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战和  许玲 《人文地理》2006,21(2):65-66,64
高新区作为一个崭新的城市空间和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极核,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空间结构。本文从高新区作为城市一个功能单元的空间属性出发,分析了高新区建设发展对城市社会新富裕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形成的重要影响;进而分析了高新区建设发展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影响,指出高新区正在逐步演变成为一个集商务、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尚生活区为一体的新的城市空间;最后,本文还简单分析了高新区建设发展带来的城市社会空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2.
刘玉 《人文地理》2008,23(1):65-68
在运用大量现实资料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中国国家高新区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其创新体系的构成、运作机制及战略对策。认为自主能力、产业竞争力、空间效率、区域关系等是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获取更多利益,拥有更多话语权,以及服务国内工业化中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目标。现阶段,中国国家高新区创新是包括思想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在内的全方位创新。创新的实现不仅需要高新区内政府、企业、科研单位、中介及其他服务机构的努力,还需要高新区之间,以及高新区与所在区域之间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城市一日游的旅游经济空间联系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芳东  吴江  徐敏  薛献伟 《人文地理》2010,25(4):109-114
本文通过计算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对长三角中心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借助修正后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旅游经济隶属度及旅游吸引范围模型,测度城市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强度、隶属度及城市旅游控制范围,同时建立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模型并分析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方向以及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等级层次性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不断增强,并逐渐向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方向进展,同时区域内部城市旅游经济差异显著,且表现为随着旅游城市等级规模的变化呈现出正相关的旅游经济随之匹配,并在旅游经济的空间联系上按照一定的轴线发生关系,这种轴线在地理空间上表现为"沿线"并且这种联系的规律性在空间上总的方向表现为随城市距离增加而逐级递减规律。基于以上分析,最后针对城市间的旅游经济空间联系对长三角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影响加以论述,以此为提升长三角城市一日游的旅游经济活动效率,加快实现长三角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一定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竞争时代,大事件营销已经成为城市政府实现增长策略的重要工具。文章引入空间生产的分析视角,对城市大事件营销的物质空间效应、社会空间效应、经济与政治效应进行了客观的评述,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从而揭示了通过大事件营销实现城市空间生产过程的本质。文章指出,大事件营销成为城市在全球化流动空间中增强对资本等发展要素粘性的重要媒介,实现了从流动空间向场所空间的转变,对城市的空间、经济、社会与政治关系等都产生着深刻的重塑作用。但是,更加关注如何将外向增长机遇与城市内生增长能力进行更好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钟一  周涛 《世界》2004,(3):28-31
面对世界范围内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趋势的加剧,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出“高新区立市”牌,超前超强地实施投资环境优化战略、以资源聚集、产业升级和园区规模集约化为整体突破,拓展承接国际资本与产业转移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6.
聚集经济与最优城市规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涛  沈正平 《人文地理》2007,22(6):68-72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聚集经济是空间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外部性对经济活动的集中有重要影响,但要解释聚集经济的来源还必须寻求更微观、更基本的经济主体行为上的原因。每个城市都存在着一个最优的规模,这个最有效率的规模是由经济活动空间集中所带来的利益与所引起的成本之间的一个均衡所决定的。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注重城市功能与效率的充分发挥。本文结合规模收益递增和单中心圆形城市模型,分析了通勤成本、城市规模收益递增程度对最优城市规模的影响,讨讨了城市人均收入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推导了两种对立的力量所决定的最优城市规模。文中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城市人均收入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否则,在城市总生产函数中规模收益递增程度足够强的情况下,最优城市规模取决于通勤成本。  相似文献   

7.
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空间的投影,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最为频繁,文化经济最为发达的地理空间,对城市的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本文从文化与经济本质上具有的共生性入手,简单叙述了文化与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性,进而归纳了文化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等几个方面,文章第三部分对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状态进行划分并概括为从三个层次,文章最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空间的投影,是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最为频繁,文化经济最为发达的地理空间,对城市的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本文从文化与经济本质上具有的共生性入手,简单叙述了文化与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性,进而归纳了文化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等几个方面,文章第三部分对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状态进行划分并概括为从三个层次,文章最后通过解析文化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关系,提出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对文化经济的发展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划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曾桂林 《广西地方志》2007,(5):32-37,26
城市空间的演变与社会变革有着密切关系。清末以后,剧烈的社会变迁导致了柳州城市空间重组,城墙被拆除,并修筑起许多新式道路,同时城市物质空间由城内向城外扩展,河南岸成为城市新的生长点。在经济空间上,因近代工业、交通的兴起,河南一带成为工商业的聚集地,旧城区则经历盛衰起伏,在抗战后期,柳州形成了柳江南北"双中心"的经济空间结构。在社会空间上,柳州以公园、影剧院、公共体育场等新式公共空间取代了庙宇、酒肆茶楼等传统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9.
卞显红  沙润 《人文地理》2008,23(6):106-112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企业空间布局状况对城市旅游增长极与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及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费用最小化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实现推动力。旅游企业在城市旅游核心区或边缘区的布局是旅游企业在固定成本与旅游接待人次两种因素之间博弈的过程。旅游企业选择在城市旅游空间集聚区还是在非集聚区布局取决于在集聚区获得集聚经济的程度、集聚区产生的集聚不经济程度及非集聚区土地等成本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0.
100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受区域环境与经济成本的双重约束。基于100年来东北地区交通网络化过程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与现代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作者探讨不同时间序列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重点分析了37个城市区域的人口、经济等的空间集聚与边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扩展等,揭示东北地区不同时期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化机制,并预测其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1.
淮海经济区城市空间影响范围与城市经济区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因子分析法求取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的综合实力指数及等级划分。根据城市综合实力指数和等级划分,选取4个一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然后运用断裂点公式计算中心城市与邻近城市的空间影响距离。再根据空间影响距离划分各中心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最后以城市经济影响区为基础,综合考虑各城市的区域特征、发展潜力、现有经济规划、历史习惯和人文特征,确定城市经济区界限。研究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区形成和划分的目的是指明各城市在整个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了解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城市规划空间结构历史演化过程分析,我国经历了从农业区域基质到工业区域基质的五次城市规划空间结构演化更替的过程,且每次规划空间结构更替都有特定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我国带着不同社会经济体制所遗留的各种痕迹和烙印,迈入了以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为宏观背景的信息化社会,且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中期。面对新世纪的发展环境,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基于“以人为本”生态区域基质的以生态经济区为单位来组织现代城市规划空间结构体系的基本思想,并构建了我国现代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程晓丽  黄国萍 《人文地理》2012,27(6):145-150
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旅游系统各大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组合不同。合理组织和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分析认为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经历了点状模式、放射模式,目前正处在放射与凝聚共存模式阶段。为实现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和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出重点开发建设淮河风情旅游带、皖江城市旅游带、徽文化旅游带和合黄联动旅游带四条旅游轴线,在现有三大旅游板块的基础上构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皖北旅游区四大旅游板块,形成新的"点-轴-区"旅游空间格局。提出通过提高政府统筹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旅游市场营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对策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和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南京城市扩展与其空间增长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城市的空间扩展是城市化发展的直接体现,透过对城市扩展的分析研究,可以加深对城市化本质的理解,并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决策资讯。本文选取南京城市扩展作为分析的具体案例,在充分认识和剖析自然景观、区域经济及城市用地结构特征等条件基础上,揭示了南京城市扩展的空间动态过程及其诱导性因子。基于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性理解,论文概括了南京城市空间增长的基本管理措施:即,外围总体控制--框定主城区;主城内部空间的分片管理-结构优化;区域层面的都市发展区空间组织-外围空间引导。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引力模型的关中城市间联系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为提升关中城市群整体实力,需要对关中城市间经济联系度进行科学测量,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解决对策。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分析城市间联系测度的方法,以标准引力模型为基础,在对关中城市的中心等级进行科学划分和可达性分析的基础上,测量了关中城市间的联系程度,找出关中城市群发展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从行政区划适当调整、发展规划与组织协调、财政体制完善、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来促进关中城市群发展。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民迁居特征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城市发展初期,大量域外劳动力迁入城市,促使城市地域迅速扩张。但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下降为次要因素,而城市地域内部的人口迁居成为影响城市发展以及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本文以深圳市民问卷调查所得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市民迁移性、迁居空间类型、迁居原因等的时空间分析,得到深圳市民迁居的时空间特征,并指出未来深圳市民迁居的空间趋势,以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原城市群空间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原城市群3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92-2012年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借助MATLAB、ArcGIS等软件,提取了城市群建成区的空间范围,在此基础上,选取重心偏离轨迹、扩展度指标,并结合中原城市群规划中确定的“一核四轴四区”网络空间布局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的聚散程度等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1992-2012年,中原城市群建成区面积持续增长,由823.12 km2增加至2916.87 km2,其中,2004-2008年间建成区的年扩张强度最大;②中原城市群1992-2012年建成区重心迁移轨迹基本上呈“先东北后东南”的发展态势,东南方向建成区扩张速率最快,且城市群内部城市建设用地逐渐趋向于均衡化分布;③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扩展度在1992-2012年间经历了“先减后增再减”的过程,整体上呈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中原城市群的聚集度不断增大,且东部地区聚集度的增长速度最快。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和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成区的斑块形状趋于不规则。北部地区的分离度较大,且保持不断增大趋势。整体来看,中原城市群的连结度较小,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揭示西安高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高新区中的地位,首先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方法对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西安高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十名,处于发展良好的一类;接着从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市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及技术转化能力五个方面对包括西安高新区在内的发展较好以上的30个高新区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了虽然从整体来看西安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但与成都、武汉等高新区相比,其优势并不明显;最后提出了西安高新区应该从产业环境、招商引资和软硬环境等方面提高其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Numerous authors have asserted that suburbanization contributes to many problems in both suburban and inner city localities. Research of suburban development demonstrates variations in spatial patterns, the intensity of spatial processes,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new suburbanites. While some forms of suburban development could cause serious problems throughout the urban region, other forms could be perceived as process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suburbia. This paper seeks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types of sub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ague urban region over the past fifteen years of transformation. The focus of my interest is residential suburbaniz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spatial processes today in the settlement systems of post‐socialist countries. The theoretical part of the contribution deals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patial processes changing the suburban zone. Here I discuss the concepts of several processes of sub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ir distinctive impact on both suburban and inner city localities. The empirical part of the contribution i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migration flows in the various localities of the Prague urban region in the period 1995 to 2003. I attempt to describe the magnitude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suburbaniza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migrants to suburbia.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about the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uburbanization in the Prague urban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