明一代难以建立理想的政治生态。在此基础上,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对整个中国古代宦官政治的总体检讨,是将宦官制度视为君主“以一人之疑敌天下”的必然产物,从而最终推演至对君主专制政体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杨燕 《丝绸之路》2011,(8):75-77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与阶级应运而生。对此,佛陀提出了其理想的政治诉求,即"以佛法治国",它包括了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社会政治主张以及理想的政府职能。虽然这些理想政策的实施曾经取得过良好的效果,但最终却不能持久。佛陀已经认识到了菩萨与众生、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万民、佛法与国家等一系列永恒的政治问题。而这一切又都充分说明佛陀最终追求的是全人类社会乃至一切生灵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1917年德国发动的无限制潜艇战,并不是一蹴而就式的突然出击,而是德国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1917年无限制潜艇战作为一次战役达到了战术目的,予协约国以沉重打击。德国之所以没有能够依靠无限制潜艇战最终战胜英国,主要并不是因为协约国采取了护航制等军事方面的措施,而是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协约国在经济和资源方面拥有更强大的战争潜力,特别是英国在封锁期间表现出的强大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加加和改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针,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指向的针对性、过程的渗透性、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服务中的贴近性,最终达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针,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指向的针对性、过程的渗透性、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服务中的贴近性,最终达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铁的根本问题不是项目的上与下,不是速度的快与慢,不是营运里程的长与短,而是决策论证过程的明与暗。  相似文献   

19.
杨亮 《黑龙江史志》2013,(23):268-268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客体、内容、方式以及环境上的情感失落,是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情感因素能够拉近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增强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加深教育方法的艺术性,提升教育环境的感染力,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激发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国家的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它符合商品经济的市场规律,如果违反这些特点,国家经济就会走向衰败。宋朝的货币经济特点不是以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为杠杆,而是以政府政治行为为基础,并通过财政运作来实现目的的一种经济手段。纸币的流通大大缓解了财政需求,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但国家垄断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由兑换纸币变成了不兑换纸币,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纸币贬值,成了宋朝经济崩溃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