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老有所养"是中国干百年来的社会理想,而今,这一理想已在西藏自治区成为现实。"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西藏自治区民政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踏入拉萨市达孜区金叶敬老院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带着小院的房子。老人们有的坐在门前晒太阳,有的在健身器材上边锻炼身体边聊天,  相似文献   

2.
民生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实践走过了发展经济带动民生恢复发展、社会建设推动民生制度体系建设和新时代民生质量全面提升三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从低到高、逐层递进的逻辑演进趋势,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是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和社会公平原则是民生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坚持发展的眼光是促进民生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良性互动是民生建设的基础条件、坚持多元共建形成合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重要路径、坚持机制和制度创新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有力保障等宝贵经验,对于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青海省及全国其他同类型地区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攀登》2021,40(1)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显著的优势,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关键。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历史经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强保障,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因此,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制度逻辑四个维度,全面理解和把握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一基本方略贯穿于十九大报告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周寒波 《神州》2013,(7):255-25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社会主义民生得到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一直是党工作的重心。十七大中,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作出明确部署: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科学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实现建设全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就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民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改善民生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莹 《沧桑》2013,(2):94-96,108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五有"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些论断,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本文以民生问题为切入点,试通过阐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的目的和重点在民生,分析民生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和民众期待的原因,总结民生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已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关注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所在。民生档案涉及领域广,涵盖内容多,影响重大,建设民生档案是顺时应势之举和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连云春 《神州》2013,(12):161-161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团组织,是维护劳动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政治团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工会组织应着重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带领广大职工群众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前列。一、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党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把党建设好,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伟 《神州》2011,(1X):13-14
国以民立,政以民兴。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一直是共产党人所坚持和秉承的信念。党的十七大文件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黄山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努力让黄山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近年来,海外学者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执政理念、执政策略、执政战略等维度剖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持立足国情,选择适合中国的执政策略;坚持继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他国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国;等等.系统研究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智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关切点,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奇迹"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 由此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最关键的实践目标——民族复兴和根本特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保障是强大的政党主导和正确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13.
康桂珍 《沧桑》2008,(5):52-53
阳曲县地处山西中部,是全省插花贫困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坚持把农村环境整治和公益事业发展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坚持把培养新农民、形成新风尚作为关键环节和根本支撑,不断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龙头"工程来抓,不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机制和办法,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哪里开始,研究其思想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一样,已达百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创造了辉煌成就,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领域中,都积累了非常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史资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是,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长期处于严重不足状态,这对从思想史角度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规律,是一个重大缺陷。为此,加强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研究,亟需引起学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唐萍 《攀登》2003,22(6):16-20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是党的十六大作为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所提出的重大课题。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任务,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同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使党的领导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白凤玲 《攀登》2002,21(6):39-4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将直接影响到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来认识和把握参政党的发展趋势 ,对于进一步发挥参政党的作用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绝对领导,是适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军事领导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基石,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绝对领导,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必须坚决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的"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和深远历史作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公报》中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六个坚持"的原则。这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在这一系列原则中,党的领  相似文献   

19.
《攀登》2021,40(4)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建树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追求和梦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衰落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追梦的过程,党的成立开启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百年奋斗铸就了千秋伟业之壮丽篇章,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为建树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展现了更为光明、更为自信的辉煌未来。新时代为书写千秋伟业新辉煌而继续奋斗,就要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好、发展好,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根本制度坚持好、落实好,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贯彻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上第一次将"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作为我们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十条经验之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的首创精神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要发扬人民的首创精神来促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