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带动当地就业,推动文化交流。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智慧旅游、文化旅游兴起的同时,人们也在追求更好的旅游体验,如何高质量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地政府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江苏南京为例,分析南京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南京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官方数据可以看出,旅游就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主要表现在季节性和事件性两个方面。为了探讨旅游行业内不同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了旅游就业与饭店、旅行社发展的关系模型,然后分别采用ADF检验和Johnsen的多变量检验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最后对就业波动弹性进行方差分解。分解结果显示:饭店和旅行社的发展在总量上显著影响就业,但它们的发展变化对就业波动的弹性影响不大。旅游就业中,间接就业即由旅游所带动的其他就业的增加比直接就业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毕业的人数也不断增长,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却"有业不就"或"就业快,失业也快",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何颖怡  麻学锋 《人文地理》2013,28(5):153-159
界定旅游产业生成及其周期模型,划分内部就业层次,并分析演变过程。以就业弹性系数和旅游人次为观测指标,分析了生成周期对就业层次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投资、旅游规模、旅游收入内部构成和就业人数有相关性。②出现期,以旅行社业和宾馆酒店业为主;成长期,以交通运输业、旅游商品服务和其他行业为主;发展期,以行业行政服务与管理为主。③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相对平缓的演变态势;④从分层弹性看,因突发事件呈"二凸二凹"特点,其它时点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国内旅游抗周期性及双对数需求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以来,我国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国内旅游进入快速增长期,呈现抗周期性的新特征。本文在形态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业抗周期的概念及两种表现形式。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检验发现,2003年SARS危机后,2004年国内旅游强力反弹,2009年国民经济进入低谷期后国内旅游率先恢复,形成一种受短期波动影响较小的惯性增长。同时,本文依据1994年~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双对数模型,分析全国及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结果显示,收入需求弹性大于价格需求弹性,收入增长对居民国内旅游的推动作用大于价格的限制,形成了“刚性”的旅游需求,这是新时期国内旅游迅猛增长及抗周期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然而目前旅游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行业就业问题却非常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迅速扩大,然而旅游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行业就业问题却非常不容乐观。以笔者所在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本院校为例,从2004年设立旅游管理专业至今,先后已有七届旅游管理毕业生共约250人,目前从事旅游业的毕业生不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安徽省一直将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的先导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安徽省仍难摆脱"资源大省,旅游小省"名号,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从旅游收入依存度、旅游业贡献率、旅游业拉动率、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对就业贡献以及旅游外汇收入贡献6个指标,分析旅游业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所贡献,并提出在针对性发展建议,以期以旅游业为引擎,带动安徽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醒醒  姜飞  涂倩 《风景名胜》2020,(1):0131-0133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日渐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 2012—2016 年湖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从旅游需求收入弹性、泰尔指数、区位熵系数、旅游产业创汇贡献,旅游收入依存度 5 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湖南省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得出:旅游产业对湖南省的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特别是在拉动 GDP 增长、提高外汇收入、扩大需求,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并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试图为湖南省旅游产业更好的促进该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包容性旅游增长的概念内涵、实现机制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包容性增长理念在国内外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本文分析了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旅游增长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以旅游系统为框架的包容性旅游增长实现机制,并对该机制进行了系统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的详细解析。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加强产业融合、扩大旅游需求、加强旅游扶贫、优化旅游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是包容性旅游增长政策的基本立足点。结合我国实际,本文提出应通过拓宽产业融合广度和提高其深度之政策来推动实现我国旅游业外部包容性增长。针对旅游业内部包容性增长,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出台全国性的“国民休闲计划”,大力发展国民旅游;加大针对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力度,创新旅游扶贫方式;发展社区利益型旅游业,优化旅游利益分配机制;强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的旅游公共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讨中国旅游空间异质性,模型最终结果显示经济外向度和旅游资源对中国旅游游客数量有积极的影响,而且推动力度比较大,地理距离与中国旅游游客的数量成反比,是阻碍该旅客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引言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决策。中国将旅游业定位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出台了"旅游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013年中国的旅游收入将达到29000亿元,全国入境旅游人数达3 2.50亿人次,出境旅游达到9730万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达478亿美元,增加直接就业岗位5000万。引进和实施2013  相似文献   

11.
旅游小企业与就业研究——桂林阳朔西街案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继勤 《旅游科学》2006,20(4):33-37
文章选取中国旅游小企业发展的典型地区桂林阳朔西街为案例地,对旅游小企业与当地居民就业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对案例地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从旅游小企业与直接就业、旅游小企业与就业困难人群就业、旅游小企业与从业人员培训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为:旅游小企业在促进旅游目的地居民就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大型旅游企业相比,旅游小企业在帮助当地居民、女性、就业困难人群就业以及对目的地居民的培训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Geographic clustering of industries for mutual economic benefit has long been recognised. The concept of ‘externalities’ introduced by Alfred Marshall early last century rely on agglomeration of specialised industry within a geographic area. However, only recently has cluster modelling been applied to th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T&H) industry. The aim of this paper, therefore, is twofold: first is to develop a cluster-bas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delineating geographic boundaries of T&H clusters, and second is to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factors that drive their form and shape.

Drawing on employment data as the basis for co-location of T&H firms, spatial econometrics techniques are applied to model the spatial clustering of T&H employment in Victoria, Australia. Results show that rural tourism regions have higher levels of employment in tourism operational services whereas employment in city-based regions is more concentrated in hospitality services. Our findings, when normalised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employment, show that rural and regional Victoria ranks most highly as employers in the T&H industry. Adopting a range of spatial metrics, we show that T&H clustering throughout Victoria is largely driven by six location-specific factors: (1) the availability of tourism attractions; (2) proximity to the coast; (3) the road density network; (4) accessibility to employment within the Melbourne CBD; (5) the scale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6)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resources. We conclude that the cluster-led strategy pose a number of challenges for tourism planners to promote regional tourism. Nevertheless,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 employment clustering creates a more cohesive spatial structure that could sup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etter connectedness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These clusters could act as service hubs to their wider catchment areas where visitors are encouraged to stay overnight and travel to specific sights during the day.  相似文献   

13.
由于观念与技术等问题,我国现行的高校旅游就业统计范围,在专业和行业界定上存在着明显不足,以致人们对于旅游学科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旅游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认识出现严重误解。科学运用旅游卫星账户,参考相关旅游增加值,正确统计高校的旅游就业范围,符合国民经济就业统计的实际需要,也有利于端正人们对旅游就业范围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14.
Nearly 40% of agricultural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earn an hourly wage that is within 10% of the prevailing state-level minimum wage. We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minimum wage on farm employment using county-level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ensus of Agriculture. We employ long-differences specifications and find evidence of a dynamic, negative effect of the minimum wage on seasonal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but no effect on year-round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We estimate a long-run elasticity of total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minimum wage of about −0.40, which is both statis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Employers’ total expenditures on hired agricultural workers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minimum wage. Finally,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increases in minimum wages may lead to higher capital investment as well as the consolidation of farming operations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相似文献   

15.
李凯  王振振  刘涛 《人文地理》2020,35(6):115-121
基于精准识别的一手调查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西南连片特困地区235个村庄乡村旅游的整体减贫效果,并进一步考察交通设施建设、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和旅游就业参与等不同开发环节对减贫效果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乡村旅游开发的整体减贫效应明显,但是交通设施建设、旅游产业项目建设以及旅游就业参与等不同开发环节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有助于贫困户脱贫增收,针对不同开发环节的具体问题要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实现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和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16.
李锋 《旅游科学》2013,27(1):15-28,40
文章运用集对分析法,从旅游经济系统的敏感性和应对性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测度1983—2011年间中国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研究表明:我国旅游经济系统整体上敏感性呈上升趋势、应对性呈上升趋势、脆弱性呈下降趋势;我国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具有高弹性,但其弹性在逐渐降低;近期,我国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出现了翘尾现象,说明我国旅游经济系统发展中矛盾在增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文章认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可以分为“内生性结构累积式脆弱”和“外生性环境胁迫式脆弱”两种类型;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深层压力,来源于“内生性结构累积式脆弱”的不断积累;利他性的工具性旅游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后期旅游经济系统的脆弱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东北工业旅游研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视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需从多方面入手,工业旅游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东北地区工业旅游资源丰富,是新中国工业的发源地,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并为全国各地的工业建设输送了大量的原材料、工业装备和工程技术人员,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对全国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具有发展工业旅游的良好条件。发展工业旅游有利于扩大就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和城市形象;有利于推动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还提出了发展工业旅游的若干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就业稳定性是影响城市外来人口工作生活状况和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稳定性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外来务工者工作变更频繁、首份工作持续时间短,劳动合同签订率普遍不高且期限短;外来务工人员中非农户籍群体稳定性略强;年龄、婚姻、受教育情况、社会阅历、老家关系、工资差异、劳动合同等因素对务工人员就业稳定性有显著影响;1978-2009年不同时期进城的务工人员工作稳定性具有波动性,但近年来稳定性有提高的趋势;就业稳定性的地域特征有一定差异性。2006年以来,个人阅历、职业培训、社会网络、劳动合同等因素的影响作用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