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唐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海淀八里庄唐墓建于唐开成三年(846年),墓主为幽州节度判官兼殿中侍御史王公淑及夫人吴氏。此墓墓室四壁均有彩色壁画,尤以北壁壁雷保存完整。北壁画长290、高156厘米,中央为一株硕大的牡丹,花丛下为两只芦雁,旁边有秋葵、百合等花卉,花间彩蝶飞舞。绘画采用勾勒填色法,形象生动传神。在唐晚期墓葬中这样大型的花鸟壁画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海淀区南辛庄金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海淀区南辛庄农民陈贵的宅院里,解放前后曾两次发现金代墓葬。第一次是在抗战结束前,侵华日军在他家院内挖防空洞时,发现了一座石椁墓,日军破坏了墓壁,盗走了发现的文物。解放后,陈贵建房时,将此墓彻底清除,又发现了1方墓志和9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三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上旬,北京市民委民族处的几位同志和我们对位于北京西郊的火器营进行了短期调查。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北京市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教育情况。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火器营的过去和现在以及火器营满族群众本身具有的民族特点和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对于民族研究工作提供了很丰富的内容,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为此,本文就我们所了解到的,向大家作一综合性的介绍。 一 火器营简单的历史沿革及满族群众的过去 西郊火器营清代称为“外火器营”,是从火器营分出来的。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管理八旗火器营事务的蒙古都统色布腾巴勒珠尔奏请将满洲八旗火器营官兵集中居住,以便操演。乾隆三十八年(1773)在西郊长河西岸兰靛厂处,建外火器营营房,命令满洲火器营  相似文献   

4.
张子晗 《收藏家》2023,(8):58-65
清代是中国古代女性头饰发展史中工艺技术最发达、装饰纹样最丰富的时期。海淀区四季青镇双新村清墓出土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精美饰物,部分尚在修复整理中。本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件头饰,从其源流与发展、种类和样式、材质与工艺、文化意蕴和用途四个方面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5.
颐和园是一座古老的博物馆式皇家园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杰出的园林艺术价值,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典雅的人文景观环境和优越的参观游览条件,是它所具备的基本功能。进入90年代,颐和园把贯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完整地保护好颐和园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合理利用其文化价值,完善提高各项管理工作,做为颐和园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这绝对是一个偶然的却令人兴奋的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元代古墓群悄然凸现在昆明湖畔刚刚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颐和园又一次引人注目。北京市的文物发掘无论是对于专业工作者还是对于一般市民来说好长时间以来早已没有了更多的奢望。因为在人们的眼里一座有三千多年历史的都城经过无数次的翻箱倒柜”后无论是地上或是地下已不会有多少“秘密”可言了。但是近一二年却有两件事打破了北京人的平静。一件是在王府井南口的东方广场工地上偶然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另一件就是在颐和园的昆明湖旁发现完整的元代古墓群。对于第一件事的评价一些…  相似文献   

7.
绝版颐和园     
李明新  岳飏  姚天新 《中华遗产》2009,(7):14-16,I0001,I0002,33-59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巍峨高耸的佛香阁三层,踞山面湖,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势相当宏伟。与宁静的昆明湖一起组成了一幅绚丽的湖光山色图卷。不过,一由于画面中荡漾的芦苇在湖底清淤时被连根拔掉,如今已经很难寻觅到如此清丽的景象了。  相似文献   

8.
漫游颐和园     
在北京,我们游览的第二站便是颐和园。(开门见山.简洁明了。)颐和园是一个面积较大、气势宏伟的皇家园林。  相似文献   

9.
《文物》1963,(5)
76北京市东城区清雍和宫万福阁  相似文献   

10.
《百年潮》2021,(2)
正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是清朝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毛泽东对颐和园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全国解放战争后期曾连发电报要求确保颐和园等古迹完好无损,新中国成立后曾在百忙之中几次前往颐和园游览,亦发出宏愿希望清理颐和园昆明湖等等,这些都给颐和园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的3月,北京迎来了春天,这是一个冬天延长的春天,这个春天颐和园留住了向北迁徙的天鹅,天使飞临颐和园,而且停留了大约20天,这确实给颐和园增加了活力,引起了广大游客的兴趣,给很多摄影发烧友带来了拍摄的好机会。这期间,每天在太阳即将升起和太阳落山的时候,无数个三脚架掷在昆明湖两岸,每当天鹅起飞和降落时,无数个长枪短炮连发连摄,场面太壮观了,影友们既饱了眼福,也着实过了一把瘾。  相似文献   

12.
庄士敦是苏格兰人,曾获英国牛津大学文学 硕士学位,有名的“中国通”;颐和园乃中国京都的世界名园。二者一外一中,一人一景,本风马牛不相及,何以相提并论?说来,颇有点故事。 1916年,在故宫关着门做皇上的宣统皇帝溥仪,要找一位外国老师,以便开眼看世界,几经选择,拜了这位庄士敦为师。 且说1912年宣统皇帝溥仪退位以后,中华民国对清室有“关于清帝逊位后优待条件”,其中第三款明确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官禁,日后移居颐和园。”这意味着故宫紫禁城不属清室所有,皇帝的家在郊外的颐和园。到了1919年,…  相似文献   

13.
颐和园摭忆     
颐和园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最后建造的皇家园林,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颐和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首都对外开放的橱窗。 我自1949年春天来颐和园工作,40载于兹,追怀往事,不胜感慨。 颐和园是1928年7月1日 才正式改为公园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2月12日(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原任清朝总理大臣,后代表清室议和,而后又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在议和过程中曾商定清帝退位后,民国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79,(2)
佛香阁是大家熟悉的颐和园的标志。它八面三层四重檐,琉璃屋面,鎏金宝顶,高41米,下面承以20米高的巨石砌成的方形台基,处在从昆明湖岸边到万寿山顶的一条建筑中轴线的高潮部分,是全园的中心建筑。长期以来,关于佛香阁的历史沿革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在清漪园时代,佛香阁原是一座九层的塔,叫延寿塔。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才改建成现在的式样。这种说法不但曾经成为颐和园导游讲解的依据,而且为一些建筑史专著所引用。  相似文献   

15.
阎严 《北京文史》2001,(1):8-11
庄士敦(1874—1938),英国苏格兰人。牛津大学毕业后来中国,一住就是34年,不只通晓中文,对儒释道、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也有研究。编写的有关我国历史、文学、哲学著作不少。来华后先后任过英国驻香港、威海卫等地高级官员。1919—1924年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英语教师,成了他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6.
《旅游》1995,(7)
毛泽东主席有一次对柳亚子说: “慈禧太后用建设海军的钱,建了一个颐和园,当时来说,这也是犯罪。现在看来,就是建立了海军,也还是要送给帝国主义的。建了颐和园,帝国主义拿不走,今天人民也可以享受,总比她们挥霍了好吧!” 陈毅在一首《颐和园划船》的诗中写到:啊!颐和园的景致十分灿烂,建筑师可以到这儿研究建筑工程,庭园艺术在这儿也找着百科大全!不可以说这园子的建造完全是为了消遣,你看它早就是供应北京城的大水库,也灌溉京西郊区一大片稻田。  相似文献   

17.
颐和园修建经费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慈禧修建颐和园,是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事件。不论是谈慈禧,谈颐和园,谈北洋海军,谈洋务运动,还是谈中日甲午战争,都往往要涉及这个问题。然而,慈禧修颐和园用了多少白银,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八千万两,(1)有人说六千万两,(2)有人说约三千万两,(3)有人说二千余万两,(4)有人说八百万两,(5)最高的数字和最低的数字之间相差至十倍之多。经费的来源,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挪用海军经费,(6)有人说,海军经费之外还有铁路经费,(7)有人则说是来自其他款项。(8)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颐和园修建经费的多少,又直接关系着对其他问题特别是对北洋海军和中日甲午战争的研究。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园林之冠颐和园给90年代的国内外旅游者带来了什么?给90年代的中国旅游业带来了什么?给90年代带来了什么?仅仅是尘埋了130多年的乾隆清漪园主体原貌的恢复和由此而生的惊喜、赞叹?  相似文献   

20.
周尚云 《收藏家》2010,(2):58-64
我国家具的发展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由简陋到华美,由低到高.由实用到美、用结合的演变过程。时至明清,中国传统家具发展至鼎盛时期,明清家具成为中国传统古典家具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观念、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凝聚,在世界家具体系中独树一帜,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