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博》2020,(4)
霍去病墓自南北朝时期被确定为茂陵东侧带有石刻的墓葬之后,一直为学界所认同,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质疑。本文通过对霍去病的卓著战功和备受汉武帝宠信的史实分析,确证其应葬入茂陵陪葬墓区,并将霍氏与同样陪葬茂陵的大将军卫青的身份地位对比论证,推断其墓应居于卫青墓之后。同时,利用考古资料,否定了清代程兆麟立碑的墓葬,从而确认目前学界厘定的霍去病墓应无疑义。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茂陵与霍去病陪葬墓西汉王朝共经历了11个皇帝,历时214年。其皇陵均分布在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其中9个皇帝陵墓分布在今咸阳原上。这些陵墓的排列基本上以昭穆为序,即父为昭,子为穆。咸阳原上除9座汉皇陵外,还有后妃、贵戚、功臣等无数陪葬墓,现存墓冢1...  相似文献   

3.
《文物》1976,(7)
汉代的长安城,地处西安市西北郊,北濒渭河。渡渭河而北,抵咸阳原,就是西汉历代皇帝的墓葬区。汉武帝的陵墓茂陵,位于这个墓葬区的最西部,即现在兴平县的东北,距西安约四十公里。汉代帝王陵墓的外形都基本相同,地面封土四周略呈方形,平顶。汉代当时称帝王的陵墓为"方上"或"方中",应当就是根据陵墓的形状而得名的。在西汉的十一座陵墓之中,茂陵是最高大的一座,每边长240米,高46.5米(图版叁:2)。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茂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茂陵是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策村南。茂陵陵区由茂陵陵园、茂陵邑、陪葬墓区及修陵人墓地四大部分组成,茂陵陵园位于陵区的中央,茂陵邑位于陵区的东北部,陪葬墓分布在茂陵陵园的周围。茂陵陵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具有完备的道路系统。  相似文献   

5.
论西汉帝陵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汉十一位皇帝,除文帝葬霸陵,宣帝葬杜陵外,其余九位皇帝都葬在咸阳。丧葬制度是当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反映,汉代帝陵制度对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陵墓制度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因而历来研究者不乏其人,其中大家有一个共识,即西汉帝陵的安排是严格遵守《周礼》的规定,实行“公墓”制与“昭穆”制的①。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提出以下异议,以祈指正。一、西汉帝陵没有实行“公墓”制据《周礼》记载,族葬墓有两种,一种叫“公墓”,一种叫“邦墓”。“公墓”是王室国君等贵族的墓葬,归家人掌管。“邦墓”是“万民所葬地”,归…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茂陵东北部的"次冢"因其位置在大陵园之内,按规定,只有级别较高的皇帝嫔妃才能够入葬此处,故其绝非世传的董仲舒之墓。汉武帝因厚葬早逝的宠妃李夫人,有可能让其使用了原为皇后修建的陵墓,因此,"次冢"或为重新规划修建的皇后陵,其旁侧的墓葬也许是地位较高的嫔妃之墓。  相似文献   

7.
霍去病冢及石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去病,是西汉武帝刘彻的一位有名的青年将军,他从十八岁起,就曾统帅军队,六次出塞,打败匈奴,为西汉王朝建立了丰功伟绩,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不幸于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死去,年仅二十四岁。武帝很伤悼,“发属国玄甲,军阵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史记·骠骑将军列传》)。《史记》作者司马迁是当时人,目睹这些情况,所记冢象之说,应当是真实的。霍去病冢,在陕西兴平县东北约九公里地的武帝茂陵东北一千米处。靠西为卫青冢,象庐山。霍冢封土东西宽73、南北长105、高约25米。1957年整修时,探知封土表层下堆有大量细砂,似为积砂葬,这种积砂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內棺的开启和墓主玉质私印的发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也进入了尾声。已经确认,该墓的主人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刘贺身世显赫,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之孙,第一代昌邑王刘髆之子。后元二年(前87年)即位为第二代昌邑王,时年五岁。元平元年(前74年),因昭帝死无继嗣,十八岁的刘贺由权臣大将军霍光拥立为帝,成为西汉第九位皇帝,在位仅二十七天,又被霍光发动宫廷政变赶下帝位,成了千夫所指的废帝。在之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茂陵钻探调查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位于兴平市南位乡张里村、策村和道常村之间,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对茂陵进行了钻探调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了准确地划分西汉帝陵的保护范围,受陕西省文物局的委托,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3年6月23日开始对茂陵及其周围遗迹进行了大规模的钻探调查,2003年12月30日结束,历时6个多月,顺利完成了茂陵陵园、陵园内外陪葬坑、建筑遗址、陪葬墓的钻探调查,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文物报>1994年9月18日报道,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发现了长达数百字的汉武帝时期的石刻铭文,根据是碑文中有"汉武帝诏书"字样.众所周知,西汉碑铭保存至今者,寥寥无几,只有霍去病墓刻石、群臣上寿石等屈指可数的几件.如果阿拉善发现的确为西汉碑铭,可谓意义重大.为此笔者于1998年8月间专程赴阿拉善地区对该碑铭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西汉安陵调查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咸阳地区为开发旅游资源.修建一条连接西汉帝陵的五陵塬旅游公路。所谓五陵塬,是指茂陵、平陵、安陵、长陵、阳陵五个带有陵邑的西汉帝陵所在的咸阳北塬。其实除霸陵、杜陵外,其余西汉九陵均在此公路旁。在进行路基钻探时发现了一批战国、秦、汉墓葬(简报另文发表),同时在公路穿越安陵时发现有夯土遗迹,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随即派人对墓葬及夯土遗迹进行了清理。  相似文献   

12.
茂陵古佛座     
一、佛座的位置和现况佛座发现在陕西省兴平县茂陵(汉武帝陵)东二里的霍去病墓北,南距霍墓约二米,为杂树所掩,下部并埋在土内,有字及雕刻部分,大体露在外面。佛座石质青灰色,质坚硬,除有个别部分被撞  相似文献   

13.
刘丹龙  孙平燕 《文博》2004,(6):88-91
唐代薛逢《汉武宫词》诗曰:"茂陵烟雨埋冠剑,石马无声蔓草寒。"屹立于咸阳五陵原汉武帝茂陵东侧的霍去病墓石雕群,历经两千多年的沉寂,直到20世纪初叶以来,才渐渐地为中外艺术界和文物考古界发现,并确立了其在雕刻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美学价值。近年来,笔者曾多次对霍去病墓石雕进行考察,在拜读了有关专家的著述后深受启发,今就霍  相似文献   

14.
一、西汉诸皇陵简介西汉11个皇帝的陵园,文帝刘恒霸陵在今西安市东郊的凤凰嘴,宣帝刘询的杜陵在今西安市三兆镇之南,其它9个皇帝的陵都在今西安市北面渭河北岸的咸阳平原上。此处汉代渭北9陵可分为3个区域:第一区以汉高祖刘邦长陵为中心,西为惠帝刘盈安陵,东为景帝刘启阳陵;第二区是武帝刘彻茂陵和昭帝刘弗的平陵,茂陵居9陵之最西,平陵在其东;第3区在渭北9陵的中部,以元帝刘奭渭陵为中心,西为成帝刘骜延陵,东为哀帝刘欣义陵,西北为平帝刘衍康陵。按规定,汉代帝后合葬同茔而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此照系黑白色,长14.4、高9.5厘米,上有毛笔书写之坚行眉题,楷书总计22行,除首行4字、倒数第二行2字外,余各行皆3字.文曰:汉武帝陵在县东北一十七里,高十四丈,方二百七十步,周围三里.关中记汉陵皆十二丈,以武帝功高,特崇二丈.诸陵方一百二十步,茂陵方一百四十丈.县长董有声志照片额题又记:“陕西兴平县汉武帝陵,民国十七年三月日”,亦楷书.文字风格类同  相似文献   

16.
临沂帛画文化氛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5月,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西汉墓出土了一幅帛画(见图)。这是第一幅长条状旌幡。墓葬年代在汉武帝年间(前140~前87年)。1978年9月,离9号墓仅10余米的13、14号西汉墓又分别发现帛画残片各一,墓葬年代约与9号墓同期。至此,临沂是长沙以外发现西汉帛画最多的地区,9号墓帛画还是长沙以外保存最好的一幅。并且,如从旌幡的数量来看,临沂  相似文献   

17.
《文物》2008,(12)
截至目前,对西汉帝陵道路进行过较深入研究的有孙机、刘庆柱、李毓芳等学者。孙机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105《墓前立石》一节中提到:"大墓且在墓前开神道。"刘庆柱、李毓芳在《汉杜陵陵园遗址》第六章杜陵陪葬墓中,提到了"东司马门道";在专著《西汉十一陵》中,提到了长陵、阳陵、茂陵、杜陵的"东司马门道"和茂陵、阳陵、霍光墓的"神道",并且对"神道"、"司马门道"作了阐释:"与帝陵四条羡道相连接的地面上的道路,叫‘神道'。神道  相似文献   

18.
西汉“君侯之印”义释及凿印工艺初探李人俞1989年10月,徐州市郊下淀乡陶楼村小凤山发现了一座古墓葬。考古工作者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定该墓为西汉武帝时期的竖穴合葬墓。墓中出土古印四枚,其中银质“君侯之印”,是一件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汉代珍贵文物。银...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汉帝陵是否按昭穆制度定位,依照文献记载的昭穆制度排列法,和目前公认的西汉帝陵陵位,本文作者认为西汉帝陵的陵位是皇帝在位时自行选定的,并未实行昭穆制度,目前公认的西汉陵位的排列没有昭穆制度。此外,关于西汉题奏淳室等说法,认为便房是指用木制作的棺房,它只出现于木构题奏式的西汉帝王墓。  相似文献   

20.
不是陵的陵     
傅盛 《中华遗产》2021,(4):90-97
唐陵中,有一些等同帝王陵的特殊墓葬,称“号墓为陵”,何人有此殊荣?看似逾越规制的风光大葬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血雨腥风?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大唐储君李弘猝死于东都洛阳。唐高宗悲痛万分,46岁的天子为24岁的太子写下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