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概况韶关,古代属百越之地,旧称曲江,地处粤北山区。广义的粤北地区,其范围包括清远、河源、怀集以北地区,为五岭之南的山岳地带,山峦重迭,河溪众多。本区即为粤北的中心地区,辖三区、八县市。边境北扼五岭之口,接壤湖南、江西两省;境内扼北江及其上游浈、武两江、其东北溯浈江越大庾岭可出江西、西北溯武江翻骑田岭可入湖南,南面顺北江可直达广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境内南阻海风,北隔五岭,兼具南北气候特征,有无岭北之严寒,和分风霜:无海南之恒燠,凉兼冰雪之佳誉。我们祖先利用如此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创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早期青铜文化"是指广东地区相当于商至西周前期阶段的考古遗存。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到夏商之际,文化面貌出现质的变化,北方中原地区青铜文明因素开始出现于岭南。广东早期青铜文化分为粤东区、粤北区、粤中区和粤西区。其中粤东区独立性最强,文化面貌与另外三个区差异最大。粤北、粤中和粤西区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粤中区是其中心区域,另两区和粤中区文化面貌相似,只是接受其他文化影响的程度和来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以来,经中外学者数十年努力,广东青铜文化的考古资料已有相当的积累。虽然整体面貌还不能说十分清楚,其发生、演变过程及年代序列都有许多争议和值得推敲之处,但基本轮廓则已约略可见。从整体上看,广东青铜文化有很多外来因素,但其间土著因素是主要的。本文就...  相似文献   

4.
豫东地区考古学文化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古学上的豫东地区是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指今天的开封、周口地区东部和商邱地区,以及鲁西南和皖西北地区。该地区地处黄淮平原北部,西面临豫西山地,东面望泰沂山区;地势低平,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河泛滥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豫东地区古文化遗址多分布在一些较高的台岗地上,  相似文献   

5.
考古学上的豫东地区是个重要的古文化分布区,它不但包括今天的河南商丘、开封和周口地区,还应包括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西北部地区。据文献记载①,豫东商丘和鲁西南地区是先商民族活动的重要区域,不少考古工作者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希望,来豫东地区寻找先商踪迹,结果都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却发现分布在豫东地区介于龙山文化和早商二里岗上层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即东夷人创造的岳石文化,这显然给先商文化东来说蒙上了一层阴影。豫东地区发现多处岳石文化的遗存,也是近年来豫、鲁、苏、皖交界地区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本文拟从分析豫东地区…  相似文献   

6.
河陇地区的青铜文化李永良青铜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曙光。青铜时代文化在世界各地区的发展有早有晚,并不平衡。以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使用青铜器为最早,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初。欧洲在前4000年中出现铜器,印度在前3000年中,非洲约不晚于前10...  相似文献   

7.
本文鄂东北的地理范围是指湖北省境内泪水以东、稀水以西,北抵大别山-桐柏山,南界长江的广大区域。行政区划上包括武汉、孝感两地市的全部和黄州市的大部。这一区域的北半部为大别山、桐柏山向南过渡的低山丘陵区,南半部为狭窄的沿江冲积平原,其间由西向东依次分布着南北向的长江支流源水、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和浠水。相对平坦的地势和发达的水系为区域内古代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使利的条件。鄂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虽在五十年代已见诸报道[1],然截至七十年代末,本地区经正式发掘的遗址却仅有黄冈螺螂山[2]一处。1981年,…  相似文献   

8.
宁镇地区是长江下游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西起江宁县淳化镇.经南京、句容、丹徒.镇江、丹阳,止于武进县孟河镇,绵延100公里,总面积近500O平方公里.境内低山、丘陵、岗地众多,约占总面积的2/3,低山耸峙于长江南岸.一般海拔高度为200米左右,整个地势高低错落,起伏平缓.境内河流多源于茅山及其支脉,西部属秦淮河及其支流句容河,直接注入长江.东部属太湖流域,众多支流的错汇入太湖,长江在此呈—弯道.江流平稳,古运河在镇江谏璧贯通南北,自古为构通南北的重要水道,从旧  相似文献   

9.
滇西南主要包括今滇西大理,怒江州以南的保山、临沧、德宏三地区及思茅、西双版纳两地州的一部分地方.这里地处中缅边境,环境复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民族聚居地和对外开放门户,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数百处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址,春秋战国至两汉时代的青铜遗存,就是这些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份成果.这些遗存,尽管目前还来不及进行发掘,出土实物还较有限,但从遗存分布面较广而器物本身又多具地方  相似文献   

10.
安徽铜陵地区先秦青铜文化简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铜陵,地处皖南西北部,与江淮地区隔江为邻,先秦时期曾为淮夷和百越人活动地区,依照习惯说法,归属吴越文化范围(图一).铜陵地区迄今已陆续出土上百件先秦青铜器,不仅铸造精美,且品种繁多,文化内涵丰富.近些年来,境内又先后发现古代铜矿采冶遗址数十处,并出土了大量的矿冶生产工具.其中部份遗址的年代,上限可到西周时期,充分反映了铜陵悠久的矿冶历史和它在我国南方青铜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就铜陵地区先秦青铜文化谈一点认识,以期有助于南方青铜文化和皖南古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韶关人的眼里,伤佛没有张九龄奉昭开凿新道,就没有兴盛的珠江三角洲, 它有划时代的意义:拉近了南北之间的距离,在岭北水路和岭南海运之间有了 陆上连接点,结束了中原人对水路进岭南的依赖,使进入岭南地区快捷方便许 多,岭南经济文化的重心迅速地从偏远的西部山区移到了东南沿海,结束了珠 江三角洲蛮荒的历史,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2.
抚顺地区早晚两类青铜文化遗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抚顺地区的考古工作有所进展,1975年发现了伴存有商代青铜环首刀,似夹砂红褐陶三足器为特征的望花遗址,继又发现了具有同一特征出土有大型筒式鬲的小青岛遗址,以及清原、新宾、市郊区等地的青铜短剑墓遗存。1980年以来在新宾县和抚顺郊区开展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属于战国以前的早期文化遗址七十四处。其中以夹砂红褐陶三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址五十二处。通过这些材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在秦汉以前,抚顺地区曾存在着早晚两类青铜文化遗存(图一),现概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冀北地区是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的一个重要分布区,也是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错地带,其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尤其是东周时期的青铜短剑遗存最为集中,而且文化因素极其复杂。本文在对该地区发现的青铜短剑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试图揭示这些复杂的文化面貌中所含的各种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骆驼墩遗址的发掘确立了骆驼墩文化遗存的存在,骆驼墩文化遗存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带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新类型。根据其自身的文化特征、相对的年代跨度、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同类遗址的空间分布,可将以平底釜为主要特征的骆驼墩文化遗存命名为骆驼墩文化。骆驼墩文化在其存在的时间段内,与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都有密切的交流。骆驼墩文化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深入研究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及长江下游古代文明的进程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乱石滩文化”这一文化命名的提出始于乱石滩遗址发掘报告ill。乱石滩遗址位于鄂西北均县城东75公里处,坐落在汉江北岸香炉碗小山南麓缝被上。遗址残存面积600平方米。1958年11月至1959年4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队对之进行了三次小规模发掘,发掘面积】46平方米。主要发现仰韶和乱石滩上层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该发掘报告注意到乱石滩上层与下王岗遗址晚二期遗存间相近;晚于且不同于青龙泉遗址三期遗存I3邯p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类型14h;与中原地区龙山时代诸文化遗存也有本质区别;有自己的文化地域。基于以上认识,依照考古学…  相似文献   

16.
长城和运河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古代文明所做的两项伟大贡献.长城已受到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承认和保护,运河则未.本文有感于此,发为议论,就教于同行与专家学者. (一)运河是文物吗?什么是“文物”各种词典都有解释,一般多认为是“遗存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其中的要素是:人类创造的,保存 在地上或地下的,具有文化价值的,遗物或遗迹.大运河完全符合上面所列的四点要素.应该算是文物,试把大运河和长城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的考古调查中,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盆瓦窑遗址发现过三段式纹饰布局筒形罐,口沿下为平行细条附加堆纹,其下是半重环附加堆纹,主体纹饰  相似文献   

18.
19.
台湾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从台北市(?)山贝丘的发现与发掘而开始的.此后,虽然中、南部史前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日益增多,史前文化的时限内涵和空间分布都有延长和扩大,但以圆山贝丘为代表的圆山文化仍为台湾北部最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圆山文化并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鉴于此, 笔者企图利用所能接触到的资料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相似文献   

20.
石峡文化初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73和1975年两次发掘石峡遗址期间,我们就已经了解到这个遗址发掘工作所取得的一些成果。突出的是,它不同于我们过去所接触过的岭南地区的考古材料,感到新颖、重要。1976年的发掘取得了更多的收获。在1975年底、1976年初,我有机会到工地和参加发掘的同志们一道,对以往积累的全部材料,连同刚刚出土的部分材料,粗略地进行了对比分析整理,做了些笔记,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和参加工作的同志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