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之际,在我国山明水秀的湘江之滨,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晚年(康熙十四年以后)住在衡阳金兰乡石船山南二里湘西草堂(今地名曲兰,在蒸水北岸),著书终老,学者称船山先生。他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明  相似文献   

2.
关于《屈原赋注》的三个问题蒋立甫戴震《屈原赋注》是研究屈原的重要著作之一。近日翻检几种有关书目,对该书的介绍,有几处不够确切,其中还有长期争议的问题。今就笔者管见所及,对以下三个问题略作说明。一、该书版本及其异同《屈原赋注》初刻于庚辰年,即乾隆二十五...  相似文献   

3.
在卷帙浩繁的敦煌遗书中,目前已被整理刊刻的敦煌赋类作品,还只有《韩朋赋》、《燕子赋》、《晏子赋》、《酒赋》等少数作品,至于《敦煌赋集》内某些重要的篇什却仍被搁置一旁,尚待进行认真的整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厦门华侨博物院珍藏的诸多明清书画中,明代胡靖行书《舞鹤赋》缎本轴为其所藏的中国古代书法珍品之一。由于该文物旧裱做工粗糙且保存不当,致使文物遭受害虫霉菌侵蚀,画心破损断裂、字迹残缺,劣化严重,无法悬挂展示。为了延长书画寿命,使它恢复原貌,通过对文物的科学评估和分析,现遵循文物保护原则,采用"整托法"的传统修复工艺,对其进行抢救性修复和保护。此次修复通过充分分析研究,针对《舞鹤赋》的现状制定了使用整托法的传统修复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双鹤群禽图》是德国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早年曾由日本装裱师揭裱过。由于原件破损较重,加之旧裱所用“和纸”纤维较长,含蜡和树脂成份较多,装裱方法也与我国传统作法有所不同,因而在修复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本文对有关问题做了简要介绍及探讨。  相似文献   

6.
傣族民间舞蹈《花环舞》,傣语称“嘎洞”,是青年集体舞蹈。舞具为“花环”,是用各色花纸编在长约2米的竹篾上制成的。舞时,双手握住花环两端,在各个方向变化花环形状,分为快、慢两种节奏。另外,还摆动花环,组成各种图案。舞步有“小跳”、“踮步”、“顿搓步”等。观看《花环舞》,令人如置身花海,彩浪翻涌,绚丽夺目,情趣盎然,美不胜收。傣族《花环舞》@吉书  相似文献   

7.
北弥陶牧西接昭丘王粲聊暇日销忧,登楼而赋,先从搂之方位写起,用“挟”、“倚”、“背”、“临”四句,描绘楼之左右前后的“通浦”、“长洲”、“广陆”、“沃流”四景。因皆属眼底之物。故一览无余。接着写了“北弥陶牧,西接昭丘”两句,从近观转向远望,赋的感情也渐由平和趋向波动。东、南、西、北四方,王粲只选择西、北两方,弃东、南不顾。从赋的传统结构方式看,是一种反常。登高临远,瞩目四望,  相似文献   

8.
《敦煌赋汇》赋为诗之流。赋从诗体中独立出来后,就受到骚人词客的喜爱,其本身又演变成赋作者充分展示才华的文学样式而风靡久远。汉魏以降,赋体文学产生的许多鸿篇巨制作为汉语文学史中的瑰宝放射出照耀千秋的光彩。自敦煌残卷公诸于世后,敦煌赋便受到中外学人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公莫巾舞歌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宋书》卷二二《乐志四》载“《巾舞》歌诗”一篇,并称之为《公莫巾舞歌行》。全文又载《乐府诗集》卷五四,称为《巾舞歌诗》。《南齐书·乐志》载其首尾片断共计40字,称为《公莫辞》或《公莫舞歌》。《宋书》卷一九《乐志一》所叙述又有《公莫舞》,列入“巾舞”...  相似文献   

10.
拉祜族能歌善舞。但在诸多舞蹈中,《鹌鹑舞》却独领风骚,备受青睐。其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拉祜族大神厄霞创造了天、地、人类,但人们不知道怎样抒发内心的欢乐,鹌鹑鸟用了七天七夜的工夫教会了人们唱歌、跳舞。鹌鹑鸟本来是非常鲜艳美丽的,由于向人们传艺过度辛苦而失去了鲜艳的羽毛和彩屏般的长尾。于是,鹌鹑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鹌鹑失去了长长的尾巴再也飞不回遥远的密林,只好在附近的坡坎上掘穴栖身。夜里,常有虎、豹窜往村寨,鹌鹑总是最先觉察,便发出凄厉的叫声向人们报警,使人们免遭袭击。…  相似文献   

11.
《北里》之舞与《靡靡》之乐钱钢《史记·殷本纪》载,商纣王为取悦妲己,"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大平御览》(卷五六九)引梁元帝萧绎《纂要》:"古艳曲有《北里》、《靡靡》、《激楚》、《流风》、《阳阿》之曲,皆非正声之乐也。"可...  相似文献   

12.
鲁琢所编《赋学正体》从文体特点入手将赋分为四体(骚赋、古赋、文赋、律赋),并追本溯源,为它们找到了共同的根源——屈骚,四体之赋分别继承了屈骚中不同的特点,从而蔚成大国。《赋学正体》产生于古、律各体赋之创作及具有新创的赋学理论皆十分兴盛的乾隆朝,其将四体之赋渊源归于一处的做法,实质上是对"因时代高下"与"祖骚宗汉"的赋学批评观的反拨,将各体之赋置于平等的地位,更为客观地考察并揭示其文体特点。而他在"韵语杂体"一卷中将十四种韵文文体与赋画境,显示出其所持的狭义的赋体观,仅有导源于屈骚,以赋命名,文体特点合于其所分四体之赋的韵文才能被称作是赋。而从他"间採名篇"的选赋标准及赋后之论中可见他于古厚醇雅的赋作的推崇。而鲁琢对历史发展中各体之赋的变化缺乏关注,则是其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13.
米芾行书《天马赋》,《石渠宝笈·初编》卷二九著录“上等来一”一卷,粉笺本,据《石初》云:“高七寸七分,广六尺零二分。”无款。后隔水有清初孙承泽跋云: 米元章《天马赋》,余于沧桑后得之故内,其奇逸处全仿颜鲁公,余取鲁公送刘道(按应为“太”字之误)冲序墨迹对观,无一不相合者,古人书法皆有原本如此,记之以自勉。退道人泽。  相似文献   

14.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墨迹手卷(图版壹—图版叁)(以下简称"二赋"卷),是1982年12月吉林市第五中学刘刚同志所捐献的。"二赋"卷系《三希堂法帖》第十一册苏轼"二赋"法书的原本,是一件具有很高价值的国宝。此卷现藏吉林省博物馆。一 "二赋"卷现况是卷白麻纸本,凡七接。纵28、横300厘米。行书,计七十七行,其中《洞庭春色赋》三十二行,《中山松醪赋》三十五行,  相似文献   

15.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篇《盐井赋》,系清朝乾隆年间四川富顺县自流井人李芝所撰。作者选择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之一的井盐业为创作题材,描绘了明清两代川盐生产的情况,写出盐工的苦难生活。在古代辞赋中,这样的作品是难能可贵的。明清川盐业概况与《盐井赋》的作者《盐井赋》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写作的: 四川是我国主要的井盐产地。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16.
地处淮河下游的盱眙,蕴藏着深厚的淮河文化精神。2000年7月19日,龙年盱眙龙虾节开幕,将盱眙特有的淮河文化以及美食文化推向全省、全国、全球。在龙虾节开幕式上,著名诗人赵恺代表嘉宾作了题为“水鸟翩跹”的发言,博得在场千余名各界人士的热烈掌声。他说,走进龙虾城,我首先想到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龙虾筑营扎寨,且盔甲闪烁,铁螯开合,厉兵秣马,拥兵自重,仿佛军事史增加了一个崭新的兵种。筑营扎寨,还和人类一样过节———这就是一个发现,色彩的发现,活力的发现,灵性的发现,品德的发现。发现者是谁?盱…  相似文献   

17.
《丑妇赋》中"足律"当读为"崒嵂",山高貌;"馋苑"当读为"馋",意谓贪吃;"耽眠嗜睡"之"耽"为"躭",当属上读,"眠嗜睡"依原卷本当校读为"眼暙嗜",意谓眼睛大喜眨眼;"爱父增薪"当校读为"忧釜憎薪",意谓不愿从事炊薪之事;"犊速"当读为"速独","速独"即"",指缺前雍的胡履;"屈焠"读为"臎",指屁股。  相似文献   

18.
1982年,河南中州书画社影印出版了署名黄庭坚的《幽兰赋》行书拓片,共十二帧,系采自河南叶县刻石。原石置于叶县城北卧羊山之黄公祠内(黄庭坚曾官叶县尉,当地人建祠以作纪念)。刻石高丈余,字大径六、七寸,总约四百字,整体看,颇为壮观。出版简介说:《幽兰赋》系"黄庭坚奉皇帝旨意,把它写于绩熙殿中,经后人双钩副本保存"。接着高度称赞此帖"全篇气势雄浑,用笔腾跃跌宕,逸趣横生,横笔奇倔而富有弹力,竖画遒劲而深藏豪放,充分体  相似文献   

19.
这是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向汉献帝推荐祢衡的《荐祢衡表》中一段话,介绍了祢衡的杰出才能。  相似文献   

20.
班彪(3-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出身世家,其先祖班壹于秦朝末年曾避难于泥阳(今甘肃省宁县)一带,故泥阳有班氏庙;祖父班况,汉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班稚,汉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姑班健仔,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选人宫,立为健仔,善词赋。班彪曾到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依附隗嚣,著《王命论》劝嚣归汉,不听;又到河西为窦融出谋划策,劝融支持汉光帝刘秀。东汉初,任徐令、望都长。班彪专心史籍,“才高而好述作”,不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文学家。他续作《史记后传165篇。其长子班固继承父业,修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名著《汉书》;其女班昭又继续完成《汉书》的八表等;其次子班超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为东汉名将;超子班勇,任西域长史,熟悉西域情况,《后汉书》西域传所述风土民俗,“皆安帝末班勇所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