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继光与蓟镇长城防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继光与蓟镇长城防务紫西明朝为抵御退居塞北的蒙古族,在北方边境修筑了工程浩大的长城。而提起长城防务,很多人都会想到戚继光,特别是唐山境内长城所属的蓟镇长城,其防御能力的加强,戚继光功不可没。戚继光,字元敬,山东东牟(今莱芜县)人①,生于嘉靖七年(15...  相似文献   

2.
展华 《湖南文史》2009,(12):57-57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奉命以参将率部入闽,入闽后升任总兵。戚继光军队在闽北、闽东奋起抗倭,当时倭寇纠集兵力,凭借当时先进的鸟嘴铳轻型火器进行报复,对戚家军威胁甚大。  相似文献   

3.
展华 《文史博览》2009,(12):57-57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奉命以参将率部入闽,入闽后升任总兵。戚继光军队在闽北、闽东奋起抗倭,当时倭寇纠集兵力,凭借当时先进的鸟嘴铳轻型火器进行报复,对戚家军威胁甚大。  相似文献   

4.
论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借鉴袁穗仁(一)张居正改革万历初年进行的张居正改革,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大的一次政治改革。当时的社会,一方面是“一田二主”的永佃制已经较为广泛的存在,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雇佣劳动使用日渐增多,货币地租逐渐...  相似文献   

5.
正《万历十五年》是华裔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1976完成的著作,最初出版的是英文本《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中文本,2007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万历十五年》增订本。该书从无关紧要的1587年入手,主要试图通过描述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首辅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哲学家李贽这六  相似文献   

6.
王莽(公元前45-23年)是西汉末期三朝老臣。  相似文献   

7.
宋麟府丰三州建置及期战略地位周群华北宋时代,北方有强大的辽(契丹)王朝,西北有拓跋氏建立的西夏,三方鼎足而立。介乎三朝之间的宋河东道。其军事地位便日显重要,特别是黄河西岸的麟、府、丰三州处于抗御夏辽的前沿,它们基本上与北宋王朝相始终。在宋对夏、辽的战...  相似文献   

8.
朱栴13岁封庆王,在藩国宁夏居住45年,先后经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成化六朝,总结朱栴在宁夏的45年,大致可以分为前三朝和后三朝两个时期:前三朝是洪武、建文、永乐,这一时期朱横被封为庆王,来到西北塞上的宁夏,先住韦州9年,后移居宁夏(今银川市),初被封王的喜悦,皇帝的善待,他对王事如军务、屯田、  相似文献   

9.
施穗 《炎黄春秋》2000,(7):74-77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人。他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首辅,中国古代史上声名显赫的政治家。梁启超曾将他与商鞅、王安石等并列为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他的业绩,主要是主持了一场关系国家兴衰治乱的、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大的一次改革,即我们通常说的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明代封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但整个政权却加速从顶峰下滑的情况下,张居正等人为挽救统治的危亡而进行的。当时的明朝政治腐败,执政者或“政以贿成”,或“务一切姑息之政”,对贪赃巨万的官吏也仅是罢官。…  相似文献   

10.
正大明帝国到了晚期,东西南北俱有边患,境内外烽烟四起,饱受"南倭北虏"、"夷"军突起的困扰。张居正倍加重视国防建设,试图扭转明朝"重文轻武"的风气,愿与武将分享更多的权力。他把最优秀的将领放在护卫京师最重要的蓟镇、宣、大、山西和辽东等地,并根据不同前线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战略部署。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文武之才皆鼎盛。边陲四方,闪烁着久经战火洗礼、为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的将星们,谭纶、戚继光、  相似文献   

11.
徐家宁 《收藏家》2010,(8):77-82
圆明园位于北京城西北的西山脚下,是康熙年间兴建的宫苑,此后经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不断扩建,圆明三园(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的格局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2.
黎淑仪 《收藏家》2008,(2):17-22
意大利耶稣会士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年)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华传教,随即被召入内廷,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画院供奉。有不少清代宫廷绘画出自他的手笔,郎氏兼融中国工笔与西洋画法,别开蹊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杨凯 《文史天地》2009,(7):51-52
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号庸安居士,是贵州籍在清末官位最高享年最长的人,1901年后陈夔龙历任河南布政使、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和湖广总督等要职,他在宣统元年(1909)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官居一品;清亡后在上海当寓公,直至解放前夕才去世,整整活了九十余岁。他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自称三朝老臣,期不负厚恩。他起于寒士,又是汉族,但是却能官运亨通,其中与奕劻有着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考成法是明中后期张居正改革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考成法的提出、推行,与张居正的政治文化观密不可分。张居正对整个政治模式的认识,行政效率的看法及国家公共政策的倾向深刻影响了考成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适逢明代改革家张居正逝世430周年,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6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明史学会、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荆州张居正研究会承办的“张居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张居正的故里荆州召开。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6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明史专家,以及来自新加坡、法国的海外学者16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游朴的政治生涯起于明朝张居正改革初期,与张居正改革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历史事实表明,张居正改革为初仕的游朴搭建了彰显政绩的平台,创造了仕途升迁的政治环境:游朴非凡的才干和他在地方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客观上推动了张居正改革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理性认识万历政治的特点,是理解晚明的锁钥。而要认清万历朝的政治特点,首要的问题是能否客观地审视张居正。人们简单地将张居正担任首辅的万历前十年与其后的万历政治截然分开的做法,是不可能认清张居正的历史影响的。人们在颂扬张居正之功时,还必须客观地看到其对万历政治的负面影响。其中严防第二个张居正式人物的出现,是最显著的教训。而在张居正死后,神宗自觉或不自觉地延续着张居正的这一做法,并予以公开化和扩大化,在持续的反张运动中切实做到了杜绝第二个张居正的出现,但明朝因此付出了极大的政治代价,书写了其独有的亡国模式。只有以这种视角来观察万历的政治特点和演变路径,才能真正理解"明亡于万历"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8.
阎长贵 《沧桑》2009,(6):14-15,17
阎尧熙(1674~1742),山西夏县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先后在河北、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从政三十余载。雍正五~十二年(1726—1733),阎尧熙在浙江嘉兴任职。这是他仕途生涯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其执政实绩,甚得朝廷嘉奖和黎民称颂,在历史上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戚继光登舍身台诗碑刘震诗碑系1984年在遵化市侯家寨乡禅林寺村发现的,现存于遵化市文物管理所。碑为青石料,长1.58米,宽0.79米,厚0.2来。阴刻,字体行草,潇洒大方,刚劲有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书法上有很深的造诣。作者戚继光(1528年──15...  相似文献   

20.
祁建 《文史春秋》2014,(11):36-38
湖广会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1573—1619),首辅张居正捐私宅修建了“全楚会馆”,后来成为私人住宅。据现有史料可知,最早住在这里的是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进士,浙江盐运史张惟寅;次之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的刘权之;再次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状元,官至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事务,加太子太傅的王杰;最后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的叶继雯。叶氏祖孙三代世居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