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中,曾经存在过避讳的制度。依照这一制度,臣下不得使用君主之名,子孙不得使用父祖之名,而必须加以讳避。例如为了避汉高祖刘邦之讳,凡是遇到“邦”字就改为“国”,避汉武帝刘彻之讳,凡遇“彻”字改为“通”等等。南北朝时期的人尤其看重避讳,在对话里不慎被人触犯自己的父讳,就被视作极大的耻辱,不是流涕呜咽便是倒履而走。从避讳的角度讲,儿孙的名字应该不会与父祖相同,否则即构成了犯讳。然而,也正是在南北朝,却出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即父子祖孙叔侄的名字当中有相同的字,而且这样的事例并非个…  相似文献   

2.
于石 《古籍研究》2000,(2):13-15,25
宋代王安石有《读孔子世家》一文,认为论出身,孔子不过“旅人也,栖栖衰季之世,无尺土之柄,此列之以传宜矣。”“公侯传国日世家”,孔子并非王侯,《史记》将其列入“世家”,“奚其进退无所据也。”又说:“岂以仲尼将躬圣人之资,其教化之盛,舄弈万世,故为之世家以抗之,又非极挚之论也。  相似文献   

3.
蒯乐昊  曾年 《华夏地理》2007,(7):76-101
往年要到9月孔子诞辰日前后才热闹异常的曲阜,今年4月下旬就先热闹了一把。“今天站在杏坛,我心里很忐忑,但又很坦然,因为天在我的头顶,地在我的脚下,圣人在我身后。”4月20日晚,容纳三千人的曲阜杏坛剧场座无虚席,在这里举行的“于丹教授孔子故里再谈《论语》暨《杏坛圣梦》2007首演式”上,于丹的开场白一半是自谦,一半似乎是在回应网络上说她“圣人故里班门弄斧”的批评。而在一个小时的演讲期问,一尊巨大的孔子雕像,就笑眯眯地立在她的身后。 孔子以及他的学说从汉代开始就为政府所用了,不过那时是用他“教化”百姓,维护王朝的统治,现在则是用他来促动旅游帮助赚钱。作为曲阜市“于丹教授孔子故里再谈《论语》心得暨2007曲阜春季旅游推介会”的主宾,于丹头天晚上在杏坛剧场谈论《论语》,第二天在阙里宾舍为曲阜市如何利用孔子带动旅游业赚钱出谋划策。靠解读儒家宗师孔子而名利双收的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借箸代筹的姿态似乎更接近先秦的纵横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张森奉 《湖南文史》2008,(11):60-61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孔庙东侧,因孔子后代被朝廷世封为“衍圣公”而闻名,至今已经历近九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张森奉 《文史春秋》2008,(12):40-41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山东省曲阜城中孔庙东侧,因孔子后代被朝廷世封为“衍圣公”而闻名,至今已历经近9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孔庙东侧,因孔子后代被朝廷世封为“衍圣公”而闻名,至今已经历近九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十年寒暑磨一剑─—评《太平天国避讳研究》华强避讳是太平天国的一大特色。太平天国避宗教讳,避家讳,避诸王讳……,避讳十分繁琐与复杂,众多的避讳,往往令初涉太平天国史者望而生畏。研究避讳学是一件费时费力、枯燥无味而又难出成果的工作。近十年来,吴良作先生在...  相似文献   

8.
相比唐代,宋代的违法案件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复杂性上都有很大的增加。因此朝廷通常要求各级司法机构提高审判效率来减轻狱讼压力。但在有些情况下,朝廷却反其道而行之,规定或要求各级司法机构暂缓审理和执行,这种现象可称为“缓狱”。缓狱一方面体现了统治者迎合天道、维护统治、收买人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宋代司法中的明德慎刑、礼法相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即指家庭矛盾琐碎复杂,不好处理,但是衍圣公家的家务事却不是一般的家务事,不止要官员处理,最后还得皇帝出面了结。这就是衍圣公孔宪培的妻子于夫人与他的继母程夫人之间的婆媳矛盾。衍圣公是圣人孔子的后裔,历代王朝为了显示自己尊儒重道,敬仰孔子,对孔子的后人优礼备至。衍圣公家也靠着这份荣宠一直过着安富尊荣的生活。虽然不过问政事,但是衍圣公府素来以诗礼传家。尤其孔子一生恪守周礼,提倡孝道,"其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样的大家族,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后裔们也必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媳妇孝顺、婆婆亲切的和乐之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孔子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清代衍圣公府奉天诰命盒为例,分析它的制作工艺、象征意义及其所反映的清代统治者与衍圣公府之间的特殊关系。奉天诰命盒是清代皇帝颁发给孔子后裔的诰命文书之专用容器,“奉天”二字代表衍圣公对天子的效忠,也昭示其在维系祭孔、陪同皇帝祭祀、朝觐等方面的责任,保存诰命的严格规定也体现着二者关系的专属性。这件器物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统治阶层与儒家代表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乃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物证。  相似文献   

11.
阿西西是翁布里亚的灵魂,如果弗朗西斯科现在来到这座城市,他会发现这里依旧是他印象中的那座城市,那样一座还停留在13世纪的城市.圣人圣·弗朗西斯科的圣·方济各会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由他的追随者建立的组织. 阿西西之所以是世界文化遗产,与“圣方济各”是息息相关的,圣方济各是何方神圣?如果你去过圣彼得大教堂,你也许会经过他的雕像.但简单来说,圣方济各就是天主教方济各会和方济女修会的创始人,且一生清贫.在他身上印下了耶稣受难时所承受的五伤用以感化罪人的硬心,使之痛改前非而得救恩,而圣方济各的圣痕也是至今为止罗马教廷唯一官方承认的圣痕.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表情     
后人看孔子,千人千面,看了两千多年,留下很多画像。从画像上,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李零所说的"丧家狗"模样,这样提示一下,不是说李零先生错了,而是说古人还没有他这样的眼光。古人看到的孔子,多半是圣人孔子,而不是孔子本人。见过很多孔子画像,最喜欢宋代马远绘的孔子,以为"马一角"的孔子,才最贴近那位"青春恒在"的乐观主义老头儿孔丘本人。赵孟頫为赵宋后裔,入了元朝,还官至一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先秦两汉文献里有一些反映避讳心理和人名避讳的材料,它们可以用来进行文史考证。但由于秦汉时期避讳不严、传抄等原因,在利用避讳字考证时还需其他相关材料印证,进而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证。如果找不到其他材料验证、仅有避讳字材料时,也可"大胆立论,慢慢求证"。即使不严整的"此避彼不避"之文字避讳,对文本断代也有价值。分析出土文献中的避讳材料,结合传世文献,我们认为,俗讳(畏惧、憎恶、迷信心理形成的避讳)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敬讳(礼制、政治原因形成的避讳)萌芽于殷商,形成于西周,风行于秦汉及其以降。  相似文献   

14.
历代避讳用例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避讳习俗后来成为一种制度,在中国持续实行了数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王朝易手,皇位换人,但避讳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清王朝灭亡,避讳制度才完全消亡。避讳的研究自古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比较重要的成果如清代周广业的(经史避名汇考)、现代学者陈垣的(史讳举例)等,都是避讳研究的经典性著作,其他的论述更多。这些论述在探讨避讳起源、历代避讳的应用及其影响方面都有许多精采见解,可是也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即对历代避讳用例缺乏量化分析。由于缺乏量化分析,人们对历代遗讳制度的实行情况就没有…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古代“讳”之表现形式及其发展概况──郭沫若先生《讳辨》质疑之二李瑾作者曾因随州市擂鼓墩一号墓之国别与年代问题,而涉及过"避讳"观念与习俗在先秦早已出现之事的论证。后又在楚国铜器《中子化盘》的断代问题上,集中论证过此盘的年代乃楚成王十七年至三十年...  相似文献   

16.
《文史月刊》2009,(12):30-30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孔庙东侧。因是孔子后代,被朝廷世封为“衍圣公”,至今已历近900年。清乾隆皇帝来曲阜,要吃点新鲜东西。厨师们把豆芽加上几粒花椒一炒,乾隆吃了说味道不错。豆芽成了孔府的传统菜。把绿豆芽掐去瓣和根,先炒一下虾米,再把择好的绿豆芽放上,那虾米发红,绿豆芽是银色的,叫“金钩挂银条”。  相似文献   

17.
李奇 《文史天地》2006,(2):55-57
孔子被尊为“圣人”,用鲁迅的话来表达,还是后世的人们“捧起来”的。如果有人提问孔子姓什么,那谁都会说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孔子当时,却是不知姓甚——因为他没有姓。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征在,孔子所以姓孔,也是后世“追认”的,因为,孔子的好多代以前的祖先是贵族,孔姓,就从那里追溯起来的。虽然孔子的父亲出身“武士”,后来也当过一段“陬邑大夫”,恐怕也就是现在的乡长镇长的,可惜这样的“好景”也不长,在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一对孤儿寡母,所以《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要…  相似文献   

18.
避讳在历代中的地位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讳,是中国古代十分突出的文化事项,有一套严密的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避讳”释为:“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长辈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古代的社会风习、心理、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尊古卑今等等。  相似文献   

19.
杨和为 《沧桑》2009,(3):129-131
中国是一个崇拜圣人的国度,圣人崇拜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挥之不去、唤之即来的深层文化心态。而当春秋末世,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一代宗师孔子在培养学生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同时,也对超越性的圣人境界作了相应的界定与期许。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圣人观念,即:一是注重修己,具有崇高的德行;二是能博施济众,安定百姓。二者缺一不可,而这就是后世儒家称颂的“内圣外王”的雏形。  相似文献   

20.
避讳盛行于封建时代,多是为体现帝王权威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而在古人言谈和行文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称谓方式.秦汉以后,地名避讳变得越来越复杂.避讳的对象也由之前的单避帝王名讳,而逐渐扩展至被皇帝追赠的祖宗以及皇后、皇太子甚至外戚、重臣也加入了避讳之列.避讳的地名包括郡县、集镇、山川、河流、街坊、殿宇、庙堂、陵墓等等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