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世纪后期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者无止境的侵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定。激起了人民大众的强烈反抗情绪,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刺激下,1898年的中国开展了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戊戌变法”。福州人林旭在这一运动中,直接参与新政、发表言论、鼓吹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  相似文献   

2.
方志是按一定体例,记述一定行政区域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述。是朴实严谨的科学的资料书。资料性是方志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相似文献   

3.
胡忠良 《中华遗产》2008,(9):158-160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上了一道奏折.请求慈禧太后“训政”,于是慈禧发动了戊戌政变,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关于这份奏折的出笼.人们怀疑它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太后党的一个阴谋。  相似文献   

4.
《越绝书》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越绝书》是在东汉初年郡国之书编纂之风兴起的历史背景下编辑成册的,是郡书的一种,是方志源流之一。它的问世,还与当时儒生“尊古卑今”历史社会观有关。同时认为,《越绝书》非一人之作,东汉初年的编辑者自己已经交代得十分清楚。编辑者隐其姓名,并非因撰述中抄录了大量前人的成果,而是因为当时东汉王朝刚刚建立,不得不有所顾忌。后代学者对《越绝书》子贡撰和成书年代最早提出疑问的是唐朝人司马贞,而不是宋朝人陈振孙。  相似文献   

5.
以史入志:章学诚方志学核心理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张从破与立的角度再认识章学诚.章氏认为方志编纂有四弊,即地理化、文人化与公文化、类书化、非理论化.为此,章氏主张方志编纂应学术化、历史化.章学诚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日修志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清末的历史风云中,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与时代变革,广西的知识分子投身于维新变革的实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1899年2月6日.盛成于江苏仪征一个书香家庭中诞生。他是盛家的第二个儿子。父亲盛元泰是支持维新变法的。盛成出生后,盛父说:这个伢子是六君子之一投胎来革清朝命的。  相似文献   

8.
论及戊戌变法,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但一些大学历史教材受篇幅所限,对康氏的维新变法思想讲解尚不够全面、深入。笔者讲授这一问题时,在全面系统的总括其七次上书的内容和《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总体评价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9.
本主张从破与立的角度再认识章学诚。章氏认为方志编纂有四弊,即地理化、人化与公化、类书化、非理论化。为此,章氏主张方志编纂应学术化、历史化。章学诚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日修志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资产阶级上层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然而,这次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失败了,原因除了耳熟能详的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封建思想的禁锢、反动势力的异常强大以及资产阶级上层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等等都注定了戊戌变法难逃失败的命运。?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呢?本文以社会结构和变法策略为视角,试图给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再论戊戌政变中袁世凯的"告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卫东 《清史研究》2002,3(1):31-40
戊戌政变中袁世凯的“告密”是聚讼百年仍未能定谳的疑案。是案历经政治、道德和学术的评判阶段,具体而微地映证出近代学界在重大“问题人物”的研究中所走过的颇具共相的曲折历程。关于是案,笔者既不同意八月初五日(9.20)袁世凯回津告密是引出次日政变原因的旧说;也不接受袁世凯告密并没有引出政变而只是引出“戊戌六君子”被害的新解。笔者以为:袁世凯是告密了,但不是在初五日返回天津之后,而是在见到谭嗣同后的初四日(9.19),袁告密是造成慈禧提前回宫发动政变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娟红 《沧桑》2009,(1):28-29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代表之一。面对危机四伏的近代中国,他大声呼吁尽变西法。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中也隐藏着消极因素。本文对他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政治理想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邹琳琳 《黑龙江史志》2013,(20):24-25,31
地方志的方志文体是以方志体例、体裁、语体、文风等诸要素的合理结构、整合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它是方志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分支。本文针对方志文体学的要求、具体操作方法及与各类文体之间的差异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维新运动期间严复率先公开斥责包括清朝皇帝在内的历代专制君主为窃国大盗,指责"六经五子"也对国家的贫弱负有责任,并结合友人创办《国闻报》,积极鼓吹维新变法,特别是在戊戌政变后,该报仍然以《视死如归》为题报道谭嗣同被捕前大义凛然的态度,发表评论指斥朝政。严复在维新运动期间并不保守,更不代表所谓维新派中保守的一翼。  相似文献   

15.
1896年,李端棻上《推广学校折》,面对当时我国“时事多艰,需才孔亟”的现状,通观全局,统筹兼顾,进行了切中时弊的分析,主张“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提出了一整套富有革新意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发展新教育的方案,而且为光绪帝采纳,成为戊戌维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并较快地付诸实行,推动了我国教育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志书的篇目分类必须是科学的。篇目设计必须符合有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和分类知识,不能违背科学知识,不能违反逻辑规则。但是,以一种科学理论或分类系统来设置志书篇目是行不通的。只要符合表达地情的需要,只要能把地情的某一方面表达清楚,就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能海(1886--1967),俗姓龚,名辑熙,四川绵竹县汉旺场人。父母早逝,由姐抚养。幼时就读私塾,14岁入成都“恒升通”布业为学徒.甚得店主赏识,并为他延师授课,由于聪明好学,学业日进,并由此阅读了一些进步的书刊报纸。其时维新变法风起云涌.清政府腐败,列强日侵,决意弃商习武,矢志报国。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方志工作者已经认识到方志的专门性和方志学的独立性,编纂专门的地方志书,建立独立的方志学科体系,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文章重点谈了如何建设和发展方志学科:一、应深入开展方志学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要和志书编纂结合起来。二、建设一支精干的方志学理论队伍。三、尽快进行方志学学科立项。四、围绕方志学理论体系的建设组织重大项目攻关。最后指出当前方志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邵作舟是晚清维新派著名人物之一,由于面世资料稀少而零散,学术界对这位徽州人物缺少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随着近些年来邵作舟更多手稿的出版,邵作舟思想的历史地位也逐渐被学界所认识,他在政治、哲学、经济、军事、文论等多个领域颇有建树和创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