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都 《文史天地》2004,(11):30-32
20世纪初叶,中国京剧始终以生角行当为主,旦角流派未成气候,梅兰芳则开创了旦角担纲称派的先河,在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梅派”艺术风格。接着尚小云的“尚派”、程砚秋的“程派”、苟慧生的“苟派”顺应时代潮流和观众欣赏需求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刘作忠 《文史春秋》2002,(11):42-45
20世纪上半叶,群芳争妍的汉剧舞台上曾有不少旦角演员以牡丹为其艺名,如“花牡丹”、“绿牡丹”、“新牡丹”、“玲牡丹”等,众多“牡丹”中,又以“牡丹花”为群芳之冠。  相似文献   

3.
梅兰芳于1894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为京剧名旦,“同光十三绝”之一。父亲梅竹芬是昆曲、京剧旦角演员,母亲杨长玉是著名  相似文献   

4.
“老夫子”陈德霖怒打美国兵陈德霖(1862—1930),满族,清光绪年间著名京剧旦角演员,被尊为“青衫泰斗”,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都曾向他请教、学习,因而梨园中都称他为“老夫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岁次质子,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相似文献   

5.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四位京剧青衣名角,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四大名旦同演旦角,风格却迥然不同:梅派端庄华贵,尚派婀娜刚健,程派含蓄深沉,苟派妩媚活泼。这四位大师虽然并列为四大名旦,可在艺术上却是互不相让的对手。上世纪20年代以后,他们在剧目上的竞争就是一例。这一时期,四大名旦争相编演新戏,于是出现了传诵一时的“四红”“四口剑”“四反串”剧目。  相似文献   

6.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个京剧青衣名角,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四大名旦同演旦角,风格却迥然不同:梅派端庄华贵,程派含蓄深沉,尚派婀娜刚健,荀派妩媚活泼。这四位大师虽然并列为“四大名旦”,可在艺术上却是互不相让的对手。二十年代以后,他们在剧目上的竞争就是一例。这一时期,四大名旦争相编演新戏,于是出现了传诵一时的“四红”、“四口剑”、“四反串”剧目。 “四红”是四大名旦各自创作一出以“红”字为首的剧目。梅兰芳创演了“红线盗盒”,程砚秋创演了“红拂传”,尚小云创演了“红绡”,荀慧生创演了“红娘”。“四剑”是四…  相似文献   

7.
文史精萃     
生、旦、净、丑的由来京剧角色中的“生、旦、净、丑”名称的由来,传说是反其义而名的。“生”,是生疏的意思。而生角的演出老练成熟,故反其义为“生”。“旦”指旭日东升。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净”,即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干净,因而名“净”。“丑”指属相,丑属牛,牛性笨。而演丑角的人,则要求伶俐、活泼、聪明,所以反其名为“丑”。  相似文献   

8.
誉满冀、晋、绥的晋剧表演艺术家筱桂桃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晋剧旦角演员,在她治艺的一生中,以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观众的爱戴.她足迹遍及山西、河北、绥远、天津、北京各地,在晋剧界素有“一个果子一个桃”(果子,指了果仙;桃,指筱桂桃)之誉.  相似文献   

9.
踩跷又称"踩寸子",是过去戏曲旦角演员尤其是武旦、花旦的基本功之一。天津戏剧博物馆珍存着硬跷和软跷各两副,它们记录了戏曲中跷功的演变历程,是清代以来戏曲旦角演员跷功训练和踩跷表演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10.
黄梅采茶戏形成年代的几种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梅县老艺人对黄梅采茶戏形成的年代,有3种说法:一是起源于唐代,根据有2点:1.黄梅艺人拜师铺堂(办拜师酒叫铺堂)时,要用红纸写上“唐王敕封铁板桥风火院田郭窦老郎之神位”,两边写“清盲童子,鼓板郎君”的对联。有人说:“田、郭、窦是采茶戏小生、小旦、小丑的祖师爷。是他们第一次将采茶戏搬上地台演出。2黄梅采茶戏后台班规:“丑角不发笔,旦角不上妆”,是因丑角的祖师爷是后唐庄宗李存因所致。但以上2点说黄梅采茶戏起源于唐代是不力的。艺人拜师供田、郭、自为老郎,如铁匠崇拜李老君,木匠尊鲁班,酒人敬牵杜康一样,说…  相似文献   

11.
著名楚剧旦角演员关啸彬,主攻花旦,擅演悲剧人物,在唱腔上以花鼓腔为基础,吸收京、汉、豫、黄梅戏等剧的唱腔,不断丰富和改造楚剧唱腔,独创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仙腔”、“迓腔”及“悲迓腔”,形成别具一格的“关派”唱腔艺术.他的精湛细腻的表演在群众中广泛传颂,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山青青,水清清,孝感出了个关啸彬,鱼不游,鸟不飞,十里八外闻其声.”这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关啸彬唱腔的推崇和钟爱.然而,关啸彬在楚剧艺术上的挚着追求和艺术发展道路,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民国档案》2001,(3):8-11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原籍江苏泰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发展,创造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生前曾先后多次赴美、日及欧洲各国进行文化交流。1935年应邀赴苏联演出并遍访欧洲,是梅兰芳演艺生涯中的重要经历,也是中苏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本组史料选自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全宗,即记载了这项文化交流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北京人,上个世纪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在4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曾演旦角、刀马旦,尤以青衣为主。长期舞台实践中,他对京剧的音乐、舞蹈、唱腔、念白等进行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故称“梅派”。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京剧院院长等职。台上他  相似文献   

14.
文田 《文史天地》2005,(6):46-50
周信芳,浙江慈溪人。1895年1月14日生于江苏淮阴清江浦,祖辈都是士宦。父亲周慰堂爱好京剧,由票友下海,唱旦角,艺名金琴仙。周信芳从小喜爱京剧,生而颖慧,闻歌成声,而且博闻强记,所以父母锺爱备至。1900年,周信芳六岁,在杭州拜名武生陈长兴为师。七岁以“小童串”为名在杭州拱宸桥天仙茶园登台,演唱《黄金台》,受到观众赞扬,人称“七龄童”。  相似文献   

15.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原名德泉,又名绮霞,1900年1月9日出生于北京安定门内法通寺草厂大院,祖籍河北南宫县。尚德泉5岁读私塾,后因父亲病故,家境困难,乃于7岁时入“三乐社”京剧科班,学武生,艺名“三锡”,曾演《 州庙》黄天霸一角,因身体软弱,改学旦角,执教老师见尚脸型颇似京剧名旦孙怡云,遂改艺名为“小云”。旧科班实行“打戏”(即老师用戒方打学生)。尚小云虽然聪明、肯学,但赶上教他的老师是性情暴躁的唐竹亭,所以没少挨打。有一次尚跟着唐学《落花园》的唱腔,有一句唱腔尚小云唱了几遍都没唱准,唐竹…  相似文献   

16.
尚小云(1900—1976),男,汉族,河北南宫县人,京剧旦角演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尚小云(1900-1976) 男汉族河北南宫县人京剧旦角演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一家人从香港迁居北京不久,母亲便带我去戏院看戏。记得那是个日场。刚入座,母亲便指着戏单说:“今天的好角儿(梨园行对优秀演员的习称) 是尚小云,他演的是拿手戏《昭君出塞》。”等呀,等呀,终于好角儿上场了。从头至尾, 只见这个叫尚小云的又唱又做,载歌载舞,身披大红斗篷满场飞,手掏翎子(将两根野鸡尾毛插在头盔上的一种美饰)露出雪白的双臂,太美了! 美得像只展翅翱翔的仙鹤,盘旋而来,飘然而去。戏散了。出了剧场,我就高高举起自己两臂, 对母亲说:“小愚(作者小名)什么时候也能有小云那样的胳臂就好了。”母亲笑道:“你的胳臂要像他就糟糕了。”“为什么?”“他是个男的,演的是女人。这叫男旦。”“我喜欢男旦!”我大叫,身边的人转过身看着我……  相似文献   

18.
人名.抑或山名.水名.地名.虽然都是一种代号.一种称谓.如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底蕴.影响和反馈。大邑“地主庄园”,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随前历史的变革。也经历了一个兴废沉浮的过程。共和国经过“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整风运动”之后.开始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建设工作。1958年的秋天.丈化部分别在郑州、合肥召开了全国丈物博物馆现场会.出了“县县办博物馆”.“社社办展览室”.“开展群众性文物保护工作”的呼声。四川省火化局发出文件.称:“关于大邑县大地主刘文彩.在剥削扣压迫农民方面,我省较为突出.为…  相似文献   

19.
秦志军 《旅游》2006,(2):6-6
2005年12月26日.《旅游》杂志社在王府井的台湾饭店召开了年末读者见面会。再往前一年.2004年12月.《旅游》在文章操作方面进行一项变革.开始大选题操作。到2006年1月.已经操作了“中原文化之旅”、“广西秘境”、“安徽桃花源”、“菩提树下的国度”、“中国红色之旅”、“南疆,苍凉美丽”、“告诉一个你不熟悉的北京”、“重庆变脸”等14个大专辑。  相似文献   

20.
“作秀”.以及基于“秀”而派生出的名词如“模仿秀”,又如基此而分蘖出的“政治秀”、“文化秀”、“生活秀”、“幽默秀”等等.太多太多了!不过我认为.这一切“秀”既然是“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