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小雷 《神州》2020,(6):269-269,271
我国传统管理思想传承几千年,对现代企业管理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对我国影响程度最为深远的儒家管理思想,从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出发,认为保证民主制度,与时俱进,保持危机意识,设立完善的权力监督制度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刘本锋 《南方文物》2006,(4):125-126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管理思想和领导智慧深深渗透在我国现代管理实践中,隐秘而顽强地影响着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管理行为。如果按哈肯的协同论的理论来解读,这是一种“慢变量支配快变量”的现象,文化传统的“慢变量”对当代快速嬗变的管理理念和丰富多样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的问题就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问题。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面、充分、深刻的探寻和研究。本文主要是对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旨在揭示这一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从“智乐水”谈起,论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乐水’’在于爱民,亲民、爱民、为民的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指出了中国传统化此种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人本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近10多年来,先从一种理论、口号、观念等被许多理论界的学者专家看重,后来逐渐被图书馆界的管理实践所接受,并逐渐融化在图书馆管理的方方面面,开启了图书馆管理的新局面。本文分析了当前图书馆人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对图书馆人员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提出实现以馆员为中心的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的用人思想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人思想博大精深,涉及用人目的、用人标准、用人机制、用人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落实党和国家的人才政策,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核心理念是其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价值观认为,人类文化的价值集中体现在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区分为形而下文化与形而上文化,形而上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想。现代新儒家标举和阐扬儒家式的人文主义,反对片面地发展人类文化中属于工具理性的科学技术,谋求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结合。但是,现代新儒家所追求的人文价值归根结蒂乃是道德价值。论者一般将现代新儒学的文化保守主义归结为以下两项:其一是中体西用的思想纲领,其二是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本文则认为,中体西用的思想纲领归根结蒂也还是体现了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现代新儒家在力图抵制和消除科学主义所导致的现代社会弊病,谋求科学与人文平衡发展的同时,以其泛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表现并凸显了现代新儒学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徐一成  陶安明 《沧桑》2009,(2):141-14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涉及民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人文精神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殚精竭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建构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系。有人认为,应该向西方学习,运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建构现代人文体系。也有人附庸风雅,强调后现代精神,主张突出人的情感、意志、本能等非理性的因素,寻找人文问题的出路。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儒家思想对构建现代人文精神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曹明 《丝绸之路》2010,(16):99-100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经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讲,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就是人本管理,即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开发人的潜能为己任,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软"手段,与近年提倡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管理理念相适应。本文讨论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了如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强化企业执行力。  相似文献   

11.
明治维新之后在日本也存在“日本的现代新儒学”。如果想要弄清日本现代新儒学的发展状况或思想特征,必须在这一时代找出几位有影响的儒者,并从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具体分析入手。战后的小岛祐马完全是个“现代新儒家”的形象。他在中西文化观上的中体西用态度;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排斥与否定立场的选择;在构筑未来社会时的道德理想主义追求等思想与中国现代新儒家有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朝鲜王朝从中国获取书籍的数量、种类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其从明朝获取书籍的途径一是由明廷赐给,二是由使臣在市场购买。与此同时,朝鲜王朝也重视对引进书籍的印制和传播,努力吸取书籍中蕴寓的思想理念、行为规范,从而使儒学在朝鲜半岛得到前所未有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长期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被少数民族文化吸收,发生融合,同时被赋予民族特色,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再创造。本文从总体上考察儒家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系列变异过程和变异类型,即从作为知识,到作为尝试,再到成为习惯的变异过程;既保留内容又保留形式的原初变异类型、保留形式而内容变化或保留内容而形式变化的初步变异类型、内容形式完全本土化民族化的完全内化的变异类型。强调在建设现代文明的今天。应从少数民族文化存留的儒家文化申吸收精华.汲取有效资源.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日本民族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又执着地固守本国的传统文化。稻盛和夫作为知名的日本企业家,具备典型的日本式思维。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关系尤其值得研究。本文将从“和魂洋才”的思维模式、日本传统的商业文化、鹿儿岛地方文化三个方面,说明稻盛哲学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出的“耻感文化”的概念已经为学界熟知,实际上,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石——“文化模式理论”更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日本文化。本文将运用“文化模式理论”分析稻盛和夫的经营活动,并且指出,稻盛哲学具有明显的日本特色:讲求实用主义,固守民族传统,提倡“和魂洋才”等。  相似文献   

16.
In the last ten years or so, interest among the Japanese in their Korean neighbour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Yet, before the Korean Wave hit Japan in the early 2000s, Kusanagi Tsuyoshi, member of popular Japanese boy-band SMAP, had already débuted and gained popularity as Chonangang, his Korean alter-self. From releasing a Korean pop-music single to interviewing South Korean Presidents on Japanese national television, it is undeniable that Kusanagi (and Chonangang) has brought Korea closer to the hearts of the Japanese.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Kusanagi's performances of and as Chonangang create a polyglotic, hybrid identity that functions as a “third space” through which notions of an underlying, essential Japanese (and Korean) identity can be destabilised. Beyond mere entertainment, Kusanagi's adoption of an identity position that is neither Japanese nor Korean, yet also both Japanese and Korean, enables the articulation of difference and hybridity which, I contend, has direct relevance to Japan–Korea and Japanese–resident Korean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7.
古代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 ,自明洪武五年 (1 3 72年 )中琉建立正式的藩属关系起 ,到清光绪五年 (1 879年 )琉球为日本吞并止 ,中琉双方友好交往五百余年。此间 ,中国儒家思想和文化传入琉球 ,对琉球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华裔儒学大师程顺则一生致力于儒家思想与文化在琉球的传播。此外 ,他对促进中琉间政治、经济、文化及航海交通方面的交流 ,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危机意识与日本的文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民族是一个危机意识浓重的民族,这在他们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以及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而日本人的这种浓重的危机意识使得他们在很多方面与众不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人被认为是世界上的怪异民族,日本的文化被称为异质文化,与他们的那种浓重的危机意识均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家族国家观”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儒教中的家族孝主义是家族国家观的重要基础。但是作为幕藩体制下封建武士之间的道德,它无法直接为明治近代化的目标服务甚至形成阻碍。因此家族国家观虽然植根于传统的儒教家族主义,但又是对其不适应时代课题的部分进行修正后,重新建构起来的一种意识形态。因此带有两面性,不是简单的“复古”,也不是儒教家族主义道德的简单复活。虽然家族国家观在统合民众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其原理与近代国家原理之间存在抵触,致使家族国家观自身蕴含着重大的悖论。  相似文献   

20.
饭店企业服务文化塑造与员工态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虹 《旅游科学》2004,18(3):27-31
员工态度对顾客判断饭店企业服务价值有重要影响,而员工态度又受企业服务文化的影响。本文探讨了饭店企业服务文化塑造的重要性及员工态度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并结合饭店企业特点,就员工态度管理的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