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代中国侨乡的社会文化变迁,深受海外移民的制约和影响。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海外移民在推进侨乡现代化的过程中,强化了原有的乡土社会文化传统。本文通过考察闽南华侨的跨国生存状态、侨乡社会权势的转移及侨乡社会文化的传承,探讨近代闽南侨乡的国际化与地方化进程。所谓国际化,是指闽南侨乡的社会经济中心不断外移,海外华侨成为闽南侨乡的地方精英,海外世界与闽南侨乡的联系日益密切。所谓地方化,是指闽南侨乡的政治权力中心不断下移,侨乡建设与地方公共事务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本地社会文化传统得到了更新和延续。深入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探讨全球化时代地方传统的发展前景,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闽南侨乡寻根旅游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丽金  王元林 《人文地理》2003,18(6):48-51,34
闽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具有发展寻根旅游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本文对闽南地区的文化地理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寻根"文化应是闽南侨乡发展旅游文化的重心所在。并对击活闽南的寻根旅游的措施提出看法,认为发展闽南的寻根旅游应充分考虑它的"根"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抓住闽南旅游的独特风采,在旅游资源规划中,充分展现其最富有生命力的人文地理特色,满足游客寻根的文化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论文梳理了海外移民与闽南澳头侨乡传统文化景观的形成与传承,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侨乡文化景观的多元拓展。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各地侨乡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在以厦门为核心的闽南区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澳头侨乡活用涉侨历史文化遗存,持续以活态、动态积累而形成多重性的文化景观,如闽南古建、番仔楼、妈祖信仰等。近年来,澳头以乡村振兴政策为推动侨乡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发挥侨乡开放包容的优势,多元活用各种涉侨人文景观,从海港侨乡逐渐发展为国际化侨乡小镇。澳头的转型发展为进一步拓展侨乡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案例,为长时段的侨乡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龙海古大厝     
<正>闽南建筑文化的特色在于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丰富、变化无穷。传统的闽南建筑文化是人缘文化。它的建筑格局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内外有别等思想。一落古厝总是以厅堂为中心,因为厅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然后才按辈分,先左后右依次安排居住在前落、下落和护厝。传统的闽南建筑文化还是工艺文化。古民居中,木雕、彩绘、石刻、透雕、泥塑,剪贴等民间手工艺精品随处可见。传统的闽南建筑文化又是多元文化。它不仅表现在各  相似文献   

5.
2009年青阳旧街区改造时,晋江市政府特地留下青阳山麓一片占地126亩、拥有120余座传统建筑的街市作为民俗文化保护区,规划整修。笔者认为,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保护的意义,尚不止于发展旅游,更重要的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对一批闽南传统建筑的保护,使闽南建筑工艺得以展示和延续;通过对其区域内一批著名祠庙的保护,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侨、台的情缘更加巩固;可以作为展示南音、高甲戏、掌中木偶、灵源药茶等晋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侨乡文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侨乡文化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无论在哪个侨乡,外来文化只是一种“补充”,侨乡的主流文化还是本土文化。本文以侨乡文化中比较容易辨认的建筑文化为中心,对最有代表性的五邑侨乡与潮汕侨乡的侨乡文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作者认为,从建筑文化角度而言,五邑侨乡的文化特征是输入型文化,潮汕侨乡的文化特征则是输出型文化。而侨乡之所以采用西洋建筑文化,其实是侨乡现代化建设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闽南传统民居的合院式布局受地理环境、气候、文化、伦理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近代以来,诸多学者对闽南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工艺、材质、装饰等方面展开研究,但对于闽南传统民居中具有典当等商业性质的传统民居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泉港新桥张氏建筑群的实地勘测、调查,并对其形成的地理区位、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营建法则、空间组合、装饰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这是泉州典当商贸在清代发展到高峰期的典型代表,也是清代泉州地区商业建筑及其布局发展演变的实证,以期为今后的闽南传统民居中商业建筑类型的维修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福塘村拥有众多保存完整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古民居建筑群,是福建闽南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闽南地域传统风格,极具地域文化特色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志杰 《神州》2020,(5):42-43
闽南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衣食住行、诗词歌赋等多元化的形式为民众所熟知,其中最为广泛和原始的表现形式即为建筑装饰。闽南建筑装饰与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方式也愈加多样化,两者在融合过程中,需对闽南建筑中的特色文化要素进行提取与运用,深刻体悟闽南文化精髓,并运用合理的手法融入现代设计,使设计与文化融会贯通,丰厚产品的文化底蕴,传承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利用粤东及闽南地区的文化现象和人文景观,阐述了华侨文化、侨乡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涉侨文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华侨文化与侨乡文化概称为涉侨文化,其作为与地方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重要文化形态,在促进闽粤侨乡传统文化的复兴和社会和谐上产生了潜在的积极影响。由于地方党政部门重视和善于打造各种平台,涉侨文化为当代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奉献良多,并在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民族文化认同和促进中外关系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毋庸讳言,在当前涉侨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当引起各方重视。比如侨乡文化的完整理论体系亟待构建、侨乡文化遗产保护和整理迫在眉睫,而鉴于涉侨文化与当代中国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各级党政部门、侨务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应当重视对所在区域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工作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南靖是闽南沿海与闽西及粤东交界的山区县份,虽然建县(1332年)的历史并不太长,但在短短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却留下了15000多座形状各异的夯土版筑土楼,并被誉为“土楼王国”。这些土楼自公元13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形成世界独一无二的山村建筑模式,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古代汉族建筑文化传统中独树一帜。由于地处闽西南交接处,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在这里不停碰撞融合形成一种新的闽西南双重文化,其在建筑、风俗以及宗族方面所带有的双重文化烙印,使南靖土楼成为土楼文化中最具特色地带。  相似文献   

12.
广东侨乡聚落的景观特点及其遗产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东侨乡聚落景观是 19世纪中期与西方开通之后逐步形成的。华侨的勤劳不仅带来了侨乡经济的繁荣 ,而且带来了侨乡思想观念的变化 ,建筑形式的刷新就是这种变化的写照。广东五邑等地侨乡出现的风格独特的碉楼民居、骑楼商业街、公共建筑及私家园林等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上 ,大胆引进西方建筑元素和手法 ,创造出一组组式样独特的“另类”建筑景观 ,使历来沉稳、厚重的中国传统建筑增添了不少活泼、升腾之感 ,从而丰富了聚落天际线。这种侨乡聚落景观的形成 ,成为一种特定时代的特殊的历史见证 ,是一笔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应予积极保护  相似文献   

13.
《旅游纵览》2014,(2):35-36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传统村落已成为旅游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资源,同时也使得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旅游开发中传统村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整治原则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旅游开发商制定具体有效的村落风貌整治措施,对促进旅游开发与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侨乡社会资本”解读:以当代福建跨境移民潮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当代福建跨境移民潮为研究实例,提出并梳理"侨乡社会资本"命题的理论意义,力图赋予侨乡文化以新的理论视角.本文提出跨国民间网络是侨乡社会资本的基本载体,跨国互惠期望是侨乡社会资本的运作机制,跨国链接增殖是侨乡社会资本的效益特性.侨乡通过已定居移民、信息网络和人情互惠提高移民操作的成功率及获益率的能力,是一种社会资本.这种资本有望转化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乃至政治资本,但这种转化只有在如愿跨境输出人力资源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侨乡社会资本的特殊性体现在它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链接,其效益通过其投资对象--"移民"进入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而实现转换与增值.当移民作为一种投资途径并且存在有效运作空间时,移民行为必然生生不息,而侨乡社会资本正是通过一次次诸如此类的跨国运作不断增殖.  相似文献   

15.
郑而华 《东方收藏》2024,(2):155-157
传统建筑的魅力在于其深刻烙印着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文风貌,碧瓦朱檐间蕴藏着世代流传的传奇故事,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每一砖、每一瓦、每一构件都凝聚着历代建筑设计师的智慧与匠心。笔者结合个人多年的创作心得,谈一谈如何将传统建筑之美巧妙地融入石雕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16.
<正>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乔家大院古建筑作为晋商文化的一种载体,向人们展现了清末民初山西祁县一带的建筑、商业、金融、民俗、艺术等社会生活风貌,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清代北方民居建筑提供了经典蓝本。一、乔家大院古建筑结构充分体现礼制等级特征乔家大院为砖石木混合结构,主体结构为清代抬梁式构架。按照中国民居传统方式,南北纵轴对称布局,整个院落错落有致、流线分明。在乔  相似文献   

17.
论福建侨乡优势与地缘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云朝 《人文地理》1997,12(4):25-30
福建是我国重点侨乡省。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与海外华族尤其是众多的闽籍台胞的作用有密切关系。福建侨乡的这种优势既建筑在地缘经济的基础上,深层次原因更与地缘文化有关。由此出发,作者力图通过对福建地缘文化特征的分析,深化对侨乡优势的认识,进而对开发地缘文化资源,培育侨乡优势的一些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传统古村落是中国长期农耕文明的产物。中国传统古村落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地理区域位置不同,其形态姿态万千,村落风貌也是各具特色的。传统古村落包括着当地的建筑艺术、传统文化,反映了村落空间格局,村落与周边环境的自然、和谐关系。传统古村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宝贵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教育、旅游、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台山侨乡创刊最早的《新宁杂志》"告白"栏目为切入点,通过对其种类和内容的梳理,分析了1949年以前台山侨乡的社会状况。认为当时的台山社会仍与中国社会进程呈现较大的一致性,传统文化的影响依然深厚;同时,"侨"的影响无处不在,台山侨乡的经济、文化和民众生活都因此遭遇了与非侨乡迥异的来自国际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冲击。此时台山的"侨""乡"网络呈现以侨乡为中心,向各个台山人聚居点辐射和扩散的状态。侨刊本身即是"侨""乡"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它见证并参与着此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丁少平  陶伦   《东南文化》2021,(1):14-22
历史街区是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和文化形象展示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空间载体.但是,学科发展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导致我国的历史街区在风貌更新过程中凸显出一些原真性的困境与倾向,并成为制约城市整体风貌、街区艺术形象和市民文化生活品质提升的一个迫切难题.2015年国家住建部第一批公布的五个代表性历史街区的风貌更新实践表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