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子初 《中华遗产》2009,(10):80-95
中国的音乐文明史有太多悬案:在历史上尤其是秦时期,中国音乐曾经达到怎样的高度?两千年来,传统音乐理论里所推崇的“宫、商、角、徵、羽”五正音真的是中华音乐文化的“正统”之音吗?随着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这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许晓迪 《环球人物》2020,(5):98-101
2019年的最后一晚,江苏卫视跨年晚会正在直播中。欧阳娜娜一身红裙,拉着舒缓的大提琴曲。旁边伴奏的钢琴老师也很投入,只是钢琴谱一直被风吹得晃悠。老师扶了两下,索性拿起谱子,甩手一扔。有网友录屏了这一段,说老师“不靠谱但是特别靠谱”。这位“靠谱”的老师,也是这台“全程真唱”晚会的音乐总监,从谢霆锋到周华健、从谭维维到王力宏,每一秒都是彻彻底底的live。  相似文献   

3.
丰子恺 《纵横》2010,(8):57-60
距今29年前,我17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汉代文化的重要构成,汉代经学与文学对此均有讨论与表现,二者传递的审美理想并不相同。经学视阈下的音乐之美:以德为本质与归趋;表达欢乐平和之情。汉代文学中的音乐之关,表现为:重视娱耳目乐心意之用;情感悲凄,曲调婉转、急促;乐器以丝竹类为主。  相似文献   

5.
聂薇 《神州》2012,(16):200-200
黑格尔在《美学》中曾这样论述: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只有在没有嘲笑,没有敌意的环境里,学习才能没有担心,在情感融合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有可能敞开心扉,真正体会音乐所给予的美,感受音乐实践中那份宽松和愉悦。因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得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满族音乐纵横谈李德一满族音乐的发展、衍变满族原始萨满神话《天宫大战》透露了一点原始时期音乐、舞蹈信息。如讲道:创世母神阿布卡赫赫与九头恶魔耶鲁里争夺宇宙主宰权的"天宫大战"中,耶鲁里喷出黑风恶水,阿布卡赫赫派霍洛浑和霍洛昆二女神详查情况,她们只见天宇...  相似文献   

7.
章丽云 《文史月刊》2005,(3):F002-F002
有“音乐之都”美誊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也是一座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雕塑之都。在该城.不仅最堂里有雕塑,公园里有雕塑,而且街头乃至建筑物上也有雕塑。在一定意义上说,雕塑是一个城市文瞬的标志,是文化积淀的反映。一个城市雕塑构多寡,反映了该城的文明程度和追求的远近与高下。因而到了一矩,我们总是要把照像机的镜头对准各类雕塑的。  相似文献   

8.
彭维芬 《神州》2014,(15):183-184
老子的“大音希声”提到了“大美”之音乐境界,而大美产生快乐之极境“大乐”,“大美”体现与天地万物的“大和”里。  相似文献   

9.
《庄子》对《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对音乐美追求的发展,《老子》追求关乐,《庄子》扩大了美的追求范围,揭示了审美愉悦;对音乐审美标准的发展,《老子》以“音声相和”为音乐审美标准,相和是美乐,不和是丑乐,《庄子》发展为“至乐自然”的音乐审美准则,“籁乐”、“至乐”、“天乐”是美乐,失性、屈礼、不适之乐是丑乐;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老子》追求“大音希声”的音乐境界,《庄子》发展为追求“至乐自然”的音乐之“道”。《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创新:阐明了音乐的本源、功能问题,强调有声人为之乐的重要,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历程。老子是道家音乐和文化的领军人物,庄子则是一号旗手。老子树起了“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巅峰,庄子开拓了审美心理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徐惠琴 《神州》2011,(5):50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学音乐教育这一片广阔的领域里,只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走近民族音乐并喜欢学习民族音乐,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就能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永远充满情趣和活力,让民族情感之花永远绽放在中学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1.
韦超 《神州》2011,(8S):84-84
音乐教材里是学生“应该学”的音乐,但学生更有许多教材里没有的“我喜欢”的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没有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是形成“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尴尬情形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婷 《神州》2012,(30):88-88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是由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而生,之所以它能打动听者是因演绎者将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乐器和乐声自然倾泻。作为音乐的灵魂,“情”是乐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的情感表现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体会音乐之情成为当代教师授课的首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3.
看过《灵魂歌王》的人都会敬佩雷·查尔斯对音乐的执著,这个教父级的人物曾给来非洲前的我上过一课。但是到了非洲,亲眼见到黑人的歌舞表演,我才真正了解什么是灵魂歌舞:那是黑人身躯里流淌的血液,是一种上帝赋予的天造才能。  相似文献   

14.
长调似乎就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它是离自然那么近的一种音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  相似文献   

15.
拍摄故事:我到维也纳的第一站就去了圣斯蒂芬教堂,它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有“维也纳精魂”之称。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遍布欧洲的教堂如一篇篇凝固的交响乐章,那么圣斯蒂芬教堂就是其中最华彩的一章,无愧为维也纳这个音乐之都的标志性建筑。高耸入云的南塔楼,光彩夺目的拼花屋顶,别出心裁的五彩射灯,将原本灰暗的内壁渲染...  相似文献   

16.
音乐与辞章:宋词的两种传播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在宋代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立足于音乐,通过歌妓的演唱使之走向最广大的受众;二是立足于字,以题写、手抄、印刷等形式在特定的人群内流传。演唱可以使词快速有效地播之四方,字则使词得以长时间传播。  相似文献   

17.
张良静 《神州》2012,(9):330-330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相似文献   

18.
赵春子 《神州》2012,(32):180-180
今天,在世界艺术正走上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音乐也不例外。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中国现代作曲家应以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而独树一帜,走向世界,大放异彩。钢琴套曲《他山集》是汪立三先生创作的一首中西兼收的钢琴作品。《他山集——五首序曲与赋格》是一套在五声音阶的基调上运用西方的复调形式,并结合现代作曲技法创作而成的。第一首:《书法与琴韵》,第二首:《图案》,第三首:《泥土的歌》,第四首:《民间玩具》,第五首:《山寨》。试析其创作中潜藏和外露的中国情节,从而体现出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9.
施跃 《神州》2011,(12):84-84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精髓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音乐生命力的泉源,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原动力。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在我音乐教学的几年里,最初的时候,我时常抽象而单纯的讲解音符时值与名称,用死板、枯燥、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中法文化之春迎来它12岁的生日。过去的12年里,中法文化之春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外国文化节,也是法国境外规模最大的法国文化节。每年春天,中法文化之春在众多领域在中国展现法国创作及中法艺术交流:话剧、舞蹈、古典及现代音乐、当代音乐、视觉艺术、新媒体、电影、图书等。第12届中法文化之春将于5月6日至7月9日间举行,在全国30座城市展开60个项目。本届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暨展览"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