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表面看来,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之时间生活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而是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性特征。一年之中。农业生产活动有涨有落,于是乡村社会生活诸活动也必然会随之起起落落,一年四季各有其时,各种活动也就会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时间与空间之中.而这体现出的正是传统乡村民众对于时间的年度安排策略。当然这种节奏性特征并非是完全同一的,而是存在诸多差异性。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态势,是与农业生产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分不开的,并深刻影响到了整个传统中国民众时间观。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后半期鲁西民间宗教结社与拳会的动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八卦教、拳会、基督教会三关系对于教案和义和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鲁西八卦教在清政府的镇压之下,尽管仍能维持而不坠,但自18世纪末已开始走向衰落,且在1861-1863年的起义后销声匿迹。拳会在清中期是民间宗教结社的外围组织,至八卦教衰落后,成为地方社会的新势力。鲁西是天主教在山东的根据地,八卦教的衰退与教会的发展在时间上基本一致。19世纪后期,拳会与教会都在不断扩张势力,双方围绕着乡村民众的保护问题互相对立。19世纪末在鲁西频繁发生教案,其原因之一正是双方矛盾上升为武力冲突。  相似文献   

3.
对教会史(基督教和基督教会历史)的重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我们对西方历史和文化的态度,以及我们究竟想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西方,是满足于表层的概况还是希望有深入和广博的理解。应该如何在我们的外国史研究中给教会史定位?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应该说明一下教会史研究在西方的演变和发展脉络。我在这里基本上没有涉及拜占廷和东正教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宁 《民俗研究》2017,(6):113-118
19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到山东,以教会诊所、医院和学校为媒介和手段开展传教工作,这在客观上助推了山东现代医学教育的萌芽,为医学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山东民众对于西方现代医学的认知大体经历了"恐惧与排斥、好奇与观望、接受与学习、信任和接纳"的演变过程。从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视角,概述现代西方医学在山东的起源与发展,有助于深入分析山东民众对西医的认知演变过程及原因,深入理解西医传入山东后对民众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瑶 《文史月刊》2012,(8):232-233
本文从约翰逊博士的《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从效果研究的微观和宏观角度对电视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影响进行阐述。通过总结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对中国与印度乡村社会电视传播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电视在促使乡村社会信息平等分配、社会关系重构、观念改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削弱了影响社会变迁的许多结构性障碍;另一方面,就电视所带来的消费主义观念、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和大量农民进城打工等问题来看,电视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社会紧张。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来华的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记述中较多地记载了他们初到一地,虽曾遇到当地士绅和官府的排斥,却也得到一些普通民众的热心帮助;随着熟悉和了解程度的加深,他们与中国地方社会、普通民众多能成为和睦相处乃至相扶相助的邻里和街坊。此外,由于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华的社会生活条件优于西方,医疗工作得到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尊敬和慷慨捐助,致使他们很多人“心系中国”。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中国社会取得成功,并非仅由于西方近代医学在治疗方面的优越及其个人的奉献精神,还在于中国作为一个高度世俗化的社会,普通民众的质朴、良善和地方社会的慈善传统。更重要的是,中国地方社会和普通民众对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接纳和善待,深刻影响到这些随不平等条约而强行闯入的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重新认识和文化反省。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乡村寺院之社会作用有别于那些在城市或"名山"中的寺院。鉴于在古代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乡村民众的信仰成了宗教在社会存在的基础,所以乡村寺院对佛教的社会作用至关重要。这些乡村寺院和当地社会互相影响,寺院作为地方民众的重要公共场所,促进了农村的文化经济、习俗信仰和慈善事业,地方社会则影响寺院的僧人和信众之素质、宗教形态,甚至寺院建筑。  相似文献   

8.
宋桂英 《史学月刊》2004,(3):101-107
19世纪末鲁西南地区频繁发生的教案、民教冲突与地方权力结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正是楔入乡土社会的教会势力破坏了地方上的权力结构,并与传统的地方权力结构分享乡土社会的控制民众权,使得以官绅为代表的地方权力阶层权势和利益受损,才导致了由地方权力阶层领导的反洋教运动。因此与其说双方的冲突是一种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或宗教与文化的冲突,不如说是双方利益和权力的争夺保卫战。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近代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乡村危机日益凸显,并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东方杂志》是其代表。社会转型的需要与国际视角的驱动使得《东方杂志》对乡村问题尤为关注。它对乡村问题的关注与传播方式多样,其中农村社会调查和文学形式成为其最贴近乡村生活的具体表达方式。这种积极的关注和传播,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乡村问题的关注与讨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与民众在解决乡村问题上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起初,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在宗教上都是异教徒,但在7世纪,所有的盎格鲁-撒克逊国王及其臣属都皈依了基督教。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兴起,教堂捐等教会税开始见诸盎格鲁-撒克逊法典中。教会税是盎格鲁-撒克逊教会财富的一个重要来源,尽管教会拥有政治权力,在民众中间拥有道德权威,但是,教会税也增加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沉重负担,使中世纪早期英格兰的乡村生活更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李尚武 《文献》1999,(1):239-246
西方人最早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研究和传介的是一批教会人士.早在明末清初时期来华的许多传教士,为了传教的目的,学习了中文,进而认识了中国文化,并为之折服.他们回国后,将中国的许多典籍译成了西方文字,第一次引起了西方知识界的强烈兴趣和普通民众的好奇心理.正是在这些早期基督教传教士进行的译介工作的基础上,汉学才成长为西方学术界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欧美各国传播开来.早期基督教传教士在汉学的兴起和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2.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对乡村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通过改造使边区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主经济受到了削弱,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向合作制经济转变;通过选举树立了新的乡村权威,普通民众成为乡村权力主角;社会教育使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社会意识逐步形成;普及教育使穷人的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乡村社会一改过去土匪横行的局面,民众有了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一些社会陋习被新的社会风俗所取代;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使民众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派相比,中共对中国乡村社会的认识要深刻的多,正因为这样,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才取得了成功,而且代表了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平教会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并未终结,而是在大后方进行,平教会的乡村建设运动就是一例.此间的平教会在湖南、四川等地开展了许多的乡村建设活动,梳理和考察这些活动,可以审视在抗战这一特殊的历史境况下,乡村建设运动如何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产生互动与影响,并探讨抗战时期民间团体与政府的关系及对双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审和反思了目前学术界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的既有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刘家峰 《近代史研究》2000,11(2):177-204
由于农业具有和医学、教育同样的传教价值,早期农业传教士根据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的国情,针对中国教会一贯重视城市忽视乡村的策略,提出了“教会乡村化”的主张。这一主张激起了部分教会对农业的极大兴趣。本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讨论了教会与金大农林科为实现教会乡村化而进行农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的过程。在教会乡村化和乡村基督化的背景下,农业科技成为传播基督教的媒介,基督教充当了传播农业科技的主体,对近代中国农业的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5.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割断中国教会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成为中共明确的政策。通过控诉,反帝爱国运动逐渐与宗教革新运动合流,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分子"成为斗争的目标。在宗教革新运动中,开封华阳中学学生与天主教外籍主教阳霖等人的矛盾日趋激化,"华阳"事件是双方的一次正面冲突。"华阳"事件最终以驱逐阳霖等外籍传教士结局。由于处理仓促和行政执法的不严谨,这种驱逐激起了一部分教徒的抵触情绪。但从政权建设角度视之,这种驱逐契合了民众的社会心理,为新政权赢得了政治认同,也为中共对教会的改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礼仪之争难题"不应该是一个只关乎西方或者东方的问题,应该将其放归中外交流的历史坐标上重新认识。解决的关键在于辨明论争缘起及厘清冲突背后的中西学统。纵观16—18世纪宗教改革与天主教东传的时代背景,可以让我们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对"中国礼仪之争"有更多新的认识。如果说恩典观与教会道德神学是影响各修会传教士在论争中做出抉择的西方学统,那么神道设教思想下文教与神教双向度有机互动的中国社会伦理与宗教体系则是国人回应"礼仪之争"的中国学统。直面"礼仪之争"难题以及由此所体现出的中国社会宗教的"双向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反对"文明冲突论"。  相似文献   

17.
正时间是万物存续的基本维度,对人类社会而言亦是如此。不过,与物理时间或钟表时间的线性、均质性有所不同,人类的时间观念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并反过来或显或隐地影响社会生活。不同人类群体的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时间观念亦会不同。中国乡村民众如何依据农事节律来组织与展开其年度生活?这种结构性安排又如何影响民众传统的时间观念,进而影响到整体社会文化?本书正是以民众传统的  相似文献   

18.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扫盲运动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扫盲运动,起源于一战期间赴法华工的识字教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应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的时代潮流,扫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众多机构、团体和学者介入其中。而以平教会为这一运动的主力和中坚。平教会的扫盲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对民众识字率从而对其文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扫盲运动中,教材教法不断完善,民众教育经验不断丰富,晏阳初等平教会知识分子为此付出的努力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平教会扫盲运动的总体成效与他们的预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个中原因,大而言之,与当时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则与民众尤其是农民对文字的需求程度有相当的关连。  相似文献   

19.
战争的胜败,取决于客观因素是否具备,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取决于胜利一方各级将领、战士及民众的共同努力。而有了这些条件之后,军事统帅的作战指导是否正确,无疑起着关键作用。对抗双方的统帅,在战略决战中,总是竭尽自己的全力进行较量。双方又各拥有一定的实力,这就使得历史的发展显得波澜壮阔。三大战略决战中,毛泽东和蒋介石又是如何布局,进行战略对决的呢?  相似文献   

20.
名家论点     
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 在正在显现的世界中,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是紧密的,反而常常会是对抗性的。但是,某些文明之间的关系比其他文明更具有产生冲突的倾向。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线是在伊斯兰国家与其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邻国之间。在宏观层面上,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方和非西方之间,在以穆斯林和亚洲社会为一方,以西方为一方之间,存在着最为严重的冲突。未来的危险冲突可能会在西方的傲慢、伊斯兰国家的不宽容和中国的武断的相互作用下发生。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