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包头博物馆馆藏有100余幅藏传佛教唐卡,其年代从明末至晚清。绘画技法均属工笔重彩,具有浓厚的藏东艺术风格,地域特征也非常明显。唐卡是藏传佛教艺术独有的造像形式。每个时期的唐卡都具有显见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在唐卡绘画的内容和技法上都有所反映。唐卡是出于宗教本怀,倾向于维护旧有的传统画法或临摹古画,故同一时代唐卡包含这个时代之前的多种特征是必然的。唐卡在内蒙古是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而存在的,而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早在蒙元时期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所盛行的是萨迦派(红教)。据《蒙古源流》记载,成…  相似文献   

2.
包头博物馆珍藏着明、清代唐卡130余幅,其中陈列展出的有80幅。这批唐卡在文革中惨遭破坏,后经文物工作者抢救保护才得以重见天日。无论其文物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前身是1959年9月成立的宁夏地质博物馆筹备处.197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正式成立,馆址位于银川市承天寺院内。2004年新馆建设被列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献礼工程。2005年11月27日,新馆建设工程举行了奠基仪式,馆址位于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路东侧。2008年8月28日。新馆正式开馆使用。  相似文献   

4.
岩画的作画时代与作画民族的研究方法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岩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也是制约岩画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象考古学那样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能够运用地层学和器物类型学作为理论依据进行研究,同时还可借助碳14、树木年轮、热释光和古地磁等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绝对年代测定,从而使考古学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古代唐卡是我国藏族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但是,由于唐卡制作不留创作年代和作者姓名,因此古代唐卡的断代分期成了收藏者最为棘手的问题。包头博物馆馆藏有118幅唐卡,为了准确地给这批唐卡分期断代,包头博物馆专业人员在查阅大量唐卡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这批唐卡的来源、藏传佛教与蒙古地区发生关系的时代,以及唐卡自身绘画特征的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了每幅唐卡的作画年代。包头博物馆现藏的这批唐卡,是1978年由包头文物管理处从废品收购站抢救收购的。“文革”期间,这批珍贵唐卡被“红卫兵”破“四旧”从包头及附近的寺庙抄走后,堆…  相似文献   

6.
<正>烟台市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位于胶东半岛东部,是烟台市唯一一家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该馆现有馆址两处:一处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会馆内的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一处位于烟台市中心文化广场最西端的烟台市博物馆新馆。经过50多年的发展,烟台市博物馆通过考古发掘、社会征集及捐赠等多渠道征集了大量文物,馆藏文物数量不断增加,品类不断增多,现藏品种类齐全、门类丰富,馆藏历史文物总数达6万余件(套),包括  相似文献   

7.
~~长治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会宁地处甘肃中部,自古"地控三边,县居四塞",为丝绸古道之重镇,有"秦陇锁钥"之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史前文化遗存丰富。境内现已登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50余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牛门洞遗址,该遗址是一处延续时间较长、文化遗存分布较为密集的新石器时代的特大型遗址,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遗址包含有距今约5000~3000年间的仰韶文化晚期石岭下  相似文献   

9.
10.
黑龙江省汤原县博物馆馆藏丰富,全馆共有文物藏品及标本约3400件。在这些文物藏品中,桂叶形石镞、玛瑙石镞、凹底三角形石镞、石斧、石凿、玉花钱、玉瑗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油画具有色料种类繁多、同一色系的颜料多样及对环境比较敏感等特性,加上颜料自身的风化作用,仅凭肉眼难以分辨。在修复性保护工作之前,对需要补色、补底处原色料的鉴定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以便为修复时色料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此,本研究运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等方法对7幅安徽博物院收藏的待修复的潘玉良油画矿物色料进行了物相及成分分析,讨论了补色修复时色料选择应注意的问题,以避免因色料粉之间不兼容(起化学反应)而对画作造成的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2.
青铜牌饰,旧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东周至魏晋时代我国北方草原地带游牧民特有的一种装饰品,这些青铜牌饰大多采用浮雕与浮雕相结合的制作方法,设计奇巧,刻画入微,纹饰内容多以种类丰富多彩的动物纹为主,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化面貌,体现了北方民族强悍,粗犷,豪放的民族气质,是  相似文献   

13.
银根苏木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北部,地处丘陵荒漠地带,是阿拉善地区最低的地方,海拔约 700 米,由沙漠、湖盆、低山、丘陵、戈壁共同组成。岩画区位于该苏木的查干扎德盖嘎查,距苏木西北约 30 公里。这里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残丘残山高度多在5至30米左右。山丘多是石灰岩和红沙岩,两者之间的山峁上多分布着排列“有序”的黑色玄武岩条带,其石质坚硬,不易风化,岩晒层黑褐发亮,被誉为“凝固史诗”的岩画就制做在这些石面上。这里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道路崎岖,自然条件异常恶劣,使得岩画能够得以完整的保存,真实可靠的反映了这一…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年初,驻守在巴彦淖尔市的边防战士在乌拉特中旗巴音杭盖西北部发现多处岩画,随即上报有关部门。内蒙古文化厅接到报告后,于2004年2月11日委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巴彦淖尔市文体局、文物管理所、乌拉特中旗文体局、文物管理所等有关业务人员在驻防部队的协助下,对鬼谷岩画进行了实地调查。鬼谷岩画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巴音杭盖苏木西北部,中蒙边界698号界标南大约3公里处。“鬼谷”,为当地俗称,蒙古语称毛都呼热,实际上是季节性河流冲刷而成的一条较深河谷,地属阴山北部、乌拉山以东的山地丘陵区。该区南向是连绵起伏…  相似文献   

15.
馆藏壁画是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博物馆藏品之一,大部分为来自考古发掘现场的墓葬壁画,其次为揭取搬迁的石窟壁画和殿堂壁画。因其制作材料(主要为泥质或石灰层地仗)脆弱,保存年代久远,各种病害多发且严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石窟壁画保护的难点是水—盐运移引起的壁画酥碱等病害问题,而当石窟壁画转移到博物馆作为藏品保存后,其赋存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博物馆可控的、稳定的温度、湿度使其保护难度大大降低,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必然成为馆藏壁画保护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威天梯山石窟壁画的保护修复为例,结合多年石窟壁画保护实践,探讨了馆藏石窟壁画保护理论与保护程序,重点阐述了壁画附加支撑体的去除、新支撑体的选择以及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点。提出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利用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准确地反映和展示馆藏壁画的价值及保护修复过程,弥补传统陈列展览模式的不足。研究成果对同类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对故宫书画文物进行整体分析、保护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研发的高光谱成像系统,对故宫博物院的部分馆藏书画文物进行分析。分析发现,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文字信息增强、隐藏信息提取、底稿线提取、颜料分析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将高光谱成像技术用于书画文物的保护,不仅能够深度了解文物病害程度,为绘画工艺研究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书画文物的保护修复材料选择和修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使保护修复更加全面和科学化,同时能缩短病害调查和科学分析的时间,加快保护修复工作的进度。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的北魏时期鎏金铜带饰,体现了鲜卑族高超的铸造及鎏金工艺,是研究北魏时期冶金技术及工艺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蔡明  黄诗金 《文博》2010,(4):52-58
深圳博物馆在二十年的时间内,通过征集、考古发掘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青铜器收藏。这批青铜器主要来自于河南、陕西、广东等地,为商周时期的典型器物,其中有部分青铜器尚未公开报道。深圳博物馆藏青铜器的类型、铭文、纹饰,以及出土地点,对于研究当地青铜器的源流演变、青铜时代的文化特征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对部分馆藏青铜器进行介绍与论析。  相似文献   

19.
为对江苏省东海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进行修复保护,在研究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修复保护处理。由于经费、人员及时间的极大限制,除使用常规修复保护方法外,修复保护过程中也尝试使用一些新的材料和方法,以便提高修复的效率并达到较好的展览效果。在修复保护工作完成之后的4年时间,器物保存于东海县博物馆,通过对器物进行跟踪观察,未发现器物出现进一步的劣化,修复保护的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现代修复理念对于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