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谐社会构建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差距扩大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此,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笔者认为:缩小收入差距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扩大未来收入不均的问题上。如: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土地政策等。  相似文献   

2.
协调利益关系: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合理内核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贞 《攀登》2007,26(6):72-75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合理内核突出表现在:公平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实现公平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实现公平的充分条件。这给我国协调利益关系提供了借鉴:解决利益关系不和谐问题,首先要确定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要以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为保障,以提高经济效率、加快发展为核心,为利益关系和谐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区域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危害,并特别强调加大政府投入在解决区域收入分配差距中的作用以推进收入分配领域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随着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收入分配问题受到关注。在继续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我曾发表几篇文章,研讨收入分配问题,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渐淡出,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鼓与呼。  相似文献   

5.
荣燕 《攀登》2007,26(2):74-76
社会保障作为实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与收入公平分配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在实践中,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又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与收入公平分配又存在负相关。为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强化社会保障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正相关,弱化社会保障在实践中存在的与收入公平分配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宋瑜 《神州》2014,(14):241-241
当前我国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存在缺陷,本文从税制、税种和税收征管三个方面分别就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孙思明 《黑龙江史志》2013,(13):160-160
经过多年的不断研究,马克思创立了自己科学的分配理论。毛泽东同志作为新中国的开拓者,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为这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计算了近代中国农村收入的宏观基尼系数;之后通过作为农村最高收入阶层的城居地主和最低收入阶层的雇农,具体分析近代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变动趋势;最后通过恩格尔系数比较了近代农家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差异,以印证对农村收入差距状况的估计。三种方法的结论均表明,近代中国农村各阶层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并没有高到悬殊的程度,也没有出现恶化的趋势,农村不同收入阶层间的恩格尔系数差距也不很大。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改革道路上的"硬骨头",是一些既得利益的国企高管们,而真正盼着从改革中得到好处的老百姓,却没有掌握话语权由发改委牵头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原计划今年6月出台,后来推至10月,再后延至12月底,如今又有媒体报道称将再次延期,可能要到明年两会后才能公布。方案是2004年启动的,但时隔8年仍然"难产"。8年,中华民族抗日战争都胜利了,为什么一个分配改革方案却迟迟不  相似文献   

10.
11.
阎革 《广西文史》2003,(1):13-15
在以往的政策件中,对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办法,提出的主要是调节高收入的收入和提高低收入的收入两条。现在,十六大报告中又增加了“扩大中等收入比重”这一条,形成了“调高”、“提低”和“扩中”三个互相联系的完整内容。“扩中”是首次写进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化的蓬勃发展 ,不但促使了农户对劳力分配的调整 ,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存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而且也影响农户收入的变动。农村工业化对促进中国农业、农村及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确可由农村工业化之发展来达成。中国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总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便来源于农村工业化 ,即乡镇企业的发展及相关农业的发展。在目前状态下 ,要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要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乡镇企业内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06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28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扩大。新中国收入分配变化的轨迹经历了一个由旧中国收入水平极低、分配极不平等通过革命手段达到过度平均,然后又由这种过度平均通过改革走向拉开收入差距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收入的平均程度主要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观念、战略、政策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积累与消费关系变动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冯梅  史开国 《旅游纵览》2013,(7):310-312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贵州非常重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出台了具体的措施来支持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过大,农业收入增长仍存在很大难度,农民整体仍处于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环境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虽然科学但是已变得非常狭义,用它无法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决定问题。我们需要在新情况下研究新问题,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重新思考和认识,是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及经济发展的协整因果关系作了初步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扩大的趋势。通过提高农民工工资以改善其"转移动机",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劳动力有效流动的有效改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明代江西泰和因具有故家多、人文昌、文献丰等特征而富有典型性.通过对永乐、宣德之际崛起于该县的35个代表性家族的分析,可以发现:儒、富、贵几种社会资源不仅是家族崛起的重要条件,它们之间相互为用的关系又是崛起家族将既有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而实现再生增殖的根本机制.在家族崛起的过程中,其拓展社会资源的方式基本不受制度约束,这最终致使泰和地域社会资源分配格局呈现由分散到集中,乃至垄断的样态.那些在新王朝中较早崛起的家族往往占据了资源分配格局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党政干部收入分配制度在新中国建立前后,有过重大变化,即从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供给制,改成了等级森严、差距较大的职务等级工资制。这种改变与中共传统有所背离,也不符合马克思的有关主张。毛泽东自始即不满意这样一种带有很强等级制色彩的分配制度,也曾再三试图有所修正,结果却和他未能阻止这一制度的形成一样,即使经过"文革",也没有能够改变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Around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has experienced a great reform from the supply system featured by equalitarianism to the duty-graded salary system with strict ranks and wide gaps. This change runs against the conven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and proposition of Marx Karl. Chairman Mao Zedong was never satisfied with this distribution system marked by strict ranks and tried to amend it. It amounted to the same at the end as his failure to prevent the generation of this system, even though it experience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ranslated by Luo Hui from Lishi Yanjiu 历史研究 (Historical Research), 2007, (4): 111–137  相似文献   

20.
徐鑫 《区域治理》2022,(12):216-220
随着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发展,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已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层次化的文化需求,亟需通过数字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探讨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契合性,提出促进新时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三条优化路径:一是秉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