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曾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300多年的绍兴师爷,历来毁誉不一。褒之者认为, 绍兴师爷精明能干,才智过人,是近代中国幕僚阶层的精华,声名扬及国内外;贬之者则认为,绍兴师爷奸刁乖巧,好作弄人,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帮凶。其实,有关绍兴师爷的研究至今仍浮在表面,深人探讨的著作与论文较少,而评论也往往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2.
正在明清时代的各级官府衙门里,有着一个说起来居于幕后、但却人人皆知的参政群体。长官尊称他们为"先生""老夫子";衙门里的六房书吏、三班衙役尊称他们为"师爷""师老爷"。而在官场上一般通称为"幕友""幕宾""西席"。一、从金师爷发脾气说起清末人汪康年的《汪穰卿笔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新到任的无锡县钱知县请了一位金师爷帮助自己处理审判事务。这位金师爷正当少年,风流倜傥,时而出署冶游,很快就和惠泉山尼庵里的一个尼姑要好上了,经常流连忘返。有一次钱知县遇到一个紧急案子,急需师爷帮忙,可等了三天,金  相似文献   

3.
"绍兴师爷"是明清时期幕府制度与绍兴人文背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是清代幕友的主流,在政治舞台、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绍兴师爷发端于明中期,形成于清初,在雍正时期,受到政治因素以及新兴的行政措施的影响,绍兴师爷得以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绍兴地区的知识分子受到科举问题的困扰,综合生计的原因,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传统,也成为推动绍兴人入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铁波乐 《文史天地》2004,(10):29-34
师爷,又叫幕友、幕宾、幕僚、夫子、西席,是一种混迹于官场、吃官饭、办官事而又既不是官,又不是吏的特殊人物。师爷有两大类,一类是帮着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出点子、处理政务或军务的参谋、文书,这种人饱读诗书,学识渊博,还能帮助幕主审时度势,排难解纷,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曾国藩、李鸿章、  相似文献   

5.
文史快车     
正地方行政单位"府"的演变府,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在魏晋时期,州刺史常常带军职,兼任将军。州有州的衙门和幕僚,将军另外有将军的衙门和幕僚。将军的衙门,就叫作"府"。唐朝的时候,朝廷在首都、陪都以及皇帝登基前任职的州设置府,例如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等等。府的长官,称作府尹。到了宋朝,府的设置逐渐多了起来,府隶属于路(路是介于中央与州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明清时期,府固定为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除了首都、陪都所在地的府长官仍然称府尹外,一般的府长官,都称作"知府",意思是"知(即主持)某府事"。  相似文献   

6.
清王朝平定三藩之后,国家走上全面治理的新阶段。朝廷不断用科举、开特科(博学宏词)等方式,广揽人才,扩大官僚队伍,完善统治机构。在地方,从督抚到州县,更加普遍地用聘请的方式,广招“佐治”之才,使之成为地方官吏得力的智囊人物。这些智囊人物被称为幕僚,俗称师爷,又叫幕友、幕宾、幕府、馆师、馆宾、西宾等。幕僚与地方官的结合,是专门家与政治家的结合,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关系是紧密的,联系是自由的。幕僚普遍地存在于清代的各级地方政权中,帮助地方官治理地方,统辖人民。探讨清代幕僚及其对地方政权的作用,对深入了解清代的地方政权及吏治,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朝年间,洱源县的凤羽出了个陈思泰,他聪明好学,自幼熟读诗书,有一肚子学问,但因怀才不遇,一生以农为生。陈思泰智多计广,同情人民,反对邪恶势力。凭他的智慧和才干,跟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老爷们轮番较量。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被人们传为美谈。有天没日凤羽坝子里,有几个劣绅与衙门里的几个师爷勾结,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乡民们敢怒不敢言,因为,他们衙门里有人,势力大呀。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字懋臣,后更名劭纲),于清同治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874年7月11日)生于淮安。他考中秀才后即回原籍绍兴,拜亲戚鲁小和为师学做师爷。不过他为人忠厚,虽多年学习而未果。自其父云门公去世后,经济上便每况愈下,他靠给人当幕僚、家庭教师,或者做文书、收发之类维持生活。他谋差做事的地点有湖北、河北、江苏和东北等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9.
清嘉庆、道光朝以来,随着广东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外地来粤入幕者逐年增加,其中浙江籍幕客颇为著名,粤人称之为“浙江师爷”,浙江山阴汪氏不少人先后在安徽、湖南、江西、广东等地以充任幕僚为生,其中入粤者事迹颇难觅寻。2000年8月,朱秩如先生(朱执信之弟)后人捐赠给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一批古籍,内有清稿本《汪氏族谱》一册,它是孙中山文献馆藏汪兆镛编撰《山阴汪氏谱》(1947年汪敬德堂印行)之祖本。从上述两部《汪氏族谱》以及汪氏族人诗文集中的记述,我们可以看  相似文献   

10.
幕府与衙署,均属官府,却稍有差异。一至清代,幕府从临时开府转而变为专设衙署,总督、巡抚随之成为固定的地方大僚,幕府与衙署趋于合一。明清入幕之人,称谓众多。最为闻名者,当数"幕宾""幕友"与"师爷",通称"幕僚",一身而兼具宾、友、师三重身份。明清私人聘请的幕宾,其职掌主要在于佐治、检吏两个层面。幕主与幕宾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凭的关系:幕主得幕宾之助以治事,幕宾得幕主之脩金以糊口。幕主与幕宾之间,是一种东翁与西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从法制的角度来看,各级官员私人聘请"师爷"来办理公务的习惯性"体制"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当嘉道年间腐败风气盛行后,师爷群体也迅速走向腐败,推波助澜,使吏治迅速恶化。一、反客为主幕友虽号为"佐治""宾客",不过很多不安本分的幕友却常常反客为主,自己做起主人来。本来,清代政治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这批无公职身份的师爷推动的,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的州县官员甘愿让师爷处理公务,自己乐得袖手旁观,"优哉游  相似文献   

12.
清代在吉林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贡品的采捕。东珠是打牲衙门最重要的贡品,清廷对其管理非常严格。打牲衙门对东珠采捕经历了起步、调整、兴盛、衰落四个时期,最终在光绪二十年因东珠资源的枯竭和财政的困乏而终结。  相似文献   

13.
故宫明清档案部除收藏清代中央机关的档案外,还保存了顺天府、京师高等审判厅、长芦盐运使司、山东巡抚衙门、黑龙江将军衙门、宁古塔副部统衙门、阿拉楚喀副都统衙门、珲春副都统衙门、北洋督练处、溥仪、端方、赵尔巽、醇亲王府等少数地方、个人、王府的一些档案。这一部分档案是通过各种渠道集中起来的,大致情况是:  相似文献   

14.
珲春副都统衙门是清代驻防八旗的地方军事组织,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本馆藏珲春副都统衙门全宗档案,介绍该衙门及其直属机构和内部机构设置、演变及废止过程,以及对这一地区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历任直隶总督等职。陈夔龙是清末高级官僚,起于寒士,官运亨通,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民国时期,是当时著名的故清遗老。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贵州贵阳人。八岁丧父,家境贫寒,困境中苦读书,于清光绪元年(1875)考取举人第一名解元。曾为四川总督丁宝桢的幕僚。十二年(1886)参加全国会试,中三甲五名进士。历任兵部主事、郎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内阁侍读学士、顺天府尹、大理寺卿等。二十六年(1900)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陈被任命为留…  相似文献   

16.
永登连城鲁土司衙门赵鹏翥在兰州市西北100多公里的大通河畔,有一座宁静的小城,这就是连城。城内矗立着一座远近闻名的鲁土司衙门。这座衙门始建于明初,距今已500多年了,不仅是目前甘肃省唯一保存完整的土司建筑,而且在我国边疆各省也极为罕见。1981年,鲁...  相似文献   

17.
封面满文书影──双城堡总管衙门档清代在双城堡设总管衙门,管理移驻旗人屯垦事务,形成一批珍贵文书档案,其中一部份档案系用满文写成。(佟永功)封面满文书影──双城堡总管衙门档@佟永功...  相似文献   

18.
高峰雁 《史学月刊》2007,(6):135-136
汪辉祖是清代乾嘉时期影响比较大的良吏。他专攻法家之学,先后做了34年的幕僚,遍历江浙两省14个州县的地方衙门。从乾隆五十二年开始,他先后在湖南宁远、道州等地做过几年州县官。任职期间,他关心民间疾苦,鼓励发展生产,教化民风,崇尚节俭,兴修水利,创办学院;处理民间纠纷和诉讼案件时,力主审慎公允,深得民心,有“廉明听正”之称。当其回乡经过宁远时,“民空邑走送境上,老幼泣拥,舆不得行”。(瞿兑之:《汪辉祖传述》,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95页)乾隆五十五年四月,乾隆帝派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傅森到宁远祭告舜陵,刚进宁远境,就有人将状词暗中…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路是贵阳一条南北向的小巷,因清代在此设粮道衙门,故叫粮道巷。后来因做棉花生意和弹棉花的人集中在这条小巷,改名为棉花街。1940年改名都司东路,1941年在原粮道衙门地址上建贵州科学馆,此小巷改称科学路。科学路长约200米,但是原粮道衙门,占地较宽。民国时期,贵州省政府的机关报《三民日报》、《民国日报》、《新黔日报》3家报馆均设在此条路上。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12,(10):94-94
明清时,府州县衙门的“公务活动”,大都是由“音响工具”控制的,就像今天的“响电铃上下班”。头梆是衙门里开始准备工作的信号,守大门的衙役要请内衙用传筒发出大门钥匙,打开大门,好让住在外面的书吏、衙役们进衙门报到。过了一段时间,内衙宅门前又打点五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