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来信     
赤子之心跃然纸上我无法确认,将丘成桐作为封面人物之后,本期杂志会不会被禁止进入北大校园。但我确信,“五四”精神尚未泯灭的北大,依然有坦然面对和包容一切的雅量。未曾料到丘成桐给中国教育界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过了他在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叙伦从民国初年的兼课教员、教授到两年后的专任教授,在“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首尾21年,实际执教13个年头。他以研究诸子和《说文解字》知名,离开中学13年(1902—1915),就在中国最高学府取得一席之地,曾经制订《北京大学整理国学计划》(1921)。强烈的责任感驱使马叙伦不仅仅安身立命于书斋讲堂,而是挺身主持北大教职员会、北大庶务委员会、北京国立八校教职员会联合会等教师团体,成为北大教授中有独特建树的代  相似文献   

3.
杨飞  任玉青 《文史春秋》2007,(11):11-13
1917年1月,在蔡元培校长的力荐下,陈独秀以品学兼优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入北大,"一校一刊"实现了历史性会合,再加上北大新派教授的加盟,北大真正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成为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4.
自7月1日本刊发表《丘成桐:中国教育走了很多好笑的路》之后,在媒体和网络世界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文章发表20多天后,北大新闻发言人称:“对于北大引进海外人才的言论是一种不负责的说法,歪曲事实,严重侵害了广大海归学者和北京大学的声誉,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并声称“将向媒体详细介绍引进海外人才的有关情况,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随后,北大新闻发言人表示:“一个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优秀的海外学者,即使完全符合招聘条件的所有规定,他还要经历严格的筛选程序。”同时还表示:“长江学者在聘任中,必须接受教育部的履职检查。聘任结束后,北大还要组织全面细致的工作评估,结果报送教育部。严格的选拔制度和评价机制可以确保招揽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殷旵,中国著名易经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华老子研究会学术委员。主要作品有《易经的智慧》、《老子为道》、《在北大讲易经》等。  相似文献   

6.
1939年1月,在北平成立了日伪控制下的"国立北京大学",但它与北大无任何干系,被称为"伪北大"。伪北大的兴亡,在厚重的中国现代史上,并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史中,它被视为异类。但它确实存在了七八年的史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正视。《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一文再现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7.
纪念商鸿逵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召开为纪念明清史专家商鸿逞教授逝世十周年,北京大学于1993年11月9日举行了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大学领导和学术界知名人士100余人。会议由北大历史系代主任王天有主持。他在发言中对商鸿逵教授在明清史研究方面对于北京大...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4月29日,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讲座"系列之四在北大历史学系举行。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莱佛士人文讲座教授杜赞奇(Prasenjit Duara)作了题为"南洋离散华人的孔教与公民权:比较的视角"的讲座。杜赞奇教授生于印度,在德里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前往美国继续深造,师从孔飞力(Philip Kuhn)教授,在哈佛获得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杜赞奇教授曾担任历史学  相似文献   

9.
2014年5月24—2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中古中国的政治与制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紫玉饭店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台湾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金泽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40余位青年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北大罗新、陆扬教授,中国社科院陈勇研究员、首师大蔡万进教授也先后莅临会场。开幕致辞环节,首师大历史学院院长郝春文教授回顾了首师大历史学院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中古政治、制度研究提出殷切期望。其后,北大历史系阎步克教授强调了制度史观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人而言,北京大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它是中国精神的象征。北大的命运连接着中国的命运;北大的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它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民主的旗帜。而讲北大的崛起,则必须谈到一个人——“北大之父”蔡元培。  相似文献   

11.
刘火雄 《文史天地》2013,(11):62-66
北京大学与商务印书馆素来被视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双子星座”。1921年,商务印书馆负责人张元济、高梦旦等拟邀请北大教授胡适出任编译所所长一职。胡适则推荐了自己的老师王云五。在当年7月23日的日记中,胡适写道:他(王云五)是一个完全自修成功的人才,读书最多,最博。  相似文献   

12.
北大随便讲他们没有问题,那他们可以将名单发表嘛。名单发表我们一个个对就是了。北大讲没有问题,为什么不公布名单呢?几个月前和记者的一次对话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丘成桐先生没有想到的。因为他原来认为大众媒体是不懂科学家的,他曾经这样反问记者:在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媒体为什么要来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应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教授的邀请 ,《世界历史》编辑部的全体人员于今年 4月 6日前往北京大学 ,与历史系的部分教授就如何办好《世界历史》杂志 ,推动我国世界史的研究进行了座谈。北京大学的世界历史学科教学和研究力量雄厚 ,成果卓著。北京大学图书馆世界史方面的资料收藏丰富。《世界历史》编辑部希望北大的老师们不仅要一如既往地给杂志提供优质稿件 ,而且还要为办好杂志提建议 ,出主意。座谈会上 ,北大的教授们热情而又坦诚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世界历史》要站在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前沿 ,关注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课题 ,比如东…  相似文献   

14.
张友仁 《百年潮》2012,(12):27-30
1947年7月,我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后留校任教,至今已65载。北大经济系是中国经济学界重镇,有不少大家、名家曾在这里执教。我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共事,深感荣幸。马寅初校长我刚留校工作的时候,北大经济系主任是赵迺抟,经济学教授有周炳琳、周作仁、蒋硕杰等。马寅初还没有到校,校长是胡适。马寅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教授、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宋向光先生,在2011年7月27日的《中国文物报·博物馆周刊》发表《历史类博物馆“艺术转向”的隐忧》一文,提出当代历史类博物馆需要引起警惕。我再三阅读,认为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6.
潘光哲 《安徽史学》2021,(1):112-119
胡适在1930年代参与北京大学的改革,引起了一系列纷争.特别是在1934年因北大国文系教授林损"请辞",竟让胡适集谤汇讥.事实上,胡适透过具体建制里的人事择汰以推动中国现代科学及学术之发展,固有争议,却是理有应然.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大学“盛唐研究计划”的第一批成果,即由吴宗国教授主编的《盛唐政治制度研究》、李孝聪教授主编的《盛唐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王小甫教授主编的《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邓小南教授主编的《唐宋女性与社会》(上、下册)、荣新江教授主编的《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共计五种六册,作为《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第一辑,已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 0 0 3年8月正式推出。这是近年来唐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下面仅就该丛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作一简要介绍。“盛唐研究计划”是在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规划”和教育部人文社…  相似文献   

18.
常河 《江淮文史》2013,(3):133-138
(一)提及中国高等教育,不能不提及北京大学;提及北京大学,不能不提及中国大学校长"第一人"蔡元培。蔡元培以其人格魅力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为北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在短短数十年间可与世界一流国家相媲美。可以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后来的北大。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明清史专家商鸿运教授逝世十周年,北京大学于1993年11月9日举行了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校内外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北大历史系代主任王天有主持了会议,他首先对商鸿造教授在明清史研究方面对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所作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与会代表纷纷发言。郭松义、何龄修教授的联合发言,追忆了他们当年在北京大学读书从师商先生时的情况,并且谈到在以后工作中得到商先生的指教和支持。他们谈到,商先生不仅作为中国近代以来第二代清史学者,有承上启下之功,而且以满腔热诚对待后学,“问一答十”,因此深为学界所尊重。邓广…  相似文献   

20.
陈平原教授在《作为话题的北京大学》(载《读书》1998年5月号)的大作中曾有一节专门提到1948年12月17日的北大五十周年校庆,其中有这样的叙述: 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北大重归红楼,应该好好庆祝了;可很快地,内战炮火又起,学校成了党争的重要阵地。即便如此,北大的五十大庆,还是相当热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