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周是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有关周代的礼仪制度在古代典籍中有详细的记载,商代礼制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即已慨叹其不足徵。从考古与文献资料我们知道商周制度多有继承,本文试图在以往有关殷墟甲骨卜辞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周代礼制的相关内容,对殷卜辞中商代周祭肜祭的仪节、仪法做一次较为系统的考察。卜辞肜祭是商王室的宗庙常祭,文中尝试论证了卜辞“肜夕”、“肜日”、“肜龠”都是肜祭的相关仪节,并与周礼所载天子、诸侯的宗庙时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去探求商代礼制的有关内容。鉴于以往学者对卜辞周祭三类五种祭祀内容的限定过于狭窄,本文尝试放宽相关卜辞的范围,凡与周祭有关的资料都依内容做出归纳,并讨论其在周祭中所处的位置,以期对商代祭礼的了解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
商文化的手工业作坊内或附近往往有埋葬牺牲的现象,本文将其进行了梳理,并与甲骨卜辞和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进行了比较,认为其是与手工业有关的祭祀(或巫术)活动的遗存。与手工业有关的祭祀或巫术活动遗存,在商代以前及周代的考古发掘中也屡有发现,它们是商代此类遗存的源和流。  相似文献   

3.
殷代不但殷王在宗庙中祭祀先公、先王,各族也有宗庙作为祭祀本族祖先的场所。文中列举了十一条非王卜辞在宗庙内进行祭祀活动的记载,还分析了殷墟发现的二处族宗庙遗存:一是小屯F29,它可能是与王有密切关系的某一子族的宗庙;二是大司空村C区建筑群中的F22,可能是马危族的宗庙。  相似文献   

4.
从卜辞看洹北商城一号宫殿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卜辞中有关宗庙的祭祀活动和祭祀场所资料与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的祭祀遗存相对照,内涵基本相合,从而证明洹北商城一号宫殿为商王的宗庙.  相似文献   

5.
殷契“王作三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论及商代军制者,无不援引武文时代的这样一条卜辞: 1.丁酉贞,王作三?,右、中、左?(粹597) 一般解释这之中的“作”字为建立,“三自”为“三师”,谓此卜辞表明商王朝建立了三师常备军,并谓“师”为商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三师约同于后世的三军,每师一万人,云云。这样的解释是否正确,我一直很怀疑。为了揭示商代军队的性质,并进而判明整个商代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商代后期已经有了区分直旁系祖先之观念,武丁之配妣辛(妇好)不仅拥有单独受祭之宗庙,而且在廩康时期的卜辞中每每与武丁、祖甲两位直系先王组成一个固定的祭祀组合,表明妇好与后世商王之间具有直系的血缘关系,她就是商王祖甲生母。传世文献言及孝己生母先于孝己去世,根据卜辞分类断代的研究成果,妣辛、妣戊的去世时间都要晚于孝己,因而她们都不会是孝己生母;而妣癸在武丁中期以前即已去世,颇合于孝己早逝之生母的身份。在祖甲和孝己的生母都已确定的情况下,自然可以得出妣戊为商王祖庚生母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殷墟卜辞中所见的“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述鑫 《考古与文物》2000,(5):21-24,27
在商代的祭祀中,有一项重要的“祭必有尸”活动,殷墟卜辞中分别记载为“延尸”、“立尸”、“饮尸册祝”、“祝于尸”、“献尸牛”等。这种有关“尸”的祭祀活动,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礼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尚书·君》、《史记·殷本纪》等文献记载 ,大戊时有名臣曰巫咸 ,而殷墟卜辞中则有“咸戊”与“咸”之记录。自罗振玉、王国维提出卜辞“咸戊”与“咸”即为巫咸之说以来 ,中经郭沫若、陈梦家、岛邦男 ① 等中外知名学者的反复征引与发挥 ,这一观点几成定谳 ,其影响极为深远。故现在的一些学者在讨论“巫咸”或商代宗教问题时 ,总喜欢援用卜辞中的“咸”来论证其商代巫师权力无边之类的观点。窃以为 ,若说“咸戊”即为殷商旧臣巫咸 ,或许是可以成立的 ;但说卜辞中的“咸”就是“咸戊” ,即是文献中的巫咸 ,则实有可以商榷的余地。其实…  相似文献   

9.
正殷墟卜辞中并无"师"字,学者们普遍认为甲骨文中的"■"即是"师",故将含"■"的卜辞视作研究商代军事制度的重要资料。武乙文丁时期的卜辞中有:"丁酉,贞王作三■,右、中、左。"(《合集》33006)由于此前武丁时期的卜辞中出现过"中■"(《合集》05807),故杨升南推测当时肯定还存在"左■"和"右■","王作三■"则说明在武乙文丁时又增加了三个师,且每师万人。如此,商在其统治后期就已拥有六万人的常备军(杨升南:《略论商代军队》,胡厚宣主编:《甲骨探史录》,  相似文献   

10.
殷墟卜辞中有一些关于商代自然崇拜与巫术的资料,内容十分重要。卜辞中有“丁羊鸟”,应即四神中的南宫朱雀。又有“帝史凤”,相当于后世道教方术中的“天地使者”或“天帝神师”。师组卜辞中有“火羊”和“阳豭”,说明当时思想意识中已有阴阳观念。历组卜辞中有一版祈雨的卜辞,属于古代的望祭,祀典所用日期依据日书中的建除术。卜辞中有“蔑”,相当于文献中的“空桑”。“蔑”与“伊尹”同时受祭,与文献中伊尹生于空桑的传说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夏商周断代工程“商后期年代学”课题中有一个专题是“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年祀的研究”。该专题要求通过对商代晚期黄组卜辞和晚商青铜器铭文中记有年祀的周祭材料的研究,来推定晚商几王的在位年数。 什么是周祭?周祭是盛行于商代晚期的一种很有规律性、很有系统性的祭祀。这种祭祀由翌、祭、 、 、彡五种祀典组成,商王及王宝贵族用这五种祀典对上甲至康丁的31位先王和示壬之配妣庚至康丁之配妣辛的20位先妣共51位祖先,按着世系的先后顺序轮番和周而复始地进行祭祀,这种祭祀是一个王世接着一个王世连绵不断地举行下去的,学者…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字考释与洹北商城1号宫殿基址性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墟洹北商城新发现的大型宫殿1号基址平面呈"回"字形,这与上世纪50年代陈梦家先生根据卜辞所作的殷代宗庙是"四合院似的"之推测契合。本文通过对甲骨文"□"字的文字学及卜辞辞例分析和1号宫殿基址的考古学分析,认为1号宫殿基址的性质为商代王室宗庙遗存,甲骨文"□"字正是这类王室宗庙的标符,可释为"庙"字。  相似文献   

13.
释“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卜辞可知,商王朝有一宗教职官──巫。《说文解字》云:“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其说巫为女性、以舞降神,而《周礼·春官》所记则有男巫、女巫之职,是以知巫不必为女性。《周礼·春官·大祝》记:“大视掌六视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其他如小祝、司巫、男巫。女巫之职司亦无非鬼神山川宗庙之祭以及祈降时雨,拔除凶旱等等,不外乎沟通天地神人之事。甲骨卜辞所记巫之事迹大致与其相互映证。卜辞有巫进行祭祀活动以求福情及拔除灾害的记录。如《合集》36507片“……贞今田巫九余祖先……人方上下于叙示…  相似文献   

14.
商代人祭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前人的讨论,硕果累累,不乏精当之说,自不待言,唯于商代人祭对象问题,终未予论及。本文的旨趣所在,即是以此为出发点,兼论与此有关诸问题,以就教于方家。一、商代的人祭对象为了便于问题的讨论,根据卜辞的记述,参照文献,我们把商代的祭祀对象分作天、地、人神三类。下面据此分而述之。商代卜辞中所祀之天神,名目繁多,有至上神帝,气象神云、风、雨、雷电,天象神日、月、星辰等等。这也合于文献所述。胡厚宣先生对商代所祀之天神,作了极为详尽的考证。商人所祀天神,虽然名目繁多,但施以人祭的仅有风神和雨神,其他诸神皆  相似文献   

15.
殷的“上帝”与周的“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有不少与“帝”或“上帝”有关。帝字有多种字形。这个帝或上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被称为“至上神”。对此,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已在《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长篇宏文中作了详细的论述。由于殷代卜辞的帝,有的又作为祭名即为禘,意为祭祀;而且还有个别殷王亡后又被后代尊为“帝”以配至上神,或有时王称号“帝乙”、“帝辛”者,所以在研究中为避免混乱,便以“上帝”代表“至上神”的“帝”,而将陟降上帝左右的先王所称的“帝”则在前冠以“王”字称为“王帝”。本文亦将采取这个比较适宜的称呼。在殷代卜辞中还同时存在“天”字。天的字形,也有几种。这个天字,在殷卜辞  相似文献   

16.
殷墟卜辞中有四方风名 ,是研究商代思想的重要资料。本文认为 ,四风应是象征四种气候 ,后世哲学思想中的“气” ,应是源自商代自然崇拜中的“风” ,古人认为“风”是“天地之使” ,故卜辞中有“帝史风” ;古人还认为“风”是天之命令 ,故四风象征天命。  相似文献   

17.
殷墟出土的历组二类卜辞的主要内容是商王的祭祀活动,本文在引证和分析了大量有关卜辞的基础上,认为商代对自然神的祭祀是为了拜年祈雨,对祖先神的祭祀则主要是岁、伐、御、拜四种祀典,并对祭祀的内容、对象、择日及祭品等进行了研究考订  相似文献   

18.
商代的日书与卜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代已有日书,如卜辞中的“可日”应是建除中的“陷日”;“戊日”又称“有日”,是吉日,辛日又称“言日”等等。卜辞中又有“往成”、“乍宗”、“协成”,也是特殊的日名。卜辞中还有“即日”、“遘日”、“职日”“正日”、“帝日”等,都是关于择日的占卜。  相似文献   

19.
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有关祭祀用牲的记载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字形和写法①。因为涉及文字的考释和商代祭祀用牲制度,本文对此略加考辨和分析。一.关于牡豕据《花东·释文》,花东卜辞中表示雄性之豕的字共有A—D诸形。  相似文献   

20.
1956年11月“开封师院学报”创刊号登载了孙海波先生所作“从卜辞试论商代社会性质”一文。该文通过卜辞材料说明商代尚未进入“发达的奴隶制阶段”,而只是“早期奴隶制阶段”。应该指出,孙先生企图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土地所有制形态和工商业发展的状况三方面来阐明商代的社会性质,是正确的。但是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