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由”在美国是一个被不断创新的概念 ,本文从概念变迁的角度探讨了早期美国“自由”观的历史起源及主要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外刊摘要     
《环球人物》2013,(3):10
1月21日封面文章共和党"救星"2012年10月,飓风桑迪席卷美国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马不停蹄地检查输电线、被损坏的建筑和马路,拥抱每一位无家可归的幸存者。尽管他是共和党人,支持罗姆尼,但当奥巴马来视察灾情时,两人还是放下两党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大钱”的时代,美国政治从未像今天这样热烈拥抱企业和私人捐赠  相似文献   

4.
飓风“卡特里娜”过后,美国的新奥尔良变成了人间地狱。80%的区域被洪水淹没,洪水过后死亡、饥饿、瘟疫、暴力事件……这些昔日只能在美国电影中看到的灾难一同降临到了这座城市。在飓风“卡特里娜”来临之前美国政府只是发布了强制撤离的警告,意识到危险的多数人开始纷纷逃离家园。然而,离开的也仅仅是多数人,那些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一直以美国是近代自由的发源地和现代自由的捍卫者而自豪。不仅美国学术界主流一向认为 ,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由演进的历史 ;一般美国人也将自由作为判断个人、民族或国家的第一概念。在 2 0世纪末一项民意测验中 ,对“你作为美国人最感骄傲的是什么 ?”69%美国人的回答是“自由” ,对“自由”的选择甚至多于“平等”和“高收入”。无疑 ,“自由”是美国人最喜爱和珍贵的词汇之一。但如果你追问他们自由是什么 ,答案之多将令人惊奇。有人曾说 ,美国是世界上最难管理的国家 ,因为那里有着世界上最多的 ( 2 0 0多种 )种族和 ( 1 3 0 0…  相似文献   

6.
且读王小波     
初读王小波,是因为他的死。他死在1997 年,死后,他的夫人写了一篇悼文,称他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 说他的生命像樱花,说他带给了她幸福的二十年。我很好奇,便问母亲:“王小波是谁?”母亲连连摆手:“那个人的书你看不懂的。”我那  相似文献   

7.
《南方人物周刊》2012,(42):58-59
2012年10月,飓风桑迪像一只喝醉了酒的大象,将海地和古巴踩得满地狼藉,然后又奔着美国而来。10月28日,飓风在大西洋城登陆,此时,万众瞩目的美国大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奥巴马和罗姆尼进行了3场辩论,互有胜负,飓风的到来打乱了二者的竞选计划。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书内并没有枯燥地罗列史料.而是以费城的自由钟为轴线,以信仰为维度,梳理美国建国历史和美国的自由精神。撇开基督教文化的背景来谈美国的发展史,往往会陷入到“大国崛起”之类的“地缘政治”学说当中,而忽略了美国最精髓的自由和独立价值。美国之所以稳固而且强大,  相似文献   

9.
《华夏人文地理》2013,(1):20-20
编辑之选特丽莎·拉特利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卡尔斯巴德 看着14岁的女儿在东京的森大厦中旋转起舞,是拉特利奇这次家庭旅行途中最难忘的时刻。“这意味着埃玛从她人生的一个阶段——初中,舞入了另一个阶段,高中。”这位身为记者的母亲说道。  相似文献   

10.
“自由钟”(Liberty Bell)是美国费城国家独立历史公园里的一件珍贵物。在美国历年发行的铸币上,曾两次出现“自由钟”的图案:  相似文献   

11.
制度设置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问题。以关于惩戒“包二奶”的讨论为例,“道德派”强调自由与隐私权,主张“把道德的东西还给道德”,“法律派”认为,道德无力时应用法律规范。以成本分析法看,自由与隐私权是社会性的,在家庭仍有社会成本与收益效应时,“包二奶”应得到惩戒,道德惩戒的成本低廉,但在陌生人社会作用有限,法律惩戒成本稍高,但收益可靠。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被舆论界普遍誉为“中国第一自由撰稿人”的伊夫特地给本报发来专稿———“自由撰稿人≠伊夫”,写得颇有情趣,值得一读。本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本意不过是为了“招揽”读者罢了,实与作者无关,在此特别声明,以免误伤作者。可能是自己较早地打出了“自由撰稿人”的招牌,也可能是我写了太多大胆批评文章的缘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伊夫”———这普通不过的一个笔名竟然变成了自由撰稿人的代名词。迄今为止,我没有承认什么“第一自由撰稿人”的称谓,更不敢自称自己是什么“自由撰稿人的老大”,我就是我,只是一个独往独来…  相似文献   

13.
论美国殖民协会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聚国 《世界历史》2006,68(5):45-54
美国殖民协会是19世纪一个致力于将美国的自由黑人遣送回非洲的组织。它不是一个“仁慈的”、“人道的”组织,也不是一个废除奴隶制的机构。它的真实目的是通过将全部黑人驱逐出境,以建立一个纯白人的国家。它在本质上是种族主义的。它利用了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种族主义,并对种族主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是一个亲奴隶制的种族主义组织。  相似文献   

14.
编辑手记     
这一天是1995年6月24日,我们只觉欢庆的气氛就像一场风暴席卷了约翰内斯堡。人们在大街上跳舞,与陌生人拥抱。南非跳羚队在埃利斯公园体育场中通过加时赛击败了新西兰全黑队,夺得英式橄榄球世界杯。那时我正待在离体育场十几公里的房间里.跟一堆朋友看电视转播.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头脑里,我构成了一个密封的盒子。我把我愿意想到的东西放在里面,其他的东西放在外面。盒子里面是白色的,外面是黒色的;里面是爱、友谊和乐观,外面是消极的、悲观的东西。”说这番话的是一位母亲,是位生活中屡遭不幸的母亲:亲人惨死、遭受家庭暴力、自己又身患乳癌……但这一连串的灾难并没有磨灭她乐观的性格,并不忘时时把这种乐观的性格传给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在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少挫折和打击,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后来这个孩子成了美国的总统。这位母亲就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母亲。“这并不是什么缺陷,只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  相似文献   

16.
赵诚 《炎黄春秋》2010,(6):84-87
从《自由中国》到“中坜事件”1950年代,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之后,先有吴国桢向蒋介石进言,实行“政党政治”,为蒋不容,1953年出走美国,次年与蒋反目,指责其独裁专制。后有雷震1960年反对蒋介石违宪第三次连任“总统”,并在其主持的半月刊《自由中国》发表《敬向蒋总统作一最后的忠告》、《我们为什么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反对党》等七篇文章,主张反对党参与选举,制衡执政党。9月雷震被捕,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的国家认同建立在新英格兰的历史经验、共同的革命经历以及对普世自由主义价值观和理想的信奉基础之上。这种独特的国家认同模式使美国人相信美国具有一种独特的国家身份———“自由的捍卫者” ,注定要在世界上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 ,并因此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其一是把捍卫和实现普世自由作为重要的国家目标 ,为美国外交注入了强烈的道义色彩 ,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助于捍卫国际正义和传播自由、平等的人类理想 ;其二是乐于在对外关系中不断寻找“他者” ,即所谓“自由的敌人”并加以消灭 ,导致美国外交中的干涉主义和滥用自身巨大的力量 ,给其他国家和国际事务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18.
曲升 《世界历史》2022,(1):105-122+155-156
在海洋自由政策观念陷入分裂和战争来临的形势下,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因势利导,实现了对美国海洋自由观的全面重塑,即在国家国际角色定位上实现了从中立国到交战国再到世界领袖的转变,在利益意涵界定上实现了从狭窄的海上私人财产豁免原则到广泛的航行自由原则的拓展,在具体政策实践上实现了从反对潜艇战到实施潜艇战的逆转。这种语境重塑和政策行动转变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历史影响,不仅有助于美国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而且适应了战后美国国际角色定位、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变化,开辟了将“军事航行自由”确立为美国海洋自由政策核心诉求的道路。但无论海洋自由原则如何被改造和重塑,其服务于美国自身利益的目的和本质不会变,其单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底色不会变。  相似文献   

19.
一盘龙虾     
晚饭,桌上居然摆着一盘龙虾!肥硕红艳,煞是诱人,我欣喜若狂。细数,共有十个。问母亲来历,母亲轻抚我头:“你已经十四岁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特意托人从海边买来的,趁热快吃吧……”坐在沙发上,边看动画片边吃。动画片太诱人了,我无暇剥虾,母亲和奶奶轮番帮我剥,我只管吃。动画片播完,我惊奇地发现父母和奶奶谁也不曾吃过一个虾。问原因,母亲笑道:“我不爱吃这东西。”父亲漫不经心地说:“我也不爱吃。”我抓起一个递给奶奶,奶奶受到惊吓似地直往后躲:“我可不敢吃,一看那张牙舞爪的样子就害怕。”我暗笑: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不愿吃?吃得更…  相似文献   

20.
崔雅最后还是死了。这位温柔的女性,没能创造奇迹,没能在生命尽头对癌症做一个“V”形手势。幸而5年艰难治疗中她并非一无所获,她用这5年,拥抱了可能拥抱的希望,做出了可能做出的选择。她在这5年里写下的日记,和她丈夫肯的追忆,讲述了一个不断绝望、不断希望,不断怀疑,不断深信的,真正的“生命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