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重要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意义非常深远。开发西部地区,是一宏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单靠那一方面是难以完成的,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参与和投身到西部大开发中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作为经济增长点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一支重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全球性主导地位,主要是在20世纪尤其是冷战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与战后以来美国一直奉行的全球战略及其所体现的主流安全观念和战略思想息息相关。在冷战时期,美国有两位最重要的战略家(凯南和尼采)、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文本("长电报"与NSC号文件)。这两人和两个文本对战后以来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观念与战略传统的主要特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尼采的思想更能代表冷战时期逐步形成的一套主流战略观念,即立足于"最坏假设",强调实力地位,偏重军事手段,追求绝对安全,秉持道德普遍主义和意识形态优越论。这套战略观念既成就了美国的超强地位,也造成了美国霸权的困境,是理解当前和未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条重要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3.
"两个体系"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目前档案建设工作离"两个体系"的要求还很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档案工作;要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为抓手,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13年来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二十一世纪头20年最重大的战略目标。本文阐述了西部大开发 战略与青海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者之间关系,并对实现青海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建国初新政权巩固时期,机缘际会,"戏改"被纳入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核心的文化改革大潮。作为一种路径选择,意识形态建设因"戏改"支撑而顺利推进,"戏改"则藉意识形态建设而成功展开。但是,二者和谐互动的关系到后期已渐显疲态。  相似文献   

6.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 ,是邓小平同志在 90年代初明确提出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纪之交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 ,不失时机地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是我们党总揽全局 ,实践和发展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唯物辩证法认为 ,在事物发展中 ,平衡是相对的 ,不平衡是绝对的 ,从不平衡走向平衡是一种规律性现象。我国地域广阔 ,地区之间经济技术基础、资源禀赋、社会文化和教育水平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 ,我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是同步的 ,而只能是非均衡地向前发…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文明圈是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建设"一带一路"文明圈是多样性文明的回归,而不是追求单一的文化认同,需要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普通性的意识形态支撑,即政治和文化上的多极化,尊重历史和传统。本文围绕"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讨论了五个问题:古丝绸之路文明圈,"东西双向开放"与"一带一路","制度性话语权"与"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复杂化、精细化的"一带一路"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和深远历史作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公报》中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六个坚持"的原则。这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在这一系列原则中,党的领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二是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展创新为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战略目标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只有全面认识这些发展创新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才能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指引与实践指南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造年鉴品牌三个方面,说明年鉴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作者认为年鉴创新与规范的关系:创新是战略,即决定年鉴事业发展全局的策略;规范是战术,即解决年鉴编纂出版技术性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年鉴编纂规范化要服从、服务于年鉴事业创新发展大局,年鉴事业创新发展也要统筹兼顾年鉴编纂规范化,引领和促进年鉴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仲帅 《黑龙江史志》2014,(14):114-115
布哈林在1921年写作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中阐述了关于社会心理的思想,他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给社会心理下了定义,分析了统治阶级心理,用形象化的语言表明了社会心理与意识心态的关系。布哈林这一思想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有着重要启示。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另一方面,要搭建新媒体时代网络交互平台,促进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2.
<正>2006年中国人大教授冯惠玲向中央办公厅、国家档案局提交的"关于全面制定和实施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若干思考"报告中首次公开提到"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概念,得到了时任中央办公厅的主任王刚的认可和批示,2007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课题"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机制研究"和2009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基础理论与结构体系研究"两个项目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宏观层面构建电子文件管理国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应对境外意识形态挑战的经验是:(1)独立自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坚定自己意识形态目标不动摇的同时,注重应对境外意识形态挑战的灵活性;改革开放后转变为独立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应对境外意识形态挑战的"新式武器"。(2)以我为主,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坚决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同时,注重应对境外意识形态挑战的主动性;改革开放后转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提高综合国力,使应对境外意识形态挑战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3)团结多数,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注重应对境外意识形态挑战的针对性;改革开放后转变为发展市场经济,着力打造中国特色市场体系,以超越意识形态的方式来应对境外意识形态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期"联苏抗美"的国防战略是"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延伸,但不能将两者混淆。"一边倒"外交战略着眼点在于社会制度的一致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联苏抗美"的国防战略着眼于国家安全和国防巩固,它的提出既有历史经验的因素,更取决于新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它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证明是一个符合当时新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正确的决策,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马辉 《攀登》2001,20(Z1):44-45
"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是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的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构想.以先富后富实现共富的构想,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西部的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工作大局,加快建设,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全省水利的防洪保安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水环境保护能力和服务民生的能力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基础保障。"十二五"以来,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呈现规模大、投资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水利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7.
正一、文革研究须"去意识形态两极化"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研究路径上必须警惕和克服"图谱化倾向"(亦称"脸谱化倾向")和"意识形态两极化倾向"。前者主张坚持历史学史料为本的原则,即通过大规模开掘"深部和细部"的史料,力避既不着根基又不着边际的空谈;后者则指出当前关于文革研究往"左"和"右"两个端点上拉扯。  相似文献   

1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和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国家繁荣富强,保持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西部大开发涉及的不仅仅是西部,也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山西作为中部地区之一,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机遇和挑战并存,只有振奋精神,迎难而上,采取积极的对策,才能在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实现山西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9.
<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提出到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七大则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把"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  相似文献   

20.
李丽南  温薇 《神州》2011,(14):12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三农"问题日益呈现出的严峻性也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面前。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和全市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